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丹麥語:Karl Adolph Gjellerup,筆名:Epigonos;1857年6月2日—1919年10月13日),丹麥詩人和小說家,和同胞亨利克·蓬托皮丹一起獲得了1917年諾貝爾文學獎。寫於1889年的《明娜》和1896年的《磨坊》是蓋勒魯普的代表作。《明娜》有自傳的成份,記述蓋勒魯普的幼年及第一次婚姻破裂的原因。《磨坊》寫磨坊主發現他的愛人與情人相會,出於妒嫉,開動機器把兩人碾死,事後受良心譴責而自殺的故事。上述兩部作品都充滿浪漫主義色彩。[1]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 | |
---|---|
出生 | 丹麥羅霍爾特 | 1857年6月2日
逝世 | 1919年10月13日 魏瑪共和國克洛切 | (62歲)
國籍 | 丹麥 |
獎項 | 諾貝爾文學獎 1917 (與人分享) |
生平與創作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出生於丹麥的一個路德宗牧師家庭,父親三歲時去世,小蓋勒魯普在哥本哈根由母親的堂兄、新教牧師約翰尼斯·菲比格撫養長大。菲比格是詩人和學者,通曉多種古文字,使得蓋勒魯普從小就受到丹麥文化傳統的薰陶。1874年讀完中學後,蓋勒魯普開始攻讀神學,當時學界流行從史學上質疑《聖經》,他也開始與一些激進學者接觸,成為文論家格奧爾·布蘭德斯的狂熱支持者,視其為「我們的聖靈騎士」。1878年獲哥本哈根大學神學碩士學位。
蓋勒魯普最初的作品描繪丹麥當代社會問題,如《一個觀念論者》(1878)描寫一個反抗僵化宗教的博學青年。《條頓的學徒》(1882)描寫一個憎恨德國卻深受德國思想影響的青年,最後在一個德國牧師的侄女那裏找到了他的愛。該書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風格,之後的作品受俄羅斯現實主義的影響,如1883年的短篇《G大調》和《羅慕洛斯》即顯現出伊萬·屠格涅夫的風格,其中《羅慕洛斯》是他在意大利旅行時所寫。之後他寫了遊記《古典的一月》(1884)、《漂泊一年》(1885),脫離了布蘭德斯派,他認為自然主義不但能描繪生活的鄙俗,也能展現人性的崇高。
1885年夏蓋勒魯普移居德累斯頓,一直住到1887年秋。他創作了戲劇抒情詩《泰米瑞斯》(1887),這首詩與劇本《勃呂希爾德》(1884)使他獲得國家的終身俸,解除了經濟之憂。1887年10月,他與布蘭德斯的表妹結婚,這已是他的第二次婚姻,此時距離二人初會已然十年。他們定居在赫勒魯普,蓋勒魯普繼續創作。此一時期他創作出了小說代表作《明娜》(1889),該書帶有自傳色彩。1892年,蓋勒魯普全家遷居德累斯頓。他的戲劇《烏桑》(1893)、《雅涅王》(1893)、《毒素與抗毒素》(1898)在達格馬劇院上演,獲得成功。《大人》(1895)描寫官員腐敗,遭皇家劇院拒演,最後在「學生中心」得以上演。
1894年發表的奇情小說《莫爾斯牧師》是其首部德文作品。《磨坊》(1896)是其較重要的一部德文小說,描寫一位年輕醫生轉信天意。其後期的作品帶有越來越濃的東方宗教色彩。1917年,蓋勒魯普獲諾貝爾文學獎,1919年在德累斯頓附近的克洛切逝世。[2][3]
主題與風格
1881年蓋勒魯普就因發表《遺傳與道德》擁護達爾文主義受到丹麥教會譴責。同年發表的詩集《紅山楂》體現出拜倫、雪萊的影響,充滿浪漫主義情調。在《一個觀念論者》、《青年丹麥》中,他還徘徊於自由主義與宗教正統之間,而《條頓的學徒》則突出的體現了他的反神論思想。《勃呂希爾德》取材於古代西古德與勃呂希爾德的愛情傳說,受到席勒《陰謀與愛情》的影響,宣揚愛情至上,出版後受到一些非議。歷史故事、民間詩歌和北歐傳說往往是他戲劇的題材來源。[4]1890年代開始,蓋勒魯普轉向佛教的出世思想,並受到叔本華的影響,《卡瑪尼特朝聖記》(1896)、《犧牲之火》(1904)和《漫遊世界》(1910)便體現了這種傾向。《黃金的樹葉》(1917)是其最後的作品,以提比略統治時期為背景,回歸了傳統基督教思想。[5]
《明娜》採用第一人稱敘事,突出體現了蓋勒魯普回憶、內省的風格,表現了「愛而不得其愛」的主題,深入的刻畫了女性的心理。明娜是一位追求純淨的柔弱女子,她的初戀是一位畫家,他擁有她過去的所有有價值的回憶,卻只把這當做一場遊戲。後來,明娜遇到了芬格,兩人的感情越深入,就越難容忍對方的隱秘。然而,感性最終壓倒理性,明娜最後選擇了畫家,卻沒能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一切。全書充滿了一種對命運無法把握的悲劇感。《磨坊》寫了西蘭島上的普通磨坊,磨坊象徵着現實世界與神意世界的聯繫。通過對超自然現象和感覺的描寫,蓋勒魯普營造出一種撲朔迷離的氛圍。最終,磨坊主由迷誤走向受難,磨坊也在雷雨中毀滅。
蓋勒魯普擅長的,是細緻的剖析人性的一些方面、生活的一些過程,情感戲劇、理想衝突是其着力表現的內容。他頻繁描繪生命現象與道德價值、意識與潛意識的衝突,而很少從廣度和深度上發掘歷史和現實。現代文明的局限在其筆下得以展現。其晚期作品日趨神秘,關注精神的拯救和解脫。[6]
參考資料
- ^ 孟憲忠編著.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 台北市:智慧大學, 1993年, 頁60.
- ^ 唐得陽主編. 諾貝爾獎獲獎者全書. 北京市:團結出版社, 1994.10. 頁900-902
- ^ F.J.Billeskor Jansen. 傑洛拉普及其作品. 收錄於:傑洛拉普著;孟祥森譯.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 11 明娜. 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1982.05. 頁309-315
- ^ 楊建軍,王美紅主編. 諾貝爾獎百年大典 第1卷 1901-1920. 通遼市: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2.02. 頁160
- ^ 信德等編. 諾貝爾文學獎金獲獎作家傳. 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頁100-102
- ^ 吳方. 在神意與自然之間. 收錄於:吉勒魯普. 明娜·磨坊. 桂林市:灕江出版社, 2001. 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