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莫陳崇
侯莫陳崇(?—563年2月28日),複姓侯莫陳氏,本姓劉氏[1],字尚樂,代郡武川鎮(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西魏八柱國之一。
生平
侯莫陳崇的祖先是拓跋氏的別部,居住在庫斛真水。侯莫陳崇的五世祖是太骨都侯,太骨都侯的後裔世代為渠帥。侯莫陳崇的祖父侯莫陳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鎮守武川鎮,因此在那裏安家,侯莫陳崇的父親侯莫陳敬,任殿中將軍、羽林監,後來因為侯莫陳崇的功勳,追贈柱國、太保、清河郡公[2][3]。
侯莫陳崇從小驍勇,善於騎馬射箭,謹慎少言語。永安元年(528年),侯莫陳崇虛齡十五歲時,跟隨賀拔岳和爾朱榮征討葛榮。永安二年(529年),侯莫陳崇又跟隨元天穆討伐邢杲,平定了邢杲,因功任建威將軍。永安二年,侯莫陳崇又跟隨賀拔岳在洛陽擊敗元顥,升任直寢[4][5] 。
永安三年(530年)四月,侯莫陳崇跟隨賀拔岳進入關中,擊敗赤水蜀。當時万俟丑奴圍困岐州,派遣部將尉遲菩薩率領部隊前往武功[6]。侯莫陳崇跟隨賀拔岳奮力作戰擊敗尉遲普薩,乘勝追擊,解除岐州的圍困。侯莫陳崇又進軍到百里細川,攻破賊帥侯伏侯元進的營寨。万俟丑奴率領餘部逃到高平,侯莫陳崇與輕裝騎兵追擊,到涇州長坑趕上敵人。賊人還沒有布好陣勢,侯莫陳崇單騎沖入敵人軍中,在馬上將万俟丑奴活捉,於是大聲呼喊,万俟丑奴率領的部眾潰散,沒有人敢抵擋。侯莫陳崇的後續騎兵紛紛趕到,万俟丑奴的部眾因此全部逃散,侯莫陳崇大敗敵人。賀拔岳把万俟丑奴所乘的馬匹和寶劍、金帶賞給侯莫陳崇。侯莫陳崇出任安北將軍、太中大夫、都督,封臨涇縣侯[5],食邑八百戶[7]。
永熙三年(534年)正月,賀拔岳被侯莫陳悅害死,侯莫陳崇與諸將共同謀劃迎立宇文泰。宇文泰來到軍中,原州刺史史歸還在為侯莫陳悅守城。宇文泰派侯莫陳崇襲擊史歸。侯莫陳崇暗中在夜間出兵,在夜裏悄悄出兵,率領數名輕騎兵,徑直來到原州城下,其餘的兵馬都埋伏在附近路邊。史歸見侯莫陳崇的騎兵很少,就不設置防備,侯莫陳崇立即入據城門。當時李遠兄弟在城中,事先得知侯莫陳崇來到,於是在城內外吶喊,埋伏的士兵全部出現,於是擒獲史歸,將他斬首。宇文泰以侯莫陳崇代理原州刺史[8][9]。侯莫陳崇又跟隨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悅,轉任征西將軍。宇文泰又派侯莫陳崇安撫秦州,另封廣武縣伯,食邑七百戶[10][11]。
大統元年(535年),侯莫陳崇出任涇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大都督,進爵為公,屢次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食邑三千戶。大統三年(537年),侯莫陳崇跟隨宇文泰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增加食邑二千戶。大統四年(538年),侯莫陳崇跟隨宇文泰參加河橋之戰,侯莫陳崇戰功最多。大統七年(541年),稽胡反叛,侯莫陳崇率軍將其討伐平定。不久,侯莫陳崇出任雍州刺史,兼任太子詹事。大統十五年(549年),侯莫陳崇進位柱國大將軍,轉任少傅。大統十六年(550年)十一月,宇文泰率軍向東進發到崤山和陝州,派遣行台侯莫陳崇從齊子嶺直取軹關,儀同楊檦從鼓鍾道出建州,攻陷孤公戍。北齊朝廷詔令潘樂總帥大軍抵禦。潘樂晝夜兼程,至長子,派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以西進攻侯莫陳崇,侯莫陳崇於是退走[12][13]。魏恭帝元年(554年),侯莫陳崇出任寧州刺史,升任尚書令。魏恭帝三年春正月丁丑(556年1月28日),北周六官建立,侯莫陳崇出任大司空[14][15][16]。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侯莫陳崇於周孝閔帝元年正月乙卯進封梁國公,食邑一萬戶[17]。周孝閔帝元年二月甲午,侯莫陳崇出任太保[18][19]。周明帝二年(557年)五月乙未,侯莫陳崇出任大宗伯[20][21][22]。武成元年五月辛亥(560年6月9日),侯莫陳崇出任大司徒[23][24][25][26][11]。
時晉國公宇文護獨攬朝政。保定三年正月乙酉(563年2月28日),宇文護派兵將侯莫陳崇的私人住宅包圍,逼令侯莫陳崇自殺[27][28][29]。諡曰躁。宇文護被殺後,改諡莊閔。
其他
大將軍王勇生性剛猛,是當時的驍將。然而王勇喜歡誇耀自己的功勞和長處,宣揚別人的短處,輿論也因此鄙視他。侯莫陳崇功勳高威望重,曾與各位將軍一起去拜謁晉國公宇文護,聽說王勇愛數落別人的短處,就當眾羞辱王勇。王勇因此憤怒和羞愧交加,背上毒瘡發作而死[30][31]。
家庭
五世祖
- 太骨都侯
祖父
- 侯莫陳允
父親
兄弟姐妹
子女
- 侯莫陳芮,隋朝上柱國、梁國公
- 侯莫陳穎,隋朝大將軍、南海郡太守、昇平定公
- 侯莫陳暉,隋朝大將軍、易州刺史、左武候大將軍、長利宜公
- 劉氏,第三女,嫁隋朝使持節、上大將軍、四州八鎮諸軍事、蘭州刺史、海安郡開國公耿雄[32]
孫子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 ^ 1.0 1.1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16.5: 345–349.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中國大陸)).
-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侯莫陳崇,字尚樂,代郡武川人。其先,魏之別部,居庫斛真水。五世祖曰太骨都侯。其後,世為渠帥。祖允,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父興,殿中將軍、羽林監。
- ^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侯莫陳崇,字尚樂,代武川人也。其先魏之別部,居庫斛真水。祖元,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父興,殿中將軍、羽林監,後以崇著勛,追贈柱國、太保、清河郡公。
-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崇少驍勇,善馳射,謹愨少言。年十五,隨賀拔岳與爾朱榮征葛榮。又從元天穆討邢杲,平之。以功除建威將軍。別從岳破元顥於洛陽。遷直寢。
- ^ 5.0 5.1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崇少驍勇,善馳射,謹愨少言。年十五,隨賀拔岳與爾朱榮征葛榮。後從岳入關,破赤水蜀。又從岳力戰,破万俟丑奴。崇與輕騎逐北,至涇州長坑及之。賊未成列,崇單騎入賊中,於馬上生禽丑奴,遂大破之。封臨涇縣侯。
- ^ 《周書校勘記·卷十六·列傳第八·二一》:遣其將李尉遲菩薩將兵向武功 殿本考證云:「『李』字下有脫字。」按万俟丑奴部下未見李姓將領,「李」字恐是衍文。
-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後從岳入關,破赤水蜀。時万俟丑奴圍岐州,遣其將尉遲菩薩將兵向武功。崇從岳力戰破之,乘勝逐北,解岐州圍。又赴百里細川,破賊帥侯伏侯元進柵。丑奴率其餘眾奔高平,崇與輕騎逐北,至涇州長坑及之。賊未成列,崇單騎入賊中,於馬上生擒丑奴。於是大呼,眾悉披靡,莫敢當之。後騎益集,賊徒因悉逃散,遂大破之。岳以丑奴所乘馬及寶劍金帶賞崇。除安北將軍、太中大夫、都督,封臨涇縣侯,邑八百戶。
- ^ 《周書·卷一·帝紀第一》:初,原州刺史史歸為岳所親任,河曲之變,反為悅守。悅遣其黨王伯和、成次安將兵二千人助歸鎮原州。太祖遣都督侯莫陳崇率輕騎一千襲歸,擒之,並獲次安、伯和等,送於平涼。太祖表崇行原州事。
-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原州刺史史歸,素為賀拔岳所親任,河曲之變,反為悅守。悅遣其黨王伯和、成次安將兵二千助歸鎮原州,泰遣都督侯莫陳崇帥輕騎一千襲之。崇乘夜將十騎直抵城下,餘眾皆伏於近路;歸見騎少,不設備。崇即入,據城門,高平令隴西李賢及弟遠穆在城中,為崇內應。於是中外鼓譟,伏兵悉起,遂擒歸及次安、伯和等歸於平涼。泰表崇行原州事。
-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及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崇與諸將同謀迎太祖。太祖至軍,原州刺史史歸猶為悅守。太祖遣崇襲歸。崇潛軍夜往,輕將七騎,直到城下,餘眾皆伏於近路。歸見騎少,遂不設備。崇即入據城門。時李遠兄弟在城內,先知崇來,於是中外鼓譟,伏兵悉起,遂擒歸,斬之。以崇行原州事。仍從平悅,轉征西將軍。又遣崇慰撫秦州,別封廣武縣伯,邑七百戶。
- ^ 11.0 11.1 《北史·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及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崇與諸將同謀迎周文帝。文帝至軍,原州刺史史歸猶為悅守。周文遣崇襲歸,直到城下,即據城門。時李遠兄弟在城內,先知崇來,中外鼓譟,伏兵悉起,遂禽歸斬之。以崇行原州事,仍從平悅,別封廣武縣伯。累遷儀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戰河橋,又別討平稽胡,累戰皆有功,進位柱國大將軍。六官建,拜大司空。周孝閔踐阼,進封梁國公,加太保。歷大宗伯、大司徒。
- ^ 《北齊書·卷十五·列傳第七》: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台侯莫陳崇自齊子嶺趣軹關,儀同楊檦從鼓鍾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詔樂總大眾御之。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西趣崇,崇遂遁。
-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台侯莫陳崇齊子嶺趣軹關;儀同楊檦從鼓鍾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詔樂總大眾御之。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西趣崇,崇遂遁。
- ^ 《周書·卷二·帝紀第二》:三年春正月丁丑,初行周禮,建六官。以太祖為太師、大冢宰,柱國李弼為太傅、大司徒,趙貴為太保、大宗伯,獨孤信為大司馬,于謹為大司寇,侯莫陳崇為大司空。
-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三年春正月丁丑,初行《周禮》,建六官,以安定公宇文泰為太師、冢宰;以柱國李弼為大司徒;趙貴為太保、大宗伯;以尚書令獨孤信為大司馬;以于謹為大司寇;以侯莫陳崇為大司空。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六》:春,正月,丁丑,魏初建六官,以宇文泰為太師、大冢宰,柱國李弼為太傅、大司徒,趙貴為太保、大宗伯,獨孤信為大司馬,于謹為大司寇,侯莫陳崇為大司空。
- ^ 《周書·卷三·帝紀第三》:乙卯,詔曰:「惟天地草昧,建邦以寧。今可大啟諸國,為周藩屏。」於是封太師李弼為趙國公,太傅趙貴為楚國公,太保獨孤信為衛國公,大司寇于謹為燕國公,大司空侯莫陳崇為梁國公,大司馬、中山公護為晉國公,邑各萬戶。
- ^ 《周書·卷三·帝紀第三》:甲午,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太保,大司馬、晉國公護為大冢宰,柱國、博陵公賀蘭祥為大司馬,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司寇,大將軍、化政公宇文貴為柱國。
-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甲午,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太保;大司馬、晉國公護為大冢宰;柱國、博陵公賀蘭禪為大司馬;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司寇;大將軍、化政公宇文貴為柱國。
-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五月乙未,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宗伯。
-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五月乙未,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宗伯。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周以大司空侯莫陳崇為大宗伯。
-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辛亥,以大宗伯、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司徒,大司寇、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
- ^ 《北史·卷九·周本紀上第九》:辛亥,以大宗伯、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司徒;大司寇、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辛亥,周以侯莫陳崇為大司徒,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
-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大統元年,除涇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大都督,進爵為公,累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邑三千戶。三年,從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增邑二千戶。四年,從戰河橋,崇功居多。七年,稽胡反,崇率眾討平之。尋除雍州刺史,兼太子詹事。十五年,進位柱國大將軍,轉少傅。魏恭帝元年,出為寧州刺史,遷尚書令。六官建,拜大司空。孝閔帝踐阼,進封梁國公,邑萬戶,加太保。歷大宗伯、大司徒。
-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乙酉,太保、梁國公侯莫陳崇賜死。
-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乙酉、太保、梁公侯莫陳崇賜死。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九》:周梁躁公侯莫陳崇從周主如原州。帝夜還長安,人竊怪其故,崇謂所親曰:「吾此聞術者言,晉公今年不利,車駕今忽夜還,不過晉公死耳。」或發其事。乙酉,帝召諸公於大德殿,面責崇,崇惶恐謝罪。其夜,冢宰護遣使將兵就崇第,逼令自殺,葬如常儀。
-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勇性雄猛,為當時驍將。然矜功伐善,好揚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柱國侯莫陳崇,勛高望重,與諸將同謁晉公護,聞勇數論人之短,乃於眾中折辱之。勇遂慚恚,因疽發背而卒。
- ^ 《北史·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勇性雄猛,為當時驍將。矜功伐善,好論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柱國侯莫陳崇勛高望重,與諸將同謁晉公護,聞勇數論人短,乃於眾中折辱之。勇慚恚,因疽發背卒。
- ^ 周曉薇,王其禕. 《贞石可凭 新见隋代墓志铭疏证》. 北京市: 科學出版社. 2020年8月: 155–161. ISBN 978-7-03-063746-8 (中文(繁體)).
- 《大唐故寧遠將軍上輕車都尉南賓公侯莫陳府君(毅)志銘》
政府職務 | ||
---|---|---|
前任: 于謹 |
西魏、北周大司空 556年-568年 |
繼任: 宇文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