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生活弟兄會
共同生活弟兄會(拉丁語:Fratres Vitae Communis;英語: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為現代靈修運動中的產物,於十四世紀末在羅馬天主教中所成立的敬虔團體,最開始組成的並不是弟兄會,反而是姐妹會,是一群非常敬虔的婦女們,她們希望能以使徒行傳所描繪的基督徒共同團體的模式來生活,但是她們不想進入修道院中,她們不願追求修道院式外在形式的敬虔,反而追求的是敬虔內心的更新,後來逐漸發展為共同生活弟兄會,他們放棄世俗的物品,以財物共享的方式生活,並且遵守團體規章生活,由顧瑞特在荷蘭的代芬特爾開始組織共同生活弟兄會,帶領人們敬虔地生活。[1]
信仰主張
共同生活弟兄會強調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希望藉由宗教教育能夠推動教會的改革,尤其他們想將生活方式帶入群眾當中,而不是以離群索居的修道院模式和群眾遠離,他們也追求個人與群體兩者之間平衡的敬拜,每日禮拜、讀經、默想、講道和工作,並重視兒童教育和廣設學校,[2]譬如他們在丹文特(Deventer)設立的學校成為北地文藝復興新學術傳播的重要中心,並影響了不少人文主義的學者和後代的宗教改革。
對後代的影響
其中較負盛名的有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韋塞爾·甘斯福特(John of Wessel)、伊拉斯謨(Erasmus)及托馬斯·肯皮斯(Thomas a Kempis),馬丁路德曾在共同生活弟兄會設立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這種追求內在生命的更新而非外在的形式儀文,或多或少都曾影響着他及後來的宗教改革。[3]
十五世紀中期的韋塞爾·甘斯福特(John of Wessel)被稱為「世界之光」,曾經接受共同生活弟兄會創辦的學校中造就,後來於德國埃爾福特大學(Universität Erfurt)執教,他反對羅馬天主教販售贖罪券,並且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主張「唯獨因信得救」,並且不接受化質說,最後遭受羅馬天主教的審判定為異端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會中,最負盛名的是伊拉斯謨,出生於1466年的荷蘭鹿特丹,九歲的時候被送到共同生活弟兄會所經營的學校就讀,吸收他們的「靈修生活的實踐」,他與馬丁路德為同世代的人物,有句話是這樣形容他們對於信仰傳承的關係「是伊拉斯謨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伊拉斯謨接受人文主義的新精神,他終生的夢想是改革羅馬天主教,但並非要把它搞的四分五裂。[4]
另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會影響的人物為托馬斯·肯皮斯(Thomas a Kempis),他大約於1392年到荷蘭的代芬特爾加入共同生活弟兄會,後進入聖奧古斯丁修道院,他所著的「效法基督」一書是流傳至今的中世紀靈修名著,以基督為中心,鼓勵在生活中落實基督信仰,在當時政治混亂、教會腐敗之際,勸勉信徒效法基督,逃避世界的虛浮,從迷失中轉回神的面前。[5]
參考文獻
- ^ Good TV 好消息電視台,〈空中主日學〉,2020/5/18,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Q23GOBrWQ。
- ^ Hans Baron, "Fifteenth century civilisation and the Renaissance", in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I (1957:64).
- ^ 王德昭,《西洋通史》(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429
- ^ 奧爾森(Roger E. Olson),《 神學的故事 》,吳瑞誠、徐成德譯(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 2002,430;楊百川〈教會使與人物誌〉,2020/5/18,http://ll1591.blogspot.com/2015/09/blog-post_22.html。
- ^ 金碧士(Thomas a Kempis),《效法基督》,陳桂英譯(台北市:證主協會), 2017,導論及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