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此條目缺少有關正坐在日本的情況的資訊。 |
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種,又稱「跨鶴坐」,通稱「跪坐」。古華文中,臀部接觸腳跟為「坐」,特指正坐;挺直上身而不着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正坐時,雙膝應併攏着地,臀部壓足,雙手放在腿上。
歷史
席地而坐的姿勢主要有三種,一為正坐,即屈膝跪坐;二為「趺坐」,即盤腿而坐;三為「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中國人的正坐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1]婦好墓出土玉人即為此姿。甲骨文中也有多個明確描繪出正坐形象的文字。
並不着褲,冬季則在雙腿套上用於保暖的脛衣,故而敞開雙腿的「趺坐」和「箕踞」皆屬不雅。[2]在正式場合,趺坐和箕踞都是不合禮節之舉。箕踞時身軀倚靠几案,則更屬輕慢無禮。《禮記·曲禮上第一》:「坐毋箕」。正坐也是華夏文化與夷文化的重要區分之一,夷人習蹲踞(即踎),即足底着地,聳膝下臀。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夷(尸)」字,即像蹲踞之姿。[3][4]
商周以來,正坐長期是中國人的標準坐姿。「坐」字本身即特指正坐。《史記·項羽本紀》中描繪的鴻門宴場景即體現出時人正坐分餐的習慣。[5]對人不循正坐之規,或為刻意羞辱,如漢高祖劉邦輕視趙王,箕踞而罵[6];或為追隨夷俗,如南越王趙佗統治嶺南,「椎髻箕坐」;[7]或為放蕩不羈,如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醉酒散髮、箕踞坐床。[8]
五胡亂華以後,胡人大量進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隨之傳入,並逐漸流行,坐於椅上的姿勢因而稱為「胡坐」。但直至唐代,正坐仍然是正式場合的規範坐姿。到了宋代,椅子逐漸在民間大量普及,胡坐成為主流坐姿,中國房屋的結構也因此發生許多重大變化。[2]
日本的正坐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參考文獻
- ^ 李濟,《跪坐、蹲踞與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季刊》24,1953年
- ^ 2.0 2.1 王四新,《另類也流行: 不可思議的潮流風尚》,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 李學勤,《四海尋珍》,頁83,清華大學出版社
- ^ 吳大徵《字說》:夷為東方之人。尸(夷)字與人字相似,象人曲躬蹲居形。《白虎通》:「夷者,僔夷無禮義。」《論語》:「原壤夷俟」,《集解》引馬註:「夷,踞也。」東夷之民蹲居無禮義,別其非中國之人。
- ^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 ^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漢七年,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婿禮。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 ^ 漢王充《論衡·率性》:南越王趙佗本漢賢人也,化南夷之俗,背畔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
- ^ 《世說新語·任誕》: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發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於地,哭;弔喭畢,便去。或問裴:「凡吊,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時人嘆為兩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