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
歷史
揚州八怪之說始見於清末汪鋆《揚州畫苑錄》,但只提及李葂和李鱓二人。[1]其具體人數亦不止八人,綜合《揚州畫苑錄》、《天隱堂集》、《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愛日吟廬書畫補錄》、《古畫微》、《中國繪畫史》等各家說法,計有十五人。今多採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的說法,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八人。其他被稱為「揚州八怪」尚包括華嵒、高鳳翰、邊壽民、陳撰、閔貞、李葂、楊法等。[2]
金農為揚州八怪之首,晚年曾被舉薦博學鴻詞科。他們只有五人是揚州籍,其他則來自全國各地,也沒有終生在揚州活動。揚州八怪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憤世嫉俗,不向權貴獻媚,了解民間疾苦。重視思想、人品、學問、才情對繪畫創作的影響。他們的文學及書法修養都很高。畫題以花卉為主,也畫山水、人物,在於繼承宋、元以來,等寫意的傳統,擺脫了畫壇上保守派格遵清規戒律的影響,高度發揮了即景寫生,即景抒情的創造意志。《揚州畫苑錄》寫道:「同時並舉,另出偏師,怪以八名,畫非一體。似蘇、張之辟闔,徐、黃之遺軌。率汰三筆五筆,覆醬嫌粗;胡謅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無異趣,適赴歧途。示嶄新於一時,只盛行乎百里。」他們又都擅長書法、文學、印章。因之形成詩、書、畫綜合藝術的整體,人稱「三絕」,為繪畫藝術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和當時的所謂「正統」畫風迥然不同。今存八怪收藏有8000餘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