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電影公司

高產量電影公司

主要電影公司(英語:Major Film Studios)指的是那些每年推出大量電影新作品並在特定市場始終保持較大份額票房收入的製片發行公司。在美國及國際市場上,主要電影公司(通常簡稱為「巨頭公司」)一般被認為是五家從事多元化經營的傳媒集團;其旗下從事電影製作和發行的子公司合計佔據了美國市場票房總收入的80%到85%[1][2][3][4]。同時,這個名詞也可以更具體地指代這些傳媒集團旗下的主要電影業務子公司。

電影產業誕生起,美國的電影公司就主宰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電影工業,這受益於美國電影公司的強大先發優勢英語First-mover advantage。因為美國電影公司是最早將電影製作產業化,並掌握了可以大規模生產和發行具有廣泛跨文化吸引力的高質量電影作品的能力[5]。如今,五大電影公司——環球影業派拉蒙影業華納兄弟影業迪士尼影業哥倫比亞影業——每年定期向全球所有重要的電影市場(即可支配收入足以支付消費者任意觀看電影費用的地方)發行數百部電影。如果一部電影想要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儘可能多影院觀眾的觀看,那麼它「幾乎不可能」不是由某個主要電影公司所發行的電影[4]

整體概況

荷里活黃金時代以來,五大電影巨頭公司就一直是最活躍的電影製片廠派拉蒙影業華納兄弟從開始便是最初的「五大電影巨頭」;但是環球影業哥倫比亞影業則是僅次於「五大電影巨頭」的「三大電影小巨頭」。而當時還名叫華特迪士尼製作公司的華特迪士尼影業則在整個黃金時代都是一家獨立製片公司;1950年代成為一家「小巨頭公司」;而在1980年代中期發展成為「巨頭公司」。聯美影業則是另一家「三大電影小巨頭」,這是一家專門為幾個獨立電影監製發行電影的公司。後來聯美影業開始自己生產電影並發展到「准大巨頭」的地位,但隨後其就被美高梅影業所收購。哥倫比亞影業是一家兼有製片和發行業務的電影公司,它與三星影業一起被索尼所收購;隨後其又成為索尼影業集團的一部分。隨着索尼加入到「五大巨頭」行列,它與20世紀霍士、華納兄弟、環球影業、迪士尼和派拉蒙影業一起組成過來新的「六大巨頭」[6][7]。美高梅影業、雷電華影業、20世紀霍士影業都曾經是當年的「五大電影巨頭」,但如今僅以小巨頭、小型獨立公司以及迪士尼旗下子公司的形式存在;特別是20世紀霍士影業,隨着它的被收購,「六大巨頭」的時代也宣告終結[8]

五大巨頭旗下的旗艦電影公司的地址彼此之間相距24公里(15英里);而其中的迪士尼是唯一一家由同一母集團控制的電影公司,同時也是唯一一家母公司與旗艦電影公司位於同一辦公樓的電影公司。在迪士尼收購20世紀霍士之前,迪士尼團隊都在美國洛杉磯迪士尼片場工作[9][10]。華納兄弟、派拉蒙、環球和哥倫比亞都曾經屬於過很多公司,但現在它們主要分別向總部位於達拉斯AT&T)、紐約維亞康姆CBS)、費城康卡斯特)和東京索尼)等地區的母集團負責。此外,迪士尼和哥倫比亞是目前僅有的母公司總部仍位於太平洋沿岸的電影公司。目前五大巨頭中只有派拉蒙的基地還在荷里活;而哥倫比亞則在卡爾弗城,它倆是唯二公司在洛杉磯市市區範圍英語City limits內。迪士尼和華納兄弟在伯班克,環球則在尚未建制的環球市

現在,五大巨頭通過自己的發行網絡控制自己的子公司,這些子公司或專注於藝術電影(例如環球旗下的焦點影業),或專注於類型電影(例如索尼旗下的幕寶電影)。而在2008年到2010年期間,其中一些專門廠牌被迫關閉或出售。「五大電影巨頭」這個名詞主要是與那些規模較小的製作、發行或兼具上述兩者業務的電影公司相對來說;那些在規模較小的製作及發行公司里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影公司也被稱為「小巨頭」,例如:獅門公司STX娛樂。在1998年到2005年期間,儘管夢工場的影片產量與巨頭公司有着顯著差距,但仍由於其在票房市場上的高份額而被認為是「第七巨頭」。2006年,夢工場被派拉蒙公司的母公司維亞康姆收購。2008年年底,夢工場再次成為一家獨立製片公司,其影片發行由迪士尼旗下的試金石影業負責;2016年,夢工場的影片發行合約轉由環球影業負責。

如今,五大電影公司是全球電影產業的主要支持者與發行商;那些掛着其廠標的電影實際上大部分是由獨立的製片公司負責製作,這些製片公司或是長期運營或是專門為製作某部電影而建立的實體。這些特別實體只是簡單地擁有使用攝影棚的權力,但它們卻無權參與其所製作電影的發行工作。儘管電影巨頭們也會偶爾從事少量電影的製片業務,但它們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開發、融資、推廣和銷售等方面。這些業務通常在洛杉磯或周邊地區執行;而被稱為外逃製作英語Runaway production的方式則意味着大部分電影的外景拍攝絕大部分或全部在洛杉磯以外的地方進行。

大巨頭

現任

電影母公司
傳媒集團
旗艦電影公司

次旗艦電影公司

成立
年份
藝術片 / 獨立片廠牌 類型片 / B級片廠牌 動畫廠牌 其他廠牌 院線
家庭娛樂
發行廠牌
串流媒體廠牌 北美地區
市場份額
(2022年度)[11]
禾特迪士尼影業集團
禾特迪士尼公司
禾特迪士尼電影公司

20世紀電影公司

1923年10月16日

1935年5月31日

A&E獨立電影(50%)
Hulu紀錄電影
探照燈電影
迪士尼自然電影
ESPN電影英語ESPN Films(80%)
魯卡斯電影
漫威電影
國家地理紀錄電影英語National Geographic Global Networks(73%)

彼思動畫製作室
禾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20世紀動畫英語20th Century Animation
魯卡斯電影動畫英語20th Century Animation
漫威電影動畫英語Marvel Studios Animation
A&E電影
二十世紀家庭電影
星空電影英語Star Studios
第20數字工作室英語20th Digital Studio
攝政企業(20%)
漫威娛樂
迪士尼平台發行英語Disney Media Distribution
禾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
迪士尼-索尼發行合資[12]
禾特迪士尼家庭娛樂
Disney+
Hulu
ESPN+
Disney+ Hotstar
Star+
27.36%
NBC環球集團
康卡斯特公司
環球電影公司 1912年4月30日 焦點電影公司
焦點世界電影公司
沃克泰托電影公司
夢工場動畫公司
大創意娛樂公司英語Big Idea Entertainment
光映娛樂公司
巴黎照明動畫英語Illumination Studios Paris
環球動畫工作室英語Universal Animation Studios
安倍林合夥英語Amblin Partners(小股東)
嘉年華電影公司
墊板公司合資
日本NBC環球娛樂
OTL發行
環球1440娛樂英語Universal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WT2製作
環球影業發行
聯合國際電影公司合資
孔雀
Hayu英語Hayu (subscription service)
22.34%
華納兄弟
華納兄弟探索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新線電影公司

1923年4月4日

1967年6月18日

HBO紀錄電影公司英語HBO Films
望遠鏡傳媒集團英語Spyglass Media Group(小股東)
公雞牙齒電影公司英語Rooster Teeth
探索紀錄電影公司
CNN電影公司英語CNN Films
Adult Swim電影公司
DC電影公司
旗艦娛樂電影公司(49%)[13]
TruTV電影公司英語TruTV
卡通頻道工作室
宏廣卡通公司(50%)
華納兄弟動畫公司
華納兄弟動畫電影公司英語Warner Bros. Pictures Animation
華納兄弟日本動畫
合金娛樂英語Alloy Entertainment
城堡石娛樂
Cinemax電影
全屏英語Fullscreen (company)
HBO電影英語HBO Films
特納娛樂
日本華納兄弟
華納兄弟(發行部門)
華納兄弟家庭娛樂英語Warner Bros. Home Emtertainment
Max
Discovery+英語Discovery+
12.59%
派拉蒙電影集團
派拉蒙全球
派拉蒙電影公司 1912年 米拉麥克斯(49%) BET電影
CMT電影
MTV電影英語MTV Films
喜劇中心電影英語Comedy Central Films
尼克電影英語Nickelodeon Movies
派拉蒙玩家英語Paramount Players
VH1電影[14]
CBS之眼動畫製作公司英語CBS Eye Animation Productions
降世神通工作室英語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 (franchise)#Avatar Studios
MTV動畫英語MTV Animation
尼克動畫工作室英語Nickelodeon Animation Studio
派拉蒙動畫英語Paramount Animation
驚嘆電影英語AwesomenessTV
CBS電影英語CBS Films
共和電影英語Republic Pictures
維亞康姆18電影英語Viacom18 Motion Pictures(49%)
維亞康姆18數字工作室
派拉蒙影業(發行部門)
聯合國際電影公司(合資)
派拉蒙+
諾金英語Noggin (brand)
烏蒂英語Voot
17.50%
索尼影業集團
索尼公司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三星電影公司

1924年[15]

1982年

索尼經典電影公司 申明電影公司英語Affirm Films
幽靈公司英語Ghost Corps
幕寶電影公司
第六攝影棚電影
索尼影業動畫
索尼影業圖像英語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Crunchyroll
(95%,與Aniplex共同持有)
漫畫娛樂英語Manga Entertainment(95%)
瘋人動漫英語Madman Entertainment(95%)
目的地電影
左岸電影英語Left Bank Pictures
日本索尼影業日語ソニー・ピクチャーズ 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日本)
3000電影[16]
索尼影視全球並購英語Sony Pictures Worldwide Acquisitions[17]
索尼奇觀英語Sony Wonder
三星製作英語TriStar Productions[18]
Madhouse(5%)
索尼影視發行英語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Motion Picture Group
索尼影視家庭娛樂集團英語Sony Pictures Family Entertainment Group
迪士尼-索尼發行合資[12]
索尼LIV英語SonyLIV
Crunchyroll
Wakanim英語Wakanim(95%,與日本索尼音樂共同持有)
12.74%

前任

公司名 巨頭時期 備註
雷電華廣播電影 1928年-1959年 霍華德·休斯於1948年收購這家電影公司的時候,它還是當時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但是隨着之後一系列的運營錯誤及分拆,雷電華廣播電影作為一家電影公司在1957年的拍賣之後基本消失[19]。作為獨立電影製片公司,雷電華曾復活過好幾次;最近幾次發行電影是在2012年和2015年。
聯美電影 1919年-1981年 三大電影小巨頭公司之一,成立之初是一家為獨立電影監製提供發行業務的公司[19];1981年被美高梅影業收購。2019年公司以「聯美發行」的品牌名作為一家電影發行公司而重新崛起。
美高梅影業 1924年-1986年 曾經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19],後於1986年被泰德·特納收購,隨後他又轉售給柯克·科克里安英語Kirk Kerkorian。這次出售僅保留了美高梅1986年5月之前的片庫,並導致其淪為小巨頭公司。後美高梅影業在2010年代曾兩次破產。
20世紀霍士電影 1935年-2019年 曾經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19],後被華特迪士尼公司收購;收購後公司改名為20世紀影業。

小巨頭

小巨頭電影公司指的是那些規模較大的電影製作公司,但是它們的規模是要小於大巨頭電影公司並試圖與它們直接競爭[20]

現任小巨頭

母公司
傳媒集團
小巨頭
公司實體
成立
年份
其他廠牌 北美地區
票房份額
(2022年)
獅門影業集團
獅門公司[21][22][23]
獅門影視公司 1962年
1.08%
A24 A24影業 2012年 A24國際
2AM英語2AM (company)(支持)
1.67%
亞馬遜美高梅工作室
亞馬遜公司[25][26]
美高梅電影公司 1924年 獵戶座影業
獵戶座經典英語Orion Classics
1.44%
厄洛斯STX全球集團英語ErosSTX
弘毅投資 / 騰訊 / 電訊盈科 / TPG資本 / 自由全球
STX電影公司 2014年[27] STX數字
STX家庭
STX國際
厄洛斯國際英語Eros International
不適用
安培林集團
參與者傳媒英語Participant (company) / 信實娛樂英語Reliance Entertainment / 娛樂壹號英語Entertainment One / 阿里巴巴影業 / 環球影業[28]
安培林合夥英語Amblin Partners 2015年 安培林娛樂
夢工場
不適用
高蒙電影公司[29] 1895年 高蒙動畫英語Gaumont Animation
全球門娛樂(合資)[24]
不適用
埃格蒙特集團英語Egmont Group[30] 北方影業英語Nordisk Film[31] 1906年
不適用
焦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康斯坦丁影業 1950年 海格莫斯影業[32]
史密斯先生娛樂英語Mister Smith Entertainment(小股東)[33]
不適用
猛獅控股英語Leonine Holding
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34]
克拉斯阿特影業 1977年
不適用

曾任小巨頭

公司名 備註
城堡石娛樂[36] 1933年被特納廣播公司收購;特納廣播公司在1996年與時代華納合併。

速成巨頭

速成巨頭(Instant Major)是在1960年代誕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一家電影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電影巨頭公司」[37]。1967年,有三家速成巨頭公司仿佛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其中兩家與電視網公司旗下的影視製作部門合作,故而一直持續到1973年。

其他過去的重要實體

發展歷史

黃金時代之前

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之後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
環球製片廠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環球市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
派拉蒙影業公司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荷里活

1950年代到1960年代

1970年代到1980年代

1990年代迄今

機構變遷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腳註

  1. ^ Edward Jay Epstein. The Big Picture: Money And Power in Hollywood. New York City: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05-02-15: 14-19,82,109,133 [2020-11-15]. ISBN 97815883645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2. ^ Thomas Schatz. New Hollywood, New Millennium. Warren Buckland (編). Film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Hollywood Movies. Routledge. 2009-06-03: 19-46 [2020-11-15]. ISBN 9781135895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7). 
  3. ^ Ronald V. Bettig; Jeanne Lynn Hall. Big Media, Big Money: Cultural Text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2nd Edi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2-05-04: 59-108 [2020-11-15]. ISBN 97814422042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8). 
  4. ^ 移至: 4.0 4.1 Glyn Davis; Kay Dickinson; Lisa Patti; Amy Villarejo. Film Studies: A Glob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15-02-20: 299 [2020-11-15]. ISBN 97813176233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5. ^ Terry Flew.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e and Policy. SAGE. 2012: 128 [2020-11-15]. ISBN 97818478757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6. ^ Brandon Katz. How Are the Major Movie Studios Faring in the Franchise Wars?. Observer.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7. ^ Eugene. The Big Six Studios Reach Agreement with Kodak to Keep Film Alive. New York Film Academy.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8. ^ Ben Fritz. Disney Deal for Fox Would End Era of the ‘Big Six’ Studios. 華爾街日報.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2). 
  9. ^ Brooks Barnes. Disney Film Boss Alan Horn Finds Success After Ouster by Warner. 紐約時報.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10. ^ Brooks Barnes. In Hollywood, a Decade of Hits Is No Longer Enough. 紐約時報.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1). 
  11. ^ 存档副本.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12. ^ 移至: 12.0 12.1 Nick Holdsworth. Disney, Sony team up for Russian content. 荷里活報道. 美聯社.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13. ^ Patrick Frater. China Media Capital, Warner Bros. Seal Flagship Production Pact. 綜藝.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14. ^ Dave McNary. Paramount Pictures Launches New Production Division Headed by Brian Robbins. 綜藝.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9). 
  15. ^ Leah Rozen. HOLIDAY FILMS: SCREEN GEMS; It Happened With One Movie: A Studio Transformed. 紐約時報.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16. ^ Kim Masters. Elizabeth Gabler Breaks Silence on Sony Move, Disney Exit, HarperCollins and Streaming Plans (Exclusive). 荷里活報道.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17. ^ About Sony Pictures Worldwide Acquisitions. Sony Pictures Worldwide Acquisitions.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18. ^ Mike Fleming Jr. Tom Rothman To Launch New TriStar Productions Label For Sony. Deadline. [202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2). 
  19. ^ 移至: 19.0 19.1 19.2 19.3 Thomas Schatz. The Studio System and Conglomerate Hollywood (PDF). Paul McDonald; Janet Wasko (編). The Contemporary Hollywood Film Industry. Wiley. 2008-02-11: 13-42 [2020-11-16]. ISBN 978140513388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15). 
  20. ^ Mini-major - Slanguage Dictionary. 綜藝.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21. ^ Lions Gate Entertainment Corp. 彭博社.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22. ^ Company. 獅門公司.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23. ^ Lions Gate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History. Funding Universe.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7). 
  24. ^ 移至: 24.0 24.1 David Lieberman. Lionsgate Partners With Execs At Film Initiative Targeting Global Local Markets. Deadline.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25. ^ CASINOS AND GAMING Ousted MGM CEO explores a bid for the US movie studio: Sources. CNBC. 路透社. 2018-05-22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7). 
  26. ^ Christopher Palmeri. MGM Film Studio Adopts Takeover Defense as Owners Weigh Options. 彭博社.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27. ^ David Ng. STX Entertainment files for planned IPO in Hong Kong. 洛杉磯時報. [2020-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8). 
  28. ^ Liz Shackleton. Spielberg's Amblin, China's Alibaba enter strategic partnership. Screen Daily.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29. ^ Elsa Keslassy. Gaumont Intl. Television Staff Up L.A. Headquarter. 綜藝.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5). 
  30. ^ Companies under the Egmont umbrella. Egmont Group.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31. ^ Scott Roxborough. Cannes: Participant Media Signs Output Deal With Nordisk for Amblin Films. 荷里活報道.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32. ^ Scott Roxborough. Constantin Film Acquires German Production Group Hager Moss. 荷里活報道.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33. ^ Leo Barraclough. David Garrett, Ralpho Borgos Hope to Take Mr. Smith Shingle to the Summit. 綜藝.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1). 
  34. ^ Scott Roxborough. Private Equity Giant KKR Buys Herbert Kloiber's Tele Munchen Group. 荷里活報道.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3). 
  35. ^ Leo Barraclough. KKR-Backed German Media Conglomerate Finally Has a Name: Leonine. 綜藝.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36. ^ Film & TV Finance 101. Experience. [202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37. ^ Bob Thomas. Instant Major' Is New Term For Film Companies. The Daily Times. 美聯社. 1968-05-08.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