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號布雷巡洋艦
牛虻號(德語:SMS Bremse[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兩艘麗蠅級布雷巡洋艦的末艦,其唯一的姊妹艦為麗蠅號。艦隻於1915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6年3月下水,至1916年7月投入公海艦隊使用。牛虻號的主艦炮為四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並可攜帶多達400枚水雷。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牛虻號 |
艦名出處 | 牛虻 |
建造方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915年 |
下水日期 | 1916年3月11日 |
入役日期 | 1916年7月1日 |
結局 | 1919年6月21日鑿沉於斯卡帕灣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麗蠅級 |
船型 | 布雷巡洋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40.40米 |
型寬 | 13.20米 |
吃水 | 6米 |
動力輸出 | 33000匹軸馬力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
船速 | 28節 |
續航力 | 5800海里以12節 |
乘員 | 309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牛虻號是在戰爭期間入役,其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姊妹艦共同行動。1917年10月,兩艘同級艦在北海的一次突襲行動中擊沉了兩艘英國驅逐艦,然後追擊並摧毀了九艘商船,繼而毫髮無損的返回港口。德國海軍也曾考慮將這兩艘艦派往大西洋施行通商破壞,但與海上加油相關的困難令德國人放棄了這項計劃。在停戰協定生效後,牛虻號被列入了扣押至斯卡帕灣的艦隻名單中,並於1919年6月21日跟隨艦隊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集體自沉。在水下沉寂約十年後,它於1929年由歐內斯特·考克斯的團隊打撈上岸,儘管他們不得不應對大量燃油泄漏以及火災和爆炸的風險。艦隻隨後於同年底拆解報廢。
設計
牛虻號是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布雷巡洋艦而以字母「D」為代號進行訂購[註 2],並於1915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建造編號為423[2]。它於1916年3月11日下水,繼而展開舾裝工作。在不足四個月時間便完工後,艦隻於1916年7月1日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3]
牛虻號的全長為140.4米(460呎8吋),有13.2米(43呎4吋)的舷寬和6米(19呎8吋)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5,856公噸(5,764長噸)。其推進系統由兩套蒸汽輪機組成,以驅動兩副直徑為3.5米(11呎6吋)的三葉螺旋槳。艦隻設計可輸出33,000匹軸馬力(25,000千瓦特)的額定功率。它由兩台燃煤水管鍋爐和四台燃油水管鍋爐提供動力,這使得艦隻的最高速度為28節(52公里每小時),航程可達5,800海里(10,700公里)。[2]但在海上試航期間,艦隻曾達到30.2節(55.9公里每小時)的極速。其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6名軍官和293名水兵。[4]
牛虻號配備有四門單座安裝的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其中兩門設於中心線前部,分居司令塔的前、後兩側,另外兩門則以背負式成對安放在艦艉[5]。這些炮管在發射45.3公斤(100英磅)炮彈的初速為840米每秒(2,800呎每秒)。炮管的仰角可提升至30°,使其可以瞄準最高達17,600米(19,200碼)開外的目標。[6]它們共提供600發彈藥,其中每炮150發。艦隻的防空武器由兩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組成,均安裝在煙囪後方的中心線上。牛虻號還標配搭載有一對500毫米(19.7吋)魚雷管和四枚魚雷,安裝在艦舯的旋轉發射器內。根據佈雷艦的設計,它也可攜帶多達400枚水雷。在裝甲方面,牛虻號受到40毫米(1.6吋)厚的水線裝甲帶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100毫米(3.9吋)厚,而甲板的厚度為15毫米(0.59吋)。[2]
服役歷史
入役後,牛虻號和麗蠅號都跟隨公海艦隊在北海活動。1917年1月10日,兩艘艦在諾德奈附近佈設了雷區。從3月1日至11日,它們又負責為駐紮在埃姆登和威廉港的掃雷艦提供護航。[7]它們的首次重大進攻行動是1917年10月對英國護航船隊發動襲擊[8]。由於英國人同意每個月向挪威輸送25萬噸煤炭,而定期運送煤炭的船隊會在1917年末穿越北海。它們通常僅有幾艘驅逐艦和武裝拖網船進行護航。[9]試圖用U艇攔截它們的行為一直未能奏效,因此,時任公海艦隊總司令的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決定派遣水面部隊發動突襲,作為對潛艇戰的有效補充。除了破壞英國的航運外,舍爾還希望將護航船隊從U艇密集的大西洋戰區轉移出來。受海軍中校西格弗里德·韋斯特坎普指揮的牛虻號、以及受海軍中校馬克斯·萊昂哈爾迪指揮的麗蠅號,被選中參加首次類似行動。它們的高航速和大行動半徑,加上與英國輕巡洋艦的相似性,使它們非常適合這項任務。為了籌備襲擊,它們的船員還將艦隻漆成深灰色,以進一步偽裝成英國艦隻。[10]
10月17日拂曉後一個半小時,牛虻號與麗蠅號在勒威克以東約70海里(130公里)處襲擊了一支西行的英國護航船隊。船隊由十二艘商船組成,並在驅逐艦強弓號、瑪麗玫瑰號以及兩艘武裝拖網船的護航下離開卑爾根。[10]黎明時分,強弓號的瞭望員報稱有兩艘身份不明的艦隻正接近船隊。強弓誤認為對方是英國巡洋艦並閃出識別信號,但在相距2,700米(8,900呎)時突然遭到150毫米(5.9吋)炮的密集攻擊。瑪麗玫瑰號試圖過來提供支援,但也被命中;兩艘艦很快便沉沒了。牛虻號和麗蠅號隨即將注意力轉向船隊,在追擊並摧毀了九艘商船後,繼而返回港口。[9]其中一艘武裝拖網船伊莉斯號(Elise)在嘗試接起倖存者時遭到牛虻號的攻擊[11]。沒有一艘船能夠發出無線電報告,儘管在護航船隊的南面便有一支由十六艘輕巡洋艦組成的分艦隊,英國人直至下午16:00才獲悉此次襲擊,但為時已晚。海軍上將戴維·貝蒂形容此次事件是「運氣沒有站在我們一邊」[9]。英國海軍部此後通過增加更多和更大規模的護航艦來應對襲擊[11]。
至戰爭後期,德國海軍參謀本部曾考慮派遣牛虻號和麗蠅號進入大西洋執行通商破壞。它們應與補給艦一同在亞速爾群島附近行動。由於中部大西洋超出了潛艇的常規巡航範圍,因此船隊在該地區的防禦相對薄弱。然而,在確定了海上加油的難度過大之後,海軍參謀本部取消了這一計劃。當時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當艦隻的航行速度超過20節(37公里每小時)時會放出紅色的火花雲,這不利於在夜間躲避協約國艦隻。[12]1918年4月2日,牛虻號在北海佈設了一個由340枚水雷組成的雷區。它於4月11日在同一地區再佈設了150枚水雷。在跟隨艦隊餘部參加了4月22-24日的出擊後,牛虻號及其姊妹艦結束了這個月的征程。5月11日,牛虻號在北海的另一個雷區佈設了400枚水雷。三天後,它又在北海佈設了420枚水雷。[13]牛虻號本將作為公海艦隊的一份子參加1918年10月的最終的決戰,但該行動由於威廉港兵變的爆發而被迫取消。[14]
隨着德國於1918年11月投降,麗蠅號、牛虻號與公海艦隊最具現代化的單位一起,被協約國列入扣押至斯卡帕灣的指定艦隻。這些艦隻於11月21日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排成縱隊駛離德國。[15]它們在海上與由370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會合後,於當天晚些時候抵達福斯灣,並於25日至27日間被護送至斯卡帕灣。抵達後,所有的無線電設備都從艦上拆卸出來,艦炮的炮閂也被移除以防不軌。船員數量則裁減至最低標準。[16]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扣押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於1919年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佔德國軍艦,卻不知截止日期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羅伊特於11:20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自沉命令。[17]一支全副武裝的英國海軍小隊試圖登上牛虻號並關閉其通海閥,但發現通海閥已處於正在上升的水線下方。相反,他們炸斷了艦隻的錨鏈,並通過一艘拖船和驅逐艦維內提亞號進行拖曳,試圖在它沉沒前將其拖上岸。[11]他們設法將其艦艏引至卡瓦島南部的海灘上,但陡峭的傾斜度卻使其艦艉沉入更深的水中。至14:30,艦隻整體翻滾並沉入75呎(23米)深的水下,留下其艦艏在退潮時仍清晰可見。[3][11][18]
打撈
儘管英國海軍部安排部分艦隻進行了打撈,但大部分艦隻仍留在海灣的底部,直至企業家歐內斯特·考克斯購得打撈權,並自1920年代初開始浮起餘下的艦隻。牛虻號提出了特殊的挑戰。它停在一塊搖搖欲墜的岩石上,岩石已急劇傾斜,人們擔心艦隻會從中滑落,並沉入更深的水中。[18]考克斯的打撈團隊封住了艦隻的艙壁,並將船體劃分成水密艙。船體已完成修補並裝上氣閘艙,但團隊還是遇到了困難,因為殘骸上覆蓋着大量燃油,比以往打撈上來的任何其他艦隻都要多。[18]一個三人小組在使用氧乙炔炬作業時不慎點燃了一些油,引發爆炸。這些人安然無恙地逃脫,而在此後兩個月的艦隻準備期里,則仍經常發生小規模爆炸和火災,但無人受傷。[19]
至1929年7月,艏艛的最後一部分已完成清理,而牛虻號徹底顛覆了運用在一些驅逐艦上的打撈技術。其後,壓縮機被用來將空氣泵入船體並將其帶出水面,它同時由9吋(230毫米)粗的纜繩支撐,纜繩與將錨定艦隻在港口向岸側的兩座浮船塢相連。[20]打撈隊幾乎將它浮起,但艦隻突然倒向一邊,然後在夜間逐漸傾斜,落在岸邊的岩石上[19]。
有人認為,這次失敗是由於艏艛的殘餘過多、以及試圖清理在作浮起嘗試時溢出的大量燃油所造成。這一決定是為了燒掉燃油,但因火勢蔓延而不得不採取控制。[19]艦隻重新得到修補並泵入空氣,於11月29日破水而出。牛虻號最終被認為不太安全,無法像考克斯所打撈的其它艦隻一樣被拖至羅塞斯報廢,而是於11月30日被就近拖至利尼斯拆解。[19]
註釋
- 腳註
- 引用
- ^ Gröner,第56頁.
- ^ 2.0 2.1 2.2 Gröner,第112頁.
- ^ 3.0 3.1 Gröner,第113頁.
- ^ 日本海人社,第87頁.
- ^ Gardiner & Gray,第162頁.
- ^ Gardiner & Gray,第140頁.
- ^ Novik,第188頁.
- ^ Herwig,第229頁.
- ^ 9.0 9.1 9.2 Massey,第747頁.
- ^ 10.0 10.1 Halpern,第376頁.
- ^ 11.0 11.1 11.2 11.3 Booth,第114頁.
- ^ Woodward,第93頁.
- ^ Novik,第189頁.
- ^ Woodward,第176頁.
- ^ Herwig,第254頁.
- ^ Herwig,第255頁.
- ^ Herwig,第256頁.
- ^ 18.0 18.1 18.2 George,第87頁.
- ^ 19.0 19.1 19.2 19.3 George,第88頁.
- ^ Booth,第115頁.
參考資料
- 日本海人社. 德国巡洋舰史.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Booth, Tony. Cox's Navy: Salvaging the German High Seas Fleet at Scapa Flow 1924–1931. Barnsley: Pen and Sword Maritime. 2008. ISBN 978-1-84415-181-3.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2.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7021-907-3.
- George, S. C. Jutland to Junkyard: The Raising of the Scuttled German High Seas Fleet from Scapa Flow – The Greatest Salvage Operation of All Time. Edinburgh: Birlinn. 1999. ISBN 1-84158-001-5.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1-55750-352-4.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80. ISBN 1-57392-286-2.
- Ireland, Bernard.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Cruisers. London: Hermes House. 2008. ISBN 978-1-84681-150-0.
- 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2003. ISBN 0-345-40878-0.
- Novik, Anton. The Story of the Cruisers Brummer and Bremse. Warship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1969, 3: 185–189.
- Woodward, David. The Collapse of Power: Mutiny in the High Seas Fleet.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0-213-16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