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明歌

法蘭明歌(Flamenco),是源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的藝術形式,包括歌曲音樂舞蹈[1][2][3]

Flamenco」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弗拉門戈
臺灣佛朗明哥
港澳法蘭明歌
Flamenco *
國家西班牙
參考自363
地區 **歐洲和北美地區
入冊歷史
入冊歷史2010年(第5屆會議)
名錄代表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命名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地區

法蘭明歌的形成深受安達盧西亞地區的摩爾人猶太人的影響,還吸收了大量羅姆人(吉普賽人)的藝術元素。[4]

當代著名的法蘭明歌舞蹈家大多是羅姆人,由於西班牙政府以此推動旅遊業,法蘭明歌舞已經成了西班牙舞蹈,甚至是西班牙文化的代表。

法蘭明歌音樂有50種,每種有自己的節奏模式。法蘭明歌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5]

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弗拉門戈舞是人類非物質遺產的傑作之一。[6]

歷史

布拉斯·因方蒂在其著作《法蘭明歌的起源及其歌唱風格的秘密》中認為,「法蘭明歌」一詞源於西班牙拉伯語,即逃亡的農民。他認為在15世紀基督教勢力在安達盧西亞戰勝了摩爾人之後,很多摩爾人農民混跡羅姆人中,以躲避被迫離鄉背井或皈依基督教。他們假裝是羅姆人,而得以繼續他們的包括歌唱在內的傳統。

最初法蘭明歌只包括法蘭明歌清唱,後來加上了法蘭明歌結他的伴奏,有節奏地拍手或踢踏,和配以舞蹈。有時只有在結他伴奏下的法蘭明歌舞,但歌唱仍是法蘭明歌傳統的核心。近年來的伴奏樂器還包括 卡宏(一種敲擊的木箱)和舞娘手中的響板

法蘭明歌演變的細節大多已不可查證,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其來源是草根階層,本身的分化,基督教統治者對摩爾人、羅姆人、和猶太人的迫害。

當1492年卡斯提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亞拉岡斐迪南的軍隊征服了摩爾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堡壘格拉納達之後,宣佈採取宗教寬容政策,摩爾人和猶太人得以和平地歸順。然而後來異端裁判所說服了伊莎貝拉和斐迪南背信棄義,強迫摩爾人和猶太人要麼皈依基督教,要麼遷到非洲去。光在1499年就有五萬摩爾人被迫接受洗禮。於是大量摩爾人、猶太人、羅姆人逃往鄉下和山中。這就是法蘭明歌藝術形成的土壤。

正因為如此,法蘭明歌藝術中有大量的悲憤、抗爭、希望、和自豪的情緒宣泄。法蘭明歌歌唱者的自然接近沙啞的發音方式體現了這種藝術起源的環境,也影響了西班牙其他的藝術形式。

1774年法蘭明歌第一次見諸文字[7]。1869年到1910年被稱為法蘭明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在很多咖啡廳中有法蘭明歌表演。男、女舞步有了明顯區別:男的注重步法移動,而女的側重肢體語言。與此同時法蘭明歌結他成了一種獨特的結他,還湧現出了專門為法蘭明歌譜曲的音樂家。

欣賞

 
法蘭明歌舞蹈家貝蓮·馬雅,吉勒斯·拉爾蘭攝影,2001年

要欣賞最正宗的法蘭明歌表演,最好的地方是其發源地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以西維爾格拉納達等地的為最好。法蘭明歌舞廳的表演通常票價幾十歐元,但也有一些酒吧有法蘭明歌表演,收費主要是酒水費。欣賞時如能隨着音樂擊掌或喊「歐嘞」(Olé)則更容易融入法蘭明歌藝術氛圍之中。

人物

帕克·德·路西亞(Paco de Lucia),一代法蘭明歌結他傳奇人物,20世紀以來法蘭明歌界的領軍者之一,以極為高超的演奏技術和多產的音樂專輯著稱,所以又被稱為法蘭明歌之神[8]。在1968年-1977年間,他曾經為同樣是傳奇人物的法蘭明歌歌手卡梅隆·德·拉·艾斯拉合作了10張經典唱片,這使其成為法蘭明歌史上最為強悍的搭檔。從1979年後,他又與其他兩位爵士結他大師John McLaughlin和Al di Meola組成被認為歷史上最好的的結他三重奏(The Guitar Trio),三人共發行了數張融合各種音樂風格的唱片,尤其在1981年發行的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最為著名。

卡馬隆·德·拉·伊斯拉(Camarón de la Isla),西班牙歷史上最偉大的法蘭明歌歌手,他的聲音深邃而奔放,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而他高超的演唱技巧也把法蘭明歌音樂推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安東尼奧·加德斯(Antonio Gades)對法蘭明歌的國際知名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與跟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索拉合作拍了很多電影,在1978年也幫助創立了西班牙國家舞團,並且出任藝術總監的職務[9]

推廣

近年來,由於法蘭明歌舞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舞蹈,有助於緩解都市人的緊張生活,法蘭明歌舞在世界各地非西班牙語的國家中也得到了迅猛的推廣。在亞洲日本韓國臺灣中國香港上海廣州等地法蘭明歌舞成了一種新型的娛樂健身方式。光在東京就有上千家法蘭明歌舞蹈學校。台灣歌手蔡依林在演唱歌曲《海盜》、鄭中基在演唱歌曲《第一眼的愛情》、南夢宮的射擊電玩《空戰奇兵:貝爾卡戰役》時就伴以法蘭明歌舞。

詞彙

A

alegrías
是一種法蘭明歌曲式,屬於甘地尼亞調
alzapúa
結他演奏的技術,只使用拇指。

B

baile
法蘭明歌的舞蹈,其他種類的舞蹈會稱為danza

C

coletilla
較短的estribillo

E

escobilla
掃把腳。原字面意思是「掃帚」,指一段舞者做了一串踩腳( zapateados ) 的段落。
estribillo
在歌曲結尾反覆唱的短句,在歌唱時會跳最後一段的舞,cantaor唱的時候,會由baile跳舞,見coletilla

F

farruca
由西班牙北部 Galicia 傳來的民謠歌曲,通常由男舞者跳舞。

腳註

  1. ^ Leblon, Bernard. Gypsies and Flamenco: The Emergence of the Art of Flamenco in Andalusia. 由Ni Shuinear, Sinead翻譯. Hatfield: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Press. 2003: 72–73. ISBN 9781902806051. 
  2. ^ Aoyama, Yuko. The role of consump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a cultural industry: The case of flamenco. Geoforum (Elsevier). 2007, 38 (1): 103–113. doi:10.1016/j.geoforum.2006.07.004. 
  3. ^ *Manuel, Peter. Andalusian, Gypsy, and Class Identity inthe Contemporary Flamenco Complex. Ethnomusic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9, 33 (1): 51–52. 
  4. ^ Hayes, Michelle Heffner. Flamenco: Conflicting Histories of the Dance.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Books. 2009: 31–37. ISBN 978-0786439232. 
  5. ^ Ríos Ruiz, Manuel. Ayer y hoy del cante flamenco, Ediciones Istmo, Tres Cantos (Madrid), 1997. ISBN 84-7090-311-X.
  6. ^ Flamenco. ich.unesco.org.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2010 [September 30,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4). 
  7. ^ Akombo, David. The Unity of Music and Dance in World Cultures.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Books. 2016: 240–241. ISBN 978-0786497157. 
  8. ^ Koster, Dennis. Guitar Atlas, Flamenco. Alfred Music Publishing. 1 June 2002: 5 [4 March 2013]. ISBN 978-0-7390-24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9. ^ 西班牙國家舞團網頁. [201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3). 

參考資料

  • Álvarez Caballero, Ángel: El cante flamenco, Alianza Editorial, Madrid, Second edition, 1998. ISBN 84-206-9682-X (First edition: 1994)
  • Álvarez Caballero, Ángel: La Discografía ideal del cante flamenco, Planeta, Barcelona, 1995. ISBN 84-08-01602-4
  • Anon. 2010. "El flamenco es declarado Patrimonio Cultural Inmaterial de la Humanidad por la Unesco"[永久失效連結], Yahoo Noticias, 16 November 2010 (accessed 16 November 2010).
  • Anon. "Palos & compas ". Flamenco-Events.com (2012; accessed 19 March 2020).
  • Anon. "Palos del Flamenco: Categorías". flamencoexport.com (2019, accessed 19 March 2020).
  • Arredondo Pérez, Herminia, and Francisco J. García Gallardo: "Música flamenca. Nuevos artistas, antiguas tradiciones" In Andalucía en la música. Expresión de comunidad, construcción de identidad, edited by Francisco J. García y Herminia Arredondo. Sevilla: Centro de Estudios Andaluces, 2014, pp. 225–242. ISBN 978-84-942332-0-3
  • Banzi, Julia Lynn (PhD): "Flamenco Guitar Innovation and the Circumscription of Tradition" 2007, 382 pages; AAT 328581, DAI-A 68/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 Caba Landa, Pedro, and Carlos Caba Landa. Andalucía, su comunismo y su cante jondo. First edition, Editorial Atlántico 1933. Third edition, Editorial Renacimiento 2008. ISBN 978-84-8472-348-6
  • Coelho, Víctor Anand (Editor): "Flamenco Guitar: History, Style, and Context",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Guit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13–32.
  • García Lorca, Federico. "El cante jondo (Primitivo canto andaluz)". In [需要完整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