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科幻+》(英語:Science-Fiction Plus)是1953年的美國科幻雜誌,起初採用大尺寸銅版紙印刷,由雨果·根斯巴克出版,共發行七期。根斯巴克早在1926年就推出歷史上第一本純科幻雜誌《驚人故事》,但從1936年轉讓《神奇故事》起就沒有涉足科幻題材。他一直堅信科幻文學的教育作用,並在新雜誌發表社論繼續闡述自己的觀念。雜誌主筆山姆·莫斯科維茨曾接觸許多早期紙漿雜誌,在他的引導下,《科幻+》出版過許多二戰前頗富盛名作家的作品,如雷蒙德·辛克·加倫、恩多·賓德和哈里·貝茨。這些早期作家的文筆同根斯巴克措辭懇切的社論結合,讓雜誌與時代顯得格格不入。《科幻+》起初銷量良好,但下跌很快。根斯巴克從第六期開始使用廉價的木漿造紙,但雜誌依舊無利可圖,年底的1953年12月號刊成為絕響。
除老作家外,莫斯科維茨也選登過包括克利福德·西馬克、默里·倫斯特、羅伯特·布洛克和菲利普·何塞·法默等當時更有名作家的作品,其中西馬克的《太空世代》、倫斯特的《夢魘行星》,以及法默的《奇怪的衝動》等作品頗受好評。《科幻+》還刊登過新人作品,但只有安妮·麥考菲利在科幻文學領域取得成功。科幻史學家認為,《科幻+》試圖重現早期紙漿科幻雜誌的風采,但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出版史
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在紙漿雜誌大行其道期間推出歷史上第一本純科幻雜誌《驚人故事》(Amazing Stories)[2][3],推動科幻文學走上獨立市場文體的道路[2]。1929年因破產喪失雜誌主創權後,根斯巴克很快又開辦科幻雜誌《太空神奇故事》(Air Wonder Stories)和《科學神奇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3],並於不久後將兩者合併成《神奇故事》(Wonder Stories)。1936年,他把雜誌轉讓給信標雜誌出版社(Beacon Magazines)的內德·派恩斯(Ned Pines)[4]。接下來近十七年間,根斯巴克長期活躍在出版界,是多本盈利雜誌的業主,但一直沒有涉足科幻題材,直到1953年的《科幻+》為止。[5]
根斯巴克聘請山姆·莫斯科維茨(Sam Moskowitz)擔任主筆,並於1952年11月制出一期沒有發行的樣刊,其中所有文章都是根斯巴克撰寫,署名既有本名,也有多個筆名,印刷目的只是要註冊商標。1953年3月,《科幻+》創刊號面世,採用大尺寸銅版紙印刷,與當時佔據領先地位的科幻雜誌基本採用廉價紙張相比進步明顯。科幻史學家邁克·阿什利(Mike Ashley)認為,採用更好的紙張從理論上來說應該能為雜誌贏得市場主動。《科幻+》定價35美分,在當時同樣極具競爭力。雜誌起初銷售態勢良好,前四期都是月刊,但銷量下滑後,《科幻+》從八月開始改為雙月刊。根斯巴克當時還在出版技術雜誌,如果新雜誌銷量與其他刊物相差不遠,那麼採用更昂貴的銅版紙依然有利可圖,但實際情況顯然不盡人意。為降低成本,《科幻+》從十月開始採用廉價木漿紙,但也只堅持到12月便停刊。[5][6]
內容和評價
根斯巴克從20世紀20年代初涉科幻出版領域起就認為,雜誌刊登的文章應該給人啟發[8],但為吸引讀者,他也不得不在《神奇故事》上刊登情節荒誕或毫不科學的作品[9]。1936至1953年,根斯巴克近十七年沒有涉足科幻出版,作品發展方向與立足現實和教育意義這些他重視的理念漸行漸遠[10][11]。科幻史學家彼得·尼科爾斯(Peter Nicholls)和邁克·阿什利認為,科幻小說黃金時代從20世紀30年代末持續到四十年代中期,科幻作品「質量實現量子級躍升」,很可能是科幻文學史上進步最大的時代[12]。開辦《科幻+》後,根斯巴克的觀念一如先前,他在第一期雜誌發表社論,批評當時的科幻作品仿若童話,「以科幻小說之名,行怪誕奇幻之實!」並聲明《科幻+》將立足於「真正的科學,預言般的科學幻想,並且充滿純正的科學品味。」[11]社論還呼籲修改《美國專利法》,給予科幻作家單憑理念,無需專利模型便可獲取專利的特權,因為許多技術進步就源自他們領先於時代的妙想天開。為證實上述觀點,根斯巴克還援引自己1911年著作《拉爾夫124C 41+》(Ralph 124C 41+)中許多頗具遠見的技術構想為證。[13]
雜誌主編山姆·莫斯科維茨在科幻領域經驗豐富,曾協助組織1939年的《第一屆世界科幻大會》。他對優秀科幻文學有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同根斯巴克並不完全一致。[5][6]根斯巴克對科幻文學的關注重點在於教育意義,莫斯科維茨喜歡的科幻作家大多是在黃金時代以前成名[11]。雜誌刊登的文章由莫斯科維茨全權負責,他成功簽來許多當時最有名的科幻作家,如克利福德·西馬克(Clifford D. Simak)、默里·倫斯特(Murray Leinster)、羅伯特·布洛克、詹姆斯·亨利·施密茨(James H. Schmitz)和菲利普·何塞·法默(Philip José Farmer),同時還有多位二戰前頗富盛名的作家,如雷蒙德·辛克·加倫(Raymond Z. Gallun)、恩多·賓德(Eando Binder)和哈里·貝茨(Harry Bates)。阿什利和另一位科幻史學家唐納德·勞勒(Donald Lawler)都認為,這些作者的文章混合在一起,導致整個雜誌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內容卻難免過時。阿什利稱,《科幻+》給人的感覺是復古,「好看的雜誌不能僅僅是外表『好看』,內容也要讓人滿意,但《科幻+》耀眼的地方顯然不是那些文章。」[5]勞勒也有同樣看法,覺得雜誌「同時代格格不入」,「從頭到尾都很平淡」[11]。為了鼓勵作者在文章中包含合理的科學預測,根斯巴克設計出獎勵符號,主體是帶有字母「SF」(「科幻」的首字母縮寫)的球體,上面還有顆五角星。首篇獲獎文章是第一期的《火星探索》(Exploration of Mars),就是根斯巴克本人的作品,勞勒認為此舉算是「頗具特色的自我吹捧」。[11]
《科幻+》的稿酬為每字兩到三美分,足以同當時的主流雜誌競爭[14]。雖然整體理念過時,但莫斯科維茨還是登出一些頗受好評的作品,如西馬克的《太空世代》(Spacebred Generations)就得到勞勒「仿若寶石」的高度評價,他還稱讚法默的《奇怪的衝動》是雜誌自始至終質量最高的作品[11]。阿什利也覺得上述兩篇文章品質出眾,還覺得1953年6月刊載,倫斯特創作的《夢魘行星》(Nightmare Planet)毫不遜色。莫斯科維茨嘗試發掘新人,在1953年10月刊登安妮·麥考菲利的處女作《種族自由》(Freedom of the Race),但除麥考菲利外,他提攜的其他新人都沒能在科幻文學領域站穩腳跟,而且雜誌之後也沒有再刊登麥考菲利的作品。[5]
除科幻文學外,《科幻+》還包含一些與科學有關但不屬文學創作的欄目,如「科學問答」、「科學簡訊」,這些欄目同其他文章的風格讓人回想起二十年前根斯巴克的雜誌。阿什利認為《科幻+》的美術表現參差不齊,弗蘭克·保羅(Frank R. Paul)很早就曾與根斯巴克合作,每期《科幻+》都有他的作品,但他的創作水平這麼多年來卻沒什麼進步。在阿什利看來,另一位給雜誌創作過很多畫作的亞歷克斯·紹姆堡(Alex Schomburg)倒是設計出幾張高質量的封面。[5]
書目詳細資訊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1953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衛星科幻》出版詳細資訊,表格最左側是年份,上方是月份,其他數字代表「卷號/期數」, 所有雜誌均為山姆·莫斯科維茨主編[11]。 |
《科幻+》配有副標題《展望未來》(Preview of the Future)[11],全部七期均是山姆·莫斯科維茨主筆,根斯巴克是雜誌編輯並撰寫社論[5]。雜誌前五期採用大尺寸銅版紙印刷,後兩期改用廉價木漿紙但尺寸不變,定價始終是35美分,每期64頁。雜誌沒有再版選集或他國版本。20世紀5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雜誌《科幻月刊》(Science-Fiction Monthly)起初有多期採用《科幻+》的文章,[11]其中前四期幾乎完全照搬[15]。此外,1954年面世的瑞典科幻雜誌《驚訝》(Häpna!)也曾大量採用《科幻+》的封面和內頁插圖[16]。
參見
參考資料
腳註
- ^ Ashley-2005,第385頁.
- ^ 2.0 2.1 history-1.
- ^ 3.0 3.1 history-2.
- ^ Ashley-2000,第91頁.
- ^ 5.0 5.1 5.2 5.3 5.4 5.5 5.6 Ashley-2005,第58–59頁.
- ^ 6.0 6.1 encyclopedia-profile.
- ^ Ashley-2005,第381頁.
- ^ Ashley-2000,第50頁.
- ^ Ashley-2000,第54頁.
- ^ Ashley-2004,第252頁.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Lawler-1985,第541–545頁.
- ^ Golden Age.
- ^ start-editorial.
- ^ Science-Fiction Handbook: The Writing of Imaginative Fiction,第115–116頁.
- ^ Stone-1985,第537–539頁.
- ^ Moskowitz-1983,第92頁.
來源
- Ashley, Mike. The Time Machines:The Story of the Science-Fiction Pulp Magazin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1950.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5323-865-0.
- Ashley, Mike. The Gernsback Days. Ashley, Mike; Lowndes, Robert A.W. (編). The Gernsback Days: 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Science Fiction From 1911 to 1936. Holicong, Pennsylvania: Wildside. 2004 [2020-05-18]. ISBN 0-8095-105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 Ashley, Mike. Transformations:The Story of the Science-Fiction Magazines from 1950 to 1970.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20-05-19]. ISBN 0-85323-779-4.
- de Camp, L. Sprague. Science-Fiction Handbook: The Writing of Imaginative Fiction. New York: Hermitage House. 1953: 115–116. OCLC 559803608.
- Lawler, Donald. Science-Fiction Plus. Tymn, Marshall B.; Ashley, Mike (編).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5: 541–545. ISBN 0-313-21221-X.
- Moskowitz, Sam. Anatomy of a Collection: The Sam Moskowitz Collection. Hall, Hal W. (編). Science/Fiction Collections: Fantasy, Supernatural and Weird Tales.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79–110 [1983]. ISBN 0-917724-49-6.
- Stone, Graham. Science-Fiction Monthly (1955–1957). Tymn, Marshall B.; Ashley, Mike (編).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Weird Fiction Magazine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5: 537–539. ISBN 0-313-21221-X.
- Ashley, Mike; Nicholls, Peter; Stableford, Brian. Amazing Stories.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Gollancz. 2014-07-14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 Ashley, Mike; Edwards, Malcolm; Nicholls, Peter. SF Magazines.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Gollancz. 2014-08-23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Stableford, Brian; Nicholls, Peter; Langford, David; Ashley, Mike. Science-Fiction Plus.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Gollancz. 2015-05-24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5).
- Nicholls, Peter; Ashley, Mike. Golden Age of SF.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Gollancz. 2015-04-09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 Science Fiction Plus v01n01 1 (1). Hugo Gernsback. 1953-03 [2020-05-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