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立
楊大立(1701-1754),字華如,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人,清朝將領。康熙六十年(1721年)武科第二名及第(武榜眼),官至陝西河州鎮總兵官[1]。乾隆十九年(1751年)三月,楊大立在河州鎮軍中過世,享年54歲。
楊大立 | |
---|---|
清代陝西河州鎮總兵官 | |
國家 | 大清 |
時代 | 清代 |
主君 | 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 |
姓 | 楊姓 |
名 | 大立 |
字 | 華如 |
族裔 | 漢族 |
籍貫 | 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人 |
出生 | 清朝聖祖康熙四十年(1701年) 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 |
逝世 | 清朝高宗乾隆十九年三月(1754年) 得年54歲 陝西省河州鎮 |
出身 | |
康熙59年武舉人 康熙60年一甲第二名武進士 | |
生平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20歲的楊大立通過了當年的武舉,成為一名武舉人。[2]
康熙六十年(1721年):21歲的楊大立在辛丑科武殿試中獲得了武進士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武榜眼」的功名。[2]並在之後被任命為了正五品的三等侍衛。[3]
雍正元年(1723年):23歲的楊大立被提拔為乾清門頭等侍衛。[4]
雍正二年(1724年):24歲的楊大立被外放去廣東省擔任廣東提督董象緯所直屬的正三品提標(提督直轄的綠營官兵)中營參將。[4]
雍正八年(1730年):30歲的楊大立此時已擔任了四川省的從二品化林協副將。[5]
乾隆初年:又調任直隸省張家口協副將,受宣化鎮總兵官管轄。[6]
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一月十一日,時年48歲的楊大立,從浙江金華協副將被升任為正二品的南昌鎮總兵。[7][8][9]
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時年51歲的楊大立因前一年因病解任南昌鎮總兵,因此在這年被補授為陝西河州鎮總兵官。[10]
乾隆十九年(1751年):三月,楊大立在河州鎮軍中過世,享年54歲。[4]
參考文獻
-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十二·營制三》:「河州鎮總兵官一人,駐劄河州。本標左營兼中軍游擊一人,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兵千名;右營游擊一人,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兵千名。……」.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 2.0 2.1 楊大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 ^ 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1冊, 頁592上
- ^ 4.0 4.1 4.2 濟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刻本), 卷53, 頁18
- ^ 《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五》:「四川巡撫憲德疏言、噶達上中下三渡、吹音堡等處、新駐官兵口糧。前經化林協副將楊大立、請給本色。而一路山徑險峻輓運艱難。懇敕督臣查郎阿、提臣黃廷桂、再行酌議。」. 명·청실록.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十一·營制二》:「分防張家口協副將一人,駐劄張家口兼轄柴溝、懐安、萬全、膳房堡、新河、洗馬林、西陽河、左衛城八營。中營中軍都司一人,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一人,把總二人,兵四百八十二名。左營守備一人,千總一人,把總二人,兵四百九十六名。右營守備一人,千總一人,把總二人,兵四百九十七名。」.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二十八》 :「江西南昌鎮總兵高琦丁憂。以浙江金華副將楊大立、為南昌鎮總兵。」. 명·청실록.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十一·營制一》:「分防金華協副將一人,駐劄金華府。左營兼中軍都司一人,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兵五百有五名。」.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十一·營制一》:「南昌鎮總兵官一人,駐劄南昌府。本標前營中軍游擊一人,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兵七百二十五名。後營游擊一人,駐劄銅鼔石。中軍守備一人,千總二人,把總四人,兵七百二十五名。……」.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三》 :「諭曰。鐵景佑、不勝總兵之任。著來京以副將用。所遺河州鎮總兵員缺著楊大立補授。」. 명·청실록.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