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豎琴
凱爾特豎琴,又名愛爾蘭豎琴(英語:Celtic harp;蘇格蘭蓋爾語:clàrsach;愛爾蘭語:cláirseach),是一種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的傳統弦樂器。凱爾特豎琴需要經過長時間練習和很高技術才能熟練掌握。歷史上,這種樂器曾與蘇格蘭高地的統治階級有一定聯繫。當代愛爾蘭與英國發行的硬幣,愛爾蘭和英國、加拿大國徽,以及英國皇家旗上均有凱爾特豎琴的圖案。
弦樂器 | |
---|---|
樂器別名 | cláirseach, clàrsach telenn, telyn |
分類 | *弦鳴樂器
|
H-S分類 | 322.221 (人手操控可變調音豎琴) |
相關樂器 | |
特點
凱爾特豎琴有一個三角形的共鳴箱(外框)、沒有踏板,不同的琴弦可以產生不同的音符。凱爾特豎琴不具備半音,也沒有調音裝置,產生的聲音為持續的延長音[1][2]。在演奏時,演奏者一般使用指甲撥動凱爾特豎琴的琴弦[3]。
凱爾特豎琴的弦由黃銅或鐵等材料製作[4],部分學者認為也有凱爾特豎琴的弦是用銀或金製成[5]。凱爾特豎琴的共鳴箱(外框)一般是使用同一根木料雕刻而成。凱爾特豎琴的共鳴箱的製作材料通常是柳樹,但也有用榿木和楊樹製成的凱爾特豎琴共鳴箱[3]。
歷史
愛爾蘭地區最早有關三角豎琴的歷史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6]。凱爾特豎琴大約在9-10世紀時發展成熟。12世紀時,凱爾特豎琴在歐洲享有很高名譽,都柏林逐漸發展為歐洲的音樂中心之一。凱爾特豎琴作為愛爾蘭地區的象徵可以追溯到1526年左右英王亨利八世在鑄幣中引入凱爾特豎琴符號一事[7][8]。1798年愛爾蘭起義被鎮壓後,作為愛爾蘭象徵的凱爾特豎琴符號也一度在愛爾蘭遭到英國政府禁止[9]。當代愛爾蘭國徽的圖案即為一座愛爾蘭豎琴[10]。
現存最古老的三座凱爾特豎琴是拉蒙特豎琴、聖三一學院豎琴,以及瑪麗皇后豎琴,其中聖三一學院豎琴源自愛爾蘭地區,目前藏於都柏林大學,製造年代為14世紀左右;拉蒙特豎琴和瑪麗皇后豎琴源自蘇格蘭地區,製造年代為15世紀左右,目前藏於英國愛丁堡蘇格蘭國立博物館[11]。
復興
18世紀末期開始,凱爾特豎琴演奏技藝已式微,幾乎無人會演奏凱爾特豎琴。19世紀早期,愛爾蘭地區出現了一種新式的凱爾特豎琴,這種豎琴的琴弦是用腸線製作的。19世紀90年代,作為蓋爾人文化復興運動的一部分,在蘇格蘭地區也有一種與凱爾特豎琴類似的新式豎琴出現。現代的凱爾特豎琴琴弦一般是用尼龍製成[6][12][13]。
語源
高地蘇格蘭地區最早出現的豎琴類樂器稱為「cruit」,這一名稱語源上可能與威爾斯的傳統樂器克魯斯琴有關。而今天的凱爾特豎琴應該是替代「cruit」角色的樂器,「clàrsach/cláirseach」的稱呼應該是一個蘇格蘭高地語源的詞語,並非由其他語言衍生而來[14]。
圖集
-
當代愛爾蘭國徽,圖中的圖案是一座凱爾特豎琴
-
英國皇家徽章中盾牌的左下角有凱爾特豎琴的圖案
-
加拿大國徽,含有凱爾特豎琴圖案
參見
參考資料
- ^ 民謠文化. 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61 [2019-04-22]. GGKEY:SBRBCNYNTR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 ^ 音乐生活. 音樂生活月刊社. 1988: 30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3.0 3.1 Joan Rimmer. The Irish Harp: Cláirseach na hÉireann. The Mercier Press. 1969: 34;54. ISBN 0-85342-151-X.
- ^ Early Gaelic Harp Info: stringing. www.earlygaelicharp.info.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1).
- ^ Ann Heymann; Charlie Heymann. Strings of Gold. The Historical Harp Society Journal. 2003, XIII (3): 9–15.
- ^ 6.0 6.1 Nora Joan Clark. The Story of the Irish Harp: Its History and Influence. North Creek Press. 2003: 13;50-53 [2019-04-22]. ISBN 978-0-9724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李原. 世界城市知识大全.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85: 498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Sheila Larchet Cuthbert. The Irish Harp Book: A Tutor and Companion. Peter Lang. 1975: 235 [2019-04-22]. ISBN 978-1-904505-0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Stephen A. Brighto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of the Irish Diaspora: A Transnational Approach. Univ. of Tennessee Press. 2009: 97 [2019-04-22]. ISBN 978-1-57233-66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 ^ Stuart Pearson. Great Irish Heroes - Fifty Irishmen and Women Who Shaped the World. John Blake Publishing. 7 April 2016: 39 [2019-04-22]. ISBN 978-1-78606-17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John Beech. Oral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Culture. Tuckwell Press. 2007: 277–278 [2019-04-22]. ISBN 978-0-85976-67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Early Gaelic Harp Info: history (19th Century). www.earlygaelicharp.info.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5).
- ^ Francis Collinson. The Bagpipe, Fiddle and Harp.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printed by Lang Syne Publishers Ltd. 1983. ISBN 978-0946264483.
- ^ John Bannerman. The Clàrsach and the Clàsair. Scottish Studies. 1991, 30: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