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斯拉夫

波兰第四大城市,下西里西亚省省会

樂斯拉夫[a],國語譯弗羅茨拉夫,歷史上按德語稱爲布雷斯勞布列斯勞[b],是波蘭城市,位於該國西南部的奧得河畔,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西亞省的省會。該市人口約爲67.3萬人(2024年),列波蘭第四大城(次於華沙克拉科夫羅茲),同時也是波蘭僅次於華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經濟、文化、交通等諸多方面都在波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樂斯拉夫
Wrocław

布雷斯勞
Breslau
樂斯拉夫 Wrocław旗幟
旗幟
樂斯拉夫 Wrocław徽章
徽章
格言:「Wrocław — Miasto spotkań / 樂斯拉夫 — 相遇的地方」
樂斯拉夫 Wrocław在波蘭的位置
樂斯拉夫 Wrocław
樂斯拉夫
Wrocław
座標:51°06′36″N 17°01′57″E / 51.11°N 17.0325°E / 51.11; 17.0325
國家 波蘭
下西利西亞省
市縣
建立10世紀
獲城市權1242年
政府
 • 市長Jacek Sutryk
面積
 • 城市292.82 平方公里(113.06 平方英里)
海拔105−155 公尺(−400 英尺)
人口(2024)
 • 城市673,531人
 • 密度2,300人/平方公里(5,957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1,100,000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政號碼50-041 to 54-612
電話區號+48 71
車牌DW
網站www.wroclaw.pl

樂斯拉夫在其城市發展史上的大部分時期內,一直是一個以多民族、多元文化爲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蘭捷克猶太等民族均扮演過重要角色。而德語曾長期是佔有優勢地位的語言,該市的德語名稱布雷斯勞(Breslau)的知名度一直很高,二戰以前該市曾是德國重要的工商業與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規模居全德國第六位,那時人口已達60多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領土調整和民族大遷徙中,該市是德國在戰後失去的最大城市,原有的德國居民被迫西遷,而波蘭東部因爲割讓給蘇聯,大批波蘭人湧入這座城市導致樂斯拉夫在人口構成上基本上成爲一個純粹的波蘭城市,但由於保留下來的以及戰後重建的大量普魯士奧地利乃至波希米亞風格的建築,該市在波蘭境內仍是一個頗爲獨特的城市。

名稱

樂斯拉夫最早見於記載,是在1000年,那一年波蘭新成立了樂斯拉夫教區,主教是約翰[1]。最早的城市名稱是Sigillum civitatis Wracislavie,得名於統治該市的波希米亞公爵弗拉季斯拉夫一世。中世紀早期,該市的名稱是Vratislav捷克語)或Wrocisław波蘭語)。拉丁語的市名Wratislavia是採用了捷克語的讀音。波蘭語的名稱後來逐漸簡化,由Wrocisław簡化至Wrotsław,到12世紀再簡化爲Wrocław。在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普魯士德國,該市正式使用的官方市名除了使用拉丁語名稱Wratislavia外,主要使用其德語名稱「布雷斯勞」(Breslau)。今天,該市的名稱問題仍然容易引起德國和波蘭民族主義者的爭議。對於該市現在佔主體的波蘭居民,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生的居民,該市過去曾使用過的德國名稱「布雷斯勞」已經相當陌生。

地理

 
樂斯拉夫的衛星地圖

樂斯拉夫位於波蘭西南部的奧得河河谷平原,南面是西里西亞丘陵地帶。奧得河流經市區的河段形成數座小島,如沙島座堂島,其中座堂島是該市最早形成的街區,後來城市以此爲核心發展到奧得河兩岸。

樂斯拉夫的氣候類型屬於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總體而言氣候溫和,但是冬季偏於寒冷,陰天較多,夏季較爲潮濕。每年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平均氣溫爲-0.5攝氏度,平均最低氣溫爲-3.7攝氏度;最熱的月份是7月,平均氣溫爲20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爲24.6攝氏度。年降水量約600毫米,每月的降雨日數(日降雨量不少於1毫米)都在10-14天之間。

歷史

中世紀

 
該教堂始建與1241年至1242年
 
1493年《紐倫堡編年史》中的布雷斯勞(樂斯拉夫)

在10世紀,樂斯拉夫奧得河上的座堂島已經形成一個集市,是古代從萊比錫前往奧波萊克拉科夫基輔的貿易路線上的一個渡口。它最初是大摩拉維亞的屬地,不久改屬波希米亞。990年代,該居民點一度被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佔領,隨後又被波希米亞奪回。1000年,羅馬教廷設立了樂斯拉夫教區,建造了主教座堂和要塞,因而該市成爲西里西亞的行政和宗教中心。1139年該地成爲西里西亞公國的首府。116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將西里西亞分爲2個公國來統治,西里西亞公爵從神聖羅馬帝國得到了這塊封地。13世紀,西里西亞進入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西部的日耳曼人移民。

1241年蒙古侵略期間,大部分人口撤離該市,剩下的市民躲進了城堡。城市被蒙古人洗劫並燒毀,但是蒙古軍隊沒有花時間圍困城堡就離開了。1262年,重建起來的城鎮被授予馬格德堡權利,正式設立了市議會。這時,來自西面的許多日爾曼移民補充了人口的損失。大約1300年,波希米亞國王兼任西里西亞公爵和波蘭國王,包括樂斯拉夫在內的整個西里西亞成爲波希米亞王國(盧森堡王朝)的一部分。

該市是北歐貿易城市漢薩同盟的一個成員,居民有西里西亞人、波希米亞人、摩拉維亞人和波蘭人,德語已經成爲當地的主要語言。1493年的《紐倫堡編年史》中記載了一位波蘭商人從克拉科夫前往布拉格時途經此地,他見到:

西里西亞的布雷斯勞是一個位於奧得河畔的潮濕的德國城鎮……河流的兩岸都是德國人。不過……波蘭語也經常使用。

16世紀初宗教改革期間,和下西里西亞大部分地方一樣,該市人口中的壓倒多數成爲更正教路德會信徒,但在反宗教改革期間,新教信仰被取得哈布斯堡王朝支持的奧地利和波蘭耶穌會所強制查禁。1526年起,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這片土地。

霍亨索倫王朝

 
1640年的城市
 
17世紀後半葉的城市
 
1736年的城市
 
1890年-1900中央集市廣場
 
1900年的布雷斯勞和附近村莊

1675年波蘭皮雅斯特王朝僅存的西里西亞公爵——喬治威廉四世絕嗣之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直接統治樂斯拉夫。他們採取強制手段,想讓樂斯拉夫居民重新皈依天主教,但多數市民仍保持新教信仰。在1740年代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西里西亞的大部分被普魯士王國合併。普魯士聲稱:這一行動是根據1534年他們與皮雅斯特家族的西里西亞公國(領地佔全部西里西亞的六分之一)之間的協議,確定當皮雅斯特王朝絕嗣時,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就成爲樂斯拉夫的合法統治者;但哈布斯堡一直不承認此協議,自行在1675年吞併西里西亞公國,統一全部的西里西亞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之後,普魯士加入了德意志邦聯。1811年重建了布雷斯勞大學(時稱腓特烈·威廉大學)。1813年,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布雷斯勞發表了「致我的人民」(An mein Volk)演說,聲明普魯士將與俄國結盟,擊敗拿破崙·波拿巴。1840年,布雷斯勞人口達到10萬。

1871年,由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成立。在德國統一進程中,布雷斯勞發展成爲德國第六大城市和主要工業中心,特別以亞麻和棉紡織業著稱,人口從1860年到1910年之間增長了3倍,超過50萬人。其中德國人佔95.71%,波蘭人佔2.95%,德波混血種佔0.67%,捷克人佔0.68%。這一時期有不少歷史照片保存下來,包括1907年第7屆全德歌詠會、1913年萊比錫戰役一百周年展覽。

威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民眾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刺激,民族主義情緒上升。1920年8月,西里西亞起義期間,德國人毀壞了布雷斯勞的波蘭語學校,燒毀了當地波蘭語圖書館,1923年,在該市發生了一場排猶騷動。[2] 1920年代,布雷斯勞還授予阿道夫·希特拉榮譽市民稱號。1933年,蓋世太保開始了行動,對付波蘭和猶太學生(發給特別的種族隔離身份文件)、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工團主義者和其他被認爲是危害國家的人[3]。有人甚至因爲公開使用波蘭語而被捕。[4] 1938年,布雷斯勞的波蘭人之家被警察摧毀[3],該市1萬名猶太人中大部分被趕進集中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布雷斯勞剩下的猶太人也都遭到納粹有計劃的屠殺。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大部分波蘭精英分子離開該市,留下的波蘭人領袖都被送進集中營。[3] 從1939年到1945年,該市通過種族清洗,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德國城市。[5]

1945年2月,蘇聯紅軍逼近該市,狂熱的納粹黨人地方長官卡爾·漢克宣佈將布雷斯勞建成一個軍事要塞,當局安排市民參加建造要塞的工程,威脅任何人拒絕指定工作逃亡者將被射殺。此外還動用了集中營的囚犯作爲奴隸勞工。圍城期間,德國當局將沿着凱撒街的一塊時髦的住宅區夷爲平地,以建造一個軍用機場,用於要塞的供給。不計其數的德國平民和奴隸勞工死於機場建造過程中。

3月初,卡爾·漢克終於取消了禁令,允許婦女兒童撤離,但在撤離過程中,有18000人無法抵禦零下二十攝氏度的低溫和暴風雪而凍死(大部分是兒童)。這時布雷斯勞戰前60萬人口中只剩下20萬人還留在這裏,這還只是因爲通往西部的鐵路已被破壞或過度超載。

1945年5月6日,在將近3個月的圍城之後,布雷斯勞要塞終於投降,它是德國東部最後一個陷落的大城市。布雷斯勞戰役結束時,有4萬布雷斯勞人死在住宅和工廠的廢墟之中,城市有65%–80%被摧毀。作爲報復行動,進城的蘇聯紅軍野蠻地攻擊倖存的平民。[6]

波蘭城市

 
1997年洪水後市中心被破壞

根據《波茨坦協定》的規定,德國將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包括布雷斯勞在內的西里西亞在內的11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割讓給波蘭,作爲對波蘭東部割讓給蘇聯18萬平方千米領土的補償。布雷斯勞是德國喪失領土上最大的一座城市。從1945年到1949年期間,該市和西里西亞地區原來的德國居民均被向西驅趕到戰後剩下的德國領土,在這過程中,蘇聯紅軍曾對德國婦女進行集體強姦,造成恐怖的氣氛,促使德國人儘快撤走;波蘭政府和蘇聯軍隊進行過鎮壓。不過,直到1950年代末,還有少量的德國人堅持留在那裏。該市最後一所德國學校直到1963年才關閉。同時,約有30萬波蘭人被重新安置在弗洛茨瓦夫,他們一部分來自波蘭中部小鎮和村莊,不過很多人是來自波蘭東部割讓給蘇聯的地區,例如利沃夫(今屬烏克蘭)、維爾紐斯(今屬立陶宛)或格羅德諾(今屬白俄羅斯)。1948年,樂斯拉夫已有30萬波蘭人,德國人只剩7000名。

波蘭合併該市後,1948年在該市舉辦一次「光復國家展覽」,宣佈該市改名爲樂斯拉夫。

1997年7月,該市遭遇奧得河大洪水[7]。2005年,該市遭遇暴風襲擊,颳倒了許多樹木,造成3人身亡。暴風是地方性的,沒有影響到其他大城市。2006年,樂斯拉夫的百年廳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人口變化

樂斯拉夫的人口經歷過劇烈的變化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39年,該市人口已經達到629,565人,名列德國第六位,較慕尼黑、萊比錫等還要發達。到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由於接管該市的蘇聯軍隊和波蘭政府對原有的德國居民採取驅逐政策,致使城市人口迅速下降到171,000人。隨後又有大批來自波蘭原東部領土(割讓給蘇聯)的波蘭人填補了德國人西遷後形成的真空,人口逐步上升,到1990年前後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年份 人口
1800年 64,500
1831年 89,500
1850年 114,000
1852年 121,100
1880年 272,900
1900年 422,700
1910年 510,000
1925年 555,200
1933年 625,198
1939年 629,565
年份 人口
1946年 171,000
1956年 400,000
1960年 431,800
1967年 487,700
1970年 526,000
1975年 579,900
1980年 617,700
1990年 640,577
1999年 650,000
2003年 638,000

[8]

經濟

樂斯拉夫傳統上是西里西亞工業區的核心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德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之一,最早發展起來的產業是亞麻和棉紡織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力和煤炭資源作爲動力。後來,鐵路機車製造和電子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目前樂斯拉夫的經濟地位雖然不及二戰以前,已經遠遠落後於昔日與之規模大致相當的慕尼黑法蘭克福,但在波蘭,該市仍然屬於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經濟規模在波蘭城市中僅次於首都華沙。1990年以後,約2000多家國外公司在此設立了分公司,著名的大公司有Volvo西門子惠普豐田汽車大眾汽車東芝Bosch等。

交通

 
樂斯拉夫火車總站

經過樂斯拉夫的高速公路有橫貫波蘭南部主要工業區的A4(歐洲E40公路的一部分,向西經德國德累斯頓到法國,向東經卡托維茨、克拉科夫、烏克蘭利沃夫到中亞)、A18(通往柏林)、A8(目前只有樂斯拉夫附近長28千米的路段,2007年開工修建華沙到布拉格全線,預計2010年完工)。

樂斯拉夫是歐洲的鐵路樞紐之一,火車站不僅開通前往波蘭各地的國內列車,也有不少班次是前往柏林德累斯頓漢堡基輔布達佩斯布拉格等地的國際列車。樂斯拉夫Brochów波蘭語Wrocław Brochów是波蘭的第二大貨運站。樂斯拉夫作爲奧得河上的港口,內河航運業也很重要。樂斯拉夫國際機場有固定航班飛往法蘭克福、哥本哈根、維也納和華沙。

建築

 
河畔風光
 
樂斯拉夫市政廳
 
座堂島上的主教座堂

樂斯拉夫市區在過去的德國時代曾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擁有過爲數眾多的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直到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各種風格的精美建築。雖然其中有70%毀於二戰末期的戰火,但還是有爲數不少的建築倖存了下來,或是在戰後得到恢復。弗洛茨瓦夫的哥特風格出現最早,座堂島上擁有高大雙塔的聖母主教座堂和公爵禮拜堂都屬於這種風格;它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主要歸功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廷建築師,樂斯拉夫大學和座堂島上的聖伊利沙伯教堂就是屬於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

 
百年廳

弗洛茨瓦夫還有一批德國摩登建築建築師的卓越作品,其中馬克斯·伯格建於1911年-1913年的作品百年廳德語:Jahrhunderthalle,波蘭語:Hala Ludowa)是其中最重要的。這幢建築並無富麗堂皇的裝飾,而是以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和現代工程建築學先驅著稱。2006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它的中心是一個直徑35米,高42米的圓形空間,約可容納6000多人。

文化

樂斯拉夫擁有14座博物館、10座劇院、愛樂音樂廳、歌劇院、以及15座美術館。每年還舉辦爵士樂音樂節等年度文化活動。

教育

 
樂斯拉夫大學

樂斯拉夫爲波蘭第三大教育重鎮,現有11所國立大學,總計有30所大學,共有約13.5萬學生,職員數約7400人[9]樂斯拉夫大學最初於1702年由耶穌會創辦,1811年重建,有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建築。(樂斯拉夫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下設10個學院,有43000名學生[10]。樂斯拉夫理工大學(Politechnika Wrocławsk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也是一座古老的學府,創辦於過去的波蘭歷史名城、今天則屬於烏克蘭利沃夫,二戰以後隨移民遷到樂斯拉夫,現有35000學生[11]。此外,設在樂斯拉夫的國立大學還有樂斯拉夫醫科大學(樂斯拉夫醫科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樂斯拉夫體育學院 (Akademia Wychowania Fizyczneg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樂斯拉夫經濟大學(Akademia Ekonomiczna im. Oskara Langeg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2]、樂斯拉夫農業大學(Akademia Rolnicza we Wrocławi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樂斯拉夫環境與生命科學大學(Uniwersytet Przyrodniczy we Wrocławi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樂斯拉夫美術學院(Akademia Sztuk Pięknych we Wrocławi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Karol Lipinski 音樂大學(Akademia Muzyczna im. Karola Lipińskieg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戲劇學院(Państwowa Wyższa Szkoła Teatralna)、Tadeusz Kościuszko 陸軍學院(Wyższa Szkoła Oficerska Wojsk Lądowych)。此外還有一些神學院和許多私立高等學校。

體育

 
Euro2012體育場

樂斯拉夫地區有許多受歡迎的職業運動隊。目前最流行的運動是籃球,該市的男子籃球隊曾獲得前波蘭冠軍、2004年賽季第二名。該市其他男子職業隊還有男子足球隊(獲1977年, 2012年波蘭足球冠軍賽冠軍,1976年、1987年波蘭杯得主,1987年波蘭超級盃得主)、男子手球隊(2003/2004年度第一名)、男子泥地賽車隊(2003/2004年度第一名)、男子排球隊和男子拳擊隊(2003/2004年度第一名)。樂斯拉夫的女子職業隊有:女子足球隊(2003/2004賽季第一名)、女子手球隊(2003/2004賽季第一名)、女子乒乓球隊(2003/2004賽季第一名)和女子排球隊(波蘭甲組女排聯賽2003/2004賽季第六名)。業餘的體育活動在成千的樂斯拉夫市民中和很多學校都很盛行。

第十屆世界運動會2017年於樂斯拉夫舉行[13][14]

名人

出生於樂斯拉夫的名人有亞道夫·安達臣(19世紀國際象棋名人)、馬克斯·伯格(建築師)、迪特里希·潘霍華(進行反納粹運動的宗教領袖)、恩斯特·卡西爾(哲學家)、奧托·克倫佩勒(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羅伯特·基爾霍夫(物理學家)、斐迪南·拉薩爾(德國社會主義者及革命者)、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第一次世界大戰著名王牌飛行員)、旺達·盧切薇茲(著名女登山家)、腓特烈·施萊馬赫(神學家和哲學家)、西勒修斯(17世紀德國-波蘭宗教詩人)、伊迪特·施坦因(德國哲學家,天主教修女)、胡果·斯廷豪斯(數學家)、邁克爾·拉賓(1976年圖靈獎得主)等。

該市的諾貝爾獎得主共有10位,他們是:

  1. 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
  2. 菲利普·萊納德(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 愛德華·畢希納(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
  4. 保羅·埃爾利希(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 蓋爾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諾貝爾文學獎)
  6. 弗里茨·哈伯(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7. 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
  8. 奧托·施特恩(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9. 馬克斯·玻恩(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 萊因哈德·澤爾騰(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氣候

樂斯拉夫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9.7
(67.5)
20.1
(68.2)
25.4
(77.7)
30.1
(86.2)
33.9
(93.0)
36.3
(97.3)
39.0
(102.2)
37.7
(99.9)
34.6
(94.3)
28.1
(82.6)
20.9
(69.6)
17.7
(63.9)
39.0
(102.2)
平均高溫 °C(°F) 3.0
(37.4)
4.3
(39.7)
9.0
(48.2)
14.5
(58.1)
20.0
(68.0)
22.8
(73.0)
24.6
(76.3)
24.3
(75.7)
19.9
(67.8)
14.4
(57.9)
7.7
(45.9)
3.9
(39.0)
14.0
(57.2)
日均氣溫 °C(°F) −0.5
(31.1)
0.4
(32.7)
4.2
(39.6)
9.9
(49.8)
14.9
(58.8)
18.2
(64.8)
19.9
(67.8)
19.5
(67.1)
15.2
(59.4)
10.0
(50.0)
4.7
(40.5)
0.9
(33.6)
9.8
(49.6)
平均低溫 °C(°F) −3.7
(25.3)
−2.8
(27.0)
0.2
(32.4)
5.2
(41.4)
10.0
(50.0)
14.4
(57.9)
15.3
(59.5)
15.2
(59.4)
11.2
(52.2)
5.9
(42.6)
2.3
(36.1)
−2
(28)
5.9
(42.7)
歷史最低溫 °C(°F) −30
(−22)
−29.4
(−20.9)
−22.1
(−7.8)
−6.3
(20.7)
−3.1
(26.4)
1.1
(34.0)
4.7
(40.5)
2.9
(37.2)
−2
(28)
−6
(21)
−15.4
(4.3)
−22.7
(−8.9)
−30
(−22)
平均降水量 mm(吋) 34
(1.3)
32
(1.3)
39
(1.5)
38
(1.5)
54
(2.1)
69
(2.7)
75
(3.0)
65
(2.6)
43
(1.7)
38
(1.5)
41
(1.6)
38
(1.5)
566
(22.3)
平均降水天數 14 12 12 10 13 12 14 13 11 13 15 12 151
平均相對濕度(%) 81 84 76 69 66 70 71 71 75 78 83 85 76
月均日照時數 59 68 117 169 221 225 223 217 151 118 54 44 1,666
數據來源:[15]

友好城市

註釋

  1. ^ 波蘭語Wrocław[ˈvrɔt͡swaf]
    捷克語Vratislav
    西里西亞語Wrocłow
    Lower SilesianBrassel
    拉丁語Vratislavia
  2. ^ 德語:Breslau發音:[ˈbʁɛslaʊ]
  1. ^ Thietmar編年史
  2. ^ Davies, Moorhouse, p. 396
  3. ^ 3.0 3.1 3.2 Davies, Moorhouse, p. 395
  4. ^ Kulak, p. 252
  5. ^ Davies, Moorhouse, p. 394
  6. ^ 布列斯勞要塞被苏军包围- 相册. [2006-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20). 
  7. ^ 1997年奧得河大洪水- 相冊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27.
  8. ^ Ludność we Wrocławiu. obsluga-informatyczna.com.pl.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9. ^ Fitch Rating Report on Wrocław dated July 2008, p.3
  10. ^ Ranking Szkół Wyższych tygodnika WPROST. Szkoly.wprost.pl. [6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8). 
  11. ^ Ranking Szkół Wyższych tygodnika WPROST. Szkoly.wprost.pl. [6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12. ^ Ranking Szkół Wyższych tygodnika WPROST. Szkoly.wprost.pl. [6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13. ^ Candidate host cities for 2017. [2012-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4). 
  14. ^ The Shortlist for 2017. [2012-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15. ^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參考文獻

波蘭語

  • Encyklopedia Wrocławia. Wrocław 2001
  • Wrocław jego dzieje kultura. Warszawa 1978
  • G. Scheuermann. Das Breslau-Lexikon. Dülmen 1994
  • K.Maleczyński, M.Morelowski, A.Ptaszycka, Wrocław. Rozwój urbanistyczny. Warszawa 1956
  • W.Długoborski, J.Gierowski, K.Maleczyński, Dzieje Wrocławia do roku 1807., Warszawa 1958
  • Microcosm, Portrait of a Central European City, by Norman Davies and Roger Moorhouse (Jonathan Cape, 2002) ISBN 978-0-224-06243-5 (ISBN 978-83-240-0172-9 – Polish translation)
  • Kulak, Teresa. "Wrocław". Wrocław: Wydawnictwo Dolnośląskie. 2006. ISBN 83-7384-472-4. 
  • John Paull (2013) Breslau (Wrocław): In the footsteps of Rudolf Steiner, Journal of Bio- Dynamics Tasmania, 110 (Winter):10-15

http://orgprints.org/22976/27/22976.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德文

  • Literaturdokumentation zur Geschichte Ostmitteleuropas (Herder-Institut (Marburg)[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udwig Burgemeister, Günter Grundmann (Hrsg.): Die Kunstdenkmäler der Stadt Breslau. 3 Bände. Wilhelm Gottlieb Korn, Breslau 1930–1938 (Digitalisate: Band 1, Band 2, Band 3)
  • Straßenverzeichnis von Breslau und den eingemeindeten Vororten mit Angabe der Zustellpostanstalten. Oberpostdirektion, Breslau 1932 (Digitalisat)
  • Traud Gravenhorst: Schlesien – Erlebnisse eines Landes. Korn, Breslau 1938 (Neuausgabe: Bergstadtverlag Korn, München 1952)
  • Hugo Hartung: Der Himmel war unten. Bergstadtverlag Korn, München 1951 (Roman)
  • Władysław Jan Grabski: Dwieście miast wróciło do Polski. Poznań 1948.
  • Władysław Jan Grabski: Trzysta miast wróciło do Polski. Informator historyczny 960–1960. Pax, Warszawa 1960
  • Paul Peikert: Festung Breslau in den Berichten eines Pfarrers. 22. Januar bis 6. Mai 1945. Berlin, VOB Union-Verlag 1966 (Neuausgabe: Wroclaw 2000)
  • Klaus Ullmann: Schlesien-Lexikon. Für alle, die Schlesien lieben. 6. verbesserte Auflage, Kraft, Würzburg 1992 ISBN 978-3-8083-1168-4
  • Norman Davies, Roger Moorhouse: Die Blume Europas. Breslau – Wroclaw – Vratislavia. Die Geschichte einer mitteleuropäischen Stadt. Droemer Knaur, München 2002 ISBN 978-3-426-27259-6
  • Hugo Weczerka (Hrsg.): Handbuch der historischen Stätten. Schlesien. 2. verbesser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Kröner, Stuttgart 2003 ISBN 978-3-520-31602-8
  • Małgorzata Urlich: Reiseführer durch Breslau. Wegweiser zu den wichtigsten Sehenswürdigkeiten. Via Nova, Wrocław 2005. ISBN 978-83-88649-90-5
  • Janusz Czerwinski, Mariola Malerek: Breslau und Umgebung. 5. überarbeitete Auflage, Laumann, Dülmen 2003 ISBN 978-3-89960-098-8 (Reiseführer)
  • Gleiss, Horst: Breslauer Apokalypse 1945, Dokumentarchronik vom Todeskampf und Untergang einer deutschen Stadt und Festung am Ende des Zweiten Weltkrieges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internationalen Presseforschung, persönlicher Erlebnisberichte von Augenzeugen und eigenen Tagebuchaufzeichnungen. 10 Bände (12183 Seiten), Naturia et Patria Verlag, Wedel 1986–1997
  • Ernst Hornig: Breslau 1945. Erlebnisse in der eingeschlossenen Stadt. Bergstadtverlag Korn, Würzburg 1975, 2. Auflage: Würzburg 1986. ISBN 978-3-87057-063-7
  • Gregor Thum: Die Fremde Stadt Breslau 1945. Siedler, Berlin 2003. ISBN 978-3-88680-795-6 (Frankfurt (Oder), Univ., Diss., 2002)
  • Marek Graszewicz, Marek Zybura: Wrocław liryczny – Lyrisches Breslau. Wirydarz, Wrocław 1997. ISBN 978-83-7155-005-8
  • Dagmar Nick: Jüdisches Wirken in Breslau. Eingeholte Erinnerung: Der alte Asch und die Bauers. Bergstadtverl. Korn, Würzburg 1998. ISBN 978-3-87057-219-8
  • Encyklopedia Wrocławia. Wydawnictwo Dolnośląskie, Wrocław

外部連結

51°07′N 17°02′E / 51.117°N 17.033°E / 51.117; 1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