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叡(2世紀?—189年),通耀,一作王敏(避曹叡諱),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漢官員[1]

事蹟

中平末年,王叡任荊州刺史時,定江陵為州城。[2]

中平三年(186年),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六月,王叡與羊續討趙慈,斬之,[3]以功封安次侯。[4]

中平四年(187年),和長沙太守孫堅討伐零陵郡桂陽郡出現的叛亂,因為孫堅是憑藉之前武力鎮壓叛亂升遷為長沙太守,王叡瞧不起他[1]

初平元年(189年)春正月,討董聯盟以董卓亂政為由號召各州郡響應會師聚盟,長沙太守孫堅響應出兵討伐董卓,途經襄陽(王叡的大本營),要求王叡一同出兵。王叡本欲參與討董會盟,由於王叡與武陵太守曹寅不和,便宣言要孫堅殺死曹寅才會出兵。曹寅怕孫堅真的會殺他,於是偽造「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列舉王叡的罪狀,叫孫堅逮捕王叡,來個先斬後奏。孫堅誤信為真(一說因王叡曾輕視孫堅,故意順勢為之),便返回襄陽,打算擒拿王叡。

孫堅派遣手下士卒來到王叡所在城池假稱向其借調軍資,孫堅則隱身於士卒中欲潛入城中,王叡不察讓士卒進城,孫堅入城後帶領左右士卒追捕王叡,王叡被逮時問孫堅為何捉拿他,孫堅回答:「坐無所知」,王叡見走投無路,被迫吞金自殺[1]

王叡死後,由董卓控制的漢庭派劉表繼任荊州刺史。

參考資料

  • 《三國志注·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 《後漢書注·卷九·帝紀第九·孝獻帝紀第九》
  • 《後漢書注·卷七十四下·列傳第六十四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三國志注·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案王氏譜,叡字通耀,晉太保祥伯父也。吳錄曰:叡先與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叡舉兵欲討卓,素與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楊言當先殺寅。寅懼,詐作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檄,移堅,說叡罪過,令收行刑訖,以狀上。堅即承檄勒兵襲叡。叡聞兵至,登樓望之,遣問欲何為,堅前部答曰:「兵久戰勞苦,所得賞,不足以為衣服,詣使君更乞資直耳。」叡曰:「刺史豈有所吝?」便開庫藏,使自入視之,知有所遺不。兵進及樓下,叡見堅,驚曰:「兵自求賞,孫府君何以在其中?」堅曰:「被使者檄誅君。」叡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叡窮迫,刮金飲之而死。
  2. ^ 《南齊書·卷十五·志第七》:荊州,漢靈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吳時西陵督鎮之。
  3. ^ 《後漢書·靈帝紀》:六月,荊州刺史王敏(叡)討趙慈,斬之。
  4. ^ 《水經注·卷十二》:漢靈帝中平三年,封荊州刺史王敏為侯國。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