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宣(?—4年),字子佩西漢淮陽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彭宣精研《易經》,仕途幾度沉浮,於漢哀帝年間官至大司空,獲封長平侯王莽權傾朝野後,彭宣請求退休獲准,數年後在封地壽終正寢,諡號「頃」[1][2]

生平

早年經歷

彭宣研習《易經》,拜張禹為師,被推選為博士,轉任東平國太傅。張禹因為是漢成帝的老師而受到尊敬、信任,他向朝廷舉薦說彭宣精通經典,威嚴穩重,可以委任政事,於是彭宣在永始三年進京擔任右扶風,翌年升遷為廷尉。其後由於彭宣是諸侯國出身的人,所以在元延二年被調離京城擔任太原郡太守[1]

宦海浮沉

幾年後,彭宣再度於綏和元年入京任大司農,隔年調職為光祿勳漢哀帝即位後擔任右將軍建平元年改遷左將軍。過了一年多,漢哀帝打算任用丁、傅兩家外戚出任武臣,便下策書給彭宣說:「有關部門多次上奏說,諸侯國的人不能在宮中擔任警衛,將軍您不適宜掌管兵馬,身居高位。朕考慮將軍您肩負漢朝將領這麼重要的職位,而您的兒子此前又娶了淮陽王的女兒為妻,婚姻關係親密,這並不符合國家的制度。今派光祿大夫賞賜將軍您黃金五十斤,四匹馬拉的安車,請您交還左將軍的印綬,以關內侯的身份回鄉吧」[1][2]

彭宣被罷官後的數年間,諫大夫鮑宣多次推薦他。恰巧元壽元年的正月初發生日食,鮑宣再次進言,漢哀帝於是徵召彭宣入朝做光祿大夫,升遷御史大夫。元壽二年,漢哀帝更改三公官名,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彭宣封長平侯[1][2]

急流勇退

此時正好遇上漢哀帝駕崩,新都侯王莽出任大司馬,執掌朝政,獨攬大權。彭宣上書說:「三公如同之三足,共同扶持君主,如果其中一足不勝任,就會有傾覆鼎中美食的危險。臣資質淺薄,年老多病,糊塗健忘,希望允許臣交出大司空、長平侯的印綬,請辭回鄉,等待填屍溝壑。」王莽將此事稟告太后王政君,太后給彭宣下達策書說:「您任職的時間不長,尚未建立卓著功德,迫於年老糊塗,難以輔佐國家,安撫天下。現在派光祿勳甄豐給您傳下詔書,請交上大司空的印綬,回到您的封國去吧。」王莽怨恨彭宣請求致仕,所以沒有按例賜給彭宣黃金和安車駟馬。彭宣居住在封地數年後去世,諡號為「頃」。其爵位傳給兒子,直到孫輩,王莽敗亡後,封國才斷絕[1][2]

評價

  • 班固:彭宣見險而止,異乎苟患失之者矣[1]
  • 王夫之平當、彭宣皆見稱於班固,宣未可與當並論也。當臨受侯封,臥病不起以固辭之,知世不可為,鬱邑以死,可謂知恥矣。當之在位,丁、傅持權,而史稱帝雖寵任丁、傅,而政自己出,異於王氏;則當逡巡以死,而不忝無實之封,於自守之道未失也。若宣者,位司空為漢室輔,王莽殺兩后,誅異己,腹心爪牙交布朝廷,而元后為國賊之內主,此正宣肝腦塗地、激天下忠烈之氣、以救一線之危者,而為全軀、保妻子之謀,謝不能以引退,尚足為人臣子乎?龔勝邴漢且猶在梅福之下,所任異也,而況宣位三公之重哉?宣者,與董賢孔光並居臺輔而不慙者也,其生平可知矣。班固曰:「見險而止」,率天下以疾視君父之死亡而不恤,必此言夫[3]

延伸閱讀

[]

 漢書/卷071》,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
  2. ^ 2.0 2.1 2.2 2.3 資治通鑒》·漢紀
  3. ^ 讀通鑑論》·卷五
前任:
何武
西漢御史大夫
前2年-前1年
繼任:
改為大司空
前任:
由御史大夫改
西漢大司空
前1年
繼任:
王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