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陵

明世宗生父母合葬陵寢

明顯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睿宗獻皇帝朱祐杬及生母慈孝獻皇后蔣氏的合葬陵寢,是中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

明清皇家陵寢
世界遺產
明顯陵
官方名稱The Xian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英文)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ii)(iii)(iv)(vi)
參考編碼1004-012
登錄年份2000年(第24屆會議
擴展年份2003年、2004年
顯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
座標31°12′58″N 112°38′11″E / 31.21611°N 112.63639°E / 31.21611; 112.63639
分類古墓葬
時代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保護歷史
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公佈名稱:鍾祥皇陵

明顯陵是明嘉靖時期「大禮議」的產物,由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在規劃佈局和建築手法上與其他帝王陵寢相比,有其獨特之處。陵寢結構為「一陵兩冢」,金瓶形的外羅城、九曲迴環的御河、龍形神道和圓形內外明塘等,都是明代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

地理位置

明顯陵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城東北7.5公里的松林山(純德山)。佔地面積183.13公頃,整個陵園外羅城周長3600餘米,由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

歷史

朱祐杬為明憲宗第四子,因長子、次子早夭,倫序為次子,並於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為興王。弘治七年(1494年)就藩湖廣安陸州正德十四年(1519年)逝世,葬在安陸州城外的松林山。

正德十六年(1521年),興獻王世子朱厚熜(因正在守制,沒有即王位,故稱世子)繼其堂兄明武宗帝位,即明世宗,隨後於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追尊興獻王為帝,並下令將興獻王園寢按帝陵規制進行改建。嘉靖二年(1523年)將陵區建築黑瓦改為黃琉璃瓦。嘉靖三年三月,將興獻帝之陵定名為顯陵。嘉靖六年十二月,「命修建顯陵如天壽山七陵之制」,對顯陵進行擴建,並親自撰寫顯陵碑文。嘉靖七年建成方城明樓,立獻皇帝廟號碑,並建紅門、碑亭、石像生,共花費白銀60萬兩,先後徵用湖廣布政司各府州縣民夫二萬餘人。

嘉靖十年二月,明世宗為其父加尊號「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派成國公朱麟和禮部侍郎嚴嵩前往顯陵祭告,並改松林山為純德山。

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生母章聖皇太后蔣氏去世,朱厚熜擬將母親葬於昌平天壽山陵區,並將父親梓宮遷至北京,但旋又覺得不妥,「顯陵奉藏皇考體魄將二十歲,忍啟露於風塵之間,撼搖於途路之遠」,遂親臨安陸(已改名為承天府)視察顯陵風水。在純德山視閱後,朱厚熜認為此地風水優於天壽山陵區的大峪山,遂罷遷陵念頭。但因顯陵是在王陵規制上翻建的,「雖嘗增修,猶多未稱」,決定再度擴建顯陵園區。嘉靖十八年七月,顯陵新地宮落成,獻皇帝與獻皇后梓宮合葬於其中。而朱厚熜在大峪山選定的陵址後來建成昭陵

1642年,李自成軍隊攻陷承天,城陷後次日即放火焚毀明顯陵地面建築,並開挖寶頂,但因突然「風雨大作,雷電交加」而終止。清朝時期,曾下令安陸府對明顯陵遺址妥善保護。

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4月,明顯陵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建築特色

 
明顯陵平面示意

明顯陵是由藩王園寢改建為帝陵的,因此在形制上同明朝其他帝陵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最主要的三個特徵,一是雙重寶頂,一是在明樓前設置明堂水,一是在陵區內開挖一條「九曲河」,並設置五處石橋。

興獻王生前篤信道教,因此其陵寢多處顯示出道教特色。明顯陵陵區外圍有一道外羅城,平面呈寶形狀。自最南端的新紅門入內後即為長達1300多米的神道,過石橋為舊紅門,再內為碑亭、石像生、櫺星門(龍鳳門)。過櫺星門後,神道先向西、然後向東作反S形彎曲,如同游龍蜿蜒。過五處石橋中的最後一處後,即可見圓形水塘,因其位於明堂位(正南方),因此又被稱為「明堂」或「明堂水」。

明堂水之北為祾恩門(現已不存),原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建有月台,前後三出雲龍丹陛,門兩邊有琉璃影壁,影壁正面為綠色琉璃的蟠枝圖案,背面為雙騰躍。祾恩門外原設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神宮監等附屬建築。祾恩門之內為祾恩殿,從遺留柱礎判斷,應為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建築,後有抱廈,前為月台。祾恩殿之後為內紅門,門內為二柱門和石五供。

明顯陵的寶頂有前後兩座,中間由瑤台(石砌甬道)相連。前寶頂是在興獻王園寢寶頂的基礎上培土增建而成,東西寬112米,南北長125米,前為方城明樓。後寶頂直徑為110米,下為地宮,安放睿宗帝后梓宮。環繞寶城的排水孔道有99個漢白玉雕刻的龍頭散水,極為壯觀。

明顯陵雖然在明末被焚毀,但幾乎全部石構建築都得以倖存,木構建築的宮殿石基、石雕欄杆和首散水等構件,以及琉璃瓊花和雙龍影壁亦保存完好。

陵區建築

建築物從南至北依次分佈如下:

純德山碑亭:陵墓的最南端置有純德山碑亭一座,為嘉靖十年(1531年)敕封而建,平面呈方形,前出台階,亭已毀。漢白玉石碑保存較好,須彌座束腰形,碑首刻篆體「敕封」二字,碑身陽刻楷體「純德山」三個大字。

敕諭碑亭:純德山碑東側天子崗腳下建有敕諭碑亭一座,為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由守備太監付霖請奏而建。平面呈方形,北出台階,亭已毀。內立龍首龜跌碑保存較好,昂首遠眺的大龜坐南朝北,北面碑體風化嚴重,碑文已不清。南面碑文依稀可見,主要記載陵區的佔地範圍和「皇莊」收租田畝及管理人員姓名、人數等內容。

下馬碑:位於新紅門前、敕諭碑北165米處,由漢白玉石雕琢而成,東西兩側各立一塊。碑身兩面均鐫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8個楷體大字。碑身下部四隅各用抱鼓石依戧。

新紅門:新紅門是進入陵區第一道門戶。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東依純德山,西臨外明塘,兩側與外羅城相連。單檐歇山頂式建築,琉璃磚石結構,有三個拱劵式門洞,中高,兩側低,左右各有掖門和門房。

外明塘: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位於新紅門西側,東西與外羅城相連接,北面為九曲御河出水口,呈橢圓形。

九曲御河:俗稱九曲河。九曲河是陵區主要排水設施,磚石結構,全長1687米,河道寬均4米,上游深約兩米,下游深近三米,呈「凵」形垂直牆體。河底由不同形制的青石板或青磚鋪底,河道根據高差建有9道攔水壩。進入陵區,沿神道有五道三座並列漢白玉單孔神路橋(簡稱一號橋、二號橋等),橫跨九曲河,中間高兩側低,九曲河左右貫通整個陵園,非常壯觀。

舊紅門:過一號橋38米處,為舊紅門,建於嘉靖三年(1524年)。單檐歇山頂式,琉璃磚石結構,有券門三洞,左右各有掖門和門房。

二號橋:舊紅門北沿神路55米處,為二號橋,青石築成,並列3座單孔石拱橋,欄板、望柱均散落殘缺。

睿功聖德碑亭:過2號橋41米處,為睿功聖德碑亭,俗稱大碑樓。建成於嘉靖七年(1528年),平面佈局為方形,漢白玉石須彌座,下設台基,四邊各開有券門,上為重檐歇山頂。2010年修復。正中立龍首龜跌「睿功聖德碑」,碑首有4條高浮雕首尾交盤的蛟龍。碑座是一個昂首遠眺的贔屓。2009年復原。

三號橋:御碑亭北沿神路41米處設三號橋,青石築成,並列三座單孔石拱橋,欄板、望柱均散落殘缺。

望柱:跨過三號橋便是陵區最主要的墓飾建築,迎面兩側為漢白玉華表,亦稱望柱。通高6.5米,下為方形基石,上設八棱形須彌座,身飾雲氣紋,八棱形,頭飾雲龍紋二層束腰。

石像生群:華表後依次排列着12對石像生群,建於嘉靖六年(1527年)。獅子1對,獬豸1對,駱駝1對,大象1對,麒麟2對,馬2對,武將2對,文臣1對,勛臣1對。

石坊:又稱櫺星門或者龍鳳門,是三門六柱四樓沖天式牌樓,坊柱上懸雲版,橫樑覆蓮座,蓮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犼,正中立火焰寶珠。坊身均仿木製設額枋,花板,抱框,上下設有門簪,坊柱前後夾有抱鼓石,影壁牆下設須彌座,上蓋黃色琉璃瓦。

四號橋:從櫺星門過便是四號橋,青石築成,並列三座單孔石拱橋,欄板、望柱均散落殘缺。

龍鱗神道:過四號橋是一條長達290米的神道,該神道一反左右對稱和通直的原則,作彎曲龍行狀,是為「龍形神道」。實際上從下馬碑進人陵區的中間御路直通明樓,統稱龍鱗神路,全長1368米。

五號橋:龍鱗神道過為五號橋,也是陵內中軸最後一座御橋,漢白玉石築成,於2002年維修復原。

內明塘:過五號橋,便是內明塘,建於嘉靖六年(1527年)。內明塘為圓圓形,磚石結構,直徑33米,內垣5級台階駁岸,青石壓面。四周用彩包鵝卵石鑲有雲龍圖案。

紀瑞文碑亭:在內明塘東側設有碑亭一座,建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平面呈方形,西向居中開設券門,前出台階,亭已毀,碑尚存,須彌座束腰形,碑文已漫漶不清。

純德山祭告碑亭:在內明塘西側設有碑亭一座,建於嘉靖十一年(1532年),平面呈方形,東向居中開設券門,前出台階,亭已毀,碑尚存,須彌座束腰形,碑文清晰。

祾恩門:內明塘北,為祾恩門,面闊3間,進深2間,建有月台,前後三出陛,上部建築已毀,台基保存完整,東西與內城連接,砌法三順一丁。棱恩門兩側均設八字琉璃影壁,正面花心為琉璃瓊花圖案,背面為雙龍戲珠。

東西配殿:棱恩門後為東西配殿及焚帛爐。東西配殿面闊5間,進深2間,前出廊,台基保存完好,地上建築已毀。焚帛爐僅存基址。

祾恩殿:內城院落中央,有一重檐歇山後抱廈宮殿式建築。建於嘉靖四年(1525年),歷經多次修建,現僅存基址,面闊5向,進深4間,四周有寬2米的迴廊及漢白玉石雕欄板、望柱。須彌座式台基上有全浮雕排水龍頭,共60個, 四隅各有螭首4具。前出月台,兩隅各有編首2具,台基完好。

陵寢門:祾恩殿後為陵寢門,面闊3間,磚石琉璃結構。現僅存殘牆。

二柱門:陵寢門後為二柱門,現僅存石柱,通高6.65米,蹲龍戧鼓,木構無存。

石五供:二柱門後為石五供和供案。前列五供均為殘件,後為供案,保存完好。

御賜祭文碑亭:供案東側有一碑亭,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亭已毀,現存殘牆。亭內立龍首龜趺碑完好,碑身風化嚴重,碑文殘缺。

御賜諡冊志文碑亭:供案西側有一碑亭,建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亭已毀,現存殘牆。亭內立龍首龜趺碑完好,碑文較清晰。

方城明樓:供案後為方城明樓,建於嘉靖六年(1527年),方城面闊、進深均為22.2米。設券門一道,門前有御道礓礤,門券甬道後左右兩則均設礓礤,以供至明樓上下。方城台面東、西、南三面為雉堞,北面砌女牆,東西外垣設散水龍頭各一具。正中碑樓一座,重檐歇山頂式建築,四面券門。南向雙檐之間懸掛楷體「顯陵」二字牌匾。內供聖號碑,須彌座束腰,碑首刻「大明」篆體,碑身鐫刻「恭睿獻皇帝之陵」7個楷體大字。明樓於1990年復原,聖號碑於1997年維修復原。

前寶城:按城磚題刻,前寶城加建於嘉靖四年(1525年)至嘉靖七年(1528年)。方城兩側連接着前寶城,前寶城呈橢圓形,高為5.5米,東西寬112米,南北長125米。寶城環道寬2米,外側為雉堞172個,堞垛外垣設散水龍頭14具,內側砌女牆。寶城內為封土寶頂,下為正德十四年( 1519年)所建玄宮。

月牙城:寶頂前擋土牆與方城之間建有月牙城,也稱啞巴院。院內建有琉璃影壁一座。於2006年維修復原。

瑤台: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連接前後寶城呈啞鈴狀。瑤台為長方形城台,東西兩側外垣各設置20個雉堞及4具散水龍頭。其南北兩端為下至寶城內的礓礤。

後寶城:為圓形,直徑110米,呈環道。設堞垛170個,外側有散水龍頭16具,內置封土寶頂,寶頂下為嘉靖十八年(1539年)所建地下玄宮,玄宮內停放着恭睿獻皇帝和獻皇后棺槨。未發掘,保存完好。寶頂前建有月牙城,內有琉璃影壁一座,牆體殘存。

外羅城:修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紅色牆體,琉璃牆帽,史載「周回一千四十七丈五尺又五寸(約合3489米)」,牆高4-6米不等,厚1.6米。 羅城南北兩端較窄,寬約300米,中間最大寬度達464米,南北通深1656.5米,呈「金瓶」形狀。隨山勢起伏蜿蜒,沿整個陵園圍建。

整個陵區除以上主體建築外,附屬建築神宮監和神庫的遺址已清理。神宮監位於神路中段西側,居於陵區中部,坐西面東,僅存遺址。神庫位於內明塘東側,部分宮牆保存較好,現為顯陵管理處辦公地。 根據文獻記載除上述建築之外,還有神廚、奉祀房、宰牲亭、水井亭、禮生樂戶值房、巡山鋪、朝房、陵戶、軍戶以及羅城外東果園,西菜園、 更鋪8處、顯陵衛等,尚待發掘清理。[1]

文物保護情況

1956年11月15日,作為「鍾祥皇陵」的子項被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1988年1月13日,以「顯陵」的名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為:東、西、北三面以外羅城為起點,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外明塘南側邊沿為起點,向外延伸300米[4]

其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為:外羅城東西兩側以保護範圍界樁為起點,向外延伸500米;外羅城北從保護範圍界樁一直向外延伸到「七個大包」(當時修建顯陵的工匠埋葬處)以北200米;外羅城南從保護範圍界樁向外延伸至「純德山碑」以南200米[4]

明顯陵照片

參考文獻

  1. ^ 周, 紅梅. 《明显陵探微》. 中國素質教育出版社(香港). 2011: 13–18. ISBN 988-97095-6-2. 
  2. ^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轉發省文化局所提出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名單,希做出標志負責保護的通知((56)鄂化字第1049號). 維基文庫. 1956年11月15日.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88〕5号). 維基文庫. 1988年1月13日. 
  4. ^ 4.0 4.1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00〕139号), 2000年7月29日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