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第7師
新四軍第7師,全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七師,皖南事變後,1941年5月1日,由無為游擊縱隊、新四軍第3支隊挺進團、皖南突圍部隊和部分地方武裝編成,師長張鼎丞(未到職),政治委員曾希聖,參謀長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偉。轄第19旅和挺進團,共3000餘人[1]。
新四軍第7師 | |
---|---|
存在時期 | 1941年-1945年9月 |
種類 | 游擊隊 |
功能 | 正式武裝團體 |
駐軍/總部 | 蘇北、皖南 |
參與戰役 | 國共內戰 對日抗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曾希聖、傅秋濤 |
標識 | |
臂章 | 新四軍標章 |
概述
皖南事變後,194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委任新四軍七個師的軍政負責人,任命張鼎丞為新四軍第七師師長,曾希聖為政委。1941年3月17日,新四軍軍部致電曾希聖,就成立七師及其編組問題做出指示:「決定孫仲德無為縱隊,林維先挺進團及現有散佈在皖南的部隊,及已突圍過江之皖南部隊,均歸七師編制:即由張(雲逸)、鄧(子恢)協同曾希聖商定編制辦法,並開始工作。」指定「七師活動地區,暫時以孫、林部駐地為中心,積極整訓編制」。1941年5月1日,新四軍第七師和無為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在無為縣白茆洲正式成立。第七師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皖南突圍部隊700人,二是林維先挺進團500人,三是孫仲德無為游擊縱隊800人。師長張鼎丞(在延安,未到職),政治委員曾希聖,副政委李步新,參謀長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偉。1941年11月,在皖南事變突圍的傅秋濤任副師長、代理師長。突圍部隊與游擊縱隊兩個團合編為十九旅,旅長孫仲德,政治委員曾希聖,參謀長林維先,政治部主任何偉,師部和旅部合署辦公,轄五十五、五十六團,每團轄三個營,每營轄三個連,每連七八十人不等。挺進團與張體學團編為鄂皖挺進支隊,地方部隊除編入五十六團外,編三個地方獨立大隊(獨立一營、獨立三營、特務營),在十九旅司令部設一個教導大隊。
- 五十五團:皖南事變突圍的指戰員與江北游擊縱隊獨立營(前身是桐城第二游擊大隊)合編。團長謝忠良是新四軍二支隊偵察科長,政委黃火星/肖錫輝(1942年3月無為縣土橋戰鬥犧牲),副團長兼政治部主任黃彬(江北游擊縱隊獨立營教導員),參謀長王明星(1941年7月23日反清鄉突圍犧牲)/劉世湘,政治處副主任劉全。何志遠後任團政治處主任。
- 五十六團:無為游擊縱隊編成十九旅五十六團。前身是1940年6月新七團改為江北游擊縱隊第二團。後二團團部及第二營(含三營八連)開赴巢無地區,與地方游擊隊組成無為游擊縱隊。1943年2月,十九旅撤消,五十六團改為第七師獨立團。
- 五十七團:1941年8月23日,以五十六團一營為基礎成立,負責恢復皖南敵後工作。全團共5個連兵力。梁金華任團長,陳仁洪任副團長,馬長炎任政治委員,徐紹榮任參謀長,劉全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9月14日渡江犧牲)。團部駐無為縣白茆洲。
- 五十八團:1941年1月成立桐西獨立大隊。8月改名為桐懷潛獨立團。12月編為十九旅五十八團。1942年春,林維先的挺進團與桐懷潛獨立團合編為第七師五十八團。團長傅紹甫,政委彭勝標,副團長葉樹槐,參謀長李德安,主任曾憲忠。
- 挺進團:1940年7月下旬,三支隊挺進團在桐(城)東水圩的謝氏宗祠召開成立大會,三支隊參謀長兼挺進團團長林維先,政委張友來(1941年皖南作戰失蹤)/彭勝標,參謀長何紹甫,政治處主任彭勝標/何志遠,後勤處主任廖乾祥。下編三個大隊,全團共約700餘人。1941年5月挺進團各大隊改為營的番號:三大隊改為一營,營長傅紹甫,政委賴振剛;二大隊改為三營,營長李德安,教導員李盛才/江厥成。全團共轄一、三兩個營。
- 獨立團:1941年8月中旬根據七師師部的決定,將桐、懷、潛地區的游擊隊(1941年3月成立桐廬縣獨立總隊)合編為獨立團。挺進團一營營長傅紹甫任團長,桐懷潛中心縣委書記林立兼政委,葉樹槐為副團長兼參謀長,馬守一任政治處主任。下轄2個營,一營營長葉樹槐,教導員馬守一;二營營長張振中,教導員宋海珊。繼續堅持桐、懷、潛、舒地區鬥爭,並保持與西側的挺進團和桐東地區五十五團的聯繫。1941年8月底,獨立團進入桐東地區,同駐守三公山地區的五十五團呼應。11月,桂系一七六師3個團和桐、廬、無3縣自衛團「圍剿」三公山。桐南獨立團配合五十五團反「圍剿」,經7晝夜激戰,五十五團退守無為。桐南獨立團留下50人由林立和張振中帶領在桐南一帶繼續堅持游擊活動,其餘部隊撤到無為抗日根據地。12月,桐南獨立團編入新四軍正規部隊。
七師為了牽制駐大別山區的桂系李品仙部向皖中、皖東抗日根據地發起進攻,1941年3月命令七師挺進團挺進大別山區,深入到桐城、潛山、懷寧、舒城、霍山、岳西等地開展活動,打通與新四軍五師的聯繫;令五十五團進入桐東、廬南地區,接替挺進團活動區。1941年4月22日七師挺進團在宿松縣西北陳漢溝與新四軍第5師第14旅第42團政委張體學會師,打通了與第5師的聯繫。5月,挺進團與中共贛東北特委領導的武裝會合,成立了鄂皖挺進支隊。7月至9月,七師挺進團2個營、約800餘人,在團長林維先、政委李豐平(鄂皖邊區特委書記)、副政委黃先(贛東北特委書記)、政治處主任彭勝標、參謀長袁大鵬率領下,從桐東和桐潛邊區出發,分4批陸續西進太宿望的泊湖湖區,並同先期抵達這裏的贛東北特委書記黃先及其領導的100餘人宿望湖區獨立大隊(大隊長商群,副大隊長劉宗超)、新四軍五師獨立第五營、當地游擊會合。宿望湖區獨立游擊大隊改編為獨立團,團長劉宗超。1942年1月初,宿望湖區被桂系攻陷,挺進團已與桐懷潛獨立團退入無為,合編為七師五十八團。
1941年11月,傅秋濤任副師長。到1942年春,第7師相繼發展了銅陵、繁昌地區,含山、和縣地區,桐城、懷寧、潛山地區,望江、太湖、宿松地區,創建了皖中、皖南抗日游擊根據地,打通了與新四軍第6師、新四軍第2師的聯繫。4月,孫仲德任參謀長,撤銷第19旅旅部,由師直轄第55、第56、第57、第58團和1個特務營、3個游擊大隊及教導大隊[2]。
1943年3月,師部兼皖中軍區領導機關,轄含和、沿江、皖南、巢湖4個支隊和1個獨立團,各支隊併兼軍分區。3、4月間,第7師先後兩次粉碎日偽軍萬人的掃蕩 ,殲日偽軍300餘人。同年9月15日,譚希林任代師長,第2師第6旅第16團劃歸新四軍第7師建制。11月,第7師主力一部殲頑軍900餘人,再次粉碎了國軍進攻。1945年3月,皖中軍區改稱皖江軍區,領導機關仍由第7師兼。4月,新四軍第3師獨立旅劃歸第7師指揮。6月16目,以沿江支隊主力與第16團合編,重建第19旅,另以沿江支隊獨立團和部分地方武裝重建沿江支隊。8月,第7師開展大反攻,先後攻克無為縣城和望城崗等日偽軍據點40餘處,殲敵近萬人。9月,第3師獨立旅歸建,第7師免兼皖江軍區領導機關。10月,第7師編入津浦前線野戰軍,仍稱第7師,所屬部隊編為第19、第20、第21旅,撤離皖江地區。第7師在抗日戰爭中,共殲日偽軍2萬餘人,部隊發展2萬餘人,組建地方武裝7000餘人[3]。
軍政委員會
新四軍第7師軍政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四軍第7師的集體領導機構。1941年4月30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在新四軍第7師設立軍政委員會,由曾希聖、張鼎丞、孫仲德、何偉4人組成,曾希聖任書記。1942年3月28日,中共中央華中局以曾希聖、傅秋濤、孫仲德、何偉組成第7師軍政委員會,仍由曾希聖任書記,在曾希聖離部時由傅秋濤代理書記。抗日戰爭勝利後撤銷[4]。
參考文獻
- ^ 鄭建英,陳文柱主編.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辞典.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1991.06: 128. ISBN 7-80557-384-0.
- ^ 黃玉章等主編. 军队建设大辞典.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94.01: 755. ISBN 7-5080-0236-9.
- ^ 楊長林主編. 当代军官百科辞典.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7.07: 412. ISBN 7-5065-3161-5.
- ^ 丁星,郭加復主編.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06: 35. ISBN 7-5326-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