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城大屠殺

石泉城大屠殺,於1885年9月2日發生在美國懷俄明領地甘霖縣石泉城的事件。肇因於白人與華人之間的種族關係緊張,而引起白人礦工對美國華人礦工的屠殺事件,當時正逢聯盟太平洋煤炭部給付給華人礦工較低工資而存在着勞資爭議。在暴亂結束時,至少有28名華人礦工死亡,另有15名華人礦工受傷。暴徒燒毀75處華人住宅,造成約15萬美元的財產損失[1][2]

Rock Springs massacre
石泉城大屠殺
石泉城大屠殺在"Harper Weekly"中的一幅插圖
位置 美國懷俄明領地甘霖縣石泉城
日期1885年9月2日
早上7時– 深夜(UTC-6)
類型大規模殺害、騷亂
武器各種
死亡最少28名美國華人礦工或移民(另有資料顯示多達40至50人死亡)
受傷15
主謀美國白人礦工

背景

19世紀末,美國西部華人與白人之間的關係特別緊張,尤其在這場大屠殺前的十年間,而石泉城大屠殺的發生正是美國國內「反苦力」主張的明顯表現。

1882年的《排華法案》禁止了在十年間中國人移民至美國,但在這之前已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來到美國西部。幾乎所有懷俄明州境內的中國移民,最初都從事鐵路建築工作,其中有許多人最終受僱於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所開設的煤礦。隨着中國移民增加,白人之中的排華情緒也隨之高漲。其中最主要的聲音是來自於名為「勞工騎士」的全國性工會組織,此工會在石泉城設立了分會,而大屠殺中所有的暴徒都是此分會的成員,但勞工騎士方面認為他們和暴亂沒有任何關係。

種族偏見和對太平洋聯盟一貫的反感結合,最後導致這場屠殺事件。在1882年的排華法案中已經規定:「中國勞工前來美國,將不被允許」。在大屠殺前的幾年中,引入中國勞工被認為是「比奴隸制度更糟糕」。從瑞典威爾斯愛爾蘭康沃爾移民來的白人礦工,認為接受較低收入的華人礦工,會連帶拉底了他們的工資。

暴亂之後

暴亂剛結束後,美軍就部署在石泉城,並陪同倖存的中國礦工在暴亂一周之後回到石泉城。倖存的礦工中大部分已經逃到懷俄明的埃文斯頓。

當地輿論也立即做出反應,報紙輿論贊同暴動的結果,而懷俄明的報紙則僅限於對白人礦工暴亂原因的同情。這場屠殺掀起反華暴力行動的浪潮,尤其是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區域。

暴亂發生之後,有16人被逮捕,但都因「證據不足」而釋放。而事後美國政府賠償清廷14.9美元,作為中國留學生的公費獎學金。

參見

參考文獻

  1. ^ Camp Pilot Butt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2. ^ Larson, History of Wyoming, pp 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