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行星
微行星(Planetesimal)被認為是存在於原行星盤和岩屑盤內的固態物體。
一種被廣為接受的行星形成理論是維克托·薩夫羅諾夫(Viktor Safronov)的微行星假說,說明行星的形成是由微小的塵埃顆粒經由不斷的碰撞和黏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個體。當這個個體的直徑達到大約1公里的大小,就可以直接經由相互間的重力吸引,更快地形成月球尺度的原行星,成為龐然大物。這就是微行星如何經常被定義的。比微行星小的物體依賴布朗運動或是氣體中的湍流運動,使彼此間能發生足以導致黏合的碰撞。還有,微行星也可能在原行星盤的盤面中段塵埃顆粒密集成層的區域,因為經歷重力的不穩定而聚集。許多的微行星會因為劇烈的撞擊而破碎,但是一些最大的微行星可能經歷這個階段後仍能存在並繼續增長成為原行星,然後成為行星。
一般相信這個時期大約在38億年前,在經歷了後期重轟炸期的階段之後,大部分在太陽系內的微行星不是完全被拋出太陽系外,就是進入距離異常遙遠的軌道,例如歐特雲,或是被來自類木行星(特別是木星和海王星)規則的重力輕輕的推送而與更大的物體碰撞。少數的微行星可能被捕獲成為衛星,像是火衛一和火衛二,以及類木行星許多高傾角的衛星。
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微行星對科學家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們蘊含了有關我們的太陽系誕生時的訊息。雖然它們的外表的化學組成可能已經被強烈的太陽輻射改變,但內部的成分基本上仍是微行星形成時未被碰觸過的原始物質。這使每個微行星都像「時間膠囊」,它們的結構能告訴我們太陽星雲以及我們的行星系統形成時的條件。
微行星的定義
在英文裏,planetesimal這個字源於數學無窮小量(無限小)的觀念,字面上的意義是無限小的行星。
當這個名詞被運用在行星形成的過程中時,有些科學家也會使用微行星這個字眼當作為一般的太陽系小天體-像是小行星和彗星-,它們是在形成的過程中被留下的天體。在2006年,居於行星形成領導地位的專家們在會議中決議[2]微行星的定義如下:
“ | 微行星是可以累積成為行星的固體物質,它的內部的力量是由自身的重力控制,並且它的軌道動力不受氣體阻力的影響。在太陽星雲內,這樣的物體大小約在一公里左右。 | ” |
在現在的太陽系,這些小物體也依據動力學和構成來分類,並且也做了些附帶的演變[3] [4] [5], 例如,成為彗星、古柏帶天體或特洛依小行星。換言之,一些微行星適合成為其他種類的天體,一旦行星的形成結束,它們就會被賦予有其他不同的名稱。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定義沒有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背書(認可),並且其他的工作小組也許會選擇採取同樣或採用不同的定義。
相關條目
註解和參考資料
- ^ Harrington, J.D.; Villard, Ray. RELEASE 14-114 Astronomical Forensics Uncover Planetary Disks in NASA's Hubble Archive. NASA. 24 April 2014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5).
- ^ 存档副本. [200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7).
- ^ Morbidelli, A. Origin and dynamical evolution of comets and their reservoirs. Preprint on arXiv (pdf)[永久失效連結]
- ^ Gomes, R., Levison, H. F., Tsiganis, K., Morbidelli, A. 2005, Origin of the cataclysmic Late Heavy Bombardment period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Nature, 435, 466-469 Nature artic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orbidelli, A., Levison, H. F., Tsiganis, K., Gomes, R. 2005, Chaotic capture of Jupiter's Trojan asteroid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Nature, 435, 462-465 Nature artic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和資料來源
- Discovering the Essential Universe by Neil F. Comin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