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 (互聯網)

線上虛擬世界

第二人生Second Life,英文縮寫為SL)是一個基於互聯網虛擬世界,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由於主流新聞媒體的報道而受到廣泛的關注。[3][4]通過由Linden實驗室英語Linden Lab開發的一個可下載的用戶端程式,用戶在遊戲里叫做「居民」,可以通過可運動的虛擬化身(virtual representations)互相交流。這套程式還在一個通常的元宇宙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社交網絡服務。居民們可以四處逛逛,會碰到其他的居民,社交,參加個人或集體活動,製造和相互交易虛擬財產和服務。

第二人生
類型虛擬世界
平台Mac OS X (10.3.9及以上版本)
Microsoft Windows
開發商Linden實驗室英語Linden Lab
發行商Linden實驗室
設計師Linden實驗室
引擎專有軟件, 自由軟件/開源軟件[1][2]
模式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發行日2003年

第二人生作為虛擬世界之一,無疑受到了賽博朋克文學運動的啟發,尤其是尼爾·斯蒂芬森的小說《潰雪》。Linden實驗室說他們的目標正是要創造一個像斯蒂芬森描述的元宇宙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人們可以自己定義與別人交互,玩耍,做買賣,交流的獨特的方式。[5] 第二人生的虛擬貨幣叫做Linden Dollar英語Linden Dollar (Linden,或者L$)。你可以在由居民組成的專門市場,Linden實驗室和一些實體公司把它兌換成美元。

儘管第二人生有時被認為是一個遊戲,但它沒有積分、積點、贏家、輸家、等級、一個最終戰略,或者像其他遊戲擁有的一些特點。現在總計大約有500萬用戶註冊,但很多用戶都不太活躍,並且有些居民有多個帳號。儘管在這個領域比較突出,但第二人生還是有很多競爭者的,包括Active Worlds英語Active WorldsThe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和一些新進入的競爭者,比如安特羅皮亞世界、[由我世界(uWorld)]、Dotsoul英語Dotsoul虛擬公園、紅光中心英語Red Light CenterKaneva英語Kaneva Game Platform

歷史

《第二人生》由RealNetworks公司前CTO Philip Rosedale通過Linden實驗室開發。[6]最初的alpha測試版本叫做LindenWorld,於2002年上線,居民可以在裏面建造一些東西,[7]beta測試版本於2003年向公眾開放。[8] beta測試版和目前的版本在經濟上的側重點是不同的;Linden幣遠比現在更容易得到但不能兌換成真正的貨幣,每月收取的費用也不隨着居民所擁有的土地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人生》發展史上一些重要的日子:

  • 2006.10.18:一百萬用戶註冊[9]
  • 2006.12.14:兩百萬用戶註冊[10]
  • 2006.12.29:首次20,000居民同時線上[11]
  • 2007.1.28:三百萬用戶註冊[12]
  • 2007.2.1:首次30,000居民同時線上
  • 2007.2.24:四百萬用戶註冊[13]
  • 2007.3.26:五百萬用戶註冊
  • 2009.9.23 :林登實驗室宣佈玩家在虛擬世界中度過的總時間超過10億小時,或者說是11500年。
  • 2010.10.13:Mesh匯入功能正式開放公測。

一份發表在The Guardian上對第二人生的經濟分析表明,截止到2006年12月,第二人生的活動居民的數目「在100,000」左右,流動率超過85%。[14] Second Life statistics claim that 144,108 customers spent money in-world in December 2006.[15]

到2007年2月時,每天線上的居民數目已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最低大約17,000人(大約發生在10 a.m. UTC),最高大約35,000人(大約發生在10 p.m. UTC).[來源請求]

一項研究估計,到2008年3月份,第二人生將擁有2千5百萬註冊用戶,150,000居民同時線上。[16]

虛擬世界的特色

居民

居民是對第二人生的用戶的稱呼,在虛擬世界中以虛擬化身(avatar,通常簡寫為av)的形象示人。 基本的虛擬化身的形象是一個人類,但可以或男或女,並且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理屬性,你可以給它穿上衣服或者以其它不同的方式自訂該化身。一個人可以有多個帳號,這在第二人生里對應多個居民(一個人的其它帳號稱為可選角色)。但是,如果用戶要使用多個帳號需要先註冊並繳納一點費用。但是你也可以把每個帳號都按第一個帳號來註冊,這樣也就不用繳納任何費用了,其實許多人都是這麼做的。同時,第二人生里的每個居民的外表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其他居民有很大區別,因為虛擬化身是很容易改變的。

交流和交通

在第二人生中,有兩種基於文本的交流方式:本地聊天和全局「即時資訊」(IM)。聊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本地居民之間的一種公開的交流方式,最多可以25米內的人「聽」到某個居民說話。居民也可以「喊」(最多100米內的人可以「聽到」)或者「低語」(最多10米以內的人可以「聽到」)。IM用於私人交談,可以是兩個人或者同一個小組的成員之間進行。不想聊天,IM不受聊天者之間距離的限制。版本1.18.1.2起,在主網格上可以進行語音通話[17],該功能是利用Vivox,一個為類似MMORPG提供語音功能的公司,所持有的技術實現的[18]

第二人生中最基本的移動方式是用腳。如果想快速旅行,居民也可以在一塊地域上不藉助任何其他裝備飛行大約170米,根據目前的設定飛的高度沒有限制(但如果超過幾千米,虛擬角色的顯示效果就會受到影響)。[19]

居民也可以乘坐交通工具;第二人生提供了很多交通工具;在對象庫里有一種最基本的叫做go-kart的工具還有居民自製的可免費使用或要購買的直升機,潛水艇,熱氣球等工具。[來源請求] 空中交通工具大概可以飛4000米高(任何工具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來源請求]

如果需要即時轉移,居民可以直接瞬間移動 (Teleport, 通常簡寫為「TP」)一個特定的地點。虛擬化身可以在他們當前的地點設立一個個人地標(LM),然後就可以隨時瞬間移動回該地點,也可以把該地標的拷貝分發給其他的虛擬化身。

一些外部網站提供了可以在虛擬世界外面找到對方的功能,SLurl.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該網站提供了一個第二人生的世界地圖,居民可以把虛擬世界的某個位置連結到該地圖。

經濟和不動產

第二人生有自己的經濟體系和一種叫做Linden幣的貨幣。儘管會有所波動,但截止到2007年2月份,美元對Linden幣的匯率基本維持在一美元兌換270Linden幣。[20]

居民可以製造新的商品或提供服務,然後在第二人生的虛擬世界裏進行買賣。居民還可以在貨幣交易所把美元等現實世界中的貨幣兌換成Linden幣。總體上這個兌換市場是開放的,但有時Linden實驗室會調整虛擬世界裏的Linden幣的流通量或者銷售Linden幣以維持匯率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一小部分居民可以在這種經濟體系下每月獲得幾百至幾千美元不等的淨收入,但大部分居民都只能維持收支基本平衡。貨幣是這個經濟體系中稅收問題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21]

收費用戶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512平方米以內不收取額外的費用)。如果要擁有更多的土地則需要收取額外的費用(Linden實驗室稱為「tier」),一塊獨立的土地每月收取5到295美元不等。[22][23] 在首次土地買賣程式中,Linden實驗室過去一般會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把512 m²(比如16×32)一塊小土地賣給新的居民。但2007年2月20號,他們停止了這個制度,因為居民一般很快就把這塊土地轉手以獲取利潤而不是保留下來[24] 第二人生中也出售16英畝(65536平方米)大的區域。一旦某個居民買了某塊土地,他就可以再自由的把它賣出或用於任何目的。唯一的例外是「私人領地」,因為這些土地是歸居民而不是Linden實驗室管理的。這些「私人領地」一般都有一個契約限制這塊地的使用,比如,不能在上面進行商業活動,甚至這塊地本身也不允許被轉售。

對於第二人生中的經濟增長方式,潛在的新的市場工具和經營模型,BlackTrend的 CEO Enrico Gallingani 在一個關於虛擬世界的會議上用元經濟這個詞來統稱它們。

創造和所有權

第二人生的一大特色是世界裏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是居民而不是Linden實驗室創造的。居民的的虛擬化身就是這些用戶創造的內容的一個典型例子。

第二人生里有一套3D建模工具,任何居民都可以利用它配以適當的技藝建造虛擬建築,風景,交通工具,家具,機器等,這些東西可以使用,可以交換,可以出售。這也是各種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利用標準庫里的動畫和聲音,任何居民都可以作出各種「動作」。在第二人生之外,居民也可以利用各種圖像,動畫和聲音工具製造一些更精細的物品然後上傳到虛擬世界裏去。一旦物品到了第二人生里,系統就會盡力保護該物品創造者對該物品的獨家擁有權。

第二人生還有一種手稿語言叫做Linden手稿語言,或者LSL。利用LSL可以為第二人生里的許多物品添加自主行為,比如你可以讓門在有人靠近它時自動打開。LSL也被用來製造一些相對高級的系統,比如Svarga島上的人工生命實驗,這是一個自主運動的完整生態系統(包括雲,雨,陽光,蜜蜂,鳥,樹和花)。[25]

物品在內部世界中創造(實體化)出來以後就被傳送到居民的電腦上,他們會被告知物體被「rez」 — 這一詞源於迪士尼的電影Tron。這在LSL里也有提到,製造物品的命令是 llRezObject()[26]

創造某個物品的居民和擁有某個物品的居民有一些權利,就像現實世界中的版權一樣,在一些方面還有所增強。創造者可以標記某個物品為「no copy」,意思是其他人不許複製這個物品;也可以標記「no mod」,意思是別人不許更改這個物品的一些特性;「no trans」的意思是當前的所有者不許把它給別人。

第二人生提供現場直播演奏音樂的功能,這樣居民可以在家裏或者工作室演奏有聲音樂和樂器。居民可以用耳機聽這些音樂,也可以把它上傳到音頻流里,也可以在到內部世界裏播放以供其他人娛樂。最早的在2004年5月由 Astrin Few 演奏[27]並在2005年中期開始流行。例如,2006年中期,英倫樂隊Passenger就在Menorca島演奏過一次。[28] Linden實驗室在2006年3月添加了一個「Live Music」的事件分類以應對日程上增加的演奏事件。[29]

第二人生裏的企業和組織

由於Linden實驗室對居民製造物品版權的承認,[30]再加上虛擬Linden幣的合法交易,[31] 大大鼓勵了內部世界獨立企業的開辦,原先的獨立企業也紛紛依法註冊為公司。

2007年早些時候,Swedish Institute宣稱他們要在第二人生中建立一個使館。[32] 而瑞典外交大臣卡爾·比爾特也在其網誌里說他很希望能收到開館典禮的邀請函。[33]

第二人生裏的教育

第二人生最近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的前沿虛擬課堂,包括Harvard, Pepperdine, Elon University, Ohio University, Ball State, New York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34]AFEKA Tel-Aviv Academic College of Engineer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35] 第二人生為管理員主持一次討論或一個專案營造了一個歡迎的氣氛,根據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他們大概已經出售了100塊用於教育目的的土地。[36] 哈佛大學的一位老師,Rebecca Nesson,在2006年下半年把她的「合法研究」課程帶到第二人生裏了,這篇文章引用她的話說「不論一個遠端教育系統多麼好,你和你的學生之間還是會存在一些內在的隔閡」,她說「第二人生確實縮小了那個隔閡。現在我和我的學生可以在固定的課堂之外擁有更多的非官方時間在一起了」。對於把第二人生應用於教育中,Joe Sanchez, 德州大學Autin分校的一位研究員對一個互動式的定性分析進行了評估,發現一旦學生們克服了第二人生中技術上和使用上的困難,他們「表現出一種對社交式學習活動的偏愛,並因在學習過程中和其他人互相交流而獲得很大樂趣」。[37] 從2007年開始,第二人生被使用於外語教學[38]。不論是第二人生還是現實的語言教育者都開始利用這個虛擬世界來進行外語教學。英語,作為一門外語,開始在許多機構佔有一席之地。 例如英國理事會(British Counci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注重Teen Gri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而西班牙的語言文化學院「Instituto Cervan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在第二人生上也有一個島。在第二人生裏,一系列的教育專案(包括許多語言學校)都集中在SimTea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區域。SLanguages 2008是虛擬世界的線上教育(如Second Life)第二次年度研討會。本研討會的網址如下: SLanguages.net

資費

免費加入第二人生是可能的,並且在用戶中很普遍。第二人生有很多功能是免費的,但其他的是要花Linden幣的。比如,你如果想使用某些物品或得到某些服務就可能需要向其他居民繳納一定的費用,但價格不是由Linden實驗室決定的,所以這些並不包含在會員費里,但確實整個虛擬世界經濟組成的一部分。第二人生里有兩種帳號:「基本帳號」和「收費帳號」。基本帳號不需要重複的繳納費用,但也不能在第二人生中擁有土地。截止到2007年2月,收費帳號每月需要繳納9.95美元的費用,但如果按年交的話每月只要6美元。[39] 收費帳號每周可以收到一定的津貼(Linden幣)以平衡繳納的會員費。但是津貼給的越來越少,截止到2007年2月,是每周300Linden幣。[40][41] 2006年5月29號之前註冊的基本帳號每周也可以收到一筆50Linden幣的津貼,但前提是他們要登入到第二人生,並且在那之後註冊的基本帳號沒有這項津貼。[42]

第二人生未成年人版

第二人生未成年人版於2005年早期開發,13-17歲之間的未成年人可以在不輸入虛假資訊的情況下參與到Main Grid里去。那時兩個Grid都要求提供信用卡的資訊,但要進入Main Grid必須保證信用卡是自己的,而Teen Grid要保證信用卡是父母的。(後來,在Main Grid和Teen Grid註冊都不再要求提供信用卡,但在Teen Grid註冊需要一個有效的可以接收發送短訊手機號)

問題和批評

因為第二人生處在在持續開發中,而且任何擁有寬帶接入的人都可以使用這個開放的環境,[43] 所以還是遇到了一些挑戰的。這些挑戰包括從技術性的伺服器資源預算和道德上的色情問題到法律上的Linden幣的合法地位,Linden實驗室的官司等。

2006年6月6號之前,所有的居民都要求向Linden實驗室提供一個有效的信用卡或PayPal帳號,或者回復一個手機短訊。[44] 在那之後,即使只提供一個Email地址也有可能註冊一個帳號;甚至一些常規的確認方法如Email回復也沒有用。[45] 使用第二人生未成年人版仍然需要提供信用卡。Linden實驗室可以基於居民本地電腦上的一個哈希值來封禁居民對第二人生的訪問,[46] 以阻止他們帶回其他的帳號。

2007年1月份,兩篇發表在互聯網上的文章把第二人生的經濟體系比喻成金字塔模式[47][48] 在同一個月,第二人生爆發了一場「虛擬騷亂」,騷亂的雙方是法國激進組織民族陣線,這個組織已經在第二人生里建立了一個虛擬總部,和它的敵人,主要包括第二人生左翼聯盟,這是一個反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用戶團體。[49][50][51][52] 此後,幾個小型互聯網組織宣稱煽動了該騷亂。[53]

惡搞者

第二人生的一個惡搞者是Darren Barefoot組建的「Get a First Life」網站,主要是頌揚元空間/真實人生的美德。[54] 但Linden實驗室不僅沒有讓網站的創建者「結束並停止」還讓他「允許並繼續」他的惡搞活動。[55]這個網站的內容包括指向「來外面吧 —— 不收會員費」和「用你的真陽具來造愛」的虛假連結等。

技術資訊

第二人生在一個巨大的Debian伺服器陣列上模擬了一個平面的,類似地球的世界,被稱為Grid。[56]這個世界被切分成一塊塊256x256m 大小的土地,叫做「地域」 。每一個地域由一個伺服器來模擬,並有一個單獨的名字和內容評級(PG或者Mature)。

軟件

第二人生的軟件系統包括一個執行在居民電腦上的用戶端和由Linden實驗室營運的數千台伺服器。還有一個beta-grid有自己專門的用戶端並且很有規律的更新,主要是供一些志願者經常性的測試使用。這個測試軟件縮短了軟件真正更新所要的時間並在整體上提高了軟件的質量。beta-grid可以看作是main-grid的一個映像,只是在上面進行的所有動作都不會被存儲到伺服器里。每隔幾個月,beta-grid軟件就會替換原來的標準軟件以作為一次大升級。第二人生的用戶基數增長迅速,這也刺激了對虛擬世界技術上和形式上的改變; 新特色的加入也提供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推進。

Linden實驗室傾向於使用開放標準的技術與自由和開源軟件,比如ApacheSquid[57] 他們計劃通過標準化第二人生協議把所有的東西都搬到開放標準上。Cory Ondrejka,主管產品開發的副總裁,說所有的東西都標準化了以後,用戶端和伺服器軟件都會以自由和開源軟件的形式發佈。[58]

  1. 目前的室內虛擬機最終將被替換為Mono[59] 據稱,性能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 uBrows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一個OpenGL埠的Gecko彩現引擎,從1.10.1版本[60]以來一直用來顯示幫助文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將來該技術會用來顯示居民創造的任何3D物體表面上的網頁內容。

Linden實驗室在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和大部分的Linux發行版上都提供用戶端。通常用戶端的升級是強制的;老的用戶端對於新的伺服器軟件是不適用的。但是,Linden實驗室正在開發一個更靈活的協議,這個協議允許用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發送和接受任何資訊,而不用擔心版本之間的差異。

截止到2007年1月8號,版本2的用戶端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下發行,[1][2] 並允許和其他一些不同相容性許可證下的自由軟件包一起發行。目前不是所有的必須組件都會發行。細節參見https://wiki.secondlife.com/wiki/Open_Source_Port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S X版本的用戶端是通用二進制版本的,差不多是Windows和GNU+Linux二進制版本的兩倍大小。[61]

第二人生的協議

2006年5月,有消息說第二人生的協議被逆向工程了,還有一個wiki用於更深入的工作。[62]

因為這個工程開發了一些有用的軟件,Linden實驗室修改了服務條款允許第三方程式訪問第二人生,[63]並把這個工程以libsecondlife的名字正式化,也開發了一些不錯的功能如地圖API,製造比正常允許更大的物體(最近又禁止了),和其他一些無法預見的功能。[來源請求]

參見

引用

  1. ^ 1.0 1.1 Linden Lab To Open Source Second Life Software. Linden Lab英語Linden Lab. 2007-01-08 [200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0). 
  2. ^ 2.0 2.1 Phoenix Linden. Embracing the Inevitable. Linden Lab英語Linden Lab. 2007-01-08 [200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2). 
  3. ^ Sege, Irene. Leading a double life. The Boston Globe. 2006-10-25 [2007-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 
  4. ^ Harkin, James. Get a (second) life. Financial Times. 2006-11-17 [2007-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7). 
  5. ^ The king of alter egos is surprisingly humble guy. USA Today. [2007-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0). 
  6. ^ Grid. Second Life History Wiki. [2006-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2). 
  7. ^ LindenWorld Early Creator Program. Linden Lab. [2007-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10-10). 
  8. ^ Parker, Sam. Second Life goes live. Yahoo!. 2003-06-23 [2006-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6). 
  9. ^ Linden, Pathfinder. When *precisely* did we hit 1 million Residents?. Linden Lab. 2006-10-18 [2006-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10. ^ Terdiman, Daniel. 'Second Life' hits second million in eight weeks. Cnet News. 2006-12-14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11. ^ Linden, Pathfinder. A Concurrency of 20,000 - Grid Status Update. Linden Lab. 2006-12-29 [200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6). 
  12. ^ Nino, Tateru. Second Life signups pass three million. Second Life Insider. 2007-01-28 [2007-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4). 
  13. ^ Tateru Nino. Today in Second Life - Saturday 24 February, 2007. Second Life Insider. 2007-02-24 [2007-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6). 
  14. ^ Johnson, Bobbie. Are there really two million people using Second Life?. The Guardian. 2006-12-21 [2006-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15. ^ Economic Statistics. Linden Lab. 2006-01-05 [2006-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9). 
  16. ^ Fetscherin, Prof. M.; Lang, G. Second Life Residents Statistics. Linden Lab. 2007-03-08 [2007-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08). 
  17. ^ 林登實驗室. The Second Life Voice Viewer is Live! - Official Linden Blog. 2007-08-02 [200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0). 
  18. ^ Vivox Gives Voice to Second Life. 2007-02-27 [200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6). 
  19. ^ Template:Http://youtu.be/u5gj81GBQcU 1 Million Meters High
  20. ^ LindeX Market Data. Linden Lab. 2007-02-22 [200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9). 
  21. ^ Thompson, Clive. The Virtual Taxman Cometh. Wired News. 2006-12-18 [200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4). 
  22. ^ Land Pricing & Use Fees. Linden Lab.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9). 
  23. ^ Land: Islands. Linden Lab.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5). 
  24. ^ Linden, Jack. First Land program to end. Linden Lab. 2007-02-20 [2007-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2). 
  25. ^ New World Notes: GOD GAME. [200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26. ^ LSL Wiki: llRezObject(). LSL Wiki. [2006-11-25]. [永久失效連結]
  27. ^ SL Live Music: The Musicians. [2006-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6). 
  28. ^ Metaverse Messenger: Tuesday, 2006-08-09 (PDF). Metaverse Messenger. 2006-08-09 [2006-11-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16). 
  29. ^ Version 1.9, Build 18: Other Changes. SL History Wiki. [200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2). 
  30. ^ Second Life Terms of Service. Linden Lab. [200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5). 
  31. ^ LindeX: Currency Exchange. Linden Lab. [2006-12-08]. 
  32. ^ Agence France-Presse. Sweden to set up embassy in Second Life. Sweden.se. 2007-01-26 [2007-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2). 
  33. ^ Carl Bildt. Carl Bildt: Heja Olle Wästberg!. 2007-01-30 [200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9). 
  34. ^ van Dijk, Tomas. TU koopt grond in Second Life (Dutch). Delta. 2007-02-22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7). 
  35. ^ Natan, Leo. Center for Internet, Metaverse and Society. 2007-03-19 [200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5). 
  36. ^ Lagorio, Christine. The Ultimate Distance Learning. New York Times. 2007-01-07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37. ^ Sanchez, Joe. Second Life an Interac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 2007-03-07 [2007-03-07]. [永久失效連結]
  38. ^ Dorveaux, Xavier. Apprendre une langue dans un monde virtuel. Le Monde. 2007-07-15 [2007-07-15]. [永久失效連結]
  39. ^ Membership Plans. Linden Lab.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7). 
  40. ^ Linden, Philip. Linden Dollar Economy Announcement. 2006-07-17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6). 
  41. ^ Linden, Robin. SL Economy - Stipend change for new accounts. 2006-10-15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1). 
  42. ^ Linden, Robin. Change to Stipend Policy. 2006-05-26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7). 
  43. ^ Second Life System Requirements. Linden Lab. [200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44. ^ What if I don't have a credit card, SMS, or Paypal?. Linden Lab Knowledge Base. [2006-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6). 
  45. ^ Linden, Daniel. Abuse Levees Holding. Official Linden Blog. 2006-06-15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5). 
  46. ^ Linden, Robin. [UPDATE] Open Registration. Official Linden Blog. 2006-06-27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8). 
  47. ^ Harrison, Randolph. SecondLife: Revolutionary Virtual Market or Ponzi Scheme?. Capitalism 2.0. 2007-01-23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5). 
  48. ^ Virtual world's supposed economy is 'a pyramid scheme'. Valleywag. 2007-01-23 [2007-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49. ^ Au, James Wagner. Fighting the Front. New World Notes. 2007-01-15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50. ^ Zonk. Political Strife Erupts in Second Life. Slashdot. 2007-01-17 [2007-02-14]. 
  51. ^ Hutcheon, Stephen. Virtual race war unsettles Second Life. Stuff.co.nz. 2007-01-25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7). 
  52. ^ Burkeman, Oliver. Exploding pigs and volleys of gunfire as Le Pen opens HQ in virtual world. The Guardian. 2007-01-20 [200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5). 
  53. ^ How to start a riot in second life. forumite.com. 2007-02-16 [2007-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2).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幫助)
  54. ^ Get a First Life. [2007-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55. ^ My Project Du Jour: GetaFirstLife.com. [2007-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56. ^ Inside Second Life's Data Centers. InformationWeek. 2007-03-05 [200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1). 
  57. ^ Greenemeier, Larry. Open Doors To Innovation. InformationWeek. 2005-10-17 [2006-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3). 
  58. ^ LugRadio Episode 42- I'm an excellent driver. LugRadio. 2006-01-16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59. ^ Linden, Babbage. Second Life in Mono. Linden Lab. 2006-08-01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60. ^ Version 1.10.1. SL History Wiki. [2006-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0). 
  61. ^ Community: Downloads. Linden Lab. [200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5). 
  62. ^ SL Protocol Wiki. libsecondlife. [2006-11-24]. [永久失效連結]
  63. ^ libsecondlife FAQ. libsecondlife. [2006-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9). 

延伸閱讀

  • Hillis, Ken. (2009) Online A Lot of the Tim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see Chapter 4).0
  • Kaplan Andreas M., Haenlein M. (2009) Consumer use and business potential of virtual worlds: The case of Second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 11(3).
  • Kaplan Andreas M., Haenlein M. (2009) The fairyland of Second Life: About virtual social worlds and how to use them, Business Horizons, 52(6).
  • Olsen, Per; Li Gang, Qin (2011). Second Life Love. A dialog between two partners in Second Life. New York: Lulu Press.
  • Martin, Neo; Second Life Fraud. Fraud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Second Life. New York: Public Journal
  • Robbins, Sarah, and Mark R. Bell. Second Life for Dummies. Hoboken, NJ: Wiley Pub., 2008. Print.
  • Rymaszewski, Michael. Second Life The Official Guide. Sybex Inc, 2008. Print.
  • Zerzan, John. Telos 141, Second-Best Life: Real Virtuality. New York: Telos Press Ltd., Winter 2007.
  • SK Alamgir Hossain, Abu Saleh Md Mahfujur Rahman, and Abdulmotaleb El Saddik, "Interpersonal haptic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ife", in Haptic Audio-Visual Environments and Games (HAVE),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ctober 16–17, 2010, Phoenix, Arizona, USA, pp. 1 –4.
  • Taşçı, D., Dinçer, D. "The Creation Of Academic Consulting Environment in Virtual Worlds And An Assessment Of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ers in This Environment",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eLearning and Software for Education", 01, 2011, p. 290–296.

外部連結

Linden實驗室

相關影音媒體

第二人生Blog

第二人生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