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學院
倫敦帝國學院(英語:Imperial College London,亦稱帝國理工學院),全名為帝國科學、技術與醫學學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2][需要較佳來源],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1907年,帝國學院根據皇家憲章成立,曾為倫敦大學聯邦的成員,並於2007年7月9日其百週年紀念日時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6][7]。
倫敦帝國學院 | |||||||||||||||||||||||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
其他名字 | 帝國科學、技術與醫學學院(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
校訓 | 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拉丁文)[註 1] | ||||||||||||||||||||||
校訓中譯 | 科學乃帝國之榮光及庇護 | ||||||||||||||||||||||
創辦時間 | 1907年7月8日[2] | (皇家憲章頒佈)||||||||||||||||||||||
URN編碼 | 133887 | ||||||||||||||||||||||
學校類型 | 研究型大學 | ||||||||||||||||||||||
捐贈基金 | 九千八百萬英鎊(2014年)[3] | ||||||||||||||||||||||
校長 | 休·布雷迪[4] | ||||||||||||||||||||||
職工人數 | 3,692位(2014年)[3] | ||||||||||||||||||||||
學生人數 | 19,115(2018/19)[5] | ||||||||||||||||||||||
本科生人數 | 9,985(2018/19)[5] | ||||||||||||||||||||||
研究生人數 | 9,130(2018/19)[5] | ||||||||||||||||||||||
校址 | 英國英格蘭倫敦 | ||||||||||||||||||||||
校區 | 南肯辛頓(本部校園) 查林十字 車路士和西敏 咸默史密夫 皇家布朗普頓 柏靈頓 西爾活公園 聖瑪麗 懷特城 | ||||||||||||||||||||||
代表色 | |||||||||||||||||||||||
隸屬 |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 羅素大學集團 哥英布拉集團 歐洲大學聯盟 歐洲大學協會 G5超級精英大學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五大科學工程聯盟 | ||||||||||||||||||||||
網站 | www | ||||||||||||||||||||||
|
帝國學院的本部校園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南肯辛頓,另設查林十字、車路士和西敏、咸默史密夫、西北、皇家布朗普頓、柏靈頓、西爾活公園、聖瑪麗及懷特城校區[8],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G5超級精英大學的一員[9]。
帝國學院專注於理工、商學和醫學,因入學門檻極高為全英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10]倫敦帝國學院在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長年位居全球前十、英國前三,並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並稱世界四大理工學院。[11][12][13][14] 眾多校友為在有關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截止2020年10月,倫敦帝國學院的校友、教授、研究人員中,共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1位圖靈獎得主。[註 2]
歷史
在英國,儘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歷史比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要短,但從建立之初起,它便憑藉濃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經費實力很快躋身世界頂級名校之列。帝國理工於1907年由維多利亞女皇和亞厘畢親王在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學學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帝國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礦業學院(Royal school of mines)和倫敦市市與行會學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合併組成,儘管這三所學院仍然在憲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實體,帝國學院在1907年七月獲得了皇家特許狀,成為一所具備完全自主權和獨立大學地位的高教研究機構,倫敦帝國學院以認可機構的身份加入倫敦大學聯邦。
隨後,聖瑪麗醫院醫學院(1988),國家心臟和肺學會(1995),查令閣和西敏寺學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後併入帝國理工,組成醫學院,作為帝國學院的第四個憲制學院。1997年,帝國理工醫學院兼併了皇家研究生醫學院,皇家婦產科學會,2000年又兼併了甘迺迪風濕病學學會。
同樣是2000年,帝國理工又兼併了並不是十分知名的崴學院(Wye College)作為它的一個分校區,主要研究環境科學。人們認為帝國學院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崴學院所擁有的大量土地,帝國學院於2005年12月6日宣佈崴校區吸引了10億英鎊的投資,將被建成一個世界級能容納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維持了幾十年的憲制學院系統被廢除,而採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2年,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商討合併,但在倫敦大學學院員工及學生反對下,計劃於一個月後中止了。
2005年底,學院宣佈將合併物理科學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學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組成新的自然科學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學院宣佈脫離倫敦大學聯邦的計劃,並正式開始與倫敦大學磋商相關事宜,並於2007年(該學院成立100週年之際)正式退出。
2011 年 4 月,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作為合作夥伴加入了英國醫學研究與創新中心,為該項目各承諾了 4000 萬英鎊。該中心後來更名為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並於 2016 年 11 月 9 日開放。它是歐洲最大的單一生物醫學實驗室。隨着創新中心的啟動,學院於 2016 年開始遷入新的白城校區。隨後,倫敦市長Sadiq Khan於 2019年正式宣佈開設了化學系分子科學研究中心。
校園和校區
帝國理工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校區組成,但大部分院系還是在南肯辛頓校區,位於倫敦海德公園南邊和皇家亞厘畢音樂廳旁,在倫敦的西敏市和肯辛頓和車路士區交界處,一個學術機構密集的區域。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亞厘畢博物館,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以及皇家地理學會都在附近。還有兩個較大的校區並不在倫敦,分別是伯克郡的絲木園校區在和在倫敦東部60英里的崴校區(Wye Campus)。
南肯辛頓校區中央的女皇塔,是校園裏的標誌性建築。塔高287英尺(87米),是從前帝國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它原來是一座大樓的一部分,塔內還有以前設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國研究院拆卸,帝國學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擴建。1966至1968年,塔進行改建,成為一座獨立的建築物。塔裏面懸掛着10口大鐘,是1982年來自澳洲的禮物,以英國皇室成員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皇室成員生日或其他皇室紀念日,大鐘都會在下午打響。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學院在南肯辛頓校區還有一個中心圖書館,其中包含了科學博物館的圖書館,面向登記的公眾開放。中心圖書館,每天24小時開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贈兩千七百萬英鎊幫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學院大樓,被命名為田中商學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2008年更名為帝國商學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排名聲譽
全球名次 | |
---|---|
ARWU主排名[11] | 23 |
QS主排名[12] | 2 |
泰晤士主排名[13] | 8 |
美國新聞全球版[14] | 12 |
國內名次 | |
ARWU主排名[11] | 4 |
QS主排名[12] | 1 |
泰晤士主排名[13] | 3 |
美國新聞全球版[14] | 3 |
完全指南[15] | 5 |
衛報 [16] | 5 |
星期日泰晤士報[17] | 5 |
院系設置
- 航空航天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物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土木與環境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計算機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yson設計工程學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地球科學和工程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電氣與電子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材料科學和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機械工程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臨床科學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醫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國家心臟和肺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公共衛生系(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外科與腫瘤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李光前醫學院倫敦辦事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帝國學院學術健康科研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帝國學院國家衛生服務信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命科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數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物理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環境政策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其他學術單位
校友
- 翁文波:中國地球物理學主要奠基人。
- 高錕爵士,大紫荊勳賢,KBE:光纖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
- 黃緯祿: 兩彈一星元勛,自動控制和導彈技術專家, 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與錢學森、屠守鍔、任新民、梁守槃等共5位專家獲「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 王大珩:兩彈一星元勛,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姚桐斌:兩彈一星元勛,導彈和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領導者。
- 沈元: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人之一。
- 陳吉寧:中國環境科學家、政治人物,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曾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
- 李天慶:前澳門大學校長。
- 王欽敏: 現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席。
- 矯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 張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譚鐵牛:中國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專家,政治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現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自動化所所長、中科院副秘書長、中科院副院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 楊文采: 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大陸科學鑽探主要參與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黃玉珊:航空教育家和結構分析專家。
- 涂長望: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溫詩鑄:機械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趙天從:冶金學家,中國現代銻冶金事業的開拓者。撰寫了《銻》和《銻冶金》等名著。
- 梁百先: 空間物理學家, 中國電離層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研究領域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其著作有:《電學》、《電磁學》等。
- 邵象華: 金屬學家和冶金工程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林超英,SBS:香港天文台前台長,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士,特許氣象學家,氣象物理學碩士
- 王文洋:宏仁集團(Grace T.H.W Group)總裁。
- 王泉仁:王文洋長子,泉創生醫執行長。
- 雷頌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創作人。
- 張介英 - 台灣年代新聞臺與東風衛視主播,暢銷作家,TOEIC滿分與IELTS紀錄保持人。
- 宣萱:香港著名電視女藝人。
- 郭子豪:香港著名電視男藝人。
- 李治廷:香港男歌手,演員。
- 郭炳湘,郭炳江兄弟:香港著名商人,財富僅次於李嘉誠。
- 呂譚平:中國聯想Lenovo香港總經理,聯想創建人之一。
-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拉吉夫·甘地:印度總理
- 祖基菲里阿末:前馬來西亞衛生部長。
- T·H·赫胥黎:科學家和作家。
- Branislav Ivkovic:政治家。
- 白賴仁·梅(Brian May):皇后樂團(Queen)成員。
- W. H. Perkin:苯胺染料的發現者。
- Trevor Phillips:記者和政治家。
- 西蒙·星(Simon Singh):大眾科學作家。
- 夏拔·佐治·威爾斯(H. G. Wells):科幻作家。
- 黃士修:台灣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與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教職員
諾貝爾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學獎
-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 1971年 GABOR, Dennis
- 1979年 SALAM, Abdus
- 諾貝爾化學獎
-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青黴素的發現者之一)
-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費爾茲獎得主
- 1958年 ROTH, Klaus
- 1986年 西蒙·當奴臣(現任教員)
資料來源
- ^ The College cres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5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 ^ 2.0 2.1 PJGILL. Charitable status.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英語).
- ^ 3.0 3.1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13–14 (PD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帝國學院). [2015-01-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2-31) (英語).
- ^ 'Imperial welcomes its new Presiden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帝國學院).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英語).
- ^ 5.0 5.1 5.2 Where do HE students study?.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1 March 2020].
- ^ University of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Leaves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ac.uk. [201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英語).
- ^ University guide 2015: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the Guardian. [2014-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英語).
- ^ 帝国理工学院 校区与地图信息.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 ^ 'Golden triangle' to win funding rich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 11-02-2010 [02-09-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英語).
- ^ Frean, Alexandra. Imperial College ditches A levels and sets its own entrance exam. The Times (London). 04-06-2008 [11-01-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 ^ 11.0 11.1 11.2 2023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3 [2023-09-11].
- ^ 12.0 12.1 12.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4 [2024-06-27].
- ^ 13.0 13.1 13.2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4 [2024-06-27].
- ^ 14.0 14.1 14.2 2024-2025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3 [2024-06-27].
- ^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4.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3-06-07.
- ^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 2024. The Guardian. 2023-09-09.
- ^ Good University Guide 2023. The Times. 2022-09-17.
附註
- ^ 因涉及殖民主義,2020年6月5日起從徽章中移除,但是帝國理工其實沒有權力更改校徽,只有英皇才有權更改,因此帝國理工只是儘量不在使用舊校徽[1]。
- ^ 每個大學對計算這個數字都有着不同的原則,比如有些大學並不計算那些在得獎後才到有關院校的人士,而有些大學則仍將其計算在內;有些亦不計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職員,但其他的卻仍視其為與該校有聯繫的得獎主。這裏顯示的數字為在統一採用了最廣闊的算法後所得出的結果。詳細人物列表請見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