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泰勒

布魯克·泰勒(英語:Brook Taylor,1685年8月18日—1731年11月30日)出生於英格蘭米德薩斯郡,逝世於倫敦,是一名英國數學家,他主要以泰勒公式泰勒級數出名。

布魯克·泰勒
布魯克·泰勒
出生(1685-08-18)1685年8月18日
英格蘭米德薩斯郡
逝世1731年11月30日(1731歲—11—30)(46歲)
英格蘭倫敦
母校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知名於泰勒公式
泰勒級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數學
機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生平和著作

1701年布魯克·泰勒進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1709年他獲得法學學士,1714年法學博士學位[1]。他也學習數學。1708年他獲得了「振盪中心」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法,但是這個解法直到1714年才被發表[2]。因此導致約翰·伯努利與他爭誰首先得到解法的問題。他1715年發表的《Methodus Incrementorum Directa et Inversa》為高等數學添加了一個新的分支,今天這個方法被稱為有限差分方法。除其它許多用途外他用這個方法來確定一個振動弦的運動。他是第一個把成功地使用物理效應來闡明這個運動的人。在同一著作中他還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直到1772年約瑟夫·拉格朗日才認識到這個公式的重要性並稱之為「導數計算的基礎」(le principal fondement du calcul différentiel[3][4]

在1715年發表的《Linear Perspective》中泰勒將這個原理應用到比任何他的前任都要廣泛的範圍。但是由於他的寫作風格非常簡短不清晰,因此需要後人註釋後才能讀得懂[4][5]

1712年泰勒被選入皇家學會,同年他加入判決艾薩克·牛頓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就微積分發明權的案子的委員會。從1714年1月13日至1718年10月21日他任皇家學會的秘書。從1715年開始他的研究開始轉向哲學和宗教。1719年他從亞琛回到英國後寫的《關於猶太教犧牲》和《食血是否合法》未完成,後來在他的遺物中被發現。1721年他結婚,但是他父親不贊成這個婚姻,兩人因此不和。直到1723年他妻子死後他才又和父親和解。此後兩年中他住在家裏。1725年他再次結婚,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在生產時逝世(1730年),但是這次孩子,一個女孩兒,存活下來了。泰勒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壞,不久也逝世。雖然泰勒是一名非常傑出的數學家,但是由於不喜歡明確和完整地把他的思路寫下來,因此他的許多證明沒有遺留下來。

紀念

泰勒隕石坑是位於月球上的撞擊坑,以布魯克·泰勒的名字命名[6]

參考文獻

  1. ^ Taylor, Brook (TLR701B). A Cambridge Alumni Databas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 ^ Phil. Trans., vol. xxviii, p. xi.
  3. ^ "[L]e principal fondement du calcul différentiel". According to François-Joseph Fétis, (Biographie universelle…,第PA194頁,載於Google圖書, vol. 8, p. 194), the statement "the main foundation of differential calculus abstracted from any consideration of infinitely smalls and limits" was first printed in the Journal de l'École polytechnique, vol. 9, p. 5.
  4. ^ 4.0 4.1   Chisholm, Hugh (編). Taylor, Brook.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6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67–468. 1911. 
  5. ^ Both are disciples of Taylor's: Marlow Anderson, Victor J. Katz, Robin J. Wilson; Sherlock Holmes in Babylon: And Other Tales of Mathematical History,第PA309頁,載於Google圖書, p. 309
  6. ^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Taylor on Moon.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June 10,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