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4年10月30日) |
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是英聯邦可以對其成員國實施的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在沒有任何成型的機制可以開除違反英聯邦組織規範的成員國的情況下,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可以選擇暫停成員在英聯邦各委員會(Councils of the Commonwealth)的資格,這相當於暫停它們在該組織的正式成員資格,儘管它們參與英聯邦大家庭組織的活動並不一定受到影響。
自1995年該懲罰機制創立以來,已有四個國家被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它們是: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斐濟和津巴布韋。其中,巴基斯坦和斐濟各被暫停成員資格兩次。津巴布韋則在被暫停成員資格之後宣佈永久地退出英聯邦。在2018年,津巴布韋新政府申請重新加入英聯邦,至今未被批准。
歷史
尼日利亞(1993年-1999年)
尼日利亞是第一個被暫停成員資格的英聯邦成員國。1993年11月,時任尼日利亞國防部長薩尼·阿巴查上將成功地發動了尼日利亞獨立後的第七次政變,取消了原定恢復文官統治的計劃,並自命為臨時執政委員會主席,即尼日利亞國家元首和軍政府首腦。阿巴查將軍當政後大肆逮捕軍政府的反對者,包括前軍政府領導人奧盧塞貢·奧巴桑喬等人被捕。1994年6月召開了一次制憲會議,以制定恢復文官統治的方案,但未能達成共識。制憲會議開幕前不久,贏得1993年尼日利亞總統選舉的莫斯胡德·阿比奧拉酋長在1993年選舉的基礎上宣佈自己為合法總統。阿比奧拉隨即被阿巴查軍政府逮捕並被指控犯有叛國罪,被單獨監禁,從未受到審判。在阿巴查統治尼日利亞期間的許多政治拘捕中,尼日利亞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反對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石油工業污染奧戈尼人土地和水域運動的領導人肯·薩羅-維瓦和其他8名奧戈尼人被捕,被控謀殺當地酋長。1995年11月10日,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新西蘭奧克蘭開幕幾小時後,薩羅-維瓦等11人被尼日利亞軍事法庭審判並被處決。作為回應,11月11日,出席會議的英聯邦各國政府首腦們以尼日利亞違反《哈拉雷英聯邦宣言》的原則為由,決定暫停尼日利亞的英聯邦成員資格,並要求阿巴查軍政府釋放阿比奧拉酋長和其他43名政治犯。[1]暫停決定由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執行。實際上,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使尼日利亞無法獲得任何新的英聯邦技術援助,比如原定於1993年進行的農業培訓,而且還阻止尼日利亞政府代表參加英聯邦成員國政府間會議和活動。這一暫停還成為英聯邦向尼日利亞政府和國際社會發表的一項公開聲明,譴責在全世界引起反響的不民主和侵犯人權行為。[2]
1998年6月,阿巴查將軍突然去世,時任尼日利亞國防參謀長阿卜杜勒薩拉米·阿布巴卡爾上將接任臨時執政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暨軍政府首腦)之職,他承諾恢復文官統治並釋放了包括奧巴桑喬將軍在內的軍政府反對者,但阿比奧拉酋長獲釋前在獄中去世。隨着奧巴桑喬在1999年尼日利亞總統選舉中獲勝,成為尼日利亞恢復文官統治後的新一任總統,當年5月,英聯邦恢復了尼日利亞的成員資格。[1]時任英聯邦秘書長、尼日利亞人埃梅卡·阿尼奧庫酋長對此表示:「隨着尼日利亞人民進入這個新時代,英聯邦與他們一起歡欣鼓舞。這一新的開端是民主的勝利,尼日利亞的勝利,也是英聯邦基本原則的勝利。」[3]
巴基斯坦
第一次暫停(1999年-2004年)
巴基斯坦曾兩次被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第一次發生於1999年。早在1997年4月,時任巴基斯坦總理、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主席納瓦茲·謝里夫在巴基斯坦人民黨支持下,獲得了廢除憲法第八修正案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了憲法第十三修正案,結束了總統解散國民議會的權力,他還從總統手中接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和各軍種參謀長的權力,從此總理大權獨攬。1999年10月12日,謝里夫總理下令解除時任參謀長聯席委員會主席、陸軍參謀長佩爾韋茲·穆沙拉夫上將的職務,並拒絕允許搭載着剛結束對斯里蘭卡正式訪問的穆沙拉夫將軍返回卡拉奇的商用飛機降落在卡拉奇機場。但軍隊拒絕執行謝里夫的命令,立即奪取了政權,解散了謝里夫政府,逮捕了謝里夫總理。穆沙拉夫將軍隨即自命為行政總裁(政府首腦),成立軍政府,他為恢復經濟和不斷惡化的政治局勢所必需的政變行動辯護。但在巴基斯坦恢復民主之前,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暫停了巴基斯坦參加英聯邦各委員會的資格。[4]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一致譴責巴基斯坦軍方違反憲法,推翻經民主選舉上台的政府的行為,認為這嚴重違反了英聯邦的基本政治原則。[5]
2003年12月,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當時英聯邦的54個成員國中有51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而英聯邦成員資格被暫停的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韋未受邀請。[6]會議繼續維持暫停巴基斯坦英聯邦成員資格的決定,理由是已成為總統的穆沙拉夫仍為現役軍人(仍然兼任陸軍參謀長),而且巴基斯坦的民主沒有得到根本恢復。2004年1月,穆沙拉夫總統正式宣佈將在2004年底脫下軍裝,這樣阻止巴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的最後一個障礙已經消除。[7]當年5月,巴基斯坦駐英國倫敦高級專員表示,如果英聯邦仍不承認巴基斯坦在民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不恢復其英聯邦成員資格,英聯邦的威信將受到損害,因為巴基斯坦是英聯邦的(人口)第二大成員國。不過在英聯邦內部仍存在分歧。澳洲和英國從它們的戰略角度出發,提出恢復巴基斯坦成員資格,同時卻要求維持暫停津巴布韋的英聯邦成員資格。一些非洲的英聯邦成員國對澳、英的這種做法表示不滿。[8]
2004年5月22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在總部倫敦宣佈,英聯邦決定恢復巴基斯坦已被暫停四年多的成員資格,並對近年來巴基斯坦民主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歡迎。時任英聯邦秘書長唐·麥金農稱,英聯邦對巴基斯坦為促進民主所採取的措施表示歡迎,但仍將繼續關注巴基斯坦的民主進程。他還表示,希望穆沙拉夫總統能夠根據2003年12月達成的協議,於2004年底前辭去陸軍參謀長之職。[9]
第二次暫停(2007年-2008年)
巴基斯坦第二次被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發生於2007年,原因在於儘管英聯邦於2004年恢復了巴基斯坦的成員資格,但穆沙拉夫總統拒絕兌現承諾於當年底辭去軍職[10],從而引發了國內反對派的抗議[11],而且他於2007年10月贏得第二個總統任期後仍然想要保留握有最高軍權的陸軍參謀長之職。[12][13]穆沙拉夫與巴基斯坦首席大法官伊夫蒂哈爾·穆罕默德·喬杜里之間的司法鬥爭也持續不斷,穆沙拉夫一度解除了喬杜里的職務。[14][15][16]2007年穆沙拉夫勝選後,由於其仍為軍方最高統帥(陸軍參謀長),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對其參選資格提出疑議[17],決定推遲宣佈選舉結果。[18]11月2日,最高法院推翻了原定休庭至11月12日的決定,將於11月5日儘快解決此案,部分原因是迫於外界關於持續推延將給巴基斯坦國內穩定帶來更大衝擊的批評,因為11月12日距穆沙拉夫的本屆總統任期結束只有三天,如不能儘早解決將使巴基斯坦出現權力真空。[19]然而,在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前,穆沙拉夫突然以最高軍事統帥的身份於11月3日頒佈國家緊急狀態令,並宣佈臨時憲法令,原憲法被臨時終止,法官需要重新宣誓。[17][20][21][22]緊急狀態令中的共13條解釋中至少有7條提到了司法部門應該對國家當前的危機狀態負責,緊急狀態令頒佈後,軍隊進入最高法院拘捕了首席大法官喬杜里,穆沙拉夫再度解除了他的職務。[21]在首都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民營電視台全部被停播[17],伊斯蘭堡市內重要地點佈置了大量軍隊。[23]
針對巴基斯坦實施緊急狀態事件,時任英聯邦秘書長麥金農在事件當天表示「嚴重關切」並聲稱其「向錯誤的方向邁出了一步」。[24]11月12日,英聯邦要求巴基斯坦在11月22日之前結束緊急狀態,否則就將暫停巴基斯坦的英聯邦會員資格。[25]自11月3日實行全國緊急狀態以來,穆沙拉夫總統做出了一系列調整措施,他承諾將於次年1月8日舉行議會選舉,並下令釋放了3,000多名反對派支持者。[26]不過,他沒有答應英聯邦的要求於11月22日之前解除全國緊急狀態。[27]巴政府官員表示,穆沙拉夫很快將卸下軍職,以平民身份宣誓就任總統。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巴方希望英聯邦不要匆忙就暫停巴成員資格問題做出決定,並邀請英聯邦儘快派代表團訪巴,進行實地考察,但英聯邦並沒有考慮這一要求。11月22日,就在2007年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於烏干達首都康培拉召開前一天,英聯邦決定第二次暫停巴基斯坦的會員資格。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做出了這一決定,但小組中的斯里蘭卡和馬來西亞等亞洲成員國代表並不希望採取與同為亞洲國家的巴基斯坦政府相對立的立場,而坦桑尼亞和加拿大代表則對決定的最終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6]該小組表示,儘管早些時候有消息稱穆沙拉夫總統將辭去陸軍參謀長一職,在過去十天裏一些被拘留的抗議者獲得了自由,但巴基斯坦的局勢仍然違反了英聯邦的基本價值觀。[27][28]小組的聲明稱:「巴基斯坦目前的局勢損害了英聯邦的核心政治價值,小組因此決定立即停止其成員國身份,直到巴恢復民主和法律秩序為止。」英聯邦秘書長麥金農也指出,儘管在各方呼籲和努力下,巴社會狀況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他對穆沙拉夫政府沒有「充分執行」英聯邦的要求(於11月22日之前解除全國緊急狀態)感到失望。[26]
對於英聯邦第二次取消巴基斯坦的成員資格,時任英國外交大臣戴維·米利班德表示:「(此舉)得到了英聯邦成員國的支持,但是我們是懷着悲傷而非憤怒的心情做出這一決定的。巴基斯坦應該抓住機會改善政局,這是他們的利益所在。」時任英國首相白高敦則在抵達康培拉參加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時表示:「英聯邦部長們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的態度鮮明而又及時。」而人權觀察組織發言人對英聯邦此舉表示歡迎,並稱:「部長們通過這一決定向穆沙拉夫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即戰爭規則和顛覆憲法的做法在英聯邦里是站不住腳的。」來自英國方面的消息還稱,如果2008年1月巴基斯坦大選進行順利的話,英聯邦將考慮恢復巴基斯坦的成員資格。儘管暫停成員資格對巴基斯坦的實質性影響不大,但會使巴基斯坦在國際社會上更加孤立,同時也會在一段時期里縮減外國尤其是英聯邦成員國資本在巴基斯坦的投資。[26]不過,由於英聯邦已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越來越鬆散、內部聯繫越來越不穩定、相互間只進行政治經濟磋商與合作的組織,巴基斯坦英聯邦成員資格的暫停更多的只具有象徵意義。[29]
2007年11月28日,穆沙拉夫宣佈辭去陸軍參謀長之職並退役[30],他於次日(11月29日)以平民身份宣誓就任新一屆巴基斯坦總統,並立即宣佈緊急狀態將於當年12月16日結束。[31]緊急狀態實際上提前一天(2007年12月15日)由穆沙拉夫總統正式宣佈結束。[32]2008年2月18日,巴基斯坦國民議會選舉順利舉行。這次選舉原定於當年1月8日舉行,但因為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遇刺而推遲。[33]5月12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在倫敦召開會議,決定恢復巴基斯坦的英聯邦成員資格。[34]該小組表示,巴基斯坦政府自2007年11月以來採取了與英聯邦基本價值觀和原則相適應的積極措施,因此決定恢復其英聯邦成員資格。英聯邦同時敦促巴基斯坦加強司法獨立,通過議會程序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為巴基斯坦民主政治的穩定奠定基礎。[35]8月18日,穆沙拉夫在各方壓力下宣佈辭去總統職務,從而結束了他對巴基斯坦長達九年的統治,巴基斯坦進入後穆沙拉夫時代。[36][37]
斐濟
第一次暫停(2000年-2001年)
2000年5月19日,斐濟反對派議員之子、商人喬治·斯佩特發動了一場政變,他率領7名武裝人員闖入首都蘇瓦的議會大廈,將該國獨立後第一位印度裔總理馬亨德拉·喬杜里以及內閣部長、議會領導人等8人扣押為人質,並宣佈成立新政府,自命為總理並廢除憲法,實際上推翻了喬杜里領導的政府。[38]斯佩特發動政變的原因在於喬杜里政府上台後推行了一系列不符合某些原住民斐濟人利益的政策,尤其是引發了擁有大量土地的上層原住民斐濟人的不滿,激化了該國占人口多數的原住民斐濟人與佔少數的印度裔斐濟人的民族矛盾。上層原住民斐濟人希望喬杜里下台,斯佩特作為他們的代表,遂發動政變奪權。[39]
政變發生後,時任斐濟總統拉圖卡米塞塞·馬拉爵士宣佈在首都實施宵禁[39],斐濟軍警宣佈效忠民選政府和馬拉總統,並將議會大廈包圍。政變領導人斯佩特以喬杜里總理的性命威脅大廈外的軍警不得發動進攻,馬拉總統和前總理西蒂韋尼·蘭布卡則進行斡旋。[40]然而,雙方對峙多日,政變者不同意釋放人質,斐濟軍隊司令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海軍準將遂認為馬拉總統無力應對局勢,便迫使馬拉總統於5月29日辭職,自己出任代總統,接掌了行政權力,此舉被視為「政變中的政變」。[41]
6月6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在倫敦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暫停斐濟參加英聯邦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直至該國恢復民主和法制。[42][38]決定暫停斐濟成員資格的小組成員為來自英國、澳洲、馬來西亞、加拿大、巴巴多斯、孟加拉、尼日利亞和博茨瓦納等8個英聯邦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和高級官員,他們強烈呼籲斐濟政變者立即無條件地釋放民選總理喬杜里和其他仍被扣留的人質,並決定派遣使團前往斐濟,他們還敦促斐濟軍方領導人、新任代總統姆拜尼馬拉馬保證人質的安全,儘快提交斐濟恢復民主秩序的時間表。斐濟政變以來的局勢始終是英聯邦國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引發了同處南太平洋、與斐濟有着密切經貿往來的澳洲和新西蘭的深刻關切。亞太地區的其他一些英聯邦成員國也認為,如果不對這次政變進行制裁,就意味着在該地區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其他國家的反政府組織也會效法斐濟政變者向民選政府發動進一步的攻擊。但此次英聯邦小組會議並未決定對斐濟進行全面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干預,因為與會者擔心經濟制裁或軍事行動可能不但救不了人質,還會傷害他們的生命安全。同時,與會國之一的澳洲是斐濟的重要貿易夥伴,兩國的貿易額占斐濟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澳洲不希望斐濟經濟因受到制裁而摧毀,使在斐濟經濟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已經在政變中遭受打擊的該國印度族裔遭受進一步打擊。所以權衡利弊之下,小組會議決定英聯邦將與斐濟繼續保持溝通,並於當年9月重新審議斐濟的英聯邦成員資格。斐濟政變領導人斯佩特對英聯邦卻堅持強硬的立場,就在英聯邦暫停斐濟成員資格的會議召開前,斯佩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政變者們將繼續扣留人質,直到他們的要求全部兌現為止。斯佩特還說,即使是英聯邦對斐濟實施制裁也不會迫使政變者放棄自己的要求。[39][43]
隨後,軍隊和政變者進行了持續的談判,直到當年7月僵局終於被打破,人質獲釋。在軍方支持下,由新任總理萊塞尼亞·恩加拉塞領導的「緊急」政府宣佈成立,而原副總統約瑟法·伊洛伊洛就任新的文職總統。伊洛伊洛總統就任後,下令逮捕政變領導人斯佩特和他的一些支持者,他們被指控犯有叛國罪[38],最終斯佩特被判處流放到荒島上終身監禁。[44][45]當年11月2日,反政府武裝人員在蘇瓦的斐濟軍隊總部伊利沙伯女王軍營橫衝直撞,引發了兩次叛亂,不過很快被平定。11月15日,斐濟高等法院下令恢復1997年憲法。2001年8月25日至9月5日,斐濟舉行了大選以恢復民主,臨時政府總理恩加拉塞領導的團結斐濟黨在大選中獲勝。[41][46]
2001年斐濟大選後,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判定,隨着民選政府的成立,斐濟將不再違反英聯邦基本政治價值觀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斐濟參加英聯邦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將被恢復,並有資格參加當年10月在澳洲布里斯班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時任英聯邦秘書長麥金農熱烈歡迎斐濟大選的順利舉行,他指出,自2000年5月以來,英聯邦在鼓勵斐濟恢復憲政民主和恢復國家統一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他還保證,英聯邦將繼續積極參與斐濟事務,並隨時準備協助斐濟鞏固民主和民族和解這一非常重要的任務。[46]不過,由於當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了影響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原定於當年10月6日在布里斯班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推遲舉行[47],斐濟的英聯邦成員資格也推遲至當年12月20日方才正式恢復。[48]2002年3月2日,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改在澳洲昆士蘭州的庫拉姆比奇舉行,恢復了成員資格的斐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49]儘管如此,在斐濟最高法院裁定恩加拉塞政府符合憲法之前,斐濟問題仍將被列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的討論議程。[50]
第二次暫停(2006年-2014年)
導致2000年斐濟政變的深層次原因,比如原住民斐濟人和印度裔的矛盾等並沒有因為2001年大選的順利舉行而消失。[51]2000年政變的壓力依然延續下來並發酵,從而導致2005年至2006年斐濟的政治危機,並進而成為爆發新的政變的根源。[52]由於大多數原住民斐濟人屬於基督教新教循道宗,大多數印度裔信仰印度教,而2000年政變爆發的重要誘因就是原住民斐濟人不滿當時的印度裔總理喬杜里偏袒印度裔的政策,故而在斐濟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斐濟和羅圖馬循道會的高級領導人支持2000年政變,他們也支持赦免政變相關人員的提議,甚至在過去就有人提議宣佈斐濟為一個神權主義的基督教國家,激起反印度教情緒,這使得他們與指揮平息2000年政變的軍方領導人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發生衝突。[53][54]另一方面,自2000年政變之後在軍方支持下上台的臨時政府總理萊塞尼亞·恩加拉塞,在2001年和2006年兩次依靠民主選舉連任成功,他領導的政府採取了引起軍方不滿的行動。[52]
恩加拉塞政府和之間的長期衝突於2006年12月初達到危機的臨界點,導火索是斐濟議會正在審議的三項法案,其中一項(《和解、寬容和團結法案》)將質疑2000年斐濟政變的非法性,並赦免一些參與政變的叛亂分子。此前,軍隊司令拜尼馬拉馬向恩加拉塞總理提出了九項要求,主要涉及與這些法案有關的問題,比如要求將2000年政變的支持者繩之以法。[55]10月6日,軍方發言人紐米·萊韋尼少校呼籲恩加拉塞政府辭職,他稱政府已經失去了所有可靠、正直和誠實的表象,該國正在陷入經濟和金融的深淵。[56]10月16日,拜尼馬拉馬向政府發出為期三周的最後通牒,要求政府滿足他提出的九項要求,否則就要辭職。[57]與此同時,恩加拉塞和總統約瑟法·伊洛伊洛試圖將正在伊拉克視察斐濟維和部隊的拜尼馬拉馬解職,但他們提出的替代人選拒絕了這一職位,而軍方發言人萊韋尼稱軍隊仍然忠於司令姆拜尼馬拉馬。[58]11月4日,恩加拉塞總理暫停了《和解、寬容和團結法案》中對2000年政變領導人的大赦條款,稱將進一步調查這些條款是否違憲,這是政府對軍方九項要求的唯一讓步。[59]11月26日,拜尼馬拉馬在前往新西蘭的私人旅行中,向斐濟軍隊徵召了1,000名預備役軍人,並重申他打算推翻現政府,這一危機達到了頂點。[60]11月28日,恩加拉塞總理飛抵新西蘭會晤拜尼馬拉馬,但會談無果而終,兩人於會後都返回斐濟。[61]12月1日最後期限過去後,姆拜尼馬拉馬否認了恩加拉塞總理有關延長最後期限的說法,他說他打算開始一場「清理」政府的運動,恩加拉塞和他的政府則轉移到秘密地點。[62]12月3日,姆拜尼馬拉馬宣佈他已經接管了斐濟政權,但恩加拉塞從藏身之所現身稱自己仍然掌權。[63]12月4日,斐濟軍隊沒收了位於納西努的武裝警察師總部的武器,軍隊又包圍了蘇瓦的納索瓦警察學院,並從軍械庫中取出武器。[64]雖然12月5日,恩加拉塞召開召開內閣會議,討論軍方的九項要求,但他和其他部長們並未被軍隊允許進入政府大樓。[65]恩加拉塞請求新西蘭和澳洲政府提供軍事援助,但被拒絕。[66]5日上午,武裝部隊包圍了政府部長們的辦公室,並開始沒收他們的汽車。恩加拉塞總理表示,政變「實際上正在進行中」,但他不會辭職,他仍然掌控國家。軍方表示,所有部長都將被軟禁,他們的車輛和手機被扣押。[67]當天上午,伊洛伊洛總統在會見姆拜尼馬拉馬後,簽署了一項解散議會的法律命令,援引了必要性原則,為組建臨時行政當局鋪平了道路。12月6日,姆拜尼馬拉馬宣佈,軍方已控制政府,接管了管理國家的行政權力。[68]他在聲明中承諾,一旦國家恢復穩定,對選舉機制進行適當審查和修正後,就會舉行新的選舉。[69]同時,他還宣佈自己第二次出任代總統,這樣意味着伊洛伊洛總統的職務被廢黜。[70][71]同一天,接替前總理恩加拉塞的臨時政府總理喬納·塞尼拉加卡利宣誓就職。[72]
斐濟政變發生後,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於2006年12月8日在倫敦舉行特別會議後發表聲明,「一致和毫不含糊地譴責軍方接管斐濟民選政府」,並決定斐濟在恢復民主和法治前暫停其在英聯邦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該小組該要求時任英聯邦秘書長麥金農「在適當的情況下,與小組組長(時任馬耳他外交部長米高·弗倫多博士)協商,進行斡旋,包括可能派代表團前往斐濟,敦促其立即恢復民主」。該小組表示聲援斐濟人民,關注他們的經濟福利和福祉。該小組還讚揚了太平洋地區各國政府在政變之前為促進斐濟國內對話和解決政治分歧所作的努力。[73]根據行動小組的決定,英聯邦還將停止在入世談判、負債管理等方面向斐濟提供更多技術支持。[74]麥金農秘書長表示,斐濟政變完全違反了英聯邦的原則,代總統姆拜尼馬拉馬應該辭職。[75]他也表示,為了恢復斐濟的民主,與該國的新領導人們進行對話很重要。不過2006年英聯邦只暫停了斐濟在其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斐濟除了不能參加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外長會議等重要會議外,仍然能夠參加一些英聯邦的體育賽事,並維持原有的技術援助,只是不會再有新的援助方案了。[76]
完全中止到恢復
2007年1月4日,姆拜尼馬拉馬代總統辭職,前總統伊洛伊洛復位。[77]伊洛伊洛總統發表廣播講話,宣佈支持軍方的行動。[78]第二天(1月5日),伊洛伊洛總統正式任命軍方領導人姆拜尼馬拉馬為臨時政府總理,隨後成立了新的臨時內閣,此舉表明軍方仍有效地掌握政權。[79][80]但在2009年4月9日,斐濟上訴法院作出裁決,宣佈2006年斐濟政變是非法的,而在軍管下於2007年1月成立的臨時內閣也是「無效的」,並在法律上解散現任議會。上訴法院命令總統伊洛伊洛任命一名「傑出人士」擔任看守政府總理並監督解散議會的工作。法院還下令,禁止總統任命現任總理姆拜尼馬拉馬或前總理恩加拉塞擔任看守政府總理。[81]上訴法院稱:「目前唯一適當的行動方針是舉行選舉,使斐濟能夠重新開始。」[82]上訴法院裁定總統伊洛伊洛必須解除臨時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的職務,姆拜尼馬拉馬必須交權,而臨時內閣也必須集體辭職。[81]而伊洛伊洛總統的回應是於次日(4月10日)宣佈廢止1997年憲法,並免去所有法官的職務[83],從而引發2009年斐濟憲政危機。伊洛伊洛總統還宣佈斐濟「最遲」於2014年9月舉行民主選舉[81],並重新提名臨時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為「新的」臨時總理。[84]
針對斐濟新的憲政危機,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於2009年7月31日召開會議,敦促斐濟政權在英聯邦和聯合國的協助下,以獨立、包容各方、有時限和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方式,立即重新啟動政治對話進程,並在2010年10月底前在該國舉行可信的選舉。行動小組還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斐濟臨時政府在不遲於當年9月1日之前對這些條款作出堅定承諾,否則將全面中止斐濟的英聯邦成員資格。[85][86]雖然斐濟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致信時任英聯邦秘書長卡馬萊什·夏爾馬,重申他對英聯邦原則的承諾,但並未達到英聯邦最後通牒中所提到的條件,即沒有答應英聯邦於2010年10月底前舉行民主選舉的要求。同年9月1日,夏爾馬秘書長代表英聯邦宣佈決定全面中止斐濟的成員資格,這意味着斐濟的英聯邦成員資格被暫停的範圍擴大了。夏爾馬在闡述「全面中止」的影響時宣佈,以下規定將立即適用:
- 斐濟臨時政府的代表將被排除在英聯邦所有政府間會議之外;同樣,被臨時政府提名的人也不能參加英聯邦的其他政府間活動;
- 斐濟將不能參加英聯邦的體育賽事;
- 英聯邦不能向斐濟提供任何技術援助,但旨在促進恢復民主的援助除外;
- 儘管斐濟仍將是英聯邦成員,但斐濟在英聯邦秘書處、英聯邦會議和所有其他英聯邦官方活動中的所有象徵性代表將停止;
- 與斐濟同行在專業和非政府層面的聯繫將由各泛英聯邦組織自行決定。[86]
夏爾馬強調,英聯邦仍然願意與斐濟臨時政府接觸,以恢復該國的憲政民主。他表示,歡迎斐濟臨時政府總理姆拜尼馬拉馬海軍準將邀請英聯邦代表訪問斐濟,他期待繼續進行斡旋工作以促進對英聯邦原則的遵守和斐濟人民的福祉。他最後表示,希望斐濟採取必要步驟,恢復其對英聯邦的充分參與。[86]
2009年4月,斐濟臨時政府宣佈選舉將在「2014年9月之前」舉行。[87][88]7月1日,斐濟臨時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宣佈,斐濟將在2013年前制定第四部憲法。[89]2013年9月6日,斐濟新憲法由時任總統拉圖埃佩利·奈拉蒂考簽署,即刻生效[90][91],從而結束了該國自2009年4月廢除原憲法以來的憲法真空期。[92]2014年3月5日,姆拜尼馬拉馬總理辭去斐濟軍隊司令職務,結束39年戎馬生涯,準備角逐將於當年9月舉行的議會選舉。[93]3月14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在倫敦召開第43次會議,鑑於斐濟近期在民主進程上取得一系列進展,包括頒佈新憲法、成立獨立的選舉委員會、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辭去軍職等,決定部分恢復斐濟被全面中止的英聯邦成員資格,允許斐濟參加包括2014年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在內的一系列活動[94]。行動小組稱將致力於全面恢復斐濟的成員資格,這取決於斐濟是否通過舉行可信的選舉來恢復民主制度。3月15日,斐濟臨時政府發表聲明,歡迎英聯邦部分恢復其成員資格的決定。[95][96]當年7月至8月,26名斐濟運動員代表參加了格拉斯哥英聯邦運動會。[97]
2014年9月17日,斐濟舉行了2006年軍事政變後的首次大選[87],時任臨時總理姆拜尼馬拉馬領導的斐濟優先黨在大選中獲勝,贏得議會半數以上席位,姆拜尼馬拉馬就任民選政府總理。[98][99]9月26日,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在美國紐約舉行第44次會議,確認斐濟於9月17日舉行了可信的選舉,並由一個民選政府就職,應取消暫停斐濟在英聯邦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決定即日起斐濟恢復成為英聯邦的正式成員。[94][100]斐濟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的第二天(9月27日),時任英聯邦秘書長夏爾馬會見了斐濟新當選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祝賀他在大選中獲勝並當選總理。[101]
津巴布韋(2002年-2003年)
津巴布韋的前身為英國殖民地南羅德西亞,後由佔少數的白人單方面宣佈獨立,改名羅德西亞。1979年至1980年,津巴布韋人民在羅伯特·穆加貝領導下推翻羅德西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之後成立獨立的津巴布韋共和國,獨立後由穆加貝先後擔任握有實權的內閣制總理和總統制下的總統長期執政,政局長期穩定[102],經濟尤其是農業飛速發展,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西方媒體和政府極為看好。[103]津巴布韋與英聯邦的主導國家、前宗主國英國的關係也一度十分密切。[102]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韋加入英聯邦,成為英聯邦第45個成員國。[104]1991年10月,第12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召開,穆加貝總統任會議主席,會議通過了《哈拉雷英聯邦宣言》。《哈拉雷宣言》與1971年通過的《新加坡宣言》同為英聯邦最重要的政治文件,它闡述了英聯邦的核心原則和價值觀,詳述了英聯邦的成員標準,並重新定義和加強了英聯邦的宗旨。[105][106]
但2000年至2002年,津巴布韋政府實施了「快速土地改革計劃」,徵收白人土地,用於安置無地或少地的黑人農民,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經濟下滑,陷入政經危機,朝野尖銳對立。津巴布韋的快速土改也觸動了英國在津巴布韋的利益,津英兩國關係惡化。[102]此後,津巴布韋在大多數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的議程上佔據主導地位,並造成了英聯邦內部的分裂。穆加貝總統領導的津巴布韋政府被指控危害人權、操縱選舉、破壞津巴布韋經濟,違反了《哈拉雷宣言》所述的英聯邦的基本原則。[107] [108]津巴布韋人民在2000年2月的全民投票中否決了穆加貝提出的新憲法後,局勢迅速惡化,針對反對者的暴力行為增加。了解決這些問題,2001年9月,津巴布韋政府派出一個代表團與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成員會晤。津巴布韋政府承諾按照作為英聯邦成員國的要求,結束暴力,捍衛人權,但未能兌現諾言。因此,英國推動暫停津巴布韋的英聯邦成員資格。英國此舉被穆加貝和時任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定性為殖民主義運動,但英國嘲諷他們是修正主義和種族主義本身。[107]
原本計劃於2001年召開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因美國遭受九一一恐怖襲擊而推遲,但津巴布韋仍然是英聯邦議事日程的首要議題。[109]2002年3月4日,第17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澳洲庫拉姆發表的聲明含蓄地拒絕了英國、澳洲和新西蘭提出的對津巴布韋採取懲罰性行動的呼籲,這三個國家指控津巴布韋涉嫌圍繞總統競選活動實施暴力和恐嚇。相反,會議「表達了他們的深切關注」,並呼籲津巴布韋所有黨派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自由和公平的選舉氛圍」。會議還「注意到,2002年3月9日至10日津巴布韋總統選舉後,英聯邦觀察員小組將立即向英聯邦秘書長報告」,並確認他們同意授權英聯邦現任輪值主席、時任澳洲總理霍華德,前任輪值主席、時任南非總統姆貝基和候任輪值主席、時任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組成「三人委員會」,評估觀察員的報告,判定津巴布韋在選舉中的表現是否符合《哈拉雷宣言》,如果不符合,則根據《米爾布魯克綱領》實施懲罰措施。[50]儘管非洲統一組織的選舉觀察員形容這次選舉「透明、可信、自由和公平」[110],但「三人委員會」於3月14日收到英聯邦觀察員的初次報告,明確指出「津巴布韋的條件不足以使選舉人自由表達意願」。作為回應,「三人委員會」於2002年3月19日宣佈,津巴布韋將立即被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不同於以往不固定的暫停時長,此次津巴布韋被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的時長為固定的一年。[50]
此後,由於未能促成在爭議中連任的穆加貝總統與反對派領導人摩根·茨萬吉拉伊會面,候任英聯邦輪值主席、時任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拒絕邀請穆加貝參加於2003年在尼日利亞阿布賈召開的第18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在2003年12月召開的第18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關於津巴布韋問題的其他討論都是以同樣的非洲不團結為標誌的,這挫敗了時任南非總統姆貝基一再試圖重新接納津巴布韋的努力。最終,會議拒絕了以姆貝基為首的少數成員國認為應該恢復津巴布韋英聯邦成員資格的觀點,而是任命了一個由6個成員國組成的委員會就今後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該委員會由南非、莫桑比克、印度、牙買加、澳洲和加拿大的政府首腦組成,最終委員會多數成員反對解除對津巴布韋的暫停成員資格懲罰。12月7日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聲明(由加拿大和肯雅提議)將津巴布韋視為一個仍被暫停成員資格的國家,並決定無限期地繼續暫停時長。就在阿布賈英聯邦首腦會議宣佈無限期暫停津巴布韋英聯邦成員資格的同一天,穆加貝總統宣佈津巴布韋退出英聯邦。[107]在當年12月11日津巴布韋政府給英聯邦秘書處的一封正式信函中,津巴布韋確定從2003年12月7日起正式終止其英聯邦成員資格。從那時起,津巴布韋不再是英聯邦的成員國。[111]
後續
津巴布韋退出英聯邦後,英聯邦及其現有成員國致力於結束政治僵局並讓津巴布韋重回英聯邦。[112]2017年11月,穆加貝因政變壓力辭去總統職務,前第一副總統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繼任總統。2018年5月15日,姆南加古瓦政府申請重新加入英聯邦。[113]
2019年2月,時任英國外交和英聯邦事務部負責非洲和國際發展事務的國務大臣哈莉特·鮑德溫表示:「從今天起,英國將無法支持(津巴布韋重返英聯邦)這一申請,因為我們不認為我們正在津巴布韋看到的安全部隊侵犯人權的行為是你希望從一個英聯邦國家看到的。」對此,姆南加古瓦總統在接受法國新聞電視頻道法蘭西24的採訪時回應道:「英聯邦從未告訴我們他們不再考慮我們的申請。一個成員國的觀點不是英聯邦的觀點。」[114]
暫停英聯邦成員資格列表
成員 | 成員資格暫停開始日期 | 成員資格暫停結束日期 |
---|---|---|
尼日利亞 | 1995年11月11日[1][2] | 1999年5月29日[115][3] |
巴基斯坦(第一次) | 1999年10月18日[116][5] | 2004年5月22日[117] |
斐濟(第一次) | 2000年6月6日[118] | 2001年12月20日[48] |
津巴布韋 | 2002年3月19日[48] | 2003年12月7日[119](宣佈退出英聯邦) |
斐濟(第二次) | 2006年12月8日[120] | 2014年9月26日[121] |
巴基斯坦(第二次) | 2007年11月22日[122][28] | 2008年5月12日[123][34] |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Nigeria: History.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2.0 2.1 Nigeria suspended from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3.0 3.1 Nigeria's suspension from membership of the Commonwealth lifted.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英語).
- ^ Pakistan: History.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英語).
- ^ 5.0 5.1 Pakistan suspended from the councils of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英語).
- ^ Ingram, Derek. Abuja Notebook. The Round Table. January 2004, 93 (373): 7–10. doi:10.1080/0035853042000188157 (英語).
- ^ 巴基斯坦重返英联邦. 《蘭州晨報》. 每日甘肅. 2004-05-25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巴基斯坦资深外交官敦促英联邦恢复其成员国资格. 中新網引自路透社. 中新網. 2004-05-18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巴基斯坦重返英联邦. 《南方都市報》引自新華社. 新浪網. 2004-05-24 [2020-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穆沙拉夫将发表全国讲话解释拒绝辞去军职原因. 新浪網引自中國日報網. 新浪網. 2004-12-29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穆沙拉夫拒绝限时交军权 还想再干五年. 新浪網引自國際在線. 新浪網. 2007-08-31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拒绝辞去陆军总长. 搜狐網引自《東方早報》. 搜狐網. 2007-05-24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穆沙拉夫拒绝 限时交出军权. 《北京日報》引自新華社. 新浪網. 2007-08-31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报道称乔杜里25日将恢复就任巴基斯坦首席大法官. 中新網. 中新網. 2008-03-25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穆沙拉夫罢免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2007-03-09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乔杜里:巴基斯坦政坛“风暴中心”. 《南國早報》. 搜狐網. 2008-08-12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17.0 17.1 17.2 Musharraf imposes emergency rule. BBC News.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4) (英語).
- ^ Musharraf court ruling 'delayed'. BBC News. 2007-11-01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3) (英語).
- ^ Musharraf invokes emergency rule. Reuters Canada.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6) (英語).
- ^ Martial law declared in Pakistan. CNN.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7) (英語).
- ^ 21.0 21.1 Text of 'Proclamation of emergency'.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5) (英語).
- ^ Text of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al Order.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5) (英語).
- ^ Emergency in Pakistan: Martial Law imposed. Media blackout. CNN.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4) (英語).
- ^ World leaders condemn state of emergency in Pakistan. The Associated Press. 2007-11-03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3) (英語).
- ^ Pakistan Faces Suspension Threat. BBC. 2007-11-12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26.0 26.1 26.2 26.3 英联邦做出“悲伤”决定 暂停巴基斯坦成员国资格.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2007-11-24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27.0 27.1 Pakistan Faces Suspension Threat. BBC. 2007-11-12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28.0 28.1 Pakistan suspended from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巴基斯坦被中止英联邦成员国资格解析. 網易. 網易. 2007-11-24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Maneuvering Before Vote in Pakistan.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0-03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2) (英語).
- ^ Musharraf vows to end emergency. BBC News. 2007-11-29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Musharraf: Emergency halted destruction. CNN. [2007-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7) (英語).
- ^ Pakistan Delays Vote After Bloodshed. Sky News. 2008-02-01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6) (英語).
- ^ 34.0 34.1 Pakistan's suspension from councils of the Commonwealth lifted.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英語).
- ^ 巴基斯坦重返英联邦 谢里夫派9名部长辞职尚未获批. 《東方今報》引自新華社. 新浪網. 2008-05-14 [202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中文(中國大陸)).
- ^ Pakistan's Musharraf will resign. BBC News. 2008-08-18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9) (英語).
- ^ Video of Resignation Speech. PakTribune. 2011-04-05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6) (英語).
- ^ 38.0 38.1 38.2 Fiji: History.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39.0 39.1 39.2 英联邦暂停斐济的成员国资格. 東方網. 東方網. 2000-06-07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斐济政变追踪:被扣总理惨遭殴打. 《南方都市報》. 新浪網. 2000-05-21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41.0 41.1 Lal, Brij V. In George Speight's Shadow: Fiji General Elections of 2001. 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2002, 37 (1): 87–101. JSTOR 25169576. doi:10.1080/00223340220139298 (英語).
- ^ Fiji suspended from the councils of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英联邦国家暂停斐成员国资格. 《光明日報》. 光明網. 2000-06-08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新闻观察:斐济政坛谁说了算?. 《新快報》. 新浪網. 2000-07-31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Speight off Nukulau, now in Naboro. Suva, Fiji. The Fiji Times. 2006-12-21 [2013-08-06] (英語).
- ^ 46.0 46.1 Fiji suspension lifted.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Ingram, Derek. Brisbane Notebook. The Round Table. January 2002, 91 (363): 37–39. doi:10.1080/00358530220118516 (英語).
- ^ 48.0 48.1 48.2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April 2002, 91 (364): 131–59. doi:10.1080/00358530220144148 (英語).
- ^ The Commonwealth at and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olum CHOGM. The Round Table. April 2002, 91 (364): 125–9. doi:10.1080/00358530220144139 (英語).
- ^ 50.0 50.1 50.2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April 2002, 91 (364): 131–59. doi:10.1080/00358530220144148 (英語).
- ^ Background to Fiji's four coups. BBC News. 2006-12-05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7) (英語).
- ^ 52.0 52.1 Ousted PM says he's still Fiji's legal leader; chiefs indicate they'll meet coup leader. International Herald-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2006-12-07 [2006-12-07] (英語).
- ^ Tribal chiefs critical of coup.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6-12-07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 ^ Hindus in South Asia and the Diaspora: A Survey of Human Rights 2005. Hafsite.org. [201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英語).
- ^ Meeting between Prime Minister Qarase and Commodore Bainimaram (PDF). 2006-11-29 [2006-1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15) (英語).
- ^ Fiji's military calls on government to resign. Radio New Zealand. 2006-10-06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英語).
- ^ Fiji military to government: resign or els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2006-10-17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3) (英語).
- ^ Tension in Fiji after failed attempt to replace military boss. ABC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2006-11-01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4) (英語).
- ^ Williams, Peter. Fiji PM drops controversial bill. The New Zealand Herald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2006-11-04 [2006-12-06] (英語).
- ^ Fiji military recalls 1,000 reservists for 'clean-up'. ABC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Agence France-Presse). 2006-11-26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4) (英語).
- ^ Fiji crisis deepens as military secure parts of Suva.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1-29 [2006-12-06] (英語).
- ^ Fiji military play rugby amidst confusion over coup.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2-01 [2006-12-06] (英語).
- ^ Taylor, Phil; Shepheard, Nicola. Fiji's military leader rules out further talks – report.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2-03 [2006-12-06] (英語).
- ^ Taylor, Phil. Fiji coup under way as troops seize weapons.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2-04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4) (英語).
- ^ Military checkpoints at Govt Buildings. Fiji Live. 2006-12-05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3) (英語).
- ^ Agencies and Phil Taylor. NZ suspends aid and sport contacts with Fiji as state of emergency declared.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2-06 [2011-09-14] (英語).
- ^ Fiji ministers face house arrest. Fiji Live. 2006-12-05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5) (英語).
- ^ Taylor, Phil. Fiji – Alone under the gun.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6-12-06 [200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Commander RFMF – Public Declaration of Military Takeover. Fiji government website.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5) (英語).
- ^ Fiji coup leaders concede delays in 'clean-up' amid opposition. ChannelNewsAsia.com. 2006-12-08 [2006-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英語).
- ^ Commission 'to probe ousted Fiji govt'. Melbourne: The Age. 2006-12-07 [2006-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New Fiji 'PM' says coup illegal, election up to two years away. ChannelNewsAsia.com. 2006-12-07 [2006-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9) (英語).
- ^ Fiji suspended from the councils of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英联邦暂停斐济成员资格 20年中第三次“封杀”. 《京華時報》引自新華社. 搜狐網. 2006-12-10 [202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World condemns Fiji military coup. Bangkok Post. 2006-12-06 [2006-12-06] (英語).
- ^ Fiji suspended from Commonwealth. BBC. 2006-12-08 [202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0) (英語).
- ^ Fiji army chief cedes powers. The Age. 2007-01-04 [200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1) (英語).
- ^ I support army takeover: Iloilo. Fiji Live. 2007-01-05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5) (英語).
- ^ Commander Bainimarama Sworn in as Interim PM. Fiji Village. 2007-01-05 [2020-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8) (英語).
- ^ President swears in interim PM. Fiji Live. 2007-01-05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6) (英語).
- ^ 81.0 81.1 81.2 Fiji under New Legal Order and new Head of State. Tahitpresse. 2009-04-10 [200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6) (英語).
- ^ Fiji coup ruled illegal. ABC - PM program. 2009-04-09 [2015-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McClymont, Kate. A judge for four days as Fiji flails. ABC - PM program. 2009-04-11 [2015-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Dorney, Sean. Bainimarama sworn in again as Fiji PM. ABC. 2009-04-11 [2009-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2) (英語).
- ^ Fiji given September ultimatum. ONE News/Newstalk ZB. 2009-08-01 [2011-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86.0 86.1 86.2 Fiji Suspended from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09-09-01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4) (英語).
- ^ 87.0 87.1 PM Bainimarama –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Change. Fiji government website. 2009-07-01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1) (英語).
- ^ Fiji sets September election date. BBC News. 2014-03-28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Fiji constitution plan unveiled. BBC News. 2009-07-01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President signs long-awaited Fiji constitution into law. Australia Network News. 2013-09-19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1) (英語).
- ^ Fiji: New Constitution Signed into Law. Global Legal Monitor - Library of Congress. 2013-09-09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7) (英語).
- ^ 斐济颁布新宪法结束宪法真空期. 搜狐網. 新華網. 2013-09-06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斐济总理辞军职备战大选. 新華網. 2014-03-05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94.0 94.1 Fiji rejoins Commonwealth as a full member.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14-09-26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Minister welcomes Commonwealth statement on Fiji.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2014-07-31 [2014-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斐济欢迎英联邦部分恢复斐济成员资格决定. 東方網. 新華網. 2014-03-15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Fiji confirms names for Commonwealth Games. Fijilive. 2014-06-06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Voter guide (PDF). [2014-09-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9-12) (英語).
- ^ Elections Fiji. Fiji Government.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Fiji's suspension from membership of the Commonwealth lifted.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Commonwealth Secretary-General congratulates newly elected Prime Minister of Fiji.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14-09-28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102.0 102.1 102.2 津巴布韦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0年5月 [202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鳳凰人物. 鳳凰網. 2014-08-22 [202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中文(中國大陸)).
- ^ Zimbabwe joins the Commonwealth.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2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英語).
- ^ Key Declarations.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200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9) (英語).
- ^ Hatchard, John; Ndulo, Muna; Slinn, Peter.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ism and Good Governance in the Commonwealth: an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n Perspectiv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ISBN 978-0-521-58464-7 (英語).
- ^ 107.0 107.1 107.2 Taylor, Ian. 'The Devilish Thing': The Commonwealth and Zimbabwe's Dénouement. The Round Table. July 2005, 94 (380): 367–80. doi:10.1080/00358530500174630 (英語).
- ^ Hatchard, John; Ndulo, Muna; Slinn, Peter.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ism and Good Governance in the Commonwealth: an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n Perspectiv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ISBN 978-0-521-58464-7 (英語).
- ^ The Commonwealth at and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olum CHOGM. The Round Table. April 2002, 91 (364): 125–9. doi:10.1080/00358530220144139 (英語).
- ^ Was Zimbabwe's election fair?. BBC News. 2003-11-03 [20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1) (英語).
- ^ SADC Barometer, January 2004 edition (PDF). 2004-01-04 [20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英語).
- ^ Ingram, Derek. Twenty Commonwealth steps from Singapore to Kampala. The Round Table. October 2007, 96 (392): 555–563. doi:10.1080/00358530701625877 (英語).
- ^ Zimbabwe applies to re-join Commonwealth, 15 years after leaving. CNN. 2018-05-21 [20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Mnangagwa lashes out over UK's stance on Commonwealth re-entry. Times Live. 2019-02-11 [20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英語).
- ^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October 1999, 88 (352): 547–567. doi:10.1080/003585399107758 (英語).
- ^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January 2000, 89 (353): 45–57. doi:10.1080/750459452 (英語).
- ^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July 2004, 93 (375): 311–42. doi:10.1080/0035853042000249933 (英語).
- ^ Ingram, Derek.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July 2000, 89 (355): 311–55. doi:10.1080/00358530050083406 (英語).
- ^ Editorial: CHOGM 2003, Abuja, Nigeria.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January 2004, 93 (373): 3–6. doi:10.1080/0035853042000188139 (英語).
- ^ Ingram, Derek; Soal, Judith.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February 2007, 96 (388): 2–28. doi:10.1080/00358530701189734 (英語).
- ^ "Fij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mmonwealth Network
- ^ Gruenbaum, Oren.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ectangularr Table Journal. February 2008, 97 (394): 3–17. doi:10.1080/00358530701864963 (英語).
- ^ Gruenbaum, Oren. Commonwealth Update. The Round Table Journal. June 2008, 97 (396): 341–54. doi:10.1080/0035853080215934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