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天子
曹操迎天子或稱曹操挾天子,即指曹操於196年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掌握政權的先前事件[1]。
曹操挾天子 | |||||||
---|---|---|---|---|---|---|---|
東漢滅亡的一部分 | |||||||
三國時代洛陽和許昌位置示意圖。 | |||||||
| |||||||
參戰方 | |||||||
曹操 | 漢獻帝 |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皇權低落。因為皇帝喪失軍事力量,徒有皇帝之名,加上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使的洛陽殘破。因此各方霸權都不希望接收皇帝。而曹操的首席謀臣荀彧則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縱然皇權低落,惟他仍然是漢朝的皇帝,終究正統。在分析利害後,曹操決定迎接天子。當時袁紹受到沮授和田豐等建議下,也曾經考慮迎接獻帝。惟猶豫不決,加上在反對方審配等人的反對下,又因為忙於討伐公孫瓚、臧洪分身乏術,最終只能派從事中郎徐勛委託曹操代為迎駕。
曹操擁護獻帝後,即遷都許昌,放棄殘破的舊都洛陽。自此曹操開始以天子之名行事,其命令都以皇詔頒佈。此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維持大約十年,直至自稱為魏王,之後曹操的兒子曹丕代漢自立曹魏為止。
背景
董卓入關
中平六年(189年),何進欲除宦官,但是為其妹何太后所阻撓,所以請董卓領兵入宮作兵諫,結果何進先被宦官殺死。董卓見袁術放火燒皇宮的火光知道亂事已經生起,於是引兵急進,隨即找到被宦官虜出的少帝和陳留王二人。初入雒陽時兵力只有3千人,為求營造大軍壓境的場面以震懾隣近諸侯,每晚令士兵出城,翌日再大張旗鼓入城,令到雒陽全城有大軍源源不絕進軍之虛況。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了附近兩大軍閥兵力。[2]。
董卓廢少帝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為了立威,廢少帝,於九月甲戌日立當時9歲的劉協為皇帝,以他挾天子而令諸侯。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董卓火燒都城雒陽,挾劉協遷都長安。
起因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其部將李傕等人便遣使至長安求赦免。當時掌權的司徒王允為人剛愎自用,沒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懼,不知所為,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里。賈詡當時因為是董卓所部的謀士,在李傕軍中任職,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們,對李傕等人說:
“ |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卓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 ” |
——《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
此計為眾人採納。李傕等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軍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夜襲長安,後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東漢朝廷。
後來,袁紹的謀士沮授向袁紹獻計,讓其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沮授說:
“ | 將軍累葉臺輔,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托義兵,內實相圖,未有憂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誰能禦之?[3] | ” |
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開倉放糧來救濟百姓。之後,他以祭祀先祖為由與大臣們逐漸踏上流亡之路,逃出長安,進駐安邑。
興平三年(196年),曹操聽從謀士荀彧的建議,打算迎接皇帝,派曹洪率兵西進。不過此時皇帝(或其掌權之臣)對曹操仍有疑慮。但曹操勢力強盛,數月之間又擊破了汝南、潁川的黃巾軍,朝廷乃封曹操為建德將軍。稍後不久,升任鎮東將軍,且進封為費亭侯。費亭侯曾是曹操祖父曹騰的爵號,可見朝廷已對曹操寄以厚望。同年秋,漢獻帝入駐雒陽。隨後曹操也進軍雒陽保衛京城,皇帝賜曹操節鉞,標誌着曹操對東漢朝廷的實際控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局面形成。雒陽經董卓破壞,已殘破不堪,董昭等勸曹操定都許昌[4]。
經過
除了袁紹派從事中郎徐勛委託曹操代為迎駕以外,洛陽朝廷的典章制度也是由袁紹手下應劭制定,可見袁紹對曹操迎天子採取了默許甚至支持的態度。
兩個月後,曹操迎劉協從雒陽到許縣,稱許都,改元建安,但劉協仍舊是一位毫無實權的皇帝。他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錄尚書事。曹操又以獻帝名義封袁紹為太尉,袁紹恥居曹操之下,認為是曹操以獻帝名義欺壓自己,不肯接受。此時袁紹勢力比曹操強大,因此曹操堅持把大將軍一職讓給袁紹,自己只任司空,行使車騎將軍之職,封袁紹為鄴侯,袁紹辭讓侯爵不受,後來還是接受了。
袁紹雖不在京城,但對獻帝朝廷仍保持影響,如曾以朝廷名義調曹仁為廣陽太守,但被曹操阻止[5]。
劉協與曹操互相利用來試圖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先有大臣董承聯同劉備等稱獻帝密詔謀誅曹操,董承與其女董美人接連被曹操所殺。後有伏皇后秘密令其父伏完誅殺曹操,但事情泄露,伏皇后則被曹操幽閉而死,為了維持與曹操之間的微妙關係,獻帝無奈地選擇了讓步。後來曹操官至丞相、封王,獲得加九錫、乘輅車等殊禮,但因為遭遇漢中之戰、樊城之戰之敗和耿紀、魏諷的反曹叛亂,終沒有在生前邁出篡奪皇位的最後一步。[6]
結果
挾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討張繡,張繡舉眾投降,之後因曹操納張濟之妻,張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於是襲擊曹操,曹操在長子曹昂、姪子曹安民與校尉典韋殿後下逃亡,但曹昂、曹安民與典韋也陣亡。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後來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對荊州北部的控制,並消除了許都南面的威脅。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計策,開決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後生擒呂布、陳宮,把徐州納入勢力範圍。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于禁和徐晃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到這時,曹操已經實際控制了黃河以南的兗州、豫州和徐州,並向南延伸到荊州北部,向北則進入河內,在具備了實力後即背叛袁紹,甚至有趁袁紹出兵在外偷襲鄴城的圖謀,被劉備泄露而未果。袁紹兼併公孫瓚的勢力後,佔據黃河以北的青州、冀州、幽州和并州,意圖發兵攻打許都,而且指使主簿耿苞為自己稱帝造勢,但發現眾人不同意,便殺了耿苞撇清自己。當時,很多曹軍將領都認為無法抵擋袁紹的進攻,曹操卻自信地說:「我了解袁紹的為人,志向遠大而智謀短淺,表面嚴厲而膽量微小,畏懼勝利而缺少威信,將領傲慢而政令不一,土地雖然廣大,糧草雖然豐足,正好作為送給我的禮物。」
影響
連年征戰使得民生凋敝,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還發生過由於糧食極度缺乏造成人吃人的情形。為了發展經濟恢復民生,定都許縣之後,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實行屯田制。曹操因為奉戴天子,某種程度上促使漢朝宗廟社稷制度得以重建,這也吸引了許多擁護東漢朝廷的人才來歸附,加上曹操用人有術,不停地舉着天子旗號東征西討,實力日強[7]。
參考文獻
引用
- ^ 郭志坤,陳雪良著. 成語里的中國通史 中.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590–592. ISBN 978-7-208-15828-3.
- ^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71–75. ISBN 7-5622-2277-0.
- ^ 《後漢書·袁紹傳》
- ^ 張大可著. 三国十二帝.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9.01: 52. ISBN 978-7-5680-4696-1.
- ^ 方北辰譯註.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 第1分册.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1.04: 510. ISBN 978-7-224-09779-5.
- ^ 挾天子以令諸侯 華夏經緯網 2011-05-04 15:25:21. [201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5).
- ^ (宋)洪邁撰;穆公校點. 容斋随笔 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12: 230. ISBN 7-5325-7838-0.
來源
外部連結
- 中華五千年 獻帝出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