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戰役
廣西戰役,是國共內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力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與國軍白崇禧集團的戰役[2]:308。
廣西戰役 | |||||||
---|---|---|---|---|---|---|---|
12月11日,解放軍佔領鎮南關 | |||||||
| |||||||
參戰方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第40、41、45軍,第13兵團第38、39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第13、14、15軍,第15兵團第43軍 |
中華民國國軍第1兵團第14、71、97軍,第3兵團第7、48、126軍,第10兵團第46、56軍,第11兵團第58、125軍,第17兵團第100、103軍 國軍國防部突擊、交警總隊等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林彪 | 白崇禧 | ||||||
傷亡與損失 | |||||||
1.2萬餘人陣亡 15.6萬餘人被俘[1] |
背景
1949年10月,衡寶戰役後,華中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白崇禧部5個兵團12個軍共15萬餘人,由湘南退守廣西,企圖在退至粵桂邊境及湛江地區的廣州綏靖公署主任余漢謀部約4萬人策應下,以桂林為中心,沿全縣至柳州鐵路兩側組織防禦,阻止解放軍入桂。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指揮9個軍共40餘萬人,遵照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關於大迂迴大包圍作戰方針,決心分3路向廣西突進,求殲白崇禧集團於廣西境內[2]:308。
經過
10月31日,解放軍發起戰役。11月6日,解放軍西路第13兵團第38、第39軍由湘西南出發,11月10日分別攻佔靖縣、通道兩城。第十七兵團倉皇西逃,第13兵團乘勝追擊,於11月15日經黔南楔入廣西,向河池、百色疾進,切斷白崇禧西逃雲南、貴州之路。南路第4兵團第13、第14、第15軍和第15兵團第43軍,分別於11月10日和11月15日向廉江、茂名、信宜推進,切斷白崇禧海上逃路。
北路第12兵團第40、第41、第45軍進至湘桂邊境,一部於11月10日襲占全縣縣城。這時,第二野戰軍已突破白崇禧川黔防線,一部已逼近貴陽、遵義。白崇禧在處境孤立,西逃無望情況下,急調第三兵團、第十一兵團共5個軍由荔浦、恭城南下玉林、岑溪地區,企圖在余漢謀殘部配合下,發動「南線攻勢」,以打通撤往海南島道路,並令第一兵團、第十兵團由桂北南撤。第四野戰軍前指決心趁機在粵桂邊境圍殲其第三兵團、第十一兵團,令南路部隊以一部兵力在廉江至信宜一線佔領有利地形阻擊敵人,主力隱蔽待機;令西、北兩路部隊迅速南進,策應南路作戰。11月24日,白崇禧第三兵團、第十一兵團開始向廉江、茂名、信宜等地實施猛烈攻擊,受挫。11月27日,解放軍南路主力從廉江、茂名、信宜突然出擊,並乘勝猛追,攻佔容縣、玉林、陸川等地,殲滅第十一兵團一部。
11月30日,第43軍一舉突入博白縣城,殲滅白崇禧第三兵團部,俘華中軍政公署軍攻副長官兼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隨後,會同第4兵團主力將第三兵團所轄3個軍大部圍殲於博白、陸川地區。此時,余漢謀殘部乘隙襲占廉江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立即回師殲其一部。解放軍西、北兩路亦急速南下,在桂滇黔邊縱隊配合下,先後攻佔河池、桂林、柳州、梧州等,繼又進至東蘭、賓陽、貴縣一線。白崇禧「南線攻勢」失敗後,倉皇撤退。令第一兵團、第十兵團分別撤到南寧、欽州地區,第十一兵團殘部退向欽州,企圖從海上逃跑。為全殲白崇禧殘部於國境內,12月3日起,解放軍各路部隊繼續猛追,先後佔領百色、南寧、靈山、合浦等地。12月7日,將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和第一、第十兵團及其他殘部大部圍殲於欽州和小董圩地區。至12月14日,先後佔領鎮南關和愛店,戰役結束[2]:308。
結果
此役,國軍被殲約17.3萬人,2萬餘人竄逃國外[2]:308。白崇禧個人撤至海南島,國軍萬餘人撤入越南,即為日後富台部隊,其他餘部均被殲滅。解放軍佔領廣西全省和廣東省欽州(今屬廣西壯族自治區)、雷州半島等地區,為爾後雲南省和海南島戰役創造埋下伏筆[3]。解放軍繳獲各種炮1,250餘門,輕重機槍4,300餘挺,各種槍4.8萬餘支、汽車1,170餘輛,各種炮彈5.6萬餘發,子彈580萬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