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遊
壯遊[1][2](英語:Grand Tour)是指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歐洲貴族子弟的傳統旅行,後來也擴展到中歐、意大利、西班牙之富有中產階層。壯遊尤其盛行於18世紀之英國,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記述。「Grand Tour」譯為「壯遊」一詞,典故則來自杜甫的《壯遊》一詩。[3]
《紐約時報》如此描述壯遊:
三百年前,接受過牛橋教育的富有英國年輕人開始前往法國和意大利各地跋涉,尋求藝術、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根源。憑藉幾乎無限的資金,貴族接連數月或數年漫遊各地,他們訂購繪畫,完善自己的語言技能,與歐洲大陸上流社會交往[4]。
壯遊的主要價值,據信一方面是接觸古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一方面是接觸歐洲大陸的貴族和上流社會。此外在當時,此乃觀看某些藝術品以及聽到某些音樂的唯一途徑。一次壯遊可能會持續幾個月到幾年,通常有博學的嚮導或導師陪伴。壯遊超出了表面上的文化意義,正如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指出,「18世紀統治階級的控制主要體現在文化霸權,其次才表達為經濟實力或體力(軍事實力)。」[5]
歷史
壯遊在早期受到了托馬斯·科里亞特的旅行書《科里亞特莽言》(Coryat's Crudities,1611年)的影響。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第一次記錄到使用(也許是引進英文)壯遊這個術語,是一位僑居英國的羅馬天主教神父理查德·拉塞爾斯(1603-1668年)在他的書《一次意大利之旅》,這本書在他去世後出版:1670年在巴黎,然後在倫敦[6]拉塞爾斯在引言中列出了「聰明完美的旅行者」之四個方面:知識、社會、道德(從所有旅行者都看見的事物得到道德教育),和政治。
為了滿足求知慾和學習知識的旅行的想法在17世紀得到發展。約翰·洛克在《人類理解論》(1690)中廣為接受的觀點是,知識完全是來自外部的感覺,知識來自於環境的刺激,因此,人們可以「利用」環境,獲取所有其所提供,增加自己的知識。因此,旅行對於心理發展和擴展對世界的知識是必要。自年輕時代起一再重複壯遊的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指出,「按照慣例,國外旅行完成了英國紳士的教育。」吉本有意識地要改善自己的知識修養,「以更大和更寬鬆的計劃重訪歐洲大陸」;多數壯遊者在未學到超過圖書館的知識前,都不會停止自己的壯遊。
典型的18世紀觀點是,勤奮的觀察者游遍外域,向那些不幸地留在家中者報告他對人性的發現。對社會詳細敘述自己的觀察結果,以增加社會的福利,被認為是一種義務;壯遊在這種想法下盛行起來[7]。
壯遊不僅提供了博雅教育,而且使他們有機會買到在家中難以獲得的東西,因此增加了參與者的威信和聲望。壯遊者返回時帶着藝術品、書籍、繪畫、雕塑,在圖書館、花園、客廳以及專門興建的美術館進行展示;壯遊成為富有和自由的標誌。特別受壯者歡迎的藝術家有肖像畫畫家龐培奧·巴托尼,風景畫畫家加納萊托、喬瓦尼·保羅·帕尼尼和弗朗西斯科·瓜爾迪等。那些手頭不太寬裕的壯遊者就帶回喬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的蝕刻版畫粘貼簿。
吉本的開場白中的「也許」投下了具有諷刺意味的陰影[8]。批評者嘲笑壯遊缺少冒險。「歐洲旅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景色乏味、清一色、缺少變化」。[9]壯遊據說增強了關於國民性格的成見,如同讓·蓋查德在《熟練的紳士》(1678年)評價的:「法國人彬彬有禮。西班牙人傲慢。意大利人多情。德國人滑稽。」[9]英格蘭的家庭對旅行產生深刻的懷疑,擔心旅行會毀了英國紳士,變成1760年代和1770年代愛挖苦的本土主義眼中愛炫耀旅行的紈絝子弟。
1825年前後蒸汽動力交通來到以後,壯遊的習慣延續了下來,但是性質已有所不同—廉價、安全、舒適、向所有人開放。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多數有幸受教育的年輕人都進行壯遊。德國和瑞士也加入了進來。後來,由親戚中的老處女陪伴,到意大利旅行又成為年輕女子的時尚,是上流社會婦女教育的一部分,正如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小說《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所描寫的那樣。
行程
最常見的壯遊行程[10]是開始於英國的多佛,然後渡過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的加來。旅行者通常由一位導師陪同,如果足夠富有,還會有一群僕人,獲得一輛馬車(在穿越阿爾卑斯山時需要拆開攜帶,如同賈科莫·卡薩諾瓦的旅行,旅行結束後轉售)。
在僱用一位法語嚮導後,旅行者及其隨從就前往巴黎。在那裏旅行者將開始學習法語、舞蹈、劍擊和馬術。巴黎的吸引力在於法國上流社會高雅的的語言和禮貌,包括宮廷舉止和時尚,為年輕人回到家鄉擔任領導職位(經常是政府和外交)作預備。
離開巴黎,旅行者將短暫地拜訪瑞士,通常是去日內瓦(宗教改革的搖籃)或洛桑。(登山是19世紀的新產物)。從這裏向前,旅行者將要忍受艱難翻越阿爾卑斯山,以便前往意大利北部(例如在大聖伯納德山口,要分解馬車和行李。如果足夠富有,將會由僕人抬過艱難的地形區。
一旦來到意大利,旅行者將會訪問都靈(較少的情況是去米蘭),然後在佛羅倫薩度過幾個月,那裏有一個相當大的英國-意大利社團,旅行的「高素質」英國人很容易接觸到他們。烏菲茲美術館的文藝復興鼎盛期繪畫和羅馬雕塑匯聚在一個空間裏,還會受到美術館的影響,在家穿起古裝。轉道去比薩,然後前往帕多瓦[11]、博洛尼亞和威尼斯。英國人認為威尼斯是「意大利頹廢魅力的所在地」,使之成為壯遊的一個縮影[12][13]。
從威尼斯旅行者前往羅馬,研究古羅馬的廢墟。有些旅行者訪問那不勒斯研究音樂,18世紀中葉以後還會去欣賞新近發現的龐貝和赫庫蘭尼姆考古遺址,也許會顫抖着冒險登上維蘇威火山。後來這一階段更為冒險,如果提供一艘帆船,可能會嘗試前往西西里(古希臘廢墟遺址)甚至希臘本土。但是通常的終點站是那不勒斯或者稍南面的帕埃斯圖姆。
旅行者從這裏穿越阿爾卑斯山,向北來到說德語的歐洲地區。旅行者可能首先在因斯布魯克停留,然後前往柏林、德累斯頓、維也納和波茨坦,也許在慕尼黑或海德堡的大學學習一段時間。旅行者繼續訪問荷蘭和佛蘭德斯(有許多美術館供藝術欣賞),然後穿越海峽返回英國。
出版
親身經歷壯遊者發表的遊記常常非常精美,從親歷者的角度記述各種細節。傑里米·布萊克[14]從中發現了文學技巧的元素,忠告他們應當採取旅行文學的方式,而不是未經修飾的記載;他所舉的例子包括約瑟夫·艾迪生、約翰·安德魯斯[15] 威廉·托馬斯·貝克福德、威廉·考克斯[16]、伊利沙伯·克雷文[17]、歷任漢密爾頓公爵的導師約翰·摩爾[18]、塞繆爾·傑克遜·普拉特、托比亞斯·斯莫列、菲利普·西克尼斯[19]和阿瑟·楊。
壯遊的延伸意涵
儘管「Grand Tour」原是指流行於歐洲的一種透過長途拔涉的旅行而進行的成年儀式。而現今的「壯遊」則有了他延伸的意涵。簡言之,「壯遊」是胸懷壯志的遊歷,一般來說包括了三個特質:旅遊時間「長」、行程挑戰性「高」、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特別是指經過規劃,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的遊歷行為。這也使得「壯遊」與「探險」和「流浪」…等詞的意涵有所不同。[20]時至近代,西方青年發展出間隔年(Gap Year)的傳統來進行他們的壯遊,一般來說是在升學之後開學之前、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所做的一次長期旅行。[21]
1898年,張之洞寫下《勸學篇·遊學第二》。1903年,大清科舉會試其中一題為斯密亞丹(亞當·斯密)在原富談論歐洲貴族遊學[22]:
挽近英國風氣,子弟小學畢業,其父母輒令遠遊,不使更入國學,嘗曰,少年遊學,不期自進。彼離家於十七八之年,而歸以既冠,中間僅三四稔耳,其所得於外者輒已甚多。雖然,此非極摯之論也,蓋亦有利損焉。所利者,遠遊數年,常不勞而通一二國之語言文字。然而僅足資淺語耳,欲其言之有致,書之有文,不背律令,常足自達,不數遇也。至於所損,則方此為多。自謂壯遊,訑然志滿,唾棄故訓,而浮蕩狎遊,心志驕囂,欲其俯就範圍,以從事於學問事業之間,皆所不屑,如此則轉不若伏處里閭之為愈也。蓋使遠行於成童甚少之年,徒棄擲甚珍難得之居諸,復遠違父母親戚之耳目,凡前此所閔斯教誨之義方,不僅無從漸摩深入使成性也,搖而不固掃而無留者有之矣。彼為人父母,苟無所迫則亦何樂而出此下策乎?
著名的壯遊
歷史
- 唐代玄奘法師的西行求法:從長安(今西安)到天竺(今印度),包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
- 切·格瓦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1951到1952這一年,切·格瓦拉24歲,還是一名醫學系四年級的學生,他決定與一位學長兼友人阿爾貝托一同騎着摩托車,做了一趟環繞南美洲的旅行。兩人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沿阿根廷的大西洋海岸線南下,穿過彭巴草原、安地斯山脈,進入智利,先後到達祕魯、哥倫比亞,最後以加拉卡斯作為終點站,歷經大半個南美洲六國八個月,全程四千五百公里的旅程。
- 嬉皮士之路
電視上的壯遊
2005年,英國藝術歷史學家布賴恩·塞維爾沿着壯遊者的腳蹤,為英國的Channel Five製作了10集電視系列片「布賴恩·塞維爾的壯遊」。塞維爾開汽車前往意大利各地,停靠羅馬、佛羅倫薩、維蘇威火山、那不勒斯、龐貝、都靈、米蘭、克雷莫納、錫耶納、博洛尼亞、維琴察、帕埃斯圖姆、烏爾比諾、蒂沃利。他的旅程最終結束於威尼斯的一場化妝舞會。
1998年,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加爾默羅會的溫迪修女的藝術史系列片「溫迪修女的壯遊」,她的行程從馬德里到聖彼得堡,在各地停留觀賞偉大的傑作。
1998年,日本電視台安排前商台DJ謝昭仁與伊藤高史夥拍,參加電波少年,精神上也算是「壯遊」的一種。
流行文化中的壯遊
參見
註釋
- ^ 《Grand Tour》:「……這樣的旅行方式國外被稱作Grand Tour,在中國稱為壯遊,……」[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歐洲年輕人「轉大人」-- 壯遊(Grand Tour)》(商業周刊第1004期,作者:陳雅玲):「……這種旅行,西方從16世紀末傳承至今;中國卻已失落數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壯遊。……」[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壯遊】全唐詩檢索系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2-09.
- ^ Gross, Matt. "Lessons From the Frugal Grand Tou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5 September 2008.
- ^ Thompson,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1991:43.
- ^ 安東尼·伍德評價這本書是「他的時代年輕人最佳和最可靠的指南或導師。」
- ^ Paul Fussell (1987), p. 129.
- ^ Noted by Redford 1996, Preface.
- ^ 9.0 9.1 Bohls & Duncan (2005)
- ^ See Fussell (1987), Buzard (2002), Bohls and Duncan (2005)
- ^ The Registro dei viaggiatori inglesi in Italia, 1618-1765, consists of 2038 autograph signatures of English and Scottish visitors, some of them scholars, to be sure.(J. Isaacs, "The Earl of Rochester's Grand Tour"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3. 9 [January 1927:75-76]).
- ^ Redford, Bruce. Venice and the Grand Tou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 Eglin, John. Venice Transfigured: The Myth of Venice in British Culture, 1660-179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cmillan: 2001.
- ^ Black, "Fragments from the Grand Tour" The Huntington Library Quarterly 53.4(Autumn 1990:337-341)p 338.
- ^ Andrews, A Comparative View of the French and English Nations in their Manners,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London, 1785.
- ^ Coxe, Sketches of the Natural, Political and Civil State of Switzerland London, 1779; Travels into Poland, Russia, Sweden and Denmark London, 1784; Travels in Switzerland London, 1789. Coxe's travels range far from the Grand Tour pattern.
- ^ Craven, A Journey through the Crimea to Constantinople London 1789.
- ^ Moore, A View of Society and Manners in Italy; with Anecdotes relating to some Eminent Characters London, 1781
- ^ Thicknesse, A Year's Journey through France and Part of Spain, London, 1777.
- ^ 商業週刊1004期. [2013-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7).
- ^ The Grand Tour: A Seventeenth Century Gap Year ‹ Impact Magazine. [2013-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李林. 從經史八股到政藝策論:清末癸卯、甲辰科會試論析 (PDF).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2012, (55): 175–200 [2024-06-03]. ISSN 1016-4464. doi:10.29708/JCS.CUHK.201207_(55).0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6-03).
參考文獻
- Elizabeth Bohls and Ian Duncan, ed.(2005). Travel Writing 1700-1830 : An An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284051-7
- James Buzard (2002), "The Grand Tour and after (1660-1840)",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 ISBN 0-521-78140-X
- Paul Fussell(1987),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he Grand Tour", in The Norton Book of Travel, ISBN 0-393-02481-4
- Edward Chaney (1985), The Grand Tour and the Great Rebellion: Richard Lassels and 'The Voyage of Ital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CIRVI, Geneva-Turin, 1985.
- Edward Chaney(2004), "Richard Lassels": entry i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 Edward Chaney, The Evolution of the Grand Tour: Anglo-Italian Cultural Relations since the Renaissance(Frank Cass, London and Portland OR, 1998; revised edition, Routledge 2000). ISBN 0-7146-4474-9.
- Edward Chaney ed.(2003), The Evolution of English Collecting(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2003)。
- Geoffrey Trease, The Grand Tour(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 Andrew Witon and Maria Bignamini, Grand Tour: The Lure of Italy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 Attilio Brilli: Als Reisen eine Kunst war – Vom Beginn des modernen Tourismus: Die „Grand Tour「. Wagenbach, Berlin 2001, ISBN 3-8031-2274-0
- Christoph Henning: Reiselust – Touristen, Tourismus und Urlaubskultur. Suhrkamp, Frankfurt 1999, ISBN 3-518-39501-7
- Hans-Joachim Knebel: Die „Grand Tour「des jungen Adeligen. In: Tourismus – Arbeitstexte für den Unterricht. Reclam, Stuttgart 1981, ISBN 3-15-009564-6
- Thomas Kuster, Das italienische Reisetagebuch Kaiser Franz I. von Österreich aus dem Jahr 1819. Eine kritische Edition. phil.Diss. Innsbruck 2004.
外部連結
- The Grand Tou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rand Tour online at the Getty Mu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rand Tour" an exhibition project of the Swedish artist Matts Leiderstam
- Voyagers and Voyeurs - Travellers in 19th century France, an anth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ontemporary Grand Tour in Italy, Pictures and quot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