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文書院鐘樓

32°2′52.8″N 118°46′58.1″E / 32.048000°N 118.782806°E / 32.048000; 118.782806

金陵大學舊址
匯文書院鐘樓
匯文書院鐘樓,攝於2017年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蘇省南京
分類近代建築
時代民國 [1]
編號6-933
認定時間2006年
鐘樓的形象化圖案,被南京市金陵中學校徽使用。

匯文書院鐘樓,位於南京市金陵中學主校區內,是南京市19世紀末的最高層建築,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現存最早的學校建築,佔地約330平方米。鐘樓由美以美會於1889年建成,1917年因失火重建,遺留至今。

歷史

初建

 
20世紀初的匯文書院鐘樓。

匯文書院鐘樓於1888年春季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傅羅創辦匯文書院時建立。書院的建築是由美以美會委託美國建築師設計,由陳新記營造廠營造的。

鐘樓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多層高樓。在當時南京的平房中,是鶴立雞群的,引起市民的極大興趣,並被作為南京的地理標誌。[2][3]所以「三層樓」就成了鐘樓的代名詞。當時行人問路、僱車,問匯文書院,不知,問「三層樓」,皆知。

重建

 
重建後的鐘樓。
 
1937年,金陵大學附屬中學鐘樓前司令台上講話的張坊校長。

1917年9月屋頂失火,由美國美以美會撥款重建[4]

1921年,金陵大學遷入鼓樓新校區,匯文書院鐘樓交由金陵中學使用至今。

20世紀20年代-30年代,鐘樓作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教育電影協會的高級會議室,蔡元培徐悲鴻宗白華魏學仁等人常在三樓的空閒房間中聚會交談。當時南京幾乎所有建築內都沒有取暖設備,在這套房間裏裝有一套美國製造的用電取暖的暖風系統,他們管這叫做「溫暖聚會」。

當時,鐘樓的二樓為課堂,三樓有部分為學生宿舍。鐘有長柄,柄一端系有長繩,穿過三樓方洞直垂樓下,所以人在任何一層都可以擊鐘。當時管理擊鐘的同學就住在宿舍中。[5]

抗日戰爭時期,南京淪陷後,金陵大學附屬中學被劃為南京安全區。鐘樓的地下室一度成為藏匿和保護婦女免遭日寇蹂躪的處所,藏了很多人。有一天,日寇進校搜查,要把無人認領的難民統統抓走。工友嚴師傅先認一難民男青年為兒子,另一位王師傅又認一難民姑娘為女兒,使他們倖免於難。被救的兩人,後來結為夫婦,1960年還來金中尋找恩人。[6]

鐘樓產權在渡江戰役前一直為美國美以美會所有,之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收,歸金陵中學所有。

保護

1991年,匯文書院鐘樓於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近代優秀建築。

2002年10月,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作為金陵大學舊址進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由於建築年代久遠,其結構整體性嚴重下滑,抗震設防能力已遠遠低於現行標準,另外,其建築木構件也出現了老化、腐爛等現象,外立面牆磚出現風化等問題。2011年-2013年,金陵中學進行了「匯文書院鐘樓抗震加固及恢復工程」,對鐘樓進行了抗震加固。[7]專家們本着「修舊如舊」的設計理念,從選材到施工均儘量參考原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鐘樓的原木結構材質為「美松」,工程人員在採購時選擇老的「美松」木材並進行專門的防腐處理;鐘樓的屋面煙囪出現了嚴重開裂傾斜,必須進行拆除,對於缺少的砌體材料,工程人員在採購過程中尋找到其它項目拆除的同年代的青磚,並按原樣重砌。[6]2013年,修復完畢的鐘樓作為金陵中學行政樓使用。

2012年,金陵中學校友謝金才精心修復鐘樓的古鐘,恢復了大鐘槓桿錘敲鐘方式和擺動輪敲鐘方式。2013年,金陵中學125周年校慶時,鐘聲再次響起。[8]

結構

匯文書院鐘樓原主體三層,中為五層,重建時改為二層並保留至今。

樓內,樓梯下面是地下室的入口。一樓和二樓的中間是過道和樓梯,兩邊幾乎對稱為四個大室;三樓以屋的坡頂內縮為六個小室,過道處設了一個門,便成為一個中室。從中室進去,西南角有一個陡直的木梯,拾級而上掀開頂蓋就到了四方鍾亭。鍾亭的坡頂為四稜錐形,頂角呈120度,也由水泥方瓦鋪設,其頂尖距地面高度約為17米。第三層在重建時改為閣樓,放置一個大鐘,通高1.3米,寬1.4米,是由美國密歇根州諾斯維爾英語Northville, Michigan貝爾鑄造公司American Bell and Foundry Company of Northville, Michigan)1899年前鑄造的「博爾登教堂大鐘」[9]

鐘樓屬於美國殖民期的建築風格。平面圖是「申」字形,採用了四面開窗的方形立面,平面和立面都追求嚴格的對稱關係,甚至主立面的煙囪都是對稱的。牆面為青磚,勒腳、檐口等處有精細的裝飾線腳,符合16世紀後半葉府邸建築風格。每層樓的窗戶上沿及水平繞牆體一周還有外凸的橘紅色裝飾線。門窗為半拱形木質結構,樓梯為木質結果,室內鋪有木質地板。屋頂為四坡形,由水泥方瓦鋪設,東西兩間房設有壁爐和煙囪[4]

影響

匯文書院鐘樓是金陵中學的標誌性建築。鐘樓的圖案被金陵中學校徽所使用。

鐘樓的鐘聲已成為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清晰、震撼。金陵中學1968屆校友謝金才在《當鐘聲響起的時候》一文中寫道:「1965年,我在當時稱為十中的金陵中學參加中考,那是我的一次聽到鐘樓的鐘聲,它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它莊嚴、神聖。每考完一場,考生們都走向操場,不約而同地都有一個舉動:仰望鐘樓,渴望着能考入師資雄厚、人才輩出的名校,經常聽到這激勵的鐘聲。2008年9月30日,參加金陵中學建校120周年慶,離校40年再次聽到這個鐘聲,它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一股股暖流湧進我的心田,一幕幕往事從腦海中掠過。」[10]

參考文獻

  1. ^ 1.0 1.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2. ^ 董黎著. 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 第1版.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05: 96. 
  3. ^ 潘谷西. 南京的建筑 第1版. 南京: 南京出版社. 1995-08: 80–81. ISBN 9787806141601. 
  4. ^ 4.0 4.1 汇文书院钟楼. 2004-07-28 [2009-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06). 
  5. ^ 金中校友对钟楼的回忆. 金陵中學. [2015-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6. ^ 6.0 6.1 王璟. 金中百年钟楼修缮后,民国风依旧. 揚子晚報. 2013-01-15. 
  7. ^ 金陵中学汇文书院钟楼维修工程开工仪式(图). 金陵中學. [2015-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8. ^ 125年前的南京第一高楼重现“旧貌”. 現代快報. 2013-01-15. 
  9. ^ 鄒正. 钟楼记忆——文化·校园·人物.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3: 35. ISBN 9787214105004. 
  10. ^ 謝金才. 当钟声响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