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皇家空軍第90大隊

第90混合大隊(英語:No. 90 (Composite) Wing)是馬來亞緊急狀態早期運作的澳洲皇家空軍大隊,由配備阿弗羅林肯轟炸機第1轟炸機中隊和配備C-47運輸機第38運輸機中隊組成。大隊於1950年7月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東岸的樟宜。第1中隊從該國西岸的登加出發執行任務,第38中隊的基地起初也是樟宜,1951年4月至1952年2月改為馬來亞中部的吉隆坡

澳洲皇家空軍第90大隊
馬來亞第90大隊總部,攝於1950年左右
存在時期1950至1952年
國家或地區澳洲
部門澳洲皇家空軍
種類混合大隊
規模兩個飛行中隊
總部新加坡樟宜空軍基地
參與戰役馬來亞緊急狀態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弗蘭克·海德蘭(1950至1951年)
飛機
轟炸機阿弗羅林肯
運輸機C-47

林肯轟炸機主要執行區域轟炸和精確打擊任務,騷擾共產主義叛亂分子。C-47運輸機空運貨物、部隊、重要人物和傷亡人員,還向友軍投放補給,並在空中派發宣傳單。1952年12月第38中隊撤離後,第90大隊解散,第1中隊成為澳洲在馬來亞空中戰場的最後一支部隊,直至1958年7月撤回國內。

歷史

源起和組建

1950年4月,英國政府要求澳洲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協助打擊共產主義叛亂分子。澳洲國防委員會決定為此組建包含八架C-47運輸機的運輸中隊,以及四到六架林肯重型轟炸機Avro Lincoln)組成的小隊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正式宣佈出動計劃後很快就派出C-47運輸機,然後在六月下旬確認出動六架林肯轟炸機。[1]轟炸機隸屬第1轟炸機中隊,該中隊將與駐守昆士蘭州澳洲皇家空軍安伯利站第82大隊No. 82 Wing RAAF)脫離,以新加坡西岸的登加機場為新基地。運輸機所屬的第38運輸機中隊新南威爾士州澳洲皇家空軍列治文站RAAF Station Richmond)的第86大隊No. 86 Wing RAAF)脫離,遷至新加坡東岸的樟宜。[1][2]澳洲不久前有十名C-47機組人員完成柏林空運任務後回國,讓此次運輸任務成為可能[1]

根據協定,澳洲皇家空軍在緊急狀態期間接受英國皇家空軍指揮,具體指令由馬來亞空軍總部(後來的英國皇家空軍第224聯隊)發佈[1]。英方還希望澳洲各中隊直接編入英國皇家空軍大隊[3]澳洲空軍司令喬治·瓊斯George Jones)空軍中將不想重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做法,當時駐紮英國的澳洲皇家空軍單位和人員就被英國皇家空軍吸收,沒有組成本國高階軍官指揮的民族團體。瓊斯決定第1和第38中隊組成「混合」部隊(可以包含轟炸機、戰鬥機和偵察機在內的各個機種),由澳洲皇家空軍總部統一管理。[4][5]英國空軍部Air Ministry)接受瓊斯的提議,第90混合大隊因此於1950年7月10日在列治文成立,由帕迪·赫弗蘭(Paddy Heffernan空軍上校指揮[1][5]

行動

1950年位於英國皇家空軍樟宜基地的第38中隊C-47運輸機
1950年位於英國皇家空軍登加基地的第1中隊林肯轟炸機

1950年6月19日,第38中隊的C-47運輸機開始飛抵樟宜,第1中隊的林肯轟炸機於7月16日抵達登加[2]。第90大隊人員乘飛機離開列治文,於7月22日在樟宜設立總部[5][6]。運輸機隊在7月21日完成第一次任務,轟炸機隊的首秀是7月26日。第1和第38中隊各自負責例行維護,如需大修則要運回澳洲。[2]英國皇家空軍提供基本支持設施,如食堂和住宿[1][7]

林肯轟炸機以區域轟炸為主,有時也有精確打擊任務,出動時既有單機行動,也有編隊任務,有時還會與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配合。由於無需擔心防空火力,轟炸機基本是在日間飛行,並且完成投彈後會轉回目標上空使用機槍和20毫米機炮掃射。林肯轟炸機能夠以很慢的速度飛行來搜尋目標,火力強勁,載彈量也不小,所以很適合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執行任務。[8]第1中隊是唯一獲許執行夜間任務的英聯邦空軍部隊,任務時間最長達六小時,每半小時左右投下一枚炸彈[8][9]。為降低附帶損害風險,所有空襲都需位於馬來亞中部吉隆坡的聯合行動中心批准,該機構由軍方、警方和文職人員組成。炸彈作業的初始目標是儘量殺傷叛亂分子,但因當地茂密叢林導致根本無法實現,所以改為騷擾敵人,打擊共產主義者的士氣,把他們從根據地逼入英聯邦地面部隊控制的區域。[8]

C-47運輸機負責空運貨物、部隊、重要人物和傷亡人員,還會向友軍投放補給,並在空中派發宣傳單[1]。運輸機有時會為轟炸機隊搜尋目標,向共產黨可能藏身的地方投擲煙罐,方便上方或後方的林肯轟炸機投彈[10]。空運軍隊並提供補給能確保叢林中幾乎一直都有安全部隊,是戰勝叛亂分子的關鍵戰略環節[1][11]。除馬來亞各地外,第38中隊的行動範圍還包括婆羅洲菲律賓、日本和韓國。韓戰爆發後,第90大隊戰力縮水,四架C-47運輸機於1950年11月轉至日本岩國市第91混合大隊總部,[2][12]弗蘭克·海德蘭Frank Headlam)空軍上校也在同一個月受命接替赫弗蘭執掌第90大隊[13]。12月20日,海德蘭與他人一起駕駛C-47運輸機執行補給投放任務,因發動機故障在彭亨奧村附近迫降,飛機嚴重受損,海德蘭受輕傷[14]

1951年2月,在英國空軍部的要求下,澳洲擴大轟炸機部隊,第1中隊獲得的補充因此由六架飛機增至八架,以抵銷部份因英國皇家空軍的林肯轟炸機即將撤離馬來亞戰場,前往位於歐洲的轟炸機司令部的損失[15]。同年四月,第38中隊的四架運輸機轉移到吉隆坡,與新西蘭皇家空軍第41中隊No. 41 Squadron RNZAF)合作運送補給[16]。11月30日,第1中隊的一架林肯轟炸機在登加機場衝出跑道後損毀[17]。12月,雷德蒙德·格林(Redmond Green空軍中校(後晉升空軍上校)獲派接替海德蘭[18][19]。1952年4月4日,因一名飛機員有傷在身,格林親自帶隊出擊。他駕駛的第一架飛機起飛後因發動機故障被迫返回,第二架雖然完成任務,但返程時又發現失去制動能力,有衝出跑道導致機毀人亡的風險,最終機組人員通過在後方炮塔上拖曳降落傘令飛機減速。[20]

解散

1952年2月,第38中隊離開吉隆坡,返回樟宜的老基地[21]。隨着時間的推移,韓戰需要投入更多戰力,澳洲皇家空軍的首要任務因此轉變,馬來亞的戰局也不再像之前那麼要緊[21][22]。12月8日,已空運超過1.7萬人次、約1900公噸貨物,投放約750公噸補給,轉移300餘名傷兵的第38中隊離開馬來亞,並在三天後回到列治文,重新加入第86大隊[21]。第90大隊至此在樟宜解散,第1中隊成為澳洲在馬來亞空中戰場的最後一支部隊[23],繼續執行轟炸任務打擊共產黨,直至1958年7月返回澳洲。前後八年間,第1中隊出擊近4000次,投入1.4萬餘公噸炸彈,佔英聯邦此次緊急狀態期間投彈總量的85%。[24][25]第2中隊No. 2 Squadron RAAF)取代第1中隊的位置,以北海為基地,配備坎培拉輕型噴氣轟炸機English Electric Canberra)繼續出擊[26]

指揮官

第90大隊的指揮官如下:

就職 姓名
1950年7月 帕迪·赫弗蘭空軍上校
1950年11月 弗蘭克·海德蘭空軍上校
1951年12月 雷德蒙德·格林空軍上校

參考資料

腳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tephens, Going Solo, pp. 246–247
  2. ^ 2.0 2.1 2.2 2.3 RAAF wing takes over a new important job.
  3. ^ Grey, A Military History of Australia, p. 208
  4. ^ Helson, The Private Air Marshal, pp. 224, 338
  5. ^ 5.0 5.1 5.2 No 90 Wing formed at Singapore.
  6. ^ Roylance, Air Base Richmond, p. 122
  7. ^ O'Brien, Always There, p. 64
  8. ^ 8.0 8.1 8.2 Stephens,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pp. 247–248
  9. ^ Eather, Odd Jobs, p. 54
  10. ^ With the RAAF "Biscuit Bombers" in Malaya.
  11. ^ Eather, Odd Jobs, p. 46
  12. ^ Stephens, Going Solo, pp. 224, 247
  13. ^ New RAAF CO in Malaya.
  14. ^ Crash landing of Dakota A65-66.
  15. ^ Dennis; Grey, Emergency and Confrontation, pp. 37–38
  16. ^ Stephens, Going Solo, p. 249
  17. ^ Eather, Odd Jobs, p. 57
  18. ^ New head for RAAF wing.
  19. ^ With the RAAF in Malaya.
  20. ^ Eather, Odd Jobs, pp. 59–60
  21. ^ 21.0 21.1 21.2 Eather, Odd Jobs, pp. 51–52
  22. ^ Stephens,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p. 246
  23. ^ Dennis; Grey, Emergency and Confrontation, p. 33
  24. ^ No 1 Squadron returned from Malaya.
  25. ^ Eather, Odd Jobs, p. 71
  26. ^ Stephens, Going Solo, pp. 257–258

來源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