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崙砲臺
大武崙砲台,又稱大武崙堡壘,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情人湖的一處砲台遺址,過去曾是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要塞轄內設施。目前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1]
大武崙砲台 | |
---|---|
大武崙山堡壘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 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情人湖邊 |
座標 | 25°09′34″N 121°42′29″E / 25.159463°N 121.708087°E |
建成時間 | 1902年 |
公眾參觀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參觀 |
官方名稱 | 大武崙砲台 |
類型 |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關塞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
大武崙一帶過去乃控制基隆與淡水間水路及陸路的交通孔道。一方面是防禦淡水經金山進入基隆這條陸路,另一方面砲台制高點可俯視馬鋉溪跟大武崙澳方面海域,兼陸防、海防雙重任務。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台灣兵備道姚瑩即派兵駐紮大武崙一帶;1884年清法戰爭時劉銘傳也於大武崙附近設防以堵法軍入侵。為歷經19世紀鴉片戰爭與清法戰爭的歷史。
日治時期
台灣於1895年接受日本統治後,日軍隨即起調查和測繪基隆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其中大武崙砲台修建於1900年3月,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在1899年《基隆要塞防禦(永久)要領書》中為應對可能的日俄戰爭而修建之「永久防禦炮台」防禦工程之一,1902年10月竣工,原名為「大武崙山堡壘」,與白米甕堡壘、木山堡壘一起構成基隆港西側海域的防禦工事。[2]
1903年,砲床築設工事落成[3],1907年至1909年間,大武崙增建兵舍等設施。[4][5]
1934年,根據根據要塞再整理修正計劃要領之內容, 大武崙砲臺遭到即時廢止。昭和13年(1938年)3月,大武崙砲台正式除籍。
戰後至今
光復後砲台為國軍接收,隸屬基隆要塞轄下,最終則在1957年初,砲台的軍事功能結束,但因設施整體保存良好,於1985年指定為第二級古蹟,2009年重新公告為「國定古蹟」。[6]
修復歷程
- 1989年6月,基隆市政府委託周宗賢教授及陳信樟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調查研究,完成《第二級古蹟大武崙砲台修復計劃》;
- 1989年8月,委託陳信樟建築師事務所進行第一次修護工作,隔年6月完工,9月完成《基隆大武崙砲台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
- 2002年,基隆市政府委託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完成《二級古蹟大武崙砲台調查研究暨考古試掘計劃》
- 2007年,基隆市文化局委託鍾心怡建築師事務所完成《古蹟涵蓋範圍之調查研究及測量計劃成果報告書—大武崙砲台》。
平面配置與構造
-
大武崙砲台掩蔽部,壁體為磚牆構造,頂部則以水泥拱構造
-
大武崙砲台彈廠
-
北稜堡,供步兵防衛砲台之用
-
大武崙砲台彈廠
大武崙砲台系統依照大武崙山與周圍地形而興建,標高231公尺,除了入口通道外,砲台系統主要為監守衛舍、營房區、砲座區、觀測區和稜堡外垣區五大部分。
營房區分為一般營房、掩蔽部、炊事場、浴室、兵舍等設施,其建築物結構均以紅磚、混凝土構築,作為官兵操練、住宿、休憩與作戰指揮之場所使用。目前僅保存三間營房,共以大小規模分為指揮所、軍士官廳、士兵寢室使用。掩蔽部為砲台中規模最巨大的構造物,該結構共有3間,由1.2公尺厚、1.75公尺高的紅磚造腳壁,支撐上方厚達1公尺的混凝土拱券,加上厚達3公尺的覆土構成,除了作為敵軍砲彈轟炸時的防護外,同時也作為提供彈藥存放之用之設施。[7]此外原設有砲具庫,作為儲放火砲器具、材料的場所,現僅存地基結構。[8]彈廠為石砌構造,目前保存部分遺跡。[9]
監守衛舍原是衛兵執行衛戍勤務時的臨時居住兵舍,除住宿使用,還附設有簡易台所、便所、倉庫等附屬設施。目前僅存外牆基礎。[10]
稜堡外垣區括北掩壕和南掩壕兩座設施,其中北側右翼掩壕為直式避彈壕設施,全長9.6公尺,寬約1.8公尺,深1.6公尺,南側左翼掩壕則為曲線型式避彈壕設施,全長15公尺,寬約1.6公尺,深1.6公尺。兩者作為戰時應急避難所使用,可以躲避砲彈破片傷害。[11]結構以人字砌法築成,並設有排水管避免積水。蓄水池則設有四口井,能夠經過沉澱與過濾提供全營區的飲用水源。
-
大武崙砲臺基座
-
大武崙砲台砲盤區
-
大武崙砲臺彈藥庫
-
大武崙砲臺望外木山
砲盤區範圍設施包括砲台區、彈藥庫,並設有彈藥庫、礮盤區、觀測台、運輸砲台、坡道等設施。其結構使用採自瑪鋉溪港口、基隆山等地的安山岩塊建成。砲座主要建築以二尊大砲為一組,分置左右共四門火炮,並以通道、地下室相連及貯彈用,而主要射角乃為涵蓋基隆港口之北、西及東北等三方向,也建築附屬觀測站等近代軍事設施。其設施主以馬道共同連結,其馬道旁設有防禦牆作為防守使用,並設有水溝以收集雨水作為使用。
北砲座區位於砲台北側高地。砲位呈現凹字形,長寬約12×6公尺,各有1座扇形砲床,最初配備有2門9釐米加農砲。其砲座前方胸牆高度為1.4公尺,由混凝土構成,側牆則由安山岩順勢砌成。[12]南砲座區位居砲台南側高地,由1組砲座2門火砲構成,作為防禦萬里、金山一帶入侵的敵軍使用,同時因地形因素,其砲座形式為凹座形式。[13]
砲盤區旁有條階梯可通往觀測台。能夠遙望外木山漁港。
逸話
藏寶傳說
大武崙砲臺因構造多為日治時代修建,一度被猜測為二戰後日軍撤台前的藏寶處。2011年12月大武崙砲台的洞窟營舍內,遭人鑽了四個洞,後來甚至有人開挖土機進入挖掘,還去挖廁所旁的地道,研判跟挖寶有關。 基隆市文化局在2003年就請專業實地探測過,確定沒有寶藏,之後開挖者不斷,似乎也無所斬獲,但仍不斷有人向基隆市文化局申請探測。[14] [15]
參見
參考文獻
- 書目
- 基隆市政府,《基隆古蹟情懷》
註釋
- ^ 《大武崙砲台》,基隆旅遊網.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 ^ 軍事機密受第二六二号 築城 大武崙(K点)堡塁建築ノ件.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軍事密第一〇号 本第一〇号 密受第二一一号 砲床築設工事落成ニ付報告.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軍事機密受第一七七号 5月28日 基隆要塞大武崙兵舎建築竣功図書.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要塞 進第一一号 軍事機密受第三七号 基隆要塞大武崙兵舎増築竣功図書.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大武崙砲台》. [201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 ^ 大武崙砲台棲息掩蔽部.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砲具庫遺構.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彈廠.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監守衛舍.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突出部掩壕.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北砲座區.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大武崙砲台南砲座區.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台灣蘋果日報《大武崙砲台 「沒藏金別挖」》.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 ^ 東森新聞雲《大武崙砲台埋5千斤黃金攏係假! 基市府:「嘜擱來挖」》.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外部連結
- 交通部觀光局:大武崙砲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資訊網:大武崙砲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國家文化資產網:大武崙砲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基隆大武崙砲台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基隆市政府,199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基隆旅遊網:大武崙砲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