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
撒母耳(新教)、撒慕爾(天主教)(希伯來語:שְׁמוּאֵל,羅馬化:Samuel,Shmu'el;阿拉伯語:صموئيل Ṣamuil;希臘語:Σαμουήλ,羅馬化:Samouēl;拉丁語:Samvel;英語:Samuel)介乎以色列的士師時代與君王時代之間,是以色列人進入君王時期前最後一位掌權的士師。他是拯救以色列脫離士師時代的危難絕望,轉入君主政制的平安興盛時代的民族英雄;他也是膏立以色列王(掃羅和大衛)的申言者。
幼年時期
撒母耳(撒慕爾)此名字意思既「被神垂聽」。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她曾祈求一個兒子,並且許願說,若禱告蒙神應充,她必定將兒子奉獻給神。為此,當撒母耳斷奶後,神便將他帶到聖殿中學習(參:撒母耳記上1章:10-28節)。
成年時期
成年後的撒母耳集申言者(先知)、祭司(司祭)與士道師(民長)等三種職份於一身,代表以色列百姓向神獻燔祭,每年巡行各處,並在伯特利,吉甲(Gilgal),米斯巴(Mizpah),拉瑪(Ramah)等處審判以色列人(七章:16-17)。在撒母耳帶領之下,得有下列兩項結果:
- 2. 制仇敵收失土 – 神幫助以色列百姓,制伏來犯的非利士人,並使其不敢入以色列人的境內;進而攻打非利士人,將以前失去的城邑,從以革倫(Ekron),到加特(Gath),及這些城的四境,一一收回。
老年時期
撒母耳年紀老邁時,立他兩個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以色列士師,但他的兒子不敬畏神,並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致以色列的長老聚集要求立王治理他們(參八章:1-22)。後來在神引領下,於拉瑪膏立掃羅為以色列的第一位王,後於伯利恆膏立大衛接續掃羅為王(16章:3)。
撒母耳一生為神盡忠,此可由第十二章中向百姓之自白中看出;聖經人物中,晚節不保的大有人在,而撒母耳不但一生清白,且活到老做到老,略述如下:
- 培養一班申言者 – 接棒無人向來是一個團體裏的致命傷,撒母耳不只訓練一位申言者,而是一班申言者,使在宗教上的神人關係得明示曉諭基督教義和聖約以綿延不絕(19章:20)。
- 不斷為百姓禱告 – 為別人代禱或許很平常,但要持續不斷,自幼到老,並不容易。撒母耳先知對百姓持久地愛與關心,不由令人感佩(12章:23)。
- 兩次責備掃羅 - 上了年紀的人,多是不問世事,且不願惹麻煩,但撒母耳的職責並不因年紀老邁而曠廢,也不因對方是眾人之上的王而爭靜默不語。撒母耳在該説話的時候,從沒有避諱不言。
撒母耳
| ||
---|---|---|
前任者: 以利 |
以色列士師 | 掃羅獲膏立為以色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