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果遠征記
伊果遠征記(古東斯拉夫語:Слово о плъкꙋ Игоревѣ,Slovo o plŭku Igorevě;俄語: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全稱《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子、奧列格之孫伊果遠征記》(古東斯拉夫語:Слово о пълкѹ игоревѣ. игорѧ сына свѧтъславлѧ. внѹка ольгова;俄語:Слово о походе Игореве, Игоря, сына Святославова, внука Олегова),是以古東斯拉夫語寫成的一部史詩,被認為是俄羅斯古代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這部史詩以真實的伊果遠征失敗為素材,刻畫出了伊果等俄羅斯勇士的形象,通過「金言」表達出了反對王公內訌,維護羅斯統一的愛國主義思想[1]:1-3。《伊果遠征記》與《羅蘭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龍根之歌》並稱為中世紀英雄史詩的代表作品。
背景
公元12世紀中葉起,基輔羅斯面臨解體的危險,諸王公各自為政,內訌不止;與此同時,生活在南方草原上的波洛夫人乘機對羅斯進行侵優。1184年基輔大公伊戈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曾對波洛夫人進行了成功的征討,身為諾夫哥羅德-塞維爾斯克公的伊果因初春路凍、未能趕到參加這次征討。1185年4月底,伊果召集幾位王公對波洛夫人進行又一次征討,初戰勝利後遭到大敗,伊果本人也被俘,不久逃回。史詩描寫的就是伊果的這次失敗的遠征、基輔羅斯內部的反應和伊果最終逃回國內[2]。
主要內容
《伊果遠征記》主體可分為三個部分。
- 第一部分:以古代詩人博揚對各王公的歌頌為對比,強調史詩所寫的都是伊果遠征的史實。伊果不顧日蝕凶兆,執意出征。初戰告捷後,再戰遇到波洛夫人主力,寡不敵眾而大敗,此處史詩回顧了若干位王公的英勇作戰的場面,突出戰況的激烈和伊果最終被俘的不幸,伊果批評了他為了追求個人榮譽而擅自出征的自私舉動。
- 第二部分:是基輔大公斯維亞特斯拉夫面對大臣披肝瀝膽的「金言」,大公批評了伊果的一意孤行,感慨基輔羅斯內訌重重,」可嘆的是各路諸侯不給我支持,時代教人無所作為」,隨後歷數各地王公的英勇,批評他們的內訌,號召他們團結起來,共同抵禦異族的侵略,「為洗雪時代的恥辱,為羅斯大地,為勇武的伊果報金創之仇!」
- 第三部分:寫伊果的妻子雅羅斯拉夫娜在城垣上哭夫,責問風、第聶伯河和太陽為何不幫助伊果和奮戰而死的羅斯戰士,
- 太陽啊,三倍光明的太陽啊!
- 你對什麼人都是溫暖而美麗的:
- 神啊,你為什麼要把你那炎熱的光芒
- 射到我丈夫的戰士們身上
- 為什麼又在無水的草原用乾渴扭彎他們的弓
- 用憂愁堵住他們的箭囊?」
這段哭訴情感真摯動人,富有詩意。之後寫伊果趁波洛夫人不備,逃回了羅斯祖國[1]:9。
發現、爭議與研究
《伊果遠征記》的手抄本是1795年在雅羅斯拉夫爾的一座廢棄的修道院中被發現的。修道院的僧侶將手抄本賣給了當地學者、著名的文獻收藏家阿列克謝·穆辛-普希金,穆辛-普希金立刻認識到了該抄本的價值,大約在1795-1796年他向葉卡捷琳娜二世進獻了一份原稿的複製本,之後他在阿列克謝·馬林諾夫斯基、尼古拉·邦蒂什-卡緬斯基和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卡拉姆津的幫助下,於1800年出版了一個印刷本,並附加了譯文和註釋。由於《伊果遠征記》使用的是古東斯拉夫語非古教會斯拉夫語,這一點立即引起了學者的熱烈討論。在1812年的莫斯科大火中,穆辛-普希金的圖書館被燒毀,《伊果遠征記》的手稿也毀之一炬。
由於唯一的手稿已經無存,加之這部史詩文學成就,相對於相對落後的基輔羅斯文化水平過於超前,一直有學者懷疑《遠征記》的寫作年代,認為它系後人的偽筆,是某些國家民族主義者將若干史料綴合而成的偽作,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古文獻的發現,研究者發現伊果遠征記的語言風格比較符合當時的風格。1975年哈薩克詩人奧勒扎斯·蘇萊曼諾夫認為《伊果遠征記》一書中真偽參半,因為其中部分曾於16世紀重寫過[3],傾力研究《伊果遠征記》的利哈喬夫則對此進行了反駁[4] 。
今日的主流觀點已認為,《伊果遠征記》的內容形成於12世紀末,最初可能是口頭流傳,其中的許多形象(比如開頭以名詩人鮑揚開頭、某些戰鬥場面、伊果出逃等)顯然取自民歌,並富有民歌的象徵意義[5][6]。雅羅斯拉夫娜的哭訴則源於民間的哭喪曲。人與自然的天然聯繫、多神偶像的崇拜反映了當時的詩學觀點。作品中運用象徵、哭訴、比喻等修辭手法,顯然源於民間創作。直到13世紀才成文[7]。
影響
《伊果遠征記》影響了後來的很多俄羅斯文學和音樂創作。15世紀時,索封尼所著的敘事詩名著《頓河彼岸之戰》,無論總的佈局還是對史料的處理,顯然是從《伊果遠征記》中得到借鑑。其後,普希金、雷列耶夫常使用《伊果遠征記》中的典故、而亞歷山大·勃洛克的《在庫里科沃平原上》也明顯受到它的影響。許多著名的俄國詩人都曾研究過或翻譯過它。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根據《伊果遠征記》創作了著名歌劇《伊果王子》。1985年在基輔舉行了紀念《伊戈遠征記》誕生八百周年的國際學術討論會。
如今研究《遠征記》的著作和論文數以千計,譯本有幾百個。在中文領域裏,1917年周作人在《歐洲文學史》中第一次提到了《伊果遠征記》,之後的瞿秋白在1921年的《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文學中》也對其作了簡要論述。常見的中文譯本有:
參考文獻
- ^ 1.0 1.1 佚名著、魏荒弩譯. 伊戈尔远征记.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 ^ The poem proposes to cover the tale "from the elder Vladímir up to our contemporary Ígoŕ" (отъ стараго Владимера до нынѣшняго Игоря), indicating composition before Svyatoslavich's death in 1202.
- ^ Олжас Омарович Сулейменов. Аз и Я. Татарская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2022-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8).
- ^ (俄文) Likhachev, Dmitri S. "'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 в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О.Сулейменова" in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Russian Literature). Leningrad: Nauka, 1985, p. 257.
- ^ See Mann, Robert; Lances Sing: A Study of the Old Russian Igor Tale. Slavica: Columbus, 1989.
- ^ Mann, Robert. The Igor Tales and Their Folkloric Background. Jupiter, FL: The Birchbark Press of Karacharovo, 2005.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外部連結
- 1800年版《伊果遠征記》
- 羅曼·雅克布遜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俄文譯本
- 原文及烏克蘭文註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15年Leonard Magnus翻譯的英文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Katherine Owen, "The Lay of Igor’s Campaign and the Works It Has Inspired", Analysis of artistic adaptations
- 聖彼得堡的阿列克謝·穆辛-普希金(1744-1818)之家,藏有《伊果遠征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