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包緬甸語ခေါင်းပေါင်း [ɡáʊɴ báʊɴ]孟語သမိၚ် ဍိုပ်[həmoiŋ dɒp]撣語[kʰén.hǒ]北部泰語:เฅียนหัว [xian.hǔa])是緬甸的一種傳統男士頭巾,這種頭巾是現代緬甸和泰國北部許多民族(尤其以緬族孟族若開人撣族泰沅等信佛教的民族為主)傳統服飾的一部分。

崗包
兩名小孩身着孟族特色的籠基和崗包
類型頭飾
材料絲綢、棉花
原產地緬甸

各地區崗包的樣式有些許差異,但基本能與一般的特本頭巾相區分,適合在正式的聚會和儀式上穿着;也是權勢的象徵。[1]若開人撣族人里較為普遍。在北部山區,拉祜族阿卡人德昂族依然頭戴類似的「崗包」,但對於日常穿戴,他們使用毛巾以替代。

詞源

 
一名頭戴崗包的男子,攝於19世紀末

「崗包」為緬語,「崗」意為頭,「包」意為包裹、纏繞,組合起來意為「包頭」或「纏頭」,這種頭巾在其他民族語言中的名稱大都含義相同。

歷史

古代

緬甸男子的裹頭風俗始於蒲甘時代(公元11世紀至13世紀),據稱該風俗自印度傳入。[2]過去,從老百姓到王公貴族都講究「崗包」的裹法,帝王、大臣和豪門貴族裹頭時都露出腦頂,不同的是,帝王裹頭時,腦門後留片筆直向上的巾尾,而大臣和豪門子弟裹頭時,則留兩片筆直向上的巾尾。[1]

當代

英國殖民時期,崗包的穿戴量急劇下降,只在官方儀式和婚禮等社交儀式上看得到。20世紀20年代初,仰光大學掀起反對英國殖民教育的罷課運動,學生領袖都以裹頭裝束為標誌,除了裹住整個頭頂外,還在右邊垂下一條巾尾,人稱「文學士裹頭法」。[1]

款式

 
頭戴崗包身着撣族服飾的男子

近代以來,緬甸男子已不再蓄髮盤髻,再用頭巾包頭已不合適宜。但包頭這個民族習慣又不願丟失[2],便演變成了被稱為maung kyetthayay緬甸語မောင့်ကျက်သရေ)的款式。它不再是一種頭巾,確切地講應為一種禮帽。[3]它是一種現成的「崗包」,由布匹包裹在藤條框架上,可以像帽子一樣佩戴。[3]在殖民時期,畢業典禮上頭戴被稱為「文學士崗包」(B.A. gaung baung)的絲製頭巾是一種流行的戴法。

老式的通常為4至5英尺(1.2至1.5米)長,8至12英寸(20至30厘米)寬。它以順時針方式纏在頭上,舌口在左側。舌口是崗包的主要特徵,在不同民族間的崗包中有所區別。

緬族和孟族崗包的舌口一般為圓形並向下傾斜,而若開人和撣族崗包的舌口是呈扇形展開的。

如今,即使在官方場合,大多數人也不戴「崗包」。「崗包」等大多數緬甸傳統服飾已被簡化。因此,大多數現成的和編織好的的「崗包」被包裹在藤條或柳條框架上。

材質

 
20世紀早期的一款主要款式的緬族崗包

由於崗包是一種禮儀頭飾,它總是起到美化的效果。根據穿戴者的財富和階級,顏色和材質不盡相同。現代崗包多為素色,緬族與孟族通常穿戴絲製或棉製的黃色、白色、灰色或乳白色崗包,若開人通常穿戴粉紅色的,而撣族人則穿戴乳白色、接近膚色的或黃褐色的崗包。撣族崗包通常用粗棉製成。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曉光. 缅甸的“岗包”裹头. 《世界知識》. 1981, (6): 26 (中文(簡體)). 
  2. ^ 2.0 2.1 畢重群. 《缅甸采访随笔》.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1: 161 (中文(簡體)). 
  3. ^ 3.0 3.1 王明達. 《缅甸手记》.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7: 14. ISBN 9787811123104 (中文(簡體)). 

參見

Template:民族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