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
倉頡(約西元前2667年—約西元前2596年),是中國神話人物,相傳為黃帝的右史官、以及漢字的創造者,俗稱倉頡先師 、倉頡聖人、制字先師、制字先聖或右史倉聖人。傳說生有「雙瞳四目」[1]。
造字傳說
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右史,是發明文字的始祖,有傳說「倉頡造字」。戰國時期的人不知道在此之前的漢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因此傳說中倉頡在黃帝時期造的字是戰國時期流行的篆書[2]。其助手左史沮誦記錄下來時,鬼怪夜間哭泣,認為人類即將開啟智慧紀載歷史及教誨。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倉頡造字」的傳說在戰國時期已經廣泛流傳。《荀子·解蔽》稱:「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韓非子·五蠹》:「昔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呂氏春秋·君守篇》亦記載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師(?-683年)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佉盧,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3]
遺跡與紀念
山西新絳、山東壽光[4]和東阿[5]、河南開封[6]、河南南樂[7]、虞城、陝西長安和白水[8]、河南陽武(今原陽縣)[9]、河南洛寧等地都有倉頡墓等遺蹟。
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台」,宋朝時還在這裏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在舊中國許多學校都奉有「文字聖人倉頡先師」的神位,並常與文昌帝君一同奉祀[10]。其誕辰為農曆三月二十八日。
聯合國因為紀念倉頡的貢獻,將4月20日(穀雨)定為聯合國中文日[11]。
奉祀寺廟
台灣
- 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惠濟宮-有神像,祀於後殿二樓文昌閣主神龕前方
- 新北市平溪區十分成安宮-有神像
- 宜蘭縣頭城鎮慶元宮-有神像及神位
- 宜蘭縣宜蘭市文昌廟-有神位,祀於文昌宮正龕內[12]
- 宜蘭縣羅東鎮孔子廟-有神位
- 桃園市蘆竹區南天壇-有神像,位於玉皇寶閣主龕內
- 新竹市東區關帝廟-有神位,位於後殿正龕內
- 新竹市香山區香山財神廟-有神像,位於母聖殿內
- 新竹縣北埔鄉五指山灶君堂-有神像,位於正殿正龕內
- 苗栗縣苗栗市苗栗文昌祠-神位有二,分別位於正殿正龕及龍邊
- 苗栗縣頭份市斗煥坪大化宮-有神像,位於正殿下層龍邊神龕
- 苗栗縣頭屋鄉鳴鳳山雲洞宮-有神像,位於二樓虎邊神龕
- 彰化縣員林鎮興賢書院-有神位,位於後殿龍邊廂房
- 彰化縣鹿港鎮文武廟-有神像,位於文祠正龕內
- 雲林縣麥寮鄉拱範宮-有神位,位於文昌殿內
- 嘉義市東區鎮南聖神宮-有神位,位於後殿
- 高雄市苓雅區高雄關帝廟-有神像,位於正殿二鎮殿關帝前方
- 高雄市鳳山區鳳邑誠心社明善堂-有神位,位於赤山文衡殿二樓誠心社明善堂
- 高雄市旗山區天后宮-有神位,位於文昌殿內
- 屏東縣屏東市玉皇宮-有神像,位於大成寶殿上層龍邊神龕
- 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有神像,位於先師殿內
-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有神像,位於文昌殿內
註釋
- ^ 王充《論衡·骨相》也提到「倉頡四目」。
- ^ 《呂氏春秋》:「倉頡造大篆」
- ^ 《大正藏》第53冊,351頁中、下
- ^ 《通志》記載:「《蒼頡石室記》二十八字,在蒼頡北海墓中,土人呼為藏書室。周時無人識,至秦李斯識八字,雲,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漢叔孫通識十三字。」《壽光文化追遠》載:墓址原在壽光市故城西側。
- ^ 《東阿縣誌》記載:據清朝東阿知縣李賢書考證,「倉頡居陽武,葬利鄉。阿西北三十五里,有倉頡墓,墓前有祠,並有重修的倉王寺,王宗湯古名叫利鄉。」
- ^ 酈道元《水經注·渠水》指出,開封有倉頡師曠城。《汴京遺跡志》載:「倉頡墓在城北時和保。俗稱倉王塚是也。」
- ^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 ^ 《白水縣志》:「史官倉頡死後葬於白水」。
- ^ 《禪通記》稱「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
- ^ 摘自《中華印刷通史》第三章第一節。
- ^ 联合国中文日,4月20日. www.un.org. [2019-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中文(中國大陸)).
- ^ 參考「台灣多奇廟」部落格之於2018年之照片紀錄,詳見後方連結宜蘭文昌宮 左祀文昌、右祀關帝,陪祀五夫子. 台灣多奇廟. 2018-12-06 [2019-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