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州城牆

合州城牆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北城玉成村瑞映山一帶[1]明代建,周長2924丈3尺,初有12門,現僅存瑞映門城門1座和瑞山中學、瑞映門、嘉濱路城牆3段[2][3]

合州古城牆
瑞映門內(瑞映巷)
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直轄市級)
地址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街道
時代
編號18
認定時間2019年2月27日

歷史

 
合州城牆示意圖

巴蜀時期,合川地區開始修築巴子城,位於現合川城南;316年秦滅巴蜀,於合川設墊江縣,在涪江北岸與嘉陵江交界處築城,尚無城垣[4];唐天寶三年(744年),再築合州城,在後來的會江門一帶有會江樓,彼時可能已有城垣,但無明確的文獻記載[5][6];有明確記載的是明天順七年(1463年),合州知州唐珣奉旨始築城牆,設望江、迎暉、廣濟、會江、安遠、阜民、修文、觀德、洛陽、演武、瑞應、迎恩共12門,後又增加小南、通濟門,封堵安遠門,合州城牆始成[7]

弘治十四年(1501年),火災損壞會江門等3座門城樓,知州宋琢重修;嘉靖十六年(1537年),同知黎一夔以「學旁氣宜完聚,不宜置門泄氣」封堵觀德門和新開的小南、通濟二門[註 1];四十一年(1562年),知州唐宗元因有人稱「瑞應門,州學來脈,不宜泄氣」而封堵該門,彼時只存9門[7];是年後來知州沈本泗重開觀德門[5];四十五年(1566年),大足縣蔡伯貫兵亂,沈本泗奉命修葺城牆,牆增高六分之一,加寬四分之三,其上建哨樓30座;萬曆三年(1575年),知州史修再次封堵觀德門,後復開小南、瑞應二門[7]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州王爾鑒冀宣明叚琪(一作段琪)、黃叔顯修善城牆,次年完工,改望江門為管驛門,迎暉門為朝陽門,廣濟門為東水門,阜民門為大南門,修文門為文明門,演武門為塔耳門,迎恩門為北門;後城牆幾經洪水損壞,周澄吳士淳紀大奎等人屢次修補、加高城牆[7][8]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期間為抵禦起義軍,新修築外城牆,設保安、威寧、太平門共3門,長約2.5公里[4][9]

民國四年(1915年)護國軍攻城,知縣田慶芬城垛數十處;八年(1919年)大雨,小南門與會江門間的城牆倒塌,民眾請修未果[7];往後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政府推行新政,大興城市建設,城牆城門因阻礙交通、街道需要拓寬等[5]而逐漸廢棄,民國時期廢除了小南、仁和、塔耳、北門,合川解放後拆除了管驛、朝陽、東水、會江、大南、學昌、觀德、洛陽門[4][9];此外,抗日戰爭期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城牆被日軍轟炸,多處崩塌,損毀嚴重;1959年9月修建七一水庫時拆除營盤街一帶城牆[2][6]

2007年合川暴雨,城牆瑞山中學段明鏡賓館(現金九管理樓大院東門附近)附近40餘米牆體發生倒塌,次年合川區文物所招標委託合川區銅溪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修復城牆[10];城牆現時僅存瑞映門[註 2]城門1座和瑞山中學、瑞映門、嘉濱路城牆3段[3],殘長831.5米[11]

建置

城牆

明代合州城牆三面臨溪河,一面據山,城牆東南臨嘉陵江、涪江,西臨濮溪(洛陽溪,今已填埋無存),北部則沿白花山、瑞映山、純陽山[4]修築,明萬曆《合州志》記城牆周長2924丈3尺(約9.74公里),高1丈7尺,上闊1丈3尺,下闊2丈5尺;城牆四角有新蕙、集烏、轉閣、抱仙4座炮台,但建造時間無考,現亦無存[11];現存的城牆均採用約1.3米長、0.3米寬、0.3米的灰褐色條石築成,高5至7米,寬1.8至7米,城垛無存[2][7][11]

城門

合州城最初設置12門,皆為石券門:東為望江、迎暉、廣濟門,南為會江、安遠、阜民、修文門,西為觀德、洛陽、演武門,北為瑞應、迎恩門,後增加小南、通濟門,封堵安遠門,各門均建三檐鼓角樓2座,樓高3丈[7]。城門名稱隨時間多變;川江號子中有對合州城門亦有描述。各城門概況和川江號子中《數合州城門》如下:

合州城門概況
城牆 正式稱呼[12] 其他稱呼[5][6][12] 方位[5] 概況[5]
內牆 瑞應門 順耳門 在瑞映山頂 現存,見下文。該門是合川八景之「瑞映清風」所在地[13]
迎恩門 北門 在申明亭 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6]拆除
望江門 管驛門(一作管馹門[8]、館驛門) 在白花街(現稱百花街) 1957年修建鴨嘴(一作鴨咀)公路時拆除
朝陽門 朝天門、迎暉門、溪子口 在溪子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拆除(一說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前後拆除[6]
廣濟門 東水門 在藥市街 合川解放後拆除
會江門 在鼓樓街 無存,見下文。該門外的金沙磧是合川八景之「金沙落雁」所在地[13]
永清門 小南門 在小南街 民國二十年(1931年)崩塌,後改柵門;三十六年(1947年)拆除。該門是合川八景之「涪江晚渡」所在地[13]
阜民門 大南門 在大南街 1952年拆除
仁和門 通濟門、人和門 在靛市街 民國二十年(1931年)前後拆除
文明門 修文門、學昌門、學堂門 在文明街 1967年修建涪江大橋時填堵,現不存(一說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拆除[6]
觀德門 在文明街 早期即封閉(見前文);民國時期修褡背[註 3]王爺廟[13],此門闢作廟門[12];1981年修建縣人民醫院宿舍時拆除
凝暉門 洛陽門(一作落陽門,與朝陽門相對) 在營盤街 文化大革命」期間拆除
演武門 塔耳門 在營盤街 曾改建木柵、鐵柵門;民國十五年(1926年)前後拆除
驗屍亭* 在塔耳門右 合川解放後尚存木門,1973年修檔案館封堵,現存
外牆 保安門 在現名人麗都廣場附近[4],原體育場(今合川大潤發商場)西北角 民國三十年(1941年)前後垮塌
威寧門 咸寧門、瓦子口 在瓦子口、藕塘灣一帶[4][12] 合川解放後拆除
太平門 在登雲街[4]、太平街一帶 民國十五年(1926年)拆除石拱門,後改為木柵門,現不存
註:1.正式稱呼為民國時期的正式稱呼;2.粗體表示現存;3.「*」表示非正式建置城門,一般不計為城門;4.《合川市合陽鎮志》中另記載於阜民、仁和門和觀德、洛陽門間夾有二塞門[6]

《數合州城門》[14]

瑞映門扎的部隊多得很,僅是手拉營。

塔耳門熱鬧得很,今天要殺幾個人。

洛陽門道路寬套得很,又可走太和又可走遂寧

青龍橋楊顏婆正在打扮,周么妹正在拉人。

學昌門熱鬧得很,往的是幾條江拉船的人。

人和門廖瞎子拉皮條得行得很,五個錢包你人一個進門。

大南門賣雜貨齊全得很,大蒜老薑花椒麻辣死人。

小南門賣旺子相因[註 4]得很,幾個錢可買一大盆盆。

北門裏唱川戲的多的很,三撥班子都在唱駝子回門。

……

瑞映門

瑞映門原名為瑞應門,是合州城牆唯一現存的城門,位於釣魚城街道瑞映山上瑞映巷盡頭,門外為依城牆而建的純陽觀和接龍街。城門為條石砌成,高約5米,寬約3米,門洞雙拱、弧形,寬1.88米,高2.28米,進深5.43米[2][11][15][16],城門上有七星缸,蓄水常滿,用於滅火。清咸豐十年(1860年),文生戴繼典捐鑄銅炮1門,名「保合威武大將軍」(一說「保合威武火將軍」[15]),放置於城樓側面,後被盜無存,該炮曾借至大小南門用於抵禦南津敵賊[12]

瑞映門地處古代合川城區的制高點,較合川老城區除接龍街的其他街巷高出20米有餘[9],舊時是合川的重要關隘,也是合川八景之一「瑞映清風」所在地,因此處匯通南北且長期涼風習習而得名[15]

會江門和城樓

唐代已有會江樓,為舊時合川名樓之一,杜甫曾撰《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寄蘇使君》(一作《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寄蘇使君》),其中就有提到會江樓;樓於宋元時期毀於戰火;明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合州修築城牆時復建,為會江門城樓;清末,城樓因無人養護倒塌;民國七年(1918年),城門城樓重修,彼時有杜甫、范成大以來至民國初期的30餘幅名人詩詞石刻於其上;合川解放後城門城樓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樓而拆除;2012年會江樓又於城南曬網沱碼頭附近重新仿建[5][17]

保護

合州城牆於1990年劃入合川縣文物保護單位[2],2019年劃入重慶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3];2017年瑞山中學段、瑞映門段城牆納入重慶市歷史文化街區的瑞映山—純陽山歷史文化街區[18][19]。瑞山中學段城牆保護範圍東至瑞山中學7層建築與6層建築分割處,南至金九集團2層、3層建築南面山牆,西至8層建築右面山牆,北至瑞山中學操場、5層建築物堡坎;瑞映門段保護範圍東至水廠堡坎,南至木結構建築與磚2建築山牆,西至瑞山中學食堂後堡坎,北至建築物堡坎處;嘉濱路段保護範圍東至蘇家街及嘉賓路小學圍牆,南至8層建筑北面山牆,西至釣魚城辦事處、公安局住宅7層建築山牆,北至8層建築南面山牆[19]

圖集

註釋

  1. ^ 《中國古城牆》言:「嘉靖十六年(1537),同知黎一夔以『學旁氣宜完聚,不宜置門泄氣』之故,閉塞觀德並新開二門」,與原文獻明萬曆《合州志·地理·城池》「嘉靖十六年同知黎一夔以學旁氣宜完聚不宜置門泄氣將德觀門新開門閉塞」不符,結合之後僅剩9門之況,此處採用《合州志》說法。另《合川市合陽鎮志》言黎一夔僅是建議封門,未成,三門系十八年(1539年)由知州唐宗元封堵[6]
  2. ^ 現在的「瑞映門」名稱系「瑞應門」訛傳[7]
  3. ^ 意:縴夫。
  4. ^ 意:便宜。

參考文獻

  1. ^ 钓鱼城街道文物资料一览表.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釣魚城街道辦事處. 2023-03-30 [202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2). 
  2. ^ 2.0 2.1 2.2 2.3 2.4 重慶市合川區志編篡委員會. 重庆市合川区志(1986-2010).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9: 632–633. ISBN 978-7-5144-3602-0. 
  3. ^ 3.0 3.1 3.2 重慶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2019-02-27 [202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1).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周雲. 探秘合川古城堡 追寻金戈铁马三江传奇. 合川日報數字報. 2023-07-10 [2023-07-29].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劉繼堯. 合川县建设志 1911-1985. 合川縣城鄉建設委員會. : 165–169.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合川市合陽鎮志》編輯組. 合川市合阳镇志. 1993: 90–92.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楊國慶. 中国古城墙 第一卷.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14-19295-0. 
  8. ^ 8.0 8.1 藍勇. 道光《重庆府志》. 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 .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4: 438–439, 443. ISBN 978-7-5624-7940-6. 
  9. ^ 9.0 9.1 9.2 合川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合川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546–547. ISBN 7-220-03040-1. 
  10. ^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合川年鑑》編輯部. 合川年鉴 2009. 2009: 260. 
  11. ^ 11.0 11.1 11.2 11.3 唐冶澤; 馮康慶. 老城门. 重慶出版社. 2007: 65. ISBN 978-7-5366-8583-3.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張森楷; 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合川縣編修縣誌委員會校對.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7: 181–199. ISBN 978-7-5144-2456-0. 
  13. ^ 13.0 13.1 13.2 13.3 黃少古. 合川八景与九宫十八庙. 新編合川縣誌集刊. 1983-09-16, (第一期): 88-89. 
  14. ^ 段明; 胡天成. 川江号子 上册.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7: 850. ISBN 978-7-221-07915-2. 
  15. ^ 15.0 15.1 15.2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重慶市合川區工作委員會. 天下合川.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3: 116–118. ISBN 978-7-5126-2067-4. 
  16. ^ 周雲; 合川日報. 老巷尽头瑞映门 合州古城关隘遗址. 上游新聞. 2018-05-11 [202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17. ^ 周雲; 華龍網. 重庆合川重建会江楼 解放初期因年久失修被拆除. 中新網. 2012-09-19 [2023-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6). 
  18. ^ 蔣艷. 约起!名镇名街又添两个新成员:九龙坡铜罐驿合川瑞映山入选. 上游新聞. 2017-12-20 [2023-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3). 
  19. ^ 19.0 19.1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344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至说明(征求意见稿) (PDF). 2020-12-18 [2023-08-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