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復堪

中国书法家

羅復堪(1872年—1955年)[1],名惇㬊孝瑴[2],又字子燮[3]季孺照岩敷庵復庵復闇復堪(一作復戡),別署悉檀居士羯蒙老人鳳嶺詩人,作畫署名曼淵,室號三山簃廣東順德人,中國書法家、畫家、詩人,中華民國時期北京「四大書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寶熙邵章張伯英)。他是羅癭公的從弟,康有為的弟子。[2][3]

羅復堪

生平

 
梅蘭芳北京無量大人胡同寓所與摯友合影。左起:李釋戡黃秋岳趙叔雍、梅蘭芳、齊如山、羅復堪。

羅復堪早年曾就讀於廣雅書院,後從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畢業。[3]清朝末年,曾任郵傳部郎中、禮制館第一類編纂。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北京政府教育部、財政部、司法部參事,國民政府內政部秘書等。[4]中華民國初年,在財政部泉幣司供職時[4],刻有孫中山像的銀圓[3](一說為「袁大頭」,即刻有袁世凱像的銀圓[2][4])上的「壹圓」二字,即出自羅復堪的手筆。[3]

羅復堪12歲開始學習歐體書,15歲開始學習顏體,18歲之後臨習漢魏碑以及各家草書,最終以章草在書法界聞名,被稱為「現代章草第一人」。[3]他還帶動了王秋湄余紹宋卓君謀等南方書法家開拓章草書法。[2]早年北京出版的《藝林月刊》、《藝林旬刊》的刊名常為羅復堪題寫。[3]

晚年,羅復堪曾長期在北平國立藝專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聘為第一批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當時,羅復堪的左臂因病殘而無法伸直,但他仍然每日作書。直到83歲逝世,其間70年從未間斷作書。除了書法之外,羅復堪對國畫也十分精通,但不將作品輕易示人。羅復堪還長於詩文。[3]

著作

  • 《三山簃詩存》
  • 《三山簃學詩淺說》
  • 《唐牒樓金石題跋》
  • 《晚晦堂帖見》
  • 《羯蒙老人隨筆》
  • 《書法論略》
  • 《論書示門人六十首》[3]

家庭

參考文獻

  1. ^ 生年1872年據大家書畫網。該生年及卒年1955年與《文採風流今尚存:葉喆民教授談書法藝術》中介紹的享年83歲相符合。禹戈《別忘了這兩兄弟(二)》作生於1874年。
  2. ^ 2.0 2.1 2.2 2.3 禹戈,别忘了这两兄弟(二),珠江商报,2012-4-22.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文采风流今尚存:叶喆民教授谈书法艺术,拙风文化网,2009-4-14.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4. ^ 4.0 4.1 4.2 罗复堪,大家书画网,于2013-04-08查阅.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