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
牙齦(gums,gingiva)簡稱齦,又通齗,是包繞在上、下頜骨牙槽突及牙頸部的口腔黏膜,由軟組織構成;由複層扁平上皮及固有層組成。牙齦有許多俗稱,如:牙床、牙花子、牙根肉,客家話稱「牙舷肉」。牙齦位於牙齒根部(稱為牙根)周圍,是人或動物口腔內的黏膜組織,下接牙槽骨的骨膜,向上覆蓋牙頸。健康的牙齦本身為無色半透明,但因內部有血管而外觀呈粉紅色。牙齦和牙槽骨、牙齒之間以牙周韌帶(periodontal ligament,PDL)相連。牙齦與牙周韌帶(軟組織牙周膜)、牙骨質(cementum,硬組織白堊質)、牙槽骨,共同構成「牙齒支持組織」或牙周組織。護理牙齦與護理牙齒一樣重要,且牙齦健康和疾病會對全身健康產生影響[1]。
牙齦在解剖學上分有下列部分:
- 游離齦(free gingiva),為牙齦上部包裹牙齒的部分,在舌面和頰面呈半月形彎曲的領狀,其邊緣呈波浪形。游離齦和其下的附着齦之間外觀經常有一個淺凹溝,稱為游離齦溝。游離齦內側和牙面之間又有0-2毫米深,正常時緊閉但可以用牙周探針分開的溝,稱為齦溝。
- 附着齦(attached gingiva)位於齦緣的根部。它質地較為堅硬,可耐一定的食物摩擦。附着齦的下方附着在牙槽嵴的骨膜上。
牙齦疾病
健康的人類牙齦呈粉紅色(具體顏色由於種族不同而略有深淺),無局部斑點或變色。外形光滑結構完整,質地緊密有彈性,緊包牙齒。健康的牙齦在上緣應該逐漸變薄。
發炎或增生的牙齦外觀肥厚。萎縮的牙齦則向下退縮,暴露牙根。齦溝深度超過2毫米的情況稱為牙周袋,為牙周炎的早期症狀之一。
牙齦疾病是牙齦感染。牙齦疾病是因聚集在牙齒和牙齦上的黏膜斑塊造成。斑塊會生成使牙齦紅腫或出血的酸和毒素。 隨着時間的推移,牙齦疾病會使牙齦順牙齒向上萎縮。從而在牙齒和牙齦之間形成囊袋。細菌會藏在這些囊袋中,使牙齒周圍的骨骼變得脆弱。牙齦疾病很常見。很多人患有早期牙齦疾病,可透過良好的口腔護理治療。但是,如果您對牙齦疾病置之不理,則會損壞牙齒周圍的骨骼,造成牙齒鬆動,最後脫落[2]。牙齒上若有累積牙菌斑,細菌便會產生毒素,導致牙齦發炎,並損害牙齒。最早期的牙齦疾病叫做牙齦炎。牙齦炎即牙齦發炎,這類患者的牙齦會變得腫脹脆弱,而且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容易流血。初期牙周炎是沒有什麼明顯症狀,因此定期接受牙齒檢查,才能及早診斷。牙周炎常見症狀有牙齦紅腫,牙齦與牙齒分離,以及有牙周囊袋形成。牙齒敏感也與這項疾病有關。牙齒敏感即感覺牙齒相互擠壓,或者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會流血。牙周炎發展到後期時,牙齦會萎縮,牙根會蛀掉,牙齒與牙齦之間會長膿,牙齒會鬆動,到最後牙齒甚至會脫落。
參考
- ^ Gum disease opens up the body to a host of infec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pril 6, 2016 Science News
- ^ 牙齦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