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世市
濱世市(英語:City of Burnside)是南澳州的地方政府區域,位於阿德萊德以東。西至阿德萊德柏蘭,東至阿德萊德山,面積為2,753公頃(6,800英畝)。濱世市主要是上層中產階級住宅區,幾乎沒有工業地區、其商業區範圍亦非常小。全市超過257公頃(640英畝)的地區為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可說是阿德萊德綠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來源請求]
濱世市 | |
---|---|
坐標:34°56′S 138°40′E / 34.93°S 138.67°E | |
國家 | 澳洲 |
一級行政區 | 南澳州 |
地區 | 東阿德萊德[1] |
建立 | 1856 |
政府所在地 | 德士摩 |
政府 | |
• 市長 | Anne Monceaux |
面積 | |
• 總計 | 27.53 平方公里(10.63 平方英里) |
人口(2016年普查)[2] | |
• 總計 | 43,911人 |
• 密度 | 1,595人/平方公里(4,131人/平方英里) |
州選區 | Adelaide、Bragg、Dunstan、Morialta、Hartley、Heysen |
聯邦選區 | 阿德萊德選區、史都華選區 |
網站 | 濱世市 |
濱世市前身為濱世區議會(英語:District Council of Burnside),並於1943年獲升格為市。濱世市被阿德萊德市、阿德萊德山區議會、金寶城市、美知咸市、諾活卑尼咸及聖彼得市、安利市包圍。 濱世市是歐洲移民遷入阿德萊德第一個定居的地區,其中早期落成的住宅區包括墨喬、濱世、巴文治、己連柯士文。在2006年的人口普查中,濱世市的SEIFA評分為1108分,是南澳州之中獲得最高分的地方政府區域。[3]
濱世的英文地名「Burnside」是蘇格蘭蓋爾語和英語混合詞;「Burn」在蘇格蘭蓋爾語意指小溪、溪流、而「Side」則是英文的旁邊之意。[4]
歷史
在歐洲人移民澳洲前,現時濱世市所在的區域是澳洲原住民加雲拿人的傳統土地上。當地原住民在夏季期間於多倫士河一帶居住,冬季期間則遷入阿德萊德山避寒。1839年,蘇格蘭移民彼得·安達臣(Peter Anderson)遷至此地定居。因為此處鄰近多倫士河,而在蘇格蘭蓋爾語中,Burn意指小溪、溪流;故他隨即將此命名為濱世(Burnside),即河畔之意。[4]不久之後,濱世村(Village of Burnside)落成,成為區內首個住宅區。
1856年,政府刊憲濱世地區脫離東多倫士區議會,成立濱世區議會(District Council of Burnside);首任區議會主席是彭福酒莊的家族成員克里斯托弗·彭福。[5]最早期之時,釀酒、採礦及售賣橄欖樹是濱世區的重要經濟支柱。己連柯士文擁有大量礦藏、墨喬設有世界一流的葡萄園。
第一代區議會議事堂於1869年落成,是由時任主席佐治·蘇厄德(George Soward)設計、由托馬斯·希爾(Thomas Hill)和威廉·亞特曼(William Yateman)建造。[5]而現時位於德士摩的市政局議事堂於1927至1928年建成。濱世區於1935年升格為自治市,其後隨着整個地區的急速增長和發展,於1943年升格為濱世市。1960年代,濱世市政局圖書館及游泳池等康樂設施啓用,後來分別在1997及2001年進行翻新工程。
地理
濱世市面積為2,753公頃(6,800英畝),位於阿德萊德市中心的東南部。西邊主要為平原,而東邊為位於樂富泰山脈的潔蘭郊野公園,而多倫士河由山脈向西經過濱世一帶平原流出大海。
在歐洲人移民至此之前,濱世市西部所在的阿德萊德平原大部份地區是沼澤和林地。在北部的第一河及第二河的河漫灘有不少藍桉及紅桉。鄰近山腳的柯士文山及瀑布涌有更多不同種類的植物,但主要為甘露桉和藍桉。殖民地建立後,許多原生葉子被砍伐,使該地耕作及放牧之處。阿德萊德山上的園藝農業令水源減少,而部份山丘主要用於採石。早期的農作物包括橄欖,釀酒用的葡萄,小麥和大麥。隨着農業需求大大下降,現時只有墨喬和瀑布涌兩處還設有葡萄園。
二十世紀,濱世區議會雄心勃勃打算進行大規模植樹,美化和保護計劃,以減緩並扭轉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第一楷段將190公頃的地區劃為自然保護區及公園,區內街道共種植35,000棵樹。自1993年以來,濱世市政局實施第二期植樹計劃,比較為人熟知的公園及自然保護區包括:針八士涌、塱文自然保護區、希世活柏。
地域行政分區及郵政編碼
地區(英) | 地區(中) | 郵便編號 |
---|---|---|
Auldana | 柯丹拿 | 5072 |
Beaumont | 巴文治 | 5066 |
Beulah Park | 巴拿柏 | 5067 |
Burnside | 濱世 | 5067 |
Dulwich | 都威治 | 5065 |
Eastwood | 伊士活 | 5063 |
Erindale | 柯連帶 | 5066 |
Frewville | 菲路圍 | 5063 |
Glen Osmond | 己連柯士文 | 5064 |
Glenside | 己連世德 | 5065 |
Glenunga | 己連倫加 | 5064 |
Hazelwood Park | 希世活柏 | 5066 |
Kensington Gardens | 京盛頓花園 | 5068 |
Kensington Park | 京盛頓公園 | 5068 |
Leabrook | 利保祿 | 5068 |
Leawood Gardens | 禮活花園 | 5150 |
Linden Park | 連登柏 | 5065 |
Magill | 墨喬 | 5072 |
Mount Osmond | 柯士文山 | 5064 |
Rose Park | 羅士柏 | 5067 |
Rosslyn Park | 羅士連柏 | 5072 |
Skye | 士皆 | 5072 |
St. Georges | 聖佐治 | 5064 |
Stonyfell | 士敦尼埠 | 5066 |
Toorak Gardens | 圖勒花園 | 5065 |
Tusmore | 德士摩 | 5065 |
Waterfall Gully | 瀑布涌 | 5066 |
Wattle Park | 窩圖柏 | 5066 |
市政局
濱世市政局(英語:City Council of Burnside)是濱世市的市政機關。
議員
市政局為民選議會,目前有十三名議員。[6]
選區 | 議員[7] | 備註 |
---|---|---|
市長 | Anne Monceaux | |
巴文治 (Beaumont) |
Harvey Jones | |
Paul Huebl | ||
濱世 (Burnside) |
Jennifer Turnbull | |
Mike Daws | ||
伊士活/己連倫加 (Eastwood & Glenunga ) |
Helga Lemon | |
Julian Carbone | ||
京盛頓花園/墨喬 (Kensington Gardens & Magill) |
Grant Piggott | |
Henry Davis | ||
京盛頓公園 (Kensington Park) |
Jane Davey | |
Sarah Hughes | ||
羅士柏/圖勒花園 (Rose Park & Toorak) |
Lilian Henschke | |
Peter Cornish |
選區
濱世市市長一職由直選產生,其餘十二名議員均由選區直選。全市分為六個選區,每區共有兩名議員代表:
選區 | 地域行政分區 |
---|---|
巴文治選區 | 巴文治、禮活花園、連登柏、柯士文山、聖佐治、瀑布涌 |
濱世選區 | 濱世、柯連帶、士敦尼埠、窩圖柏 |
伊士活/己連倫加選區 | 伊士活、菲路圍、己連柯士文、己連世德、己連倫加 |
京盛頓花園/墨喬選區 | 柯丹拿、京盛頓花園、墨喬、羅士連柏、士皆 |
京盛頓公園選區 | 巴拿柏、希世活柏、京盛頓公園、利保祿 |
羅士柏/圖勒花園選區 | 都威治、羅士柏、圖勒花園、德士摩 |
市政局圖書館
濱世圖書館是市內唯一的公共圖書館,於濱世市政局辦事處及社區中心旁邊。圖書館開放時間為:
-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
- 星期四: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九時
- 星期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
- 星期日:下午二時至五時
市政局圖書館提供公共電腦予持圖書證者使用,借用時間為每小時一節,每日可借用最多三小時;另外亦設無線上網、手提電話打印、影印等服務。[8]
政治
濱世市在南澳州政府中,絕大部份範圍都劃分為卑吉選區內,屬於澳洲自由黨的第三大票倉。自由黨在濱世市的椿腳在巴文治附近一帶的山腳區域,而北部的諾活附近則是澳洲工黨的票倉。現任南澳州副州長及律政司習文慧,自2002年開始就一直連任為卑吉選區的議員。
在聯邦選舉中,濱世市屬於史都華選區,自由黨一直長期佔據此席超過三十年,屬自由黨的安全選區。在2007年澳洲聯邦大選中,自由黨僅險勝工黨1,712票。現任史都華選區之議員為克里斯多福·派恩,自1993年一直連任,曾任聯邦政府教育與培訓部長、眾議院領袖等重要職位。
2009年,南澳州地方政務司紀國基就濱世市政局就騷擾、霸凌和不當行為等指控發起調查,[9]市政局批出20萬元、州政府亦撥出130萬元用於調查。後來一批前議員採取法律行動阻止公開相關調查報告。[10]最終於2011年5月27日,最高法院裁定報告部份職權範圍有關的內容可以公開。[11]
人口
2001年人口普查,濱世市人口為40,398人;對比1996年,人口增加1,308人。全市人口53.3%為女性,73.6%的人口於澳洲出生。濱世市的特徵是人口統計學中所說的「城市混合」(英語:Urban Mix),包含各種年齡、家庭和家庭類型。濱世市共有16,835戶家庭,其中10,917戶自稱為家庭。有45%的家庭代表有子女的夫婦,有11.%的家庭是單親家庭,有43.1%的是沒有子女(或子女已離家)的夫婦。大量的沒有孩子的夫婦(比阿德萊德的平均水平高出5.6%)歸功於龐大的老年人口。 60%或以上的人口中有將近四分之一(23.7%),24歲以下的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29.9%);成熟的成年人是最大的人口群體,佔46.4%。這表明主要由成熟家庭和退休人員組成的結構,沒有成年人的年輕人(儘管這並非濱世獨有的現象,但在阿德萊德大部分地區亦普遍); 18至24歲年齡段的人群在1996年至2001年之間減少了330人。
有26.3%人口於外國出生,低於阿德萊德的平均水平。9%來自英語國家,而14.3%則不是。外國出生的人口(以遞減的順序)來自英國、意大利、馬來西亞、新西蘭、德國、希臘、香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個情況大體上與整個澳洲一致;不少都是來自其他英聯邦國家(如英國及新西蘭),其他例如地中海國家及亞洲移民。
濱世市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共71.7%,而17.7%則自稱沒有宗教信仰(無神論、不可知論等)。濱世市宗教信仰的人口比阿德萊德甚至全國的要高。67.6%信奉傳統基督宗教教派,其十大宗教/教派(以降序排列)包括:天主教、聖公宗、澳洲團結教會、東正教、信義宗、浸禮宗、佛教、長老宗、猶太教及印度教。其中在1996至2001年間,濱世市天主教信徒增加575人,而其他宗教人數則保持穩定或略有下降。
經濟
濱世市沒有製造業,但仍然有以葡萄園的形式存在着少量的農業用地,[來源請求]不少高科技及商業寫字樓位於阿德萊德柏蘭對出。濱世市勞動人口主要分為:受僱於教育、衞生和社區服務行業(27%);金融、保險和商業服務(22.5%);批發和零售貿易(16%);娛樂和個人服務(11.2%);製造業(7.7%)。在這些行業之中,他們被分為:專業人員(35.5%); 文員,銷售人員和服務人員(26.2%); 準專業人員(13.7%); 經理和行政人員(12.4%)和商人(4.8%)。[來源請求]
教育
濱世市內共有兩間官立中學,分別是己連倫加國際中學及諾活摩利亞老打中學高中部(初中部位於金寶城市)。己連倫加國際中學於1898年設立,最初是位於北邊臺的南澳礦業學院(South Australian School of Mines and Industries)。1918年,更名為阿德萊德技術中學(Adelaide Technical High School)。1963年,該校遷至現址的己連倫加;十年後更名為己連倫加中學。1990年,該校開辦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校名加上國際一詞。而小學方面有濱世小學(Burnside Primary School)及連登柏小學(Linden Park Primary School),均為七年制小學。
另一間瑪麗埠中學雖然位於市外,但因為鄰近濱世市,故亦有不少居住於濱世的學生入讀。
文化
音樂
濱世交響樂團每年會於大會堂舉辦四場音樂會。[12]此外,市政局每年都會在濱世大會堂舉行名為「Battle of the Bands」的音樂比賽。[來源請求]
建築
濱世大會堂獲評為二十世紀南澳州重要建築名冊之一。
基礎建設
醫院
濱世戰爭紀念醫院(一般簡稱為濱世醫院),是市內唯一的醫院。1944年,投資人奧托·格奧爾格·路德維希·範·里本(Otto Georg Ludwig van Rieben)將其住宅用於興建醫院。[13]區議會最初建議在1943年8月建造一個社區醫院,作為戰後重建及發展委員會的一部份計劃;其成本不超過100,000鎊,並用於紀念濱世戰爭死者的紀念館。1949年4月,範·里本的住宅第一次改建工程完成,設有21個牀位。醫院曾在1956年關閉一個月,在重新開放後更至現名。濱世醫院是非營利機構,所有盈餘用於升級設施,設備和服務。
域多利皇后醫院是濱世市曾經存在的醫院,位於羅士柏富來頓道與關志路(Grant Avenue)交界,於1902年啓用;並獲得2,550英鎊的贈款。最初因為於1902年5月24日(維多利亞女皇生日)啓用而被稱為「女皇之家」。1939年,醫院更名為域多利皇后婦產科醫院(Queen Victoria Maternity Hospital),並根據1946年的醫院福利條例改組成公立醫院。直至1995年,與婦女兒童醫院合併;原來醫院所在地被改建成住宅。
交通
早期有馬拉巴士和無軌電車連接濱世及阿德萊德市中心,正正因為有電車和無軌電車,使早期濱世迅速成為熱門的住宅區。[14]不過隨着戰後民間認為電車過慢及耗電,電車服務於五十年代已被取消。
濱世市位處全國貨物運輸的交界,所有來往南澳州及其他州份的貨運服務都會途經此處,是三大主要道路的交匯處;分別是東南公路、己連柯士文道及砵屈殊道。東南公路是通往維多利亞省的主要道路,大部份貨車均會途經此道(1999年前取道白加山道;己連柯士文道通往阿德萊德機場及外港;而砵屈殊道則連接北部工業區、南澳州北部、西澳州及北領地。此外,它們亦充當阿德萊德山的主要通勤動脈,東南公路(阿德萊德至嘉佛士段)在1999年通車、而砵屈殊道亦於2003至2004年間進行改善工程。
市內其他主要通勤道路包括:東西走向的京盛敦道、墨喬道及青山道;以及南北走向的堅濱道及富來頓道,兩條道路都大大紓緩已飽和的砵屈殊道擠塞情況。由於這數條道路都是全國貨物運輸的必經之路,聯邦政府亦因此負責該批道路的維護事宜。市政局亦為此提供建議,包括路邊、行人路、交通標誌等保養事務。
大部份濱世居民都駕駛汽車通勤上班;64.3%居民為駕駛人士、5.6%為乘客。5.8%居民乘搭阿德萊德交通巴士;1.2%騎單車、2.3%步行。越來越多居民不再駕駛汽車通勤,在1996至2001年間,其比例亦高於阿德萊德其他地區。有38%家庭擁有一輛汽車、26.8%家庭擁有兩輛、12.3%家庭擁有三輛或更多的汽車。
二十世紀中葉,隨着汽車獲市民廣泛使用;居民傾向駕駛汽車通勤,以及來往阿德萊德市中心及附近地區。因此亦開始有一些飛車黨聯群結隊到處飆車,在區內窄路高速行駛;因為濱世市地理位置,居民長期受到嚴重困擾。故此市政局在區內街道設置減速帶令車輛慢駛、甚至封閉部份街道,迫使車輛走迂迴曲折的走線,從而誘使車輛回到主幹道上。
公共設施
濱世市與阿德萊德的水、電、媒氣管相連。
南澳電力網絡是濱世市的配電商,大約有十家零售商提供電力服務。濱世透過阿德萊德電網由多倫士島的燃氣電廠獲取電力。而濱世市食水由阿德萊德地區水塘提供,包括寶德水塘及快活谷水塘、米邦加水塘、米埔溪水塘、希望谷水庫、柏立仔水塘、南柏立水塘,甚至從更遠的美利河抽水。
參見
參考文獻
- ^ Eastern Adelaide SA Government region (PDF). The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 [17 April 20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27).
-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Burnside (C). 2016 Census QuickStats. 27 June 2017 [16 November 2017].
-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33.0.55.001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Socio-Economic Indexes for Areas (SEIFA), Australia - Data only, 2006. 25 March 2009 [24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 ^ 4.0 4.1 City of Burnside. Our Early Beginnings. [1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 ^ 5.0 5.1 How Burnside Grew. The News (Adelaid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30 June 1926: 8 Edition: Home Edition [28 April 2014]. This reference includes a useful list of Chairmen and District Clerks.
- ^ Elected Members. The City of Burnside. [1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英語).
- ^ Elected Members. The City of Burnside. [1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 ^ Burnside Library General Services. The City of Burnside. [1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9) (英語).
- ^ Police called to Burnside council meeting. ABC News. 7 July 2009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6).
- ^ $195,000 bill for Burnside inquiry. The Advertiser. 16 May 2011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5).
- ^ Heather Kennett. Ruling paves way for release of Burnside report. Eastern Courier Messenger. 27 May 2011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9).
- ^ Burnside Symphony Orchestra website[永久失效連結]
- ^ Burnside Hospital. About Otto von Rieben and Attunga House and Garden. [1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8).
- ^ See Steele, Christopher, "The Burnside Lines" (1981, Australian Electric Traction Association, ISBN 090945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