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學(1826年—1874年),乳名閏寶,又名正學,彝族,雲南趙州(今彌渡)亘盧村人,清朝太平天國時期雲南哀牢山彝族起義首領。祖居蒙化直隸廳南澗(今雲南南澗彝族自治縣)小李自摩村。本姓學,因入贅於李家而改姓。

生平

清文宗咸豐六年(1856年)五月,在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下,他與王泰階、李學東等在瓦盧村後山天生營誓師,率領哀牢山區彝族、漢族哈尼族等族五千餘人起義,提出「驅逐滿賊、鏟盡髒官,殺絕莊主」的口號,被推為「彝家兵馬大元帥」,建立政權,沒收地主土地,分與佃農耕種,實施鹽、鐵由帥府公營,彝、漢同利。率軍北上,往救雲南回民杜文秀反清起義軍,後與杜文秀聯合,以三千兵力大敗清兵二萬餘人,取得紅崖大捷,建立帥府及各都督府,受「大司藩」職。提出「鏟盡滿清贓官,殺絕漢家莊主」的口號。主張「彝漢庶民,共襄義舉」。咸豐七年(1857年)夏,起義軍分兵四路出擊清軍,他親率阿里白等進攻公郎,以五百兵力擊敗二千清軍。咸豐八年(1858年)聯合田以正率領的哈尼族起義軍聯合。義軍以密滴村為中心,控制哀牢山地區周圍十餘州縣,人口達五十萬左右。義軍控制區內的農牧業、紡織業和狩獵等生產,逐漸恢復、並有所發展。當地人稱德勒米(彝語大元帥,即李文學)可王矣。

同治九年(1870年)後,清軍大舉來攻。因寡不敵眾,起義軍控制區日益縮小。李學東率軍助大理回民軍取景東。同治十一年(1872年)秋,清軍進圍大理回民軍於下關,李文學親率軍三千人馳援杜文秀,軍潰,潛遁南澗,叛將李明學在在蒙化城(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抓住他獻給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在南澗牛街烏龜山被害。是年春密滴村失守,起義失敗。彝民起義事跡多存於夏正寅著《哀牢夷雄列傳》一書。亦有認為該書系偽作,不可信者。

家族

李文學祖輩世代務農,自幼做奴僕。其父被猛獸咬傷而死,其母自殺未遂。

參考

  • 《中國歷史大辭典》
  • 《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