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頓計劃年表
曼克頓計劃(英語: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項研發計劃。該計劃由美國主導,由英國、加拿大兩國提供支援,成功製造了世上首枚原子彈。1942年到1946年間,曼克頓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的萊斯利·李察·格羅夫斯少將主持。負責執行計劃的陸軍駐紮在美國紐約市的曼克頓區,「曼克頓」便漸漸成為了整個計劃的代號。曼克頓計劃自1939年伊始,最開始規模很小,但後來逐漸發展壯大,合併了英國的合金管工程,最終有13萬餘人參與、耗資近22億美元(約合2020年的254億美元[1])。超過九成的預算被耗在了蓋工廠、製造核分裂原料上,只有不到一成用在了研發、製造武器上。[2][3]
戰爭期間,曼克頓計劃研製出了兩種不同的原子彈。一種是相對簡單的槍式裂變武器,使用了鈾的同位素鈾-235,該同位素在自然界的豐度只有0.7%。由於鈾-235與常見的鈾-238原子質素幾乎相等,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也完全相同,人們很難將這兩種同位素相互分離。為此,曼克頓計劃設計出三種不同的鈾濃縮法:電磁型同位素分離法、氣體擴散法和熱泳法。分離工作主要在田納西州的橡樹嶺進行。與此同時,人們也在研究制鈈的方法。曼克頓計劃在橡樹嶺和漢福德芝製造了若干反應堆,對鈾輻射照射並引發核嬗變轉化為鈈,再使用化學方法將鈈從鈾中分離出來。鈈後來被證實不適合用在這種槍式的設計上,因此曼克頓計劃又耗費大量的精力在計劃的主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研發了一種更為複雜的內爆式核武器。
曼克頓計劃年表羅列出從曼克頓計劃正式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到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再到1947年曼克頓計劃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正式取代為止,這一段時間發生的重大事件。
1939年
1940年
- 3月:英國伯明翰大學學者奧托·弗里施、魯道夫·佩爾斯撰寫了弗里施-佩爾斯備忘錄,計算出原子彈的爆炸可能只需要1英磅(0.45公斤)的濃縮鈾。該備忘錄先是到了澳洲物理學家馬克·奧利芬特手中,後者將其轉交給了英國化學家亨利·蒂澤德。[10]
- 3月2日: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鄧寧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團隊證實了尼爾斯·玻爾的猜想——慢中子可引發鈾-235的核分裂。[11]
- 4月10日:蒂澤德在英國設立了穆德委員會,用於進行原子彈的可行性研究。[12]
- 5月21日:佐治·基斯佳科夫斯基提出使用氣體擴散法來分離同位素。[13]
- 6月12日:羅斯福設立了美國國防部科研委員會,由萬尼瓦爾·布殊領導,並將鈾顧問團併入其中。[14]
- 9月6日:布殊告知布里格斯,國防部科研委員會將為鈾的研發計劃提供四萬美元。[15]
1941年
- 2月2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者格倫·狄奧多·西博格與阿瑟·華爾確定發現了鈈元素。[16]
- 5月17日:阿瑟·康普頓同美國國家科學院撰寫的報告公開發表,指出研發軍用核能源帶來的若干好處。[17]
- 6月28日:羅斯福簽署第8807號行政命令,設立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交由萬尼瓦爾·布殊管理。[18]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合併了國防部科研委員會和鈾顧問團。占士·拜仁特·科南特接任布殊成為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的新總管。[19]
- 7月2日:穆德委員會任命占士·查德威克撰寫原子彈的設計與預算報告的第二稿(也是最終稿)。[20]
- 7月15日:穆德委員會分發了制彈的技術細節、預算的最終稿。萬尼瓦爾·布殊接獲報告後,決定先等待報告官方版本出來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21]
- 8月:奧利芬特赴美,力勸將科研的重心放在制彈而非核能源上。[22]
- 9月3日:英國參謀長委員會批准了核武器計劃。[23]
- 10月3日:穆德委員會官方報告(查德威克撰寫)送到了布殊手中。[22]
- 10月9日:布殊將穆德委員會的報告呈交給羅斯福,後者在了解相關科學細節後准許了研發計劃。羅斯福讓布殊起草外交函,以方便英美雙方的高層接洽。[24]
- 12月6日:布殊組織了場會議來協調整個研發計劃。該計劃由康普頓主導,哈羅德·尤里負責研究使用氣體擴散法來濃縮鈾,歐內斯特·羅倫士則負責研究電磁分離法(該方法最後造出了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25][26]康普頓將鈈容器呈給了布殊和科南特。[27]
- 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與英國在隔日正式對日本宣戰。[28]
- 12月11日:德國、意大利對美國宣戰的同日,美國對德、意兩國宣戰。[29]
- 12月18日: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S-1分部的首次會議。該部門專攻核武器製造。[30]
1942年
- 1月19日:羅斯福正式批准原子彈計劃。[31]
- 1月24日:康普頓決定將鈈相關的科研工作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集中進行。[32]
- 2月19日:加拿大和英國協商設立滿地可實驗室,用作英、加兩國在核技術方面的協同運作(尤其是制鈈)。[33]
- 6月19日:布殊、科南特、康普頓、羅倫士和尤里正式組建成S-1執行委員會。[34]
- 7月-9月:羅拔·奧本海默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召開夏季會議,會議研討了核分裂武器的設計。愛德華·泰勒提出了氫彈的構想,在會議中重點討論。[35]
- 7月30日:時任英國樞密院議長的約翰·安達臣力諫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讓英國與美國合作。[36]
- 8月13日: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少將尤金·雷巴德建立了曼克頓工程區,占士·馬紹爾出任區監,從8月16日起開始運轉。[37]
- 9月17日:威廉·斯泰爾少將和雷巴德任命萊斯利·李察·格羅夫斯上校接管曼克頓計劃。[38]
- 9月23日:格羅夫斯升勛為準將,成為曼克頓計劃的負責人。同時,由布殊(有時科南特會代替他)、斯泰爾、海軍少將威廉·普奈爾組成的軍事政策委員會(Military Policy Committee)負責監督計劃的執行。[39]
- 9月26日:美國戰時生產委員會准許曼克頓計劃使用最高戰時優先級。[40]
- 9月29日:美國戰爭部長羅拔·帕特森授權陸軍工程兵部隊在田納西州取得56,000英畝(23,000公頃)的土地用於建造Site X實驗室,即後來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41]
- 10月19日:格羅夫斯任命奧本海默組織協調Site Y實驗室的相關科學研究。[42]
- 11月16日:格羅夫斯和奧本海默前往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並將Site Y選址於此。[43]
1943年
- 1月16日:格羅夫斯批准建立漢福德區。[46]
- 2月9日:帕特森為漢福德芝批了400,000英畝(160,000公頃)的土地。[46]
- 2月18日:Y-12國家安全大樓動工。Y-12是橡樹嶺的一個大型電磁分離工廠,用來濃縮鈾。[47]
- 4月1日: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竣工。[48]
- 4月5日-14日:物理學家羅拔·瑟伯爾在洛斯阿拉莫斯進行講演。後來人們將演講整理為《洛斯阿拉莫斯入門》。[49]
- 4月20日:加利福尼亞大學正式接管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50]
- 1943年年中:S-1執行委員會被軍事政策委員會取代。[51]
- 6月2日:氣體擴散工廠K-25動工。[52]
- 7月:總統將洛斯阿拉莫斯、克林頓工程師工程和漢福德芝劃為軍區。田納西州州長普倫蒂斯·庫珀正式接到了橡樹嶺變成軍區、不再受州政府控制的命令。[53][54]
- 7月10日:第一份鈈樣品抵達洛斯阿拉莫斯。[55]
- 8月13日:槍式裂變武器的首次投下試驗,位於達爾格倫演習場,負責人諾曼·藍斯。[56]肯尼斯·尼科爾斯取代馬紹爾成為曼克頓工程區的工兵總監。[57]他上任後的首批任務之一是將曼克頓工程區總部遷移至橡樹嶺(但工程區並未因此更名)。[48]
- 8月19日:羅斯福和邱吉爾簽署魁北克協定。[58]
- 9月8日:因魁北克協定而設立的聯合政策委員會的首次會面,以期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之間互相協調。美國戰爭部長亨利·路易士·史汀生、布殊和科南特擔任美方代表;英國陸軍元帥約翰·迪爾、上校約翰·傑斯廷·盧埃林擔任英方代表;克拉倫斯·迪凱特·豪擔任加拿大代表。[59]
- 10月10日:漢福德區首個核反應堆動工。[60]
- 11月4日:橡樹嶺的X-10石墨反應堆達到臨界狀態。[61]
- 12月3日:英國任務(The British Mission)的15名科學家(包括魯道夫·佩爾斯、法蘭西斯·施蒙、克勞斯·富赫斯)抵達美國維珍尼亞州紐波特紐斯。[62]
1944年
- 1月11日:洛斯阿拉莫斯理論部門成立了特別小組來研發內爆式核武器,負責人愛德華·泰勒。[63]
- 3月11日:橡樹嶺Beta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啟動。[64]
- 4月5日:在洛斯阿拉莫斯,埃米利奧·塞格雷收到了橡樹嶺核反應堆增殖的首份鈈樣品。十天後,他發現自發性裂變的速率過高,無法應用在槍式裂變武器上(因為鈈-240混入到了鈈-239中的緣故)。[65]
- 5月9日:在洛斯阿拉莫斯,世界上第三個核反應堆——LOPO——達到臨界狀態。該反應堆是世上首個溶液堆,也是首個以濃縮鈾作為燃料的反應堆。[66]
- 7月4日:奧本海默向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闡釋了塞格雷的發現,並終止了槍式鈈核武器「瘦子」的研發。設計內爆式的核武器(「胖子」)從此成了實驗室的重中之重。槍式鈾核武器(「小男孩」)的研發計劃重新啟動。[67]
- 7月20日: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進行了組織重組,以適應實驗室的新目標。[68]
- 9月2日:因被高腐蝕性氫氟酸濺到,兩名化學家死亡,阿諾德·克拉米什重傷瀕死。當時他們正在清理一個濃縮鈾的裝置,該裝置是位於費城海軍船塢的熱泳試驗工廠的一部分。[69]是次事件是曼克頓計劃首次有人員傷亡的事故。[70]
- 9月22日: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使用放射源進行首輪放射性鑭測試。[71]
- 9月26日:世界上首個全尺寸反應堆——B反應堆——在漢福德區啟用。[72]
- 11月下旬:美國阿爾索斯任務首席科學家森姆·古德斯米特下定論稱,依照史特拉斯堡中發現的有關文件,德國人並沒有在核武器、核反應堆的研發計劃中取得有效的進展,甚至整個研發計劃都沒有給予高優先級。[73]
- 12月14日:在一次放射性鑭測試中發現了可實現壓縮度的確鑿證據。[74]
- 12月17日:第509混合飛行大隊完成編隊。該隊負責原子彈轟炸任務,美國空軍上校保羅·蒂貝茨擔任負責人。[75]
1945年
- 1月:湯馬士·法雷爾少將成為格羅夫斯的副官。[76]
- 1月7日:首次使用電橋式電雷管進行放射性鑭測試。[74]
- 1月20日:K-25工廠進行到第一階段,使用了六氟化鈾氣體。[77]
- 2月2日:漢福德區的第一份鈈送抵洛斯阿拉莫斯。[78]
- 4月22日:阿爾索斯任務在德國海格洛赫發現了德國的實驗性核反應堆。[79]
- 4月27日:目標委員會(Target Committee,用以決定核打擊目標)舉行首次會議。委員會成員包括法雷爾和約翰·戴瑞(John A. Derry)。[80]
- 5月7日:納粹德國正式向盟軍投降,標誌着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停火。[81]美國田納西州阿拉莫戈多進行了一場100噸炸藥的試爆。[74]
- 5月10日:目標委員會在洛斯阿拉莫斯舉行第二次會議。[82]
- 5月28日:目標委員會的第三次會議決定,將在小倉市、廣島市、新潟市、京都市中選址作為原子彈的轟炸地點。[82]
- 5月30日:史汀生從轟炸候選目標列表中移除京都。[82]
- 6月11日: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的學者在占士·法蘭克的帶領下發表《法蘭克報告》,建議原子彈先在無人區預演一次。[83]
- 7月16日:在阿拉莫戈多,曼克頓計劃引爆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核爆炸——三位一體核試——使用了一種內爆式鈈核武器(被稱為「小工具」);[84]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型巡洋艦前往天寧島,艦上載有核武器。[85]
- 7月19日:奧本海默建議格羅夫斯放棄研發槍式裂變武器,把鈾-235用來製作複合堆芯。[86]
- 7月24日: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向蘇聯領袖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太林透露訊息稱美國有核武器(但蘇方早已透過諜報活動得知此事)。[87]
- 7月25日:美國空軍上將卡爾·斯帕茨被命令視天氣情況在8月3日後轟炸廣島、小倉、新潟、長崎中的一座城市。[88]
- 7月26日:美、英、中三國聯署的《波茨坦公告》發佈,威脅會將日本「迅速完全毀滅」。[89][90]
- 7月27日:日本政府決定對《波茨坦公告》「默殺」(即不予置評),被盟軍視為日本拒絕投降。[91]
- 8月6日:艾諾拉·蓋號B-29型轟炸機將小男孩原子彈(槍式鈾-235彈)投在了是次行動的主要目標城市廣島市。[92]
- 8月9日:博克斯卡號B-29型轟炸機將胖子原子彈(內爆式鈈彈)投在了是次行動的第二目標城市長崎市,因為當日主要目標城市小倉市當天天氣狀況惡劣。[93]
- 8月12日:《史邁斯報告》公開發表,首次介紹了原子彈的有關技術背景。[94]
- 8月14日:日本向盟軍投降。[95]
- 9月4日:曼克頓工程區開始關閉S-50液相熱擴散工廠和Y-12 Alpha工廠。[96]
- 9月8日:法雷爾帶領的曼克頓計劃調查小組抵達長崎。[97]
- 9月17日:美軍上校史丹福·瓦倫帶領的調查小組抵達長崎。[97]
- 9月22日:Y-12 Alpha工廠停止執行。[96]
- 10月16日:奧本海默辭去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主管的職務,該職位隔日由諾里斯·布拉德伯里接替。[98]
1946年
1947年
參見
參考文獻
參照
- ^ Johnston, Louis; Williamson, Samuel H. What Was the U.S. GDP Then?. MeasuringWorth. 2022 [2022-02-12]. United State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deflator figures follow the Measuring Worth series.
- ^ Nichols 1987,第34–35頁.
- ^ Atomic Bomb Seen as Cheap at Price. Edmonton Journal. 1945-08-07: 1 [201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4).
- ^ Beck, Alfred M, et al,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Technical Services – The Corps of Engineers: The War Against Germany, 1985 Chapter 24, Into the Heart of Germany, p. 55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Kant 2001.
- ^ Rhodes 1986,第307頁.
- ^ Rhodes 1986,第310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17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20頁.
- ^ Gowing 1964,第40–43頁.
- ^ Rhodes 1986,第332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18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31頁.
- ^ Zachary 1997,第112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27頁.
- ^ Rhodes 1986,第383–384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37頁.
- ^ Roosevelt 1941.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1頁.
- ^ Gowing 1964,第76頁.
- ^ Rhodes 1986,第368–369頁.
- ^ 22.0 22.1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3–44頁.
- ^ Gowing 1964,第106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4–46頁.
- ^ Yergey & Yergey 1997,第943–953頁.
- ^ Lawrence and His Laboratory: Episode: The Calutron. www2.lbl.gov. [201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 ^ Rhodes 1986,第388–389頁.
- ^ Williams 1960,第3頁.
- ^ Williams 1960,第4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53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9頁.
- ^ Rhodes 1986,第399頁.
- ^ Laurence, George C. Early Years Of Nuclear Energy Research In Canada (PDF). IEEE. [2019-10-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05).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75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42–47頁.
- ^ Gowing 1964,第437–438頁.
- ^ Jones 1985,第43頁.
- ^ Jones 1985,第75頁.
- ^ Jones 1985,第77頁.
- ^ Jones 1985,第81頁.
- ^ Jones 1985,第78頁.
- ^ Jones 1985,第83頁.
- ^ Jones 1985,第84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112頁.
- ^ The Calutron Girls, SmithDRay, [201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 ^ 46.0 46.1 Jones 1985,第110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152頁.
- ^ 48.0 48.1 Jones 1985,第88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69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66頁.
- ^ Nichols 1987,第115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130頁.
- ^ Groves 1962,第26,27頁.
- ^ Nichols 1987,第99,100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79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380頁.
- ^ Nichols 1987,第101頁.
- ^ Gowing 1964,第171頁.
- ^ Jones 1985,第241頁.
- ^ Rhodes 1986,第499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211頁.
- ^ Rhodes 1995,第103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157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164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238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202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240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245頁.
- ^ Explosion at Navy Yard. Manhattan Project Heritage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 [2013-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1).
- ^ Little known heroes of the nuclear age (PDF). y12.doe.gov. 美國能源部. [2019-09-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03).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269頁.
- ^ Manhattan Project B Reactor: World's first full-scale nuclear reactor, HNF-41115, Rev. 0, 美國能源部, 2009-05
- ^ Goudsmit 1947,第69–79頁.
- ^ 74.0 74.1 74.2 Hoddeson et al. 1993,第271頁.
- ^ Jones 1985,第521頁.
- ^ Nichols 1987,第171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300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310頁.
- ^ Rhodes 1986,第609頁.
- ^ Jones 1985,第528頁.
- ^ Williams 1960,第534頁.
- ^ 82.0 82.1 82.2 Jones 1985,第529頁.
- ^ Jones 1985,第532–533頁.
- ^ Williams 1960,第550頁.
- ^ Rhodes 1986,第670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377頁.
- ^ Rhodes 1986,第690頁.
- ^ Rhodes 1986,第691頁.
- ^ Rhodes 1986,第692頁.
- ^ 《波茨坦公告》全文 (中英文) 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最後通牒 (PDF). capany.org. 1945-07-26 [2019-08-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2-14).
- ^ Kawai 1950.
- ^ Jones 1985,第536–538頁.
- ^ Jones 1985,第538–541頁.
- ^ Jones 1985,第561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05–406頁.
- ^ 96.0 96.1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624頁.
- ^ 97.0 97.1 Jones 1985,第544頁.
- ^ Hoddeson et al. 1993,第401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480–481頁.
- ^ 100.0 100.1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580–581頁.
- ^ Jones 1985,第596頁.
- ^ Hewlett & Anderson 1962,第641頁.
- ^ Jones 1985,第600頁.
來源
- Goudsmit, Samuel A. Alsos. New York: Henry Schuman. 1947. ISBN 0-938228-09-9. OCLC 8805725.
- Gowing, Margaret. Britain and Atomic Energy, 1935–1945.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ing. 1964. OCLC 3195209.
- Groves, Leslie. 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New York: Harper. 1962. ISBN 0-306-70738-1. OCLC 537684.
- Kant, Horst, Werner Heisenberg and the German Uranium Project Otto Hahn and the Declarations of Mainau and Göttingen (PDF), 2001-11-13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1-29)
- Hewlett, Richard G.; Anderson, Oscar E. The New World, 1939–1946 (PDF).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2 [2013-03-26]. ISBN 0-520-07186-7. OCLC 63700464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26).
- Hoddeson, Lillian; Henriksen, Paul W.; Meade, Roger A.; Westfall, Catherine L. Critical Assembly: A Technical History of Los Alamos During the Oppenheimer Years, 1943–194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521-44132-3. OCLC 26764320.
- Jones, Vincent. Manhattan: The Army and the Atomic Bomb.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85. OCLC 10913875.
- Kawai, Kazuo, Mokusatsu, Japan's Response to the Potsdam Declaration,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409–414, 1950 [2019-09-27], doi:10.2307/3635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7)
- Nichols, Kenneth D. The Road to Trinity.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7. ISBN 0-688-06910-X. OCLC 15223648.
- Rhodes, Richard.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6. ISBN 0-671-44133-7. OCLC 13793436.
- —. Dark Sun: The Making of the Hydrogen Bomb.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5. ISBN 0-684-80400-X.
- Williams, Mary H. Chronology 1941–1945.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60.
- Zachary, G. Pascal. Endless Frontier: Vannevar Bush, Engineer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7. ISBN 0-684-82821-9. OCLC 36521020.
- McLaughlin, Thomas P.; Monahan, Shean P.; Pruvost, Norman L.; Frolov, Vladimir V.; Ryazanov, Boris G.; Sviridov, Victor I. A Review of Criticality Accidents (PDF). 洛斯阿拉莫斯: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74–75. May 2000 [2010-04-21]. LA-1363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9-27).
- Yergey, Alfred L.; Yergey, A. Karl, Preparative Scale Mass Spectromet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alutr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1997-09-01, 8 (9) [2019-08-25], ISSN 1044-0305, doi:10.1016/S1044-0305(97)0012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 Roosevelt, Franklin D., Executive Order 8807 Establishing th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1941-06-28 [201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7)
外部連結
- AtomicArchive.com: Manhattan Project Chronology 摘自《曼克頓計劃:製造原子彈》(The Manhattan Project: Making the Atomic Bomb)一書,作者美國能源部
- NuclearWeaponArchive.org: Chronology for the origin of atomic weapons[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