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豪森效應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12月30日) |
巴克豪森效應(英語:Barkhausen effect)指將鐵磁材料從退磁狀態加磁場磁化到飽和,在中間階段,鐵磁材料是以磁疇突然長大,不可逆和不連續位移過程實現磁化的。[1]磁疇的這種運動方式,稱為巴克豪森效應。它是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巴克豪森於1919年發現的。
巴克豪森效應說明二點:在磁化的中間階段,鐵磁材料以磁疇完成磁化;而不是以單個原子完成磁化。巴克豪森效應提供了磁疇存在的直接證據,而存在磁疇是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外斯對鐵磁性解釋所提出的二個基本假設之一。
參考資料
- ^ Fukumoto,Yoshiyk,Kamijo(February 2002)"Effect of Milling Depth of the Junction Pattern on magneticproperties and yield i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Jpn.J. Appl. Phys.41:L183-L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