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赫魯曉夫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6月25日) |
尼基塔·舍基維奇·赫魯曉夫(俄語: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羅馬化: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yov,發音:[nʲɪˈkʲitə sʲɪˈrgʲejɪvʲɪtɕ xruˈɕːof]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曾任蘇聯最高領導人、蘇共最高領導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及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等重要職務。
尼基塔·赫魯曉夫 Никита Хрущёв | |||||||||||||||||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
任期 1953年3月13日—1964年10月14日 | |||||||||||||||||
前任 | 約瑟夫·斯大林 (總書記) | ||||||||||||||||
繼任 |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 ||||||||||||||||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 |||||||||||||||||
任期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4日 | |||||||||||||||||
國家元首 | 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 ||||||||||||||||
前任 | 尼古拉·布爾加寧 | ||||||||||||||||
繼任 | 阿列克謝·柯西金 | ||||||||||||||||
烏克蘭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 |||||||||||||||||
任期 1947年12月26日—1949年12月18日 | |||||||||||||||||
總書記 | 約瑟夫·斯大林 | ||||||||||||||||
前任 | 拉扎爾·卡岡諾維奇 | ||||||||||||||||
繼任 | 列昂尼德·梅利尼科夫 | ||||||||||||||||
任期 1938年1月28日—1947年3月3日 | |||||||||||||||||
總書記 | 約瑟夫·斯大林 | ||||||||||||||||
前任 | 斯坦尼斯拉夫·科西奧爾 | ||||||||||||||||
繼任 | 拉扎爾·卡岡諾維奇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4年4月17日(舊曆1894年4月5日)[1] 俄羅斯帝國庫爾斯克省卡利諾夫卡 (今屬 俄羅斯聯邦庫爾斯克州) | ||||||||||||||||
逝世 | 1971年9月11日 蘇聯莫斯科 | (77歲)||||||||||||||||
墓地 | 俄羅斯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 ||||||||||||||||
國籍 | 蘇聯 | ||||||||||||||||
政黨 | 蘇聯共產黨 | ||||||||||||||||
配偶 | 葉芙羅西尼婭·伊凡諾夫娜·赫魯曉娃(1914年-1919年) 尼娜·彼得羅芙娜·赫魯曉娃 (1965年—1971年,婚前姓氏:庫卡爾曉克) | ||||||||||||||||
兒女 | 3 | ||||||||||||||||
獲獎 |
|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蘇聯 | ||||||||||||||||
服役 | 蘇聯紅軍 | ||||||||||||||||
服役時間 | 1941–1945 | ||||||||||||||||
軍銜 | 中將 | ||||||||||||||||
指揮 | 蘇聯紅軍 | ||||||||||||||||
參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赫魯曉夫於1956年的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中發表「秘密報告」,對蘇聯前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展開全面否定,披露了斯大林時期的統治問題,引起東歐動盪與1956年匈牙利事件。任期內,他實施去斯大林化政策,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蘇聯的各領域均為活化,尤其文藝獲得解凍。
同時,赫魯曉夫積極推行農業改革,使蘇聯的民生經濟得到改善。在冷戰中,赫魯曉夫領導蘇聯與美國和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對峙,曾多次訪問美國。1962年,他策劃的古巴導彈危機一度使蘇聯和美國站在核戰爭的邊緣,但最終危機得以平息。1960年代,赫魯曉夫與毛澤東交惡,因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惡化,撤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援助計劃。
1964年10月,當赫魯曉夫在黑海之濱渡假時,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等人在莫斯科發動政變,赫魯曉夫「被退休」,從此被迫淡出政壇至1971年在莫斯科逝世。
早年生活
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於俄羅斯帝國庫爾斯克省卡利諾夫卡。他的父母都是貧苦的農民,家裏有一位年長兩歲的姐姐。父親不久就離家遷徙到頓巴斯一帶工作,當過鐵路工人、礦工和磚廠工人,掙到足夠的錢後又返回家中。[2]
赫魯曉夫在卡里諾夫卡接受過四年的學業,他的老師麗迪婭·舍甫琴科使他接觸到一些沙俄時代違禁書籍,並鼓勵他繼續接受教育。但家庭糟糕的經濟狀況使他不得不離開學校,並於1908年隨父母移居到頓巴斯城市尤索夫卡[3]。14歲的赫魯曉夫在工廠中成為一名優秀的鉗工。他逐漸產生對政治的興趣,1912年5月,赫魯曉夫為勒拿河大屠殺中被殺害的金礦罷工者家屬籌集了一筆捐款,當地警察局得知後通知他所在工廠的主管機構,工廠隨後將他解僱。
之後赫魯曉夫來到魯欽科沃附近的礦井工作。期間他參與社會民主工黨的宣傳活動。他還曾一度打算移民美國[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赫魯曉夫因其優秀的技術工人身份,他被免召入伍。在此期間,他積極參加並領導當地的罷工和反戰示威活動。1914年他與耶弗羅西尼婭·皮薩雷娃結婚。第二年,他們的女兒尤莉婭·赫魯曉娃降生。兩年後他們又生下一個兒子列昂尼德·赫魯曉夫。
1917年彼得格勒爆發二月革命,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羅斯帝國滅亡。同年5月29日,赫魯曉夫當選為魯欽科沃蘇維埃主席。由於當時在烏克蘭地區有多股政治勢力,赫魯曉夫自稱他在當時還搞不清楚它們的立場,直到1918年他才選擇加入布爾什維克陣營。有人認為他實際上更傾向於孟什維克立場[3]。
1918年3月德奧聯軍佔領烏克蘭,赫魯曉夫逃回老家卡利諾夫卡,年底他加入紅軍,並很快成政治委員。俄國內戰帶來嚴重的饑荒,赫魯曉夫的妻子耶弗羅西尼婭·皮薩雷娃在他從軍期間死於斑疹傷寒。內戰結束後,赫魯曉夫重返頓巴斯魯欽科沃的煤礦工作。
政黨幹部
在頓巴斯的生活
1921年弗拉基米爾·列寧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赫魯曉夫在魯欽科沃煤礦擔任副主任期間取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他不久就被任命到附近的帕斯圖赫夫煤礦擔任主管,但是他沒有接受任命,而是申請去剛剛開辦的工人培訓班學習(這個培訓班後來成為頓涅茨克國立工業大學)。由於政治事務纏身,他的老師認為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1922年赫魯曉夫和馬魯西婭結婚,但兩人很快又離婚。不久後他又與烏克蘭裔共產黨人尼娜·彼得羅夫娜·庫卡爾曉克結婚,但兩人卻一直未做結婚登記,直到1965年赫魯曉夫下野為止。1923年12月,赫魯曉夫參加尤索夫卡地區共產黨委員會的第四次會議,同月他加入委員會成為政府官員中的一員。他一開始曾短暫的支持列夫·托洛茨基的反對派,反對時任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的政治路線,然而對此赫魯曉夫本人事後從未承認[3]。1925年7月,赫魯曉夫被任命為斯大林諾(以前的尤索夫卡)附近的彼得羅夫-馬林斯基區的黨委書記。不久之後,他又作為斯大林諾的幾位代表之一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蘇聯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
卡岡諾維奇的門徒
1925年,在烏克蘭黨委書記拉扎爾·卡岡諾維奇的提拔下,赫魯曉夫迅速提升,1926年12月他被提升為斯大林諾共產黨委員會的組織部部長與斯大林諾黨組織的副書記。9個月後,赫魯曉夫幫助安排自己上司莫伊謝因科的下台。1928年卡岡諾維奇將他調到烏克蘭首府哈爾科夫,並提拔他成為烏克蘭中央委員會組織部部長。不久後又將他調往基輔。1929年赫魯曉夫跟隨卡岡諾維奇來到莫斯科,進入斯大林工業學院繼續接受教育。雖然最後他沒有完成學業,但在政治上卻飛黃騰達。當時工業學院正充滿反斯大林的「右派分子」,赫魯曉夫積極響應學校黨委攻擊那些右派分子,並協助《真理報》指控和告發他們,他自己則很快成為學校所在的鮑曼地區的會議主席。在學校期間赫魯曉夫還結識斯大林的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他在回憶錄中將她稱為自己「幸運的彩票」,並認為她會在斯大林面前提到自己的表現[3]。但也有人認為當時赫魯曉夫的地位還很低,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其實是卡岡諾維奇[4]。1930年赫魯曉夫成為莫斯科最大的區克拉斯諾普雷斯奈斯基區的黨委書記;1932年他成為莫斯科黨組織在卡岡諾維奇身後的第二書記;1934年他被任命為莫斯科市的黨組織領導併入選蘇共中央委員會。在此期間,赫魯曉夫和卡岡諾維奇全力投入莫斯科地鐵的修建工作。一次他們要求工人連續工作48小時,並無視技術人員坍塌危險的警告,結果導致嚴重的事故,這些事故最後只是作為為偉大事業服務的英雄主義事跡記錄而已。儘管地鐵的修建未能在計劃日期內完成,赫魯曉夫還是因為自己表現而被授予列寧勳章[3]。1935年他被任命為莫斯科州州委第一書記。
捲入大清洗
1934年,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發起對黨內的大規模政治清洗,赫魯曉夫則是斯大林路線最起勁的鼓吹者之一。在審判期間他要求處死格里戈里·季諾維也夫與列夫·加米涅夫:「任何一個對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成功、對我黨在偉大的斯大林同志領導下所取得的勝利感到歡欣鼓舞的人都會發現,對於這些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集團唯利是圖的法西斯走狗,我們只有一句話,就是處死他們。」[3]赫魯曉夫還協助逮捕並消滅他自己的同事與朋友。在莫斯科市委和省委黨組織的38名高級官員中,只有3人得以倖免[4]。在莫斯科地區的其他城市與地區的總共146名黨委書記中,有136人「被鎮壓」。赫魯曉夫的回憶錄中說「幾乎所有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遭逮捕。」按照程序,清洗行動必須得到赫魯曉夫簽發的逮捕令,而在幫助他的朋友與同事方面他卻做得很少,甚至什麼都沒有做[3]。1937年6月27日,政治局確定在莫斯科州抓捕3.5萬名"敵人"的定額,其中要執行槍決的大約有5000人。赫魯曉夫則要求將生活在莫斯科的約2000名前富農消滅,以部分完成規定的定額。7月10日,他向斯大林報告說莫斯科省市已經逮捕約41304名「罪犯與富農分子」。在同一份文件中,他自己圈定8500名應該執行死刑的「第一類」敵人[3]。但赫魯曉夫也很快遇到麻煩,他向卡岡諾維奇坦白他在1923年與托洛茨基主義的關係,後者催促他向斯大林說出這些事情。斯大林接待赫魯曉夫,起初斯大林勸他在黨員大會上不要提及這件事,但是在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建議下,又認為他最好還是在公開場合坦白。於是赫魯曉夫在大會上供認自己曾經的「反動」行為,並補充說斯大林「知道我犯的錯誤」,結果他的「坦白」贏得大家的掌聲,並立即被重新選入黨委[3]。
1937年底,斯大林任命赫魯曉夫為烏克蘭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於1938年1月到達烏克蘭首府基輔。在他到來後,烏克蘭的政治清洗步伐明顯加快。1938年就有106119人被逮捕,而在1938年-1940年被捕人數達到165565名。烏克蘭共產黨政治局與書記處中除了一人外所有的成員都被逮捕,整個政府機構被更換。然而赫魯曉夫也意識到被清洗的人中有相當部分是無辜的,他在第十四屆烏克蘭黨代會上說:「同志們,我們必須撕下所有人民敵人的偽裝,將他們無情地打倒。但是我們不能讓一個忠誠的布爾什維克受到傷害。我們必須與造謠中傷者進行鬥爭。」[3]
蘇德戰爭
佔領波蘭領土
1939年8月,蘇聯和納粹德國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納粹軍隊於9月1日向波蘭發動進攻,9月17日蘇聯軍隊向西進入波蘭東部,赫魯曉夫則陪同蘇軍入境。由於佔領區內的烏克蘭少數族裔曾受到波蘭當局的壓迫,他們對入境的蘇軍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希望能在蘇聯的支持下獲得民族獨立。赫魯曉夫的任務則是讓西烏克蘭人民「自願」的投票加入蘇聯。期間他們組織會議、遊行和示威活動,甚至在選舉舞弊。同時他們解散烏克蘭的教育與宗教機構,逮捕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同年11月1日,西烏克蘭加入蘇聯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然而赫魯曉夫用東烏克蘭官員管理西烏克蘭組織、推行農業集體化等政策使當地人對蘇聯的統治逐漸疏遠[4]。
對德作戰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突然入侵蘇聯,赫魯曉夫此時正在基輔任職。斯大林任命他為紅軍政治委員,他的職權與司令一樣,沒有他的簽署不能發佈任何命令。斯大林下令赫魯曉夫所在的紅軍西南方面軍死守基輔,可是紅軍在基輔遭到德軍的圍殲,赫魯曉夫和謝苗·布瓊尼、謝苗·鐵木辛哥等將領突圍逃離。德國稱他們在基輔戰役中抓獲65.5萬名俘虜,根據蘇聯的說法,被圍蘇軍在677085人中只有150541人突圍逃脫。格奧爾基·朱可夫元帥在回憶中稱,當他在戰前試圖說服斯大林應該撤退時,赫魯曉夫對斯大林說基輔是可以守住的[3]。而赫魯曉夫回憶錄則說自己和布瓊尼決定調動軍隊以防止德軍的包圍,直到鐵木辛哥從中央趕來接替布瓊尼的位置。他在回憶錄痛心疾首的說:「這一切從軍事觀點來看是很不理智和無知的。我很難找到合適的措辭。對於『寸步不讓!』的口號存在着不正確的、錯誤的理解。這就是寸步不讓的下場。我們沒能搶救這些部隊,沒有把他們撤走,結果就這麼喪失了……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啊!」[5]
1942年5月12日,鐵木辛哥和赫魯曉夫向哈爾科夫一帶的德軍發起一場大規模反攻,共有64萬紅軍投入戰鬥,史稱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剛開始幾天反擊進展的十分順利,然而在5月17日德軍從側翼發起鉗型攻勢,使蘇軍陷入危險的境地。由於斯大林拒絕撤銷反攻計劃,蘇軍最終遭到德軍的圍殲,共損失26.7萬人,其中被俘20多萬人。戰後斯大林解除鐵木辛哥的職務,解散西南戰區,並將赫魯曉夫召回莫斯科。斯大林並沒有處分赫魯曉夫,而是將他再次派往前線。
赫魯曉夫於1942年8月抵達斯大林格勒前線,不久之後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他的主要工作是檢查部隊的戰備與士氣情況,親自審訊德國俘虜,徵召戰俘中的一些人進行宣傳工作。期間赫魯曉夫有一次險些被炸死。他還和安德烈·葉廖緬科提出一份反攻計劃,可最高指揮部和總參謀部已經在他們之前接受朱可夫的天王星行動。蘇軍最終以重大傷亡為代價守住城市,並將德國第6集團軍約33萬德軍全部圍殲。
而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不久之後,一場家庭悲劇向赫魯曉夫襲來,1943年3月11日他的兒子列昂尼德,一名飛行員,在戰鬥中墜機身亡。關於列昂尼德的死因謠言很多:一種傳言說列昂尼德在飛機墜落時倖存下來,被德國人抓獲,後來他投靠德國人,直到斯大林命令蘇聯軍隊將他抓獲並處死。有人說,尼基塔·赫魯曉夫曾懇求留他兒子一命,但斯大林拒絕他的懇求。然而歷史研究人員在德國人對蘇聯戰俘的審訊記錄中沒有找到列昂尼德的任何跡象。列昂尼德的戰友查莫林中尉後來也承認他隱瞞一個事實,就是他看見列昂尼德的飛機解體,他這麼做的目的好像是為了躲避政治局成員的兒子的死亡可能給他帶來的責任[3]。同年列昂尼德的妻子柳芭·赫魯曉娃被內務機關逮捕,並判在勞改營裡服刑5年。她的女兒尤莉婭由尼基塔·赫魯曉夫夫婦來撫養。
1943年6月,赫魯曉夫隨軍參加庫爾斯克戰役。他對莫斯科總指揮部聲稱德軍一個逃兵告訴他德國軍隊準備第二天發起進攻,然而這被他的傳記作者認為是有誇大的成分的[3]。同年11月,他隨蘇軍收復基輔。不久後赫魯曉夫被任命為烏克蘭人民委員會主席,並繼續擔任該共和國黨的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發跡
重返烏克蘭
蘇德戰爭給烏克蘭帶來巨大的損失:喪失大約530萬人,1.6萬工業企業和2.8萬集體農莊被摧毀。赫魯曉夫重返烏克蘭後,他致力於重新加強黨的控制,重建集體農莊,打擊西烏克蘭地區的民族主義游擊分子。1944年蘇軍重新佔領西烏克蘭,徵召75萬名軍人。所有19到50歲的男人不論健康情況,都在幾個月的簡單軍事訓練後被投入戰場。另一些烏克蘭人抵制徵兵,他們選擇加入民族主義游擊隊。赫魯曉夫忙於奔走各地,期間他還拜訪自己的故鄉卡利諾夫卡。他曾多次提議擴張烏克蘭的領土,但這些建議均被斯大林拒絕。赫魯曉夫因為烏克蘭地區的重建工作而獲得獎賞,1944年4月50歲生日時,他獲得第二枚列寧勳章。
赫魯曉夫在西烏克蘭地區推行農業集體化,這引起當地人民的不滿,他們在武裝民族主義分子的幫助下對集體化進行抵制。赫魯曉夫對烏克蘭起義軍等民族武裝分子實施積極的鎮壓,1944年2月到1946年5月間,蘇聯軍隊和警察一共報告殺死110825名「匪徒」,逮捕250676人,在1944年到1952年間,西烏克蘭有60萬人被逮捕,其中三分之一被處決,其餘三分之二則被囚禁和流放。赫魯曉夫同時逮捕天主教負責人,解散天主教教堂,並使其日後與俄羅斯東正教合併。他還曾策劃對天主教神父的暗殺活動。
1945年,一場大規模的旱災降臨烏克蘭。而此時國家卻在1946年提高糧食的上繳配額,其中部分是供應給東歐的共產盟國的。這導致烏克蘭地區的嚴重饑荒,並多次出現人食人的慘象。赫魯曉夫於1946年10月15日寫信給斯大林,要求減少穀物上繳的配額。12月,他向斯大林建議發放供應卡,以保障農村人口有最低的食物保障,卻遭到斯大林的怒罵。赫魯曉夫親自來到莫斯科,斯大林最終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有限的食品援助。但這也使赫魯曉夫失去斯大林對他的信任。1947年3月,斯大林將卡岡諾維奇派往烏克蘭協助他的工作,烏克蘭中央議會將卡岡諾維奇推舉為第一黨委書記。
卡岡諾維奇到達基輔以後,赫魯曉夫病倒。有人指稱他好像是「政治病」,事實上,他得了感冒,後來轉型為肺炎。他的子女稱他的病情一度十分嚴重。赫魯曉夫康復以後,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帶領全家來到拉脫維亞的海灘休息。1947年末卡岡諾維奇被召回莫斯科,赫魯曉夫重新成為烏克蘭第一黨委書記。他在烏克蘭的最後兩年十分順利。1947年和1948年的糧食收成超過計劃目標。到1949年中期,集體化已經合併了農民60%的財產。為了實現他「消滅城鄉差別」的理想,赫魯曉夫還試圖將集體農場合併為農業城市,他建立一個樣板點並於1949年10月獻給斯大林,作為他70歲的生日禮物。赫魯曉夫在回憶中給予烏克蘭人很高的評價:「我在烏克蘭的最後一年是1949年……這也是我最愜意的一年。我們在農業上取得的成功在全國人民眼裏提高烏克蘭的地位與我們烏克蘭領導人的願望……不過,將功勞歸到我個人的名下是遠遠不夠的。我自己就是俄羅斯人,我不想貶低俄羅斯人,但是我必須將我們的功勞歸結於烏克蘭人民。」[3][5]
斯大林的最後歲月
1949年,斯大林將赫魯曉夫從烏克蘭召往莫斯科,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平衡拉夫連季·貝利亞、格奧爾基·馬林科夫等人的權力,後兩者被普遍視為斯大林的接班人。在最後幾年裏,斯大林大幅減少黨的會議,處理公務基本上都是在通宵達旦的宴會上進行。斯大林習慣將核心集團(貝利亞、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布爾加寧等人)召集到克里姆林宫看他最喜歡的美國西部牛仔電影,然後於凌晨1點左右到自己的別墅中聚餐,並經常將赫魯曉夫等人灌得酩酊大醉。斯大林還喜歡叫他們跳舞取樂,赫魯曉夫不得不為斯大林表演烏克蘭的傳統舞蹈戈帕克。
在此期間,貝利亞和馬林科夫利用列寧格勒案件逮捕並處決他們的競爭對手。而斯大林發動的醫生案件又使他們陷入麻煩。赫魯曉夫則在他們之間巧妙的處理關係,鞏固自己的權力。在擔任莫斯科黨委書記期間,赫魯曉夫用預製混凝土住宅對莫斯科的住房進行革命性的改造,解決市內的住房危機問題。這種廉價而簡約的住房後來被稱為「赫魯曉夫樓」[4]。同時他還積極籌劃將莫斯科附近的集體農場合併為更大的農業城市,即使這樣大的規模使其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在1951年3月4日的《真理報》上,赫魯曉夫關於農業城市化的講話稿整整佔據兩個版面。但斯大林並不喜歡他的建議,真理報立即修正觀點。在4月的莫斯科黨的全體會議上,眾人紛紛對赫魯曉夫大加鞭撻。然而幸運的是,斯大林最後對他的處理是相當輕的。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出現嚴重的中風。赫魯曉夫等人輪流值班守在斯大林的身邊。3月5日,斯大林終於離開人世。赫魯曉夫在回憶錄中評價道:「斯大林把不同意他看法的人當作『人民公敵』。他說,他們想要恢復舊秩序,為此目的,『人民公敵』和國際反動勢力勾結在一起。結果幾十萬誠實的人因此喪生。那些日子裏,每個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這一切現在竟能被原諒和遺忘?永遠不會!」[5]
權力鬥爭
斯大林去世後,由馬林科夫擔任新的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貝利亞則掌管秘密警察力量和國家核導彈計劃。1953年3月14日,赫魯曉夫取代馬林科夫成為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但此職務的權力僅集中宣傳和意識形態上,政治和經濟事務則落入馬林科夫和貝利亞手中。剛剛上台後不久,貝利亞就發動一系列大膽的自由化改革:實施大赦,將勞改營中數百萬被關押的政治犯釋放並平反;終止對蘇聯內各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化政策,恢復本民族語言的地位;並醞釀使東德和西德合併為一個中立的德國。赫魯曉夫認為貝利亞遲早會害死他們,於是他表面上順應貝利亞,而背地裏卻和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密謀將其推翻。6月26日的克里姆林宫會議上,馬林科夫等人突然展開對貝利亞的圍攻,並在莫斯卡連科、朱可夫等軍人的協助下將他逮捕。又於12月18日以叛國罪、恐怖主義和反革命罪將貝利亞處決。
貝利亞被處決後,馬林科夫逐漸加強自己在政府中的影響力,而赫魯曉夫則不斷增強自己在黨內的權勢。1953年8月,馬林科夫提出降低稅收、增加國家對穀物的採購價格、鼓勵農民經營小塊自留地的農業政策。赫魯曉夫為奪回聲望,於是在9月提出更高的採購價格、強化農民自留地等政策,並進一步計劃開墾哈薩克和西伯利亞的荒地(處女地運動)。1954年春夏期間,赫魯曉夫鼓動30多萬志願者來到東部墾荒,由於缺乏調查和準備,這場運動在幾年內演變為農業和生態上的災難。赫魯曉夫還對公眾開放克里姆林宫,在民眾中巨大的反響。在此期間,暗中搞垮馬林科夫的計劃也在秘密進行着。赫魯曉夫讓法院調查團追查1949年發生的列寧格勒案件,他知道這起調查最終會把馬林科夫牽扯進來。1954年間,赫魯曉夫逐漸贏得布爾加寧、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米高揚等人的支持。1955年2月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赫魯曉夫及其支持者指控馬林科夫對列寧格勒案件中的責任,最終馬林科夫被解除部長會議主席職務。
搞垮馬林科夫後,赫魯曉夫與莫洛托夫的矛盾逐漸升級。莫洛托夫反對赫魯曉夫的墾荒政策,他更傾向於對已耕作的土地進行投資,同時他還對赫魯曉夫住房政策表示不滿。在外交政策上,莫洛托夫堅持認為南斯拉夫為修正主義國家,而赫魯曉夫率領的代表團卻拋下莫洛托夫於1955年5月主動訪問貝爾格萊德。在7月的全體會議上,赫魯曉夫和蘇共中央主席團(政治局)的所有其他成員對莫洛托夫展開圍攻,莫洛托夫被迫認錯。赫魯曉夫沒有立即清算莫洛托夫,會議後他依然擔任外交部長和主席團成員。
領導蘇聯
鞏固權力
秘密報告
1955年底時,數以千計的政治犯從古拉格勞改營中被釋放回家。在蘇共黨代會之後,平反政策落實的人數已達到幾十萬人。在搜集材料、促使重審案件和釋放犯人的工作中,赫魯曉夫發揮帶頭作用。他還建議調查並通報斯大林的罪行。這引起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的反對。
1956年2月14日,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開。參加會議的有蘇聯的1355名代表、來自55個國家工人政黨使節和所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在會上,赫魯曉夫數次抨擊黨內存在的個人崇拜現象,但沒有提到斯大林的名字。2月25日黨代會結束後,代表們突然收到通知,參加一次事先沒有計劃的秘密會議。在秘密報告《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中,赫魯曉夫情緒激動的譴責斯大林大清洗和驅逐少數族裔的罪行,猛烈抨擊他農業政策帶來的災難,還攻擊他軍事指揮上的無能,並在最後表示要重新回到列寧主義的路線上來。講話共持續四個小時,報告的內容使代表們大為震驚,以至於「會場內一片寂靜,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5]。會議結束時,赫魯曉夫要求代表們「不要把話題擴散到黨外,更不用說媒體了」。然而在3月,赫魯曉夫將一份報告文本作為材料發放到黨組織裡,供700萬黨員和1800萬共青團員討論學習。同時,以色列情報機構在華沙獲得秘密報告文本,並於4月送到美國中央情報局手裏。1956年7月4日,《紐約時報》將其刊登。秘密報告的公開給社會主義陣營帶來一波猛烈的政治震盪,引發蘇聯國內及其衛星國的一系列騷亂。
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發表,引起格魯吉亞民族主義者和斯大林主義者的強烈不滿。他們在紀念斯大林逝世三周年之際,在第比利斯和其他大城市舉行對斯大林的悼念活動,並逐漸轉化為針對秘密報告的抗議和示威。1956年3月4日起,第比利斯的示威者高舉斯大林畫像,高呼「斯大林主義萬歲」、「打倒赫魯曉夫」等口號,並強制徵用公共汽車和電車在市內遊行。3月10日,蘇聯當局使用部隊和坦克驅散遊行,部隊和示威人群發生衝突,最終士兵向人群開槍。由於官方沒有正式報告,估計的傷亡人數大約在106人[6] 至800人[7] 之間,有數百人受傷,超過200人被逮捕。
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在1963年相繼發表九評蘇共中央公開信,譴責赫魯曉夫的批判斯大林與搞經濟改革,是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搞修正主義即假社會主義[8]。霍查領導下的阿爾巴尼亞公開支持中國,金日成領導下的朝鮮也在內部贊成中國,社會主義國家陷入大分裂[9]。蘇修這一稱號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鄧小平和阿利雅在肅清了極左後才廢止不用。
東歐騷亂
1956年,因肺病在莫斯科療養的波蘭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博萊斯瓦夫·貝魯特在讀到赫魯曉夫的一份秘密報告文件時,突然心臟病發作,於3月12日逝世。面對波蘭國內日漸升溫的反蘇和反俄羅斯情緒,赫魯曉夫於3月來到華沙參加貝魯特的葬禮,並向波蘭政府做出含糊其詞的解釋。1956年6月28日,波茲南發生大規模的罷工和遊行活動。示威者打出「我們要麵包」的標語,要求波蘭當局提升工人工資和減少稅收。由於政府缺乏談判的誠意,遊行最終演變為騷亂。29日波蘭政府派出裝甲部隊進入波茲南,並與次日平息騷亂。據官方統計,波茲南事件共造成74人死亡,800人受傷,658人被拘捕[10]。
1956年7月,波蘭二屆七中全會推舉曾因「右傾民族主義」入獄的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擔任波蘭領導人,並解除蘇聯派來的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國防部長的職務。聞訊後的赫魯曉夫立即向波黨提出進行磋商的邀請,但波黨以將召開八中全會為由拒絕邀請。10月19日赫魯曉夫突然單方面飛抵華沙,他一下飛機就憤怒的向波蘭代表大吵大嚷,同時蘇聯軍隊也在向華沙推進。在哥穆爾卡的說服下,赫魯曉夫最終同意蘇軍將不使用武裝干涉,並將羅科索夫斯基調回蘇聯。
1955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斯大林主義領導人,匈牙利勞動人民黨總書記拉科西·馬加什以「右翼分離主義」的罪名將有改革思想的部長會議主席納吉·伊姆雷開除出黨,這使匈牙利變成一個火藥桶,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則將匈牙利徹底點燃。1956年10月23日,布達佩斯學生舉行規模浩大的遊行示威,慶祝哥穆爾卡在波蘭的上台,要求匈牙利也進行類似的改革,重新任命納吉為部長會議主席(總理)。示威群眾還將斯大林雕像推倒。當天深夜匈牙利安全部隊向示威人群開槍。10月24日早晨,蘇軍的坦克開進布達佩斯,這卻使匈牙利的矛盾全面激化。10月30日,赫魯曉夫在朱可夫等人的建議下決定撤出匈牙利的蘇軍。然而匈牙利的局勢已經完全失控,憤怒的群眾襲擊布達佩斯共產黨總部,並將數位安全警察處以私刑。同時納吉呼籲匈牙利退出《華沙條約》組織。赫魯曉夫在經歷一番猶豫之後於10月31日發出命令,蘇軍隨後再次進入匈牙利。11月4日,革命最終被蘇軍鎮壓。匈牙利有2500人死亡,13000人受傷[11]。納吉也於1958年被處決。
清除「反黨集團」
東歐的騷亂使赫魯曉夫聲望受損,他的反對者則藉機迅速聯合起來,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馬林科夫、布爾加寧以及赫魯曉夫的門徒季米特里·謝皮洛夫密謀,共同向赫魯曉夫發難。1957年6月18日,布爾加寧招呼赫魯曉夫參加在克里姆林宫舉行的部長會議會議。會議上,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向赫魯曉夫展開猛烈的批評和圍攻,反對派的人數優勢使之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赫魯曉夫和米高揚於是採用拖延戰術,將會議延遲到第二天。19日,由於任命過很多地方官員,赫魯曉夫要求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他的支持者也準備將委員們運送到莫斯科來。6月22日全體會議召開,會上朱可夫嚴厲的指責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在斯大林時代大清洗中的罪行,反對派最終被擊敗。赫魯曉夫指控反對派為「反黨集團」,並將他們從中央主席團驅逐出去。莫洛托夫被降職為蘇聯駐蒙古大使,其他反對派成員也被遠調至莫斯科以外的地方任職。
朱可夫元帥在協助赫魯曉夫清除「反黨集團」後成為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政治局)的重要成員,個人威望日漸升高,這引起赫魯曉夫的懷疑和恐懼。1957年10月19日,當朱可夫踏上前往巴爾幹的航程時,赫魯曉夫在一些主要將軍的支持下,於主席團通過一項譴責朱可夫的決議。朱可夫聞訊於五天後返回莫斯科,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對他展開一致的批評,並撤銷他國防部長的職務。
國內政策
政治改革
赫魯曉夫上台後,國家安全機關成員的審判特權被廢除,對政治犯的起訴只得通過地方黨委。赫魯曉夫在任期間沒有大的政治案件發生,對政治犯罪的起訴至多數百宗。對異議人士的懲罰手段也換成使之失業、解除大學職位、開除出黨等方式,或以「社會威脅」為由強制入院治療。1958年,赫魯曉夫將中央委員會會議的人數擴大到數百多位官員。1962年,赫魯曉夫將省的黨委劃分為兩個平行的機制,它們分別負責農業和工業。這在某種程度上帶來管理上的混亂,但也避免權力的過度集中[12]。
經濟改革
赫魯曉夫執政期間,嘗試對蘇聯的經濟,特別是農業進行改革。為了擴大穀物生產,赫魯曉夫提出開墾荒地的辦法。1954年2月黨中央全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大規模開墾荒地。從1954年到1958年間,政府為開荒投資67億盧布,動員數十萬志願者到東部地區落戶,共開墾出4000萬公頃的土地。1958年蘇聯農業豐收,墾荒區共收穫穀物5850萬噸,占當年全蘇糧食總產量的40%以上。但墾荒政策也帶來生態上的災難,60年代初墾荒區風沙侵蝕日益嚴重,幾十萬公頃新開墾的土地被破壞[13]。
1958年6月,蘇聯政府取消集體農莊對國家的義務交售制,把它改為農產品採購制,並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從1952年到1964年期間,國家收購各種穀物的平均價格指數提高7.48倍,收購畜產品的價格指數提高15.69倍。1955年起,國家放寬對農牧業的生產管理,只下達國家收購各類農畜產品的數量指標,農莊有權自行安排生產,同時還鼓勵莊員發展副業經濟,允許莊員擁有自留地和飼養一定數量的牲畜。1958年2月,黨中央接受赫魯曉夫的報告,決定將拖拉機等農業機器賣給集體農莊,並將機器拖拉機站改組為機器修配站。到1959年,絕大多數集體農莊被強制買下農業機器。這種匆忙的做法打亂農莊的決策進程,結果使農莊購買大批機器,卻不能充分利用它[13]。
赫魯曉夫看到美國種玉米對發展畜牧業收益甚大,於是強行要求在蘇聯擴大玉米的種植面積。1953年全蘇的玉米播種面積只有350萬公頃,赫魯曉夫卻要求到1960年擴大為2800萬公頃,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於玉米是乾熱氣候作物,而蘇聯很多地區日照量不夠,玉米經常結不了穗。赫魯曉夫的玉米種植計劃遭到集體農莊莊員的消極抵制,最終徹底破產。1957年5月,赫魯曉夫突然提出,蘇聯的人均牛奶和黃油的產量將在1958年趕上美國,人均肉類產量將在1961年趕上美國。而此時蘇聯的人均肉產量和美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赫魯曉夫不斷對地方施加壓力,要求各州採取果斷措施提高肉類產量。梁贊州委第一書記拉季奧諾夫向赫魯曉夫大膽保證:梁贊州將在1959年內使肉類產量增加一倍,出售給國家的肉類數量增加二倍。一年內拉季奧諾夫依靠宰殺州內所有牲畜、到鄰州搶購牲畜、虛報產量等手段以完成指標。赫魯曉夫對拉季奧諾夫大加讚賞,並授予他列寧勳章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但是沒過多久騙局就被揭穿,拉季奧諾夫自殺身亡[13]。
赫魯曉夫的農業改革取得積極的成果。1951年-1955年間,蘇聯的糧食的年平均產量為3850萬噸,1961年-1965年間,年平均產量達到1.303億噸,增長近50%。肉類的年平均產量由570萬噸變為930萬噸,增加60%以上;奶類年平均產量由3790萬噸變為6470萬噸,增加70%以上。農莊莊員的生活明顯改善,1955年的平均月收入為25盧布,1965年達到51.3盧布。但蘇聯農業的粗放經營、低勞動生產率並沒有被改變,農業產量受氣候影響波動很大。1953年-1958年期間,農業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6.8%;而在1958年-1964年間,農業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只有1.7%[13]。
在斯大林時期,蘇聯工業絕大部分以計劃經濟的方式由國家集中管理。赫魯曉夫陸續把1.5萬個中央直屬企業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管理,同時擴大加盟共和國的管理權限。這次改革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管理企業的行政辦法,沒有擴大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滋生地方本位主義等問題。儘管如此,蘇聯工業仍取得明顯的進展。1951年-1965年間,蘇聯工業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7%。鋼的產量從3810萬噸增長為8500萬噸,煤從3.2億噸增為5.5億噸,石油從5280萬噸增為2.23億噸,電力從1340億度增為4590億度。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資從1955年的76.2盧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盧布[13]。
1959年,作為蘇聯經濟改革的一部分,赫魯曉夫在蘇聯首都莫斯科舉行「美國商品展覽會」,將百事可樂等美國著名商業品牌引進蘇聯國內與東歐市場,同時與時任美國副總統李察·尼克遜進行「廚房辯論」。[14]
1961年6月底,蘇聯共產黨黨綱草案發表,草案不再把建設共產主義作為最終目標,而是將它列為當前任務。黨綱規定蘇聯的人均GDP要在1970年超越美國,1970年至1980年蘇聯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過渡,1980年前水、電、煤、每日主餐等全部免費供應。[15]
赫魯曉夫在蘇聯國內開啟的經濟改革在1968年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尼夫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陷入停滯。[16]
軍事和航空
赫魯曉夫重視戰略核武器的作用,大量裁減陸軍和海軍。1955年-1957年蘇聯單方面將軍事力量削減超過200萬人,1958年裁減30萬人,1961年赫魯曉夫宣佈繼續裁減120萬人的軍隊。這引起蘇聯軍界人士的極大不滿。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標誌着美國蘇聯太空競賽的正式開端。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進入地球軌道,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顯示蘇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科技。
文藝自由化
斯大林去世後,蘇聯的文化藝術領域逐漸解凍。赫魯曉夫在任期間,一些具有改革思想和批評蘇聯現狀的作品得到發表,他本人則致力於平衡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關係。作家弗拉基米爾·杜金采夫於1956年發表長篇小說《不單單是為了麵包》,講述理想主義的工程師被冷酷的官僚所毒害的故事。同年11月文學年鑑《莫斯科文學》出版,其中的部分詩歌表達了去斯大林化的積極影響。赫魯曉夫擔憂知識分子的自由化傾向,他批評杜金采夫的文章「某些章節寫的很有力度」,但「思想基礎是錯誤的」。同時他還多次指責《莫斯科文學》是「意識形態謬誤的」。1957年,鮑利斯·帕斯捷爾納克的小說《齊瓦哥醫生》由於在蘇聯國內遭拒絕出版,被偷運到意大利米蘭發表,這使他獲得195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卻被蘇聯的保守主義者視為叛徒行徑,《真理報》將其作品批判為「低級反動的作品」,蘇聯作家協會也開除了他的會籍。同時,赫魯曉夫發起批判帕斯捷爾納克的運動,但在回憶錄中,他宣稱「對《齊瓦哥醫生》感到矛盾,一度考慮同意出版,後來又對未能出版感到後悔。」赫魯曉夫下台後看了這部小說,他重新評價道:「我們不應該禁止它。我本應該親自看看這本小說,裏面並沒有什麼反對蘇聯的意思。」1962年,亞歷山大·索贊尼辛描寫勞改營生活的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得到赫魯曉夫的推崇,同年12月在赫魯曉夫的建議下,蘇共中央主席團允許將其改版後公開發表。
1962年12月,赫魯曉夫參觀在莫斯科馬奈日展覽廳舉行的先鋒派美術展。觀賞後赫魯曉夫大發雷霆,他將藝術家的作品形容為「狗屎」。一周之後,《真理報》撰文呼籲淨化文藝領域,這引起畫家、作家和電影工作者的抵制,赫魯曉夫再一次將怒氣發泄到他們身上。儘管如此,藝術家中沒有人因此而被逮捕和被放逐,馬奈日藝術展依然保持開放。
外交
美國和西歐
1956年11月18日在位於莫斯科的波蘭大使館歡迎哥穆爾卡的招待會上,赫魯曉夫曾對西方國家的外交官當面聲稱「我們要埋葬你們」(Мы вас похороним!)[17][18],這被西方世界普遍視為赫魯曉夫敵對態度的信號。赫魯曉夫事後對此作出解釋:「如果我想要把你們每個人都埋葬,那我一輩子都埋不完,我是的確說過這個,但是有人故意歪曲了我的講話。這並不是說我何時要將何人的肉體埋葬,而是歷史發展中社會制度的改變。」又說「我說過,從歷史的發展和歷史的觀點來看,資本主義要被埋葬,共產主義將代替資本主義。」
1958年11月27日,赫魯曉夫在克里姆林宫記者招待會上發言,稱西柏林「已經成為東德的一個惡性腫瘤」,蘇聯已經「決定動一下手術,切除這個惡性腫瘤」。他要求美國、英國、法國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並要求它們在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的駐軍,使西柏林成為自由市,否則蘇聯會把西柏林的過境檢查改由東德負責,意為封鎖西德到西柏林的通道。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對此毫不示弱,表示將不惜以戰爭保衛西柏林,蘇美關係一度陷入緊張。1959年1月,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高揚訪問美國,使雙方緊張的對立情緒得到緩和。同年5月,美英法蘇四國於日內瓦舉行四國外長會議,雙方未能對德國問題取得任何協議,但蘇聯方面取消了六個月的限期。期間,艾森豪威爾向赫魯曉夫發出來美國做一次訪問的邀請。
在1959年7月23日於莫斯科舉行的美國國家博覽會開幕式上,赫魯曉夫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李察·尼克遜展開過一場著名的關於美蘇意識形態和核戰爭的論戰,史稱「廚房辯論」。尼克遜借展覽會上的美式房屋、家用電器向觀眾展示資本主義制度下美國的富裕和多樣化,而赫魯曉夫則針鋒相對的聲稱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蘇聯人民只在意物品是否實用,並擁有同樣富裕和更加平等的生活,最後雙方為廢除軍備競賽、和平競爭的意見達成一致。
1959年9月15日,赫魯曉夫應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邀請訪問美國,攜妻子兒女乘坐飛機抵達美國馬里蘭州安德魯空軍基地,這是蘇聯領導人對美國的第一次正式訪問。赫魯曉夫訪美是美蘇緩和的標誌。隨後蘇聯代表團參觀紐約、洛杉磯、三藩市、艾奧瓦州、得梅因、匹茲堡,最後回到華盛頓特區。赫魯曉夫在訪問期間結識了美國各界名流,同時他四處發表演說呼籲蘇美和平共處,接受美國民眾的歡迎和質疑。行程的最後,赫魯曉夫於戴維營與艾森豪威爾展開會談。雙方對柏林問題達成一份協議:蘇聯撤回要求西方國家撤出柏林的最後通牒,美國承諾柏林現在的局面不會無限期維持下去。9月27日,赫魯曉夫一行乘飛機返回蘇聯莫斯科。
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但他的對外政策仍然導致美蘇核對抗,他是冷戰期間的蘇聯主要領導人;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事件的主要策劃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3年9月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後,急需得到中國共產黨支持。據俄羅斯解密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政治局)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中蘇關係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該月,赫魯曉夫率蘇聯政府代表團到中國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周年慶典,並進行國事訪問。9月25日,即蘇聯政府代表團出發的前兩天,蘇共中央主席團工作人員還在進行有關協定最終方案和其他有關文件的修改和整理。儘管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等一些人對歸還旅順基地持反對意見,但赫魯曉夫仍力主歸還。他表示,沒有包括歸還旅順基地這些實際內容,蘇聯派如此高級的代表團去北京參加慶典、同毛澤東會談,將變得毫無意義。在赫魯曉夫的帶動下,蘇共中央主席團其他成員也發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見。最後,伏羅希洛夫才勉強在文件上簽了字。
10月12日,中蘇雙方在北京發表了《關於中蘇舉行會談的公報》和《關於旅順口海軍根據地問題的聯合公報》。《聯合公報》指出:「蘇聯軍隊的撤退和旅順口海軍根據地的設備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於一九五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前完成」。[19]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重點是稱為「156項重點工程」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而提供技術是免費。1952年中國制定「一五」計劃時,斯大林同意幫助建設141項重點工程,1954年赫魯曉夫又追加15項並提升質量,成為奠定中國工業化基礎的著名「156項」。後來落實工程共150項,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三軍各種主戰裝備製造廠。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起步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湖南和江西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核實驗場,中國進入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新階段。1953年至1957年,中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重要時期。在遭受全球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禁運環境下,中國通過等價交換外貿方式,接受蘇聯和東歐國家資金、技術和設備援助。建設以「156項」為核心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工業建設,使中國建立獨立自主工業體系雛形。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69年「156項」實際實施150項全部建成,歷時19年。其中建設高潮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至1957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項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在社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958年夏天,中共要求蘇聯提供承諾給予的核武器及核潛艇,赫魯曉夫向中國政府提出蘇聯軍艦停靠中國港口、在中國建立指揮蘇聯潛艇的長波電台等要求,被中國領導人視為意圖控制中國而加以拒絕,赫則無法理解毛的激烈反應,特別是蘇聯剛答應提供給中國潛艇技術的前提下。1959年6月,赫魯曉夫停止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技術資料(參見「596工程」)。赫魯曉夫結束訪美行程後,9月30日從莫斯科啟程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2日,與中國領導人會談 [20]。1960年,蘇聯撤走全部駐華專家,撤銷一切同中國已簽訂的援助協議。1958年,中國發動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蘇聯塔斯社記者將這種情況向赫魯曉夫作了匯報,赫魯曉夫戲稱「蘇聯的共產主義是吃馬鈴薯燒牛肉,中國的共產主義是喝大鍋清水湯」。1963年中蘇關係破裂的真實情況暴露後毛澤東稱赫魯曉夫為「現代修正主義」。
1963到1964年,由於赫魯曉夫執政的蘇共與毛澤東執政的中共在路線上存在歧異,雙方就理論正統性與合理性進行一連串爭辯,中共方面發表《九評蘇共》等三篇文章,指責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和搞經濟改革,是在搞修正主義即假社會主義,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霍查領導下的阿爾巴尼亞公開支持中國譴責蘇聯。赫魯曉夫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對外主張「三和路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爭、和平過渡。此舉被毛澤東視為修正主義,因為在毛澤東看來,帝國主義是必然要滅亡的。資本主義陣營擁有原子彈並不可怕,社會主義陣營的核威懾能力可以有效阻止核戰爭的爆發。從根本上來講,毛澤東的和平觀點跟赫魯曉夫是不同的,以毛澤東的觀點而論,能夠保衛和平、防止自己國家被侵略,恰恰是由於自己強大的自衛能力,包括核反擊能力使敵人不敢發動戰爭;赫魯曉夫則擔心核戰爭毀滅全人類。
中蘇論戰至赫魯曉夫下台後仍持續進行。[8]赫魯曉夫在1964年被布里茲尼夫趕下台,雖然在毛澤東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霍查領導下的阿爾巴尼亞和金日成領導下的朝鮮看來仍然是修正主義的延續,是「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朝鮮是在內部文件中譴責蘇聯為修正主義,但在公開場合中於蘇聯和中國之間左右逢源,來回搖擺,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9]直到鄧小平和阿利雅於1980年代分別在中國和阿爾巴尼亞上台執政並進行經濟改革,蘇修這一說法才被廢止不用)[21]但在西方各國和蘇聯國內的主流觀點看來,布里茲尼夫上台卻被視為是斯大林主義的恢復,主要體現在之後的布里茲尼夫主義和蘇聯共產黨官僚「幹部隊伍的穩定」,一直持續到80年代末期戈巴卓夫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最後蘇共下台為止。[22]
日本
蘇聯方面在1956年與日本達成外交協議,發表《日蘇共同宣言》,蘇聯與日本恢復外交關係,並接受日本加入聯合國。同時日蘇雙方亦就二戰期間被紅軍俘虜之日本戰俘進行交涉,蘇聯將部分人士釋放回日本。不過蘇聯就日本由於南千島群島領土問題關係,雙方始終沒有正式簽訂和平條約,而且雙方往後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也沒有實質進展。
下台
1964年10月14日,當赫魯曉夫在黑海之濱渡假時,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尼夫等人在莫斯科發動政變(據已故格別烏主席謝米恰斯內的回憶錄指出,布里茲尼夫提議謝氏用不同手段暗殺赫魯曉夫,但謝氏不同意),赫魯曉夫被免除一切職務,強迫「退休」,成為「特殊養老金領取者」,自此從公眾視野中消失。
下台後鬱鬱寡歡的赫魯曉夫在鄉間隱居,在軟禁狀態下的他在這段期間撰寫回憶錄,詳細記述自己的政治生涯,揭露很多重大事件的內情。在被格別烏發現後,時任總書記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尼夫嚴禁其從事回憶錄寫作,並採取竊聽等手段來加強監視其言行。赫魯曉夫對此抗議說:「連我家的廁所都有竊聽器!你們花費人民納的稅金,就是為了竊聽我的屁聲嗎?」被激怒的赫魯曉夫毫不讓步,直到把個人回憶錄完成。他的家人在蘇聯格別烏沒收書稿與錄音帶的情況下,秘密將書稿複印件運送到西方由利特爾·布勞恩公司出版。
去世
1971年9月11日,赫魯曉夫在莫斯科他家附近的一家醫院因心肌梗塞去世,終年77歲,葬於新聖女修道院公墓。當時的蘇聯各大報紙在報道中甚至沒有明顯突出他的名字,而群眾的大規模瞻仰,竟使得布里茲尼夫下令關閉新聖女公墓[23]。
著作
- 代表作
- 《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蘇共二十大秘密報告1956
- 文集
- 《赫魯曉夫言論》,中文版共15集,世界知識出版社
- 自傳
- 《赫魯曉夫回憶錄》(上下冊),中文版1988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赫魯曉夫回憶錄續集-最後的遺言》1974,中文版1988年東方出版社
- 《赫魯曉夫回憶錄》(全三卷),中文版200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繼承
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布里茲尼夫幾乎將赫魯曉夫任內的改革全部取消。赫魯曉夫女婿阿列克謝·伊凡諾維奇·阿朱別伊曾任《共青團真理報》(1957-1959)和《消息報》主編。
軼聞
- 赫魯曉夫在手拿皮鞋敲打的同時,他的兩隻腳上其實都穿着皮鞋。根據其後人的回憶,這隻鞋是旁邊一個阿拉伯代表所穿,只是這個代表開會的時候正在睡覺,其後赫魯曉夫承諾每年給這名代表一雙新的皮鞋。
- 赫魯曉夫當時只有揮舞鞋子,並非拿鞋敲桌。
- 廣泛流傳的赫魯曉夫揮舞鞋子的照片其實是假造的,是在赫魯曉夫揮舞的空手上後製加入鞋子的影像。
- 赫魯曉夫關注農牧業,對玉米情有獨鍾,認為美國人大量種植玉米大力發展畜牛業,蘇聯人也不該落後,繼而在全國推廣玉米運動,史稱「開發處女地運動」,但這項運動最終因無視蘇聯的自然條件和經濟規律而招致慘重失敗,並給裏海東部地區及哈薩克境內的生態環境造成災難性影響。赫魯曉夫時不時拿着玉米穗的樣子很多都被拍下照片留存,被人民取了個綽號為「кукуруза」(玉米)。在中文互聯網上,因為這原因被網友戲稱為「蘇穗宗」。[24]
- 赫魯曉夫直至下野後登記戶口時,民警才發現他與夫人尼娜·彼得羅夫娜沒有做過正式的婚姻登記。
- 在中國大陸,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認為時任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想要搞修正主義,是黨內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是中國的赫魯曉夫。[25]
評價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多次和赫魯曉夫打交道後評價他說:「赫魯曉夫有膽量,這個人也能捅婁子。我看他多災多難,將來日子可能也不好過。」,「我跟斯大林只打個平手,我跟赫魯曉夫較量還是略佔上風。」[26]「從同赫魯曉夫這麼多次接觸看,這個人不大懂馬列主義,比較浮淺,不大懂階級分析的方法,有點像新聞記者,容易變。」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採訪時,她說「西方有人說您是中國的赫魯曉夫!您對此有何看法?」,鄧小平爽朗大笑說,「我對赫魯曉夫是了解的,我個人同他打了十年交道,我是了解這個人的,把我比作赫魯曉夫是愚蠢的。」[27]
布里茲尼夫時代儘管蘇聯的生活水平繼續上升,但主要是因為重工業發展,農業仍繼續衰落,當面對糧食危機(特別是1972和1975年)時布里茲尼夫採取赫魯曉夫的做法——從西方買糧以避免饑荒。[28]赫魯曉夫的改革使得蘇聯社會重新煥發活力才有後來布里茲尼夫時代的短暫繁榮。俄國人對赫魯曉夫的看法很複雜,據某項調查顯示俄國人對20世紀僅認同的兩個年代分別是俄羅斯帝國的尼古拉二世時代和蘇聯的赫魯曉夫時代。[29]
1954年,曾經在烏克蘭長年工作的赫魯曉夫,以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周年為理由,把原屬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禮物劃歸烏克蘭[30],由於克里米亞以至烏克蘭東部都以俄語人口佔多數,此舉埋下烏克蘭境內民族糾紛和分裂的伏線。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境內俄烏兩大民族對立加劇。2014年,烏克蘭的親俄政府倒台後,隨即發生克里米亞危機[31]。以俄羅斯人為多數的克里米亞宣佈獨立,並於3月16日舉行公投,決議加入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批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32],普京公開抨擊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是錯誤決定,是歷史上的不公正[33]。
蘇聯著名政治家費奧多爾·布爾拉茨基寫道:「赫魯曉夫不僅是環境的犧牲者,而且也是其性格的犧牲者。急性子、過於匆忙、容易激動,這是他無法克服的缺點。」他還引證1956年赫魯曉夫和布爾加寧訪問英國期間,在蘇聯大使館舉行招待會上,邱吉爾對赫魯曉夫說的話:「赫魯曉夫先生,您在着手大規模改革,這當然好!我只是想勸您不要操之過急。靠跳躍兩步跨越鴻溝是相當難的,還可能會墜入溝中。」「我(布爾拉茨基)冒昧地試着以個人名義補充一句:當你沒有看清,準備跳到那個岸上時,是不能跨越鴻溝的。」[34]
赫魯曉夫死後葬於新聖女修道院公墓,墓碑整體由黑白兩色構成。左邊是截成三塊的白色大理石相交疊,右邊由四塊黑白相間的方形花崗石摞成。赫魯曉夫頭像置於黑白組合的花崗岩方洞中。黑白兩種不同的色彩,似乎是雕塑家對赫魯曉夫一生功過參半的評判。
參考文獻
- ^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2012).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16972/Nikita-Sergeyevich-Khrushche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Nikita Khrushchev | Biography, Pictures, Cold War,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英語).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威廉·陶伯曼,赫魯曉夫全傳 ISBN 978-7-5004-7478-4
- ^ 4.0 4.1 4.2 4.3 William J. Tompson,Khrushchev: A Political Life ISBN 978-0-312-16360-0
- ^ 5.0 5.1 5.2 5.3 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回憶錄 ISBN 978-7-80230-336-2
- ^ Lang, David Marshall (1962), A Modern History of Georgia, pp. 264-265.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 ^ (俄文) Berets, Sergey, Кризис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risis of the Communist movement). BBC News. March 6, 2006
- ^ 8.0 8.1 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赫鲁晓夫假社会主义及其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201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1).
- ^ 9.0 9.1 凤凰网:中朝关系60年来多次面临重大考验. [201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Official list of victims from 1981 as seen on contemporary photo.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6).
- ^ UN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Committee on the Problem of Hungary (1957) Chapter V footnote 8PDF
- ^ Roy Medvedev,Khrushchev: The Years in Power ISBN 978-0-393-00879-1
- ^ 13.0 13.1 13.2 13.3 13.4 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鳳凰網. [201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
- ^ 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韓春萌:《藉助貴人成大事》第一章 ISBN 978-7-80120-952-8
- ^ 犬儒與玩笑. [202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論「布拉格之春」對蘇聯內政的影響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9-27.
- ^ "We Will Bury Yo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ime Magazine, November 26, 1956
- ^ "Khrushchev Tirade Again Irks Envoys", The New York Times, Nov. 19, 1956, p. 1.
- ^ 军港旅大回归记. [2020-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6).
- ^ October 02, 1959 Discussion between N.S. Khrushchev and Mao Zedong 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会谈记录 (PDF).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2-01).
- ^ 把反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的鬥爭進行到底[永久失效連結]
- ^ [Robert Conquest Reflections on a Ravaged Century (2000) ISBN 978-0-393-04818-6, page 101]
- ^ 葉永烈. 俄罗斯自由行.
- ^ 網易. 苏联和美国政要的中国“庙号”. www.163.com. 2024-08-02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 ^ 文革《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宣传画.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 ^ 權延赤.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1-08-01: 圖書簡介. ISBN 9787511504272 (中文(簡體)).
- ^ 《施燕华回忆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 烏有之鄉.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02) (中文(簡體)).
- ^ Medvedev & Medvedev 1978, pp. 180–82.
- ^ Taubman 2003, p. 650.
- ^ 克里米亞的傳奇故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文匯報,2014-3-14
- ^ 俄出兵克里米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4-3-16
- ^ 普京抨擊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的決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浪新聞,2014-3-18
- ^ 克里米亞是俄國不可分割的部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中文網,2014-3-18
- ^ 陸南泉. 赫鲁晓夫下台的真实原因.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外部連結
- 馬克思主義文庫上面收錄的赫魯曉夫著作
- The CWIHP at the Wilson Center for Scholars: The Nikita Khrushchev Papers
- 《紐約時報》1971年9月12日報道:Khrushchev's Human Dimensions Brought Him to Power and to His Downfa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Case of Khrushchev's Sho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赫魯曉夫長孫女Nina L. Khrushcheva|Nina Khrushcheva著,New Statesman,2000年10月2日
- Modern History Sourcebook: Nikita S. Khrushchev: The Secret Speech — On the Cult of Personality, 195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umultuous, prolonged applause ending in ovation. All rise." Khrushchev's "Secret Report" & Po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aw in the Cold War: Eisenhower and Khrushchev at Gettysburg, a National Park Service Teaching with Historic Places (TwHP) lesson pl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赫魯曉夫圖片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art One of Booknotes interview with William Taubman on 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 April 20, 2003.
前任: 克希歐 |
烏克蘭黨委書記 1938年-1947年 |
繼任: 拉扎里·莫伊謝耶維奇·卡加諾維奇 |
前任: 拉扎里·莫伊謝耶維奇·卡加諾維奇 |
烏克蘭黨委書記(二次) 1947年-1949年 |
繼任: 梅里尼科夫 |
前任: 斯大林 (至1952年,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1953年-1964年 |
繼任: 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尼夫 |
前任: 布爾加寧 |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58年-1964年 |
繼任: 柯西金 |
俄社民工黨(布)中央專職書記 1917年-1918年 | ||
---|---|---|
俄共(布)中央書記處主任 1918年-1919年 | ||
俄共(布)中央責任書記 1919年-1922年 | ||
俄共/聯共(布)中央總書記 1922年-1952年 | ||
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 1952年-1953年 | ||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1953年-1966年 | ||
蘇共中央總書記 1966年-1991年 | ||
註:弗拉基米爾·列寧雖未擔任黨內主要領導職務,不過在1903年至1924年逝世前是實際上的黨內最高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