中宗反正

中宗反正(韓語:중종반정)是發生於朝鮮王朝燕山君[1]執政時的丙寅九月初二(即燕山君12年,公元1506年9月18日)的一場宮廷政變事件,使燕山君被廢,擁立晉城大君李懌為王是為朝鮮中宗

背景

15世紀末,朝鮮王朝的政治腐敗,黨爭不絕。在朝的功臣官僚集團稱「勳舊派」,在書院接受儒家教育的兩班子弟和靠科舉入仕的新官僚稱「士林兩班」或「士林派」,兩派相互鬥爭不已。成宗不滿勳舊派的飛揚跋扈,利用士林派加以遏制,士林派勢力膨漲。1498年,繼位的燕山君曾經要為生母廢妃尹氏立廟並舉行隆重的佛教招魂安葬儀式,從而與士林派發生矛盾,轉而依靠勳舊派肅清士林派。

兩次士禍

戊午士禍

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學生在編寫《成宗實錄》時將金宗直的文稿《弔義帝文》收入,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勳舊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責該文影射世祖篡位。勳舊派大臣利用燕山君的憤怒,慫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驅逐出政府,並誅殺相關者三十多人,釀成「戊午士禍」。

甲子士禍

根據朝鮮的歷史紀錄,燕山君生母廢妃尹氏「因嫉妒太甚」而在1479年被成宗廢位,1482年被賜死。燕山君一直想了解其內幕及參與人,以尋機報復。燕山君六年,燕山君命令春秋館上奏尹氏賜死的詳細過程和有關人員名單,春秋館被迫如實報告;燕山君從中選出26名「奸臣」,逐一處決。成宗恭惠王后的父親韓明澮等已故者8人被剖棺戮屍,「碎骨飄風」。被認為當年誣告的淑儀嚴氏鄭氏,以及鄭氏所育兩子安陽君鳳安君,也被賜死。根據《朝鮮王朝實錄》中《燕山君日記》及《中宗實錄》的說法,當時燕山君連祖母仁粹大妃都毫不客氣的頂撞,導致當時已病重在床的仁粹大妃受到驚嚇而過世。

遺害

燕山君除了迫害士林派之外,又因為有大臣用訓民正音諺文寫招貼批判其暴政,所以下令禁止使用諺文。剛創建不久的朝鮮民族文字發展因此陷入了停頓。

《朝鮮王朝實錄》稱,燕山君還將成均館改為游宴場所。

在宗教方面,太祖世祖崇佛,而太宗世宗廢佛。燕山君原本隨順祖母仁粹大妃崇信佛教;但仁粹大妃去世後,燕山君態度一轉,開始和太宗、世宗一樣對佛教加以破壞。燕山君撤去三角山藏義寺佛像,趕走寺內僧侶,將教宗首剎興德寺的佛像廢去,寺院改為官用;1504年,他還廢掉朝鮮禪宗首剎興天寺,移佛像至檜岩寺,改圓覺寺妓院;自高麗以來所舉行的僧科制度也被迫廢止。不久,興天寺、興德寺相繼被焚,禪宗、教宗本寺俱毀,宗務轉移他處。

經過

九月初一,吏曹判書柳順汀知中樞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顏等人發動政變,組織軍隊撲殺外戚慎守勤任士洪;隨後包圍昌德宮,驅散宮中衛隊後迫使燕山君退位,並以慈順大妃(成宗王后,晉城大君生母)名義命令燕山君交出國王印璽。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賴,但最後不得不於九月初二清晨交出玉璽。

政變發起者隨即赴晉城大君李懌(燕山君同父異母之弟)私宅,將其迎入景福宮,在勤政殿即位,是為中宗。

結果

燕山君退位後,與其妻、子一同被流放到喬桐島;三個月後,燕山君在當年十二月病死,終年三十歲。

影響

中宗反正是自朝鮮太祖以來,第一次由臣子(非王族)策立廢立君主事件。在中宗朝以後,也有仁祖反正事件。

反正功臣由於有擁立中宗的大功,在中宗朝中擁有很大勢力。例如,由於中宗首任王后端敬王后慎氏的父親被殺,反正功臣為了防止王后報復,端敬王后慎氏在中宗即位七日後被廢。反正功臣與士林派在中宗朝權鬥不斷,結果在中宗在位晚期才完全肅清反正功臣的勢力。

影視改編

  • 電視劇《大長今》中,大臣密謀發動政變對付燕山君,他們需要找辦法與晉城大君(即中宗)聯絡,於是他們找來年幼的長今送酒給晉城大君。在酒上有信息表示欲發動政變,晉城大君以表情及長今的形容來作回應。
  • 七日的王妃》是以中宗反正為背景改編的電視劇。
  • 此外,電視劇《王與我》、電視劇《女人天下》與電視劇《仁粹大妃》亦有提及中宗反正此情。

參看

附註

  1. ^ 「燕」讀音同「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