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多特里

英国歌手

羅傑·哈里·多特里,CBERoger Harry Daltrey,1944年3月1日)是一位英國音樂人,在1960年代中期以誰人樂隊的創始人及主唱身份成名。1973年,他開啟了自己的單飛生涯,但依舊留在樂隊內。多特里強有力的聲音和將麥克風的引線像套索一樣旋轉起來的颱風使他成為了搖滾史上最具魅力的前台人之一。2010年,《滾石》雜誌在「史上最偉大的歌手」榜單上將其列為第61位。他還是一位演員和電影製片人[1]

羅傑·多特里
Roger Daltrey
CBE
攝於2016年
歌手
本名Roger Harry Daltrey
出生 (1944-03-01) 1944年3月1日80歲)
配偶傑姬·瑞克曼(1964年結婚;1966年離婚) 希瑟·泰勒(1973年結婚)
兒女蘿絲·麗·多特里(女)

薇洛·艾梅伯·多特里(女)

傑米·多特里(子)
音樂類型
活躍年代1959年—現今
唱片公司
網站thewho.com
相關團體

早年經歷

1944年3月1日,羅傑·多特里出生於英國西倫敦東阿克頓的漢默史密斯醫院。[2]他曾先後就讀於維多利亞小學(Victoria Junior Boy's School)與阿克頓文法學校(Acton County Grammar School),最終以被開除結束了他的學業生涯。[3]

 
70年代的羅傑·多特里

在校友兼日後的隊友皮特·湯申德(Pete Townshend)的自傳中,多特里在阿克頓文法學校就讀期間既是個受到老師尊重的好學生,又是橫行一時的校園惡霸。[4]這與多特里本人的描述恰恰相反。剛入學時,他因陌生的環境、瘦弱的體格、與同學的階級差異而在學校里格格不入,常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欺負。他因此獨自逃學,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但漸漸地,他學會了反擊與自衛。他自稱從不主動招惹麻煩,只是會在察覺到要被冒犯時第一個動手。與此同時,他蔑視學校的規則,吸煙、曠課、在課堂上搗亂,還為同學改拆學校制服,每件收取一先令。據他本人看來,雖然之前的劣跡大概都被學校記錄在案,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違規攜帶氣槍入校。他的朋友往牆上開槍,而子彈卻被牆彈回,打中了另一位朋友的一隻眼睛,導致那隻眼睛失明。作為始作俑者,他被學校開除。在他正走出校長凱博懷特先生辦公室時,這位校長先生說了一句影響多特里人生選擇的話:「多特里,你這輩子將一事無成。」[5]

被學校開除後,他很快就在職業介紹所找到了一份建築工地上的工作,後又到鈑金工廠打工,在那裏做過茶童、文件整理員和鈑金工人。[5]

音樂生涯

從迂迴、高數再到誰人樂隊

同當時的許多英國青少年一樣,多特里深受美國音樂感染。在爵士樂歌手朗尼·多尼根的影響下,他在1956年的夏天開始製作人生第一把結他[6],轉年就與好友一起組建了一支樂隊,擔任主音結他手,從演奏爵士樂發展到演奏當時的一切熱門歌曲。1959年,多特里仿製了一把Fender結他並用其與夥伴演奏,誰人樂隊的前身「迂迴」(The Detours)成立。兩年後,多特里偶遇了背着一把自製貝斯的校友約翰·恩特維斯托(John Entwistle),說服其加入「迂迴」。不久,正在伊靈藝術學校就讀的皮特·湯申德在約翰的引薦下也加入了樂隊。多特裏白天在鈑金工廠做工,晚上與樂隊在酒吧與俱樂部演出。多特里因工作的特殊性手指受傷,以致無法彈奏結他。在前主唱科林因個人原因離開「迂迴」後,多特里正式成為樂隊的主唱。1964年,樂隊他們發現和另一個樂隊重名了。由此,成員們開始討論改名事宜。 湯申德建議用"頭髮(The Hair)",湯申德的室友理查德 · 巴恩斯建議用"誰人(The Who) "。第二天早上,多特里作為樂隊領袖做了決定:"It's the Who, innit?"[4]

當時,多特里隨樂隊在格林福德的奧德菲爾德酒店、阿克頓的懷特哈特酒店、謝潑德布什的戈爾德霍克社交俱樂部和萊斯特廣場的聖母大廳等場地都有固定演出。隨着凱斯·穆恩取代道格·桑頓成為樂隊的鼓手,樂隊確定了四人的經典陣容。同年,經紀人彼得·梅登(Peter Meaden)發掘了他們,將他們重新命名為"高數"樂隊。他們在Fontana唱片公司發行了一首單曲"I'm the Face / Zoot Suit"。 這支單曲在商業上並不成功。此後,樂隊又重新自稱為誰人樂隊。 多特里隨樂隊開始改善舞台形象,他發展了自己獨特的技巧,將麥克風的引線像套索一樣旋轉起來。梅登的經理職位被基特·蘭伯特和克里斯·斯坦普兩位電影製作人取代。

隨着1965年初該樂隊的第一首熱門單曲《我無法解釋》(I Can't Explain)和唱片合約的簽訂,湯申德開始創作歌曲,多特里在樂隊中的主導地位開始下降。樂隊的第二首單曲《Anyway,Anyhow,Anywhere》是多特里和湯申德合作的唯一一首歌。多年來,多特里只為樂隊寫了除此之外的兩首歌。 隨着湯申德的創作才能日益顯露,多特里逐漸地接受並理解了他作為誰人樂隊主唱的職責:讓他的聲音與表演成為湯申德傳遞心聲的載體。在樂隊突破性的單曲《我這一代》(My Generation)中,多特里以口吃式唱法表達當時年輕人的憤怒、沮喪和傲慢,捕捉了上世紀60年代世界各地許多年輕人的革命感受,並使其成為樂隊的標誌。

樂隊的其他成員於1965年將多特里開除出樂隊,因為多特里毆打了鼓手凱斯·穆恩。穆恩、湯申德和恩特維斯托在那年的北歐巡演時服用大量安非他命類藥物,致使演出無法進行,場地內爆發了巨大的騷亂。多特里趁亂回到後台,將穆恩行李箱內私藏的毒品扔進廁所銷毀。而隨後到來的穆恩發現了此事,遂引發了兩人間的鬥毆。自此,多特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人打交道的方式,並着手再組建一支靈魂樂樂隊。但沒多久,多特里背誰人樂隊召回,條件是他要保證不再與其他人有任何暴力衝突,而其他人也與多特里在毒品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在台上務必保持清醒的狀態,確保演出質量。儘管多特里最終回到了樂隊,但這次事件的後續陰影一直在接下來的幾年伴隨着他。[5]

湯米時代(1969)見證了多特里作為一個歌手的巨大成熟。 他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一頭金色捲髮、身着流蘇山羊皮夾克並裸露胸部的造型成為搖滾歷史上著名的性感符號。多特里作為歌手的成熟在專輯《誰是下一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無論是在《藍眸之後》和《一曲終了》的美妙旋律中,還是在《不再被愚弄》結尾高潮時的痛苦尖叫中。隨着樂隊一個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輯相繼發行,多特里成為誰人這一自詡新一代終極反叛者樂隊的門面。當樂隊的其他成員在為《四重人格》(Quadrophenia)錄音時,多特里利用這段時間翻檢誰人樂隊的賬目。 他發現,在基特·蘭伯特(Kit Lambert)和克里斯·斯坦普(Chris Stamp)的管理下,他們財務一片混亂。 由於羅傑的發現,樂隊更換了經紀人。在"四重人格「巡演排練時(當事人聲稱這次事件被誇大了) ,湯申德和多特里發生了爭執。 酒醉的湯申德試圖用他的Les Paul結他擊打多特里的頭部,而多特里一拳將湯申德擊昏。[5]

演唱《湯米》系列歌曲時,多特里就已成為了湯米 · 沃克(Tommy Walker)——皮特·湯申德想像中的聾啞盲童,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出演了1975年由肯·羅素執導的同名電影並因此獲得金球獎提名,還於同年4月10日登上了滾石雜誌封面。

1975年秋,誰人發行了 《誰人序列(The Who By Numbers)》,多特里演唱了七首歌。 1975至1976年間樂隊為宣傳這張專輯而進行的巡演被他評價為「回歸本來」。1978年夏天,The Who 發行了專輯《你是誰(Who Are You)》,多特里唱了七首歌。多特里的演唱極具震撼力,又不失尖酸刻薄。1978年9月8日,鼓手凱思 · 穆恩去世,年僅32歲。他深陷悲痛。皮特·湯申德日後在自傳中回憶道,在穆恩的葬禮上,多特里「看起來是最悲傷的一個」。1979年,多特里與樂隊成員繼續上路巡演。 在辛辛那提的一場演唱會上,歌迷為了爭搶前排位置發生了踩踏事故,導致11人死亡。得知這一慘劇時,多特里當場落淚。

樂隊在穆恩去世後發行的兩張專輯反響平平。1983年,湯申德上門拜訪多特里並表明心跡,得到多特里的同意後,誰人樂隊解散。

個人發展

羅傑·多特里至今已發行了9張個人錄音室專輯。1973年,多特里開始了他的單飛生涯,當時他在英國首屈一指的流行音樂電視節目 BBC 的 Top Of The Pops 中,推廣單曲"Giving It All Away",這首歌在英國排行榜上名列第五。 這是他同年發行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多特里》(Daltrey)中的一首歌曲。在這張專輯中,內頁攝影展示了一幅與水仙神話有關的錯視畫,因為多特里在水中的倒影與他真實的外貌不同。

隨後他又發行了第二張專輯Ride a Rock Horse(1975)。這是他商業上第二成功的個人專輯。 該雜誌的封面由多特里的表兄格拉漢姆·休斯拍攝,他將多特里描繪成一個狂野的半人馬。保羅·麥卡特尼為多特里的第三張專輯One Of The Boys(1977)獻上了新歌Giddy,錄音室的樂隊成員包括漢·馬文、阿爾文·李和米克·龍森(Mick Ronson)。 在這張專輯的封面上,另一個視覺把戲是與多特里的鏡像,參考了勒內·馬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名畫《不可複製》(Not to be Reproduced)。第四張專輯McVicar(1980)被宣傳為同名電影的配樂專輯,這部電影由多特里主演,同時他也是該片的製片人。McVicar包括兩首熱門單曲,"Free Me"和"Without Your Love"。第五張專輯Parting Should Be Painless(1984)受到了不少負評,它是多特里當時最既不叫好也不暢銷的錄音室專輯。 這張專輯表達了他在誰人樂隊解散後的沮喪情緒。在音樂方面,根據多特里的說法,這張專輯覆蓋了他希望誰人樂隊追求的領域。

第六張專輯Under A Raging Moon(1985)的主打歌曲是前誰人樂隊鼓手凱斯·穆恩(Keith Moon)的紀念作品。穆恩於1978年去世,當時年僅32歲。 在他的下一張專輯Rocks in the Head中,多特里豐富多變的演唱風格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也是他嘗試成為歌曲創作者的一次重大努力。

1994年,多特里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舉行了兩場演出(2月23日和24日) ,慶祝自己的50歲生日。這兩場演出後來以CD和DVD的形式發行,名為《慶典: 皮特·湯申德與誰人樂隊的音樂》(A Celebration: The Music of Pete Townshend and The Who),有時也被稱為"Daltrey Sings Townshend"。這兩場演出的成功導致了同名的美國巡演,皮特·湯申德的弟弟西蒙擔任主音結他手,每場演出的上半場由Phil Spalding擔任低音結他手,下半場由約翰·恩特維斯托演奏。

多特里還參與了其他一些個人項目,包括1998年與英國搖滾交響樂團的巡演,以及2005年的逍遙之夜。 在最後一場音樂會上,多特里還與搖滾夢幻營合作,為許多慈善機構籌集資金。 2005年,多特里在英國廣播公司廣播二台播出了一個每周一次的短片系列,展示了他個人喜歡的搖滾樂。

 
2018年青少年癌症信託基金慈善演出

2009年10月10日,多特里開始了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個人巡演,正式命名為"使用它或失去它"巡演,與他稱之為"沒有B計劃"的新巡演樂隊一起在艾倫 · 蒂奇馬什秀上演出。樂隊成員包括西蒙 · 湯申德(Simon Townshend),弗蘭克 · 西梅斯(Frank Simes),喬恩 · 巴頓(Jon Button)和羅倫 · 金(Loren Gold)。[7]

2015年,多特里為美國青少年癌症信託基金翻唱了皮特 ·湯申德的歌曲"Let My LoveOpen theDoor"並於2016年2月發佈了完整的版本,這首單曲所有收益都捐給了美國青少年癌症信託基金。

2018年3月15日,多特里宣佈他的新專輯As Long As I Have You將在6月1日發行。該專輯由Dave Eringa製作,是他26年來的首張個人專輯。 2018年4月13日,他出現在BBC One的《格拉漢姆諾頓秀》上,宣傳這張專輯中的單曲。

專輯

  • Daltrey (1973年)
  • Ride a Rock Horse(1975年)
  • One of the Boys (1977年)
  • McVicar (1980年)
  • Parting Should Be Painless(1984年)
  • Under a Raging Moon(1985年)
  • Can't Wait to See the Movie(1987年)
  • Rocks in the Head(1992年)
  • A Celebration: The Music of Pete Townshend and The Who (1994年)
  • Going Back Home (2014年) *與威科·約翰遜合作
  • As Long As I Have You(2018年)
  • The Who's Tommy Orchestral(2019年)

影視作品

多特里曾出演大量的廣告、電視節目和電影。 以下簡單列舉了他參演的電影和電視作品:

參演電影
劇名 年份 角色
衝破黑暗谷 Tommy 1975 Tommy Walker
李斯特狂 Lisztomania 1975 Franz Liszt
遺產The Legacy 1978 Clive Jackson
麥克維卡McVicar 1980 John Mcvicar
錯中錯The Comedy of Errors 1983 Dromio of Ephesus / Dromio of Syracuse
乞丐歌劇 The Beggar's Opera 1983 Jonathan Miller
Pop Pirates 1984 Producer
Murder: Ultimate Grounds for Divorce 1984 Roger Cunningham
賣火柴的小女孩 1987 Jebb Macklin
Gentry 1987 Colin
The Hunting of the Shark 1987 The Barrister
Cold Justice 1989 Keith Gibson
三便士歌劇 Mack the Knife 1989 Street Singer
Forgotten Prisoners: The Amnesty Files 1990 Howard
勇闖魔鬼城 If Looks Could Kill 1991
Buddy's song 1991 Terry
神槍大盜 Lightning Jack 1994 John T. Coles
太空吸血鬼Vampirella 1996 Vlad / Jamie Blood
拳師禁戀 Like it is 1998 Kelvin
Dark Prince: The True Story of Dracula 2000 King Janos
Best 2000 Rodney Marsh
浪漫先生Chasing Destiny 2001 Nehemiah Peoples
殺人網絡.com for Murder 2002 Ben
Strange Frequency 2 2002 Host / Devil
Trafalgar Battle Surgeon 2005 Loblolly Boy
Johnny Was 2006 Jimmy
參演電視劇
劇名 年份 角色
The Max Headroom Show 1985
Buddy 1986 Terry Clark
The Little and Large Show 1986
Crossbow 1987 Francois Arconciel
How to Be Cool 1988 Cashman
夜鷹熱線 Midnight Caller 1991 Danny Bingham
魔界奇譚 Tales From the Crypt 1993 Dalton
Lois & Clark: 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 1996 Taz
海盜奇聞 Priate Tales 1997 William Dampier
旅行者 Sliders 第一季 1997 Col. Angus Rickman
高地人 Highlander 第一季 1998 Hugh Fitzcairn
Rude Awakening 1999 Nobby Clegg
魔幻帝國 The Magical Legend of the Leprechauns 1999 King Boric
警務風雲 The Bill 1999 Larry Moore
辛普森一家第十二季 2000 Roger Daltrey(voice)
魔女之刃Witchblade第一季 2001 Father Del Toro
魔女之刃Witchblade第二季 2002 Madame Sesostris
70年代秀 第四季 2002 Mr. Wilkinson
犯罪現場調查 第七季 2006 Mickey Dunn
The Last Detective 2007 Mick Keating
童話鎮 2012 The Caterpillar(voice)

獎項與成就

國家榮譽
2004 英國 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8]
2008 美國 甘迺迪中心榮譽獎[9]
音樂貢獻獎項
1990 美國 搖滾名人堂(作為誰人樂隊成員)[10]
2001 美國 第43屆格林美獎終身成就獎(作為誰人樂隊成員)[11]
2005 英國 英國音樂名人堂[12]
2005 英國 Gold Badge Awards[13]
2009 愛爾蘭 詹姆斯·喬伊斯獎[14]
2011 德國 史泰格獎
2011 英國 經典搖滾榮譽獎-經典專輯獎(四重人格Quadrophenia)
2012 英國 密德薩斯大學榮譽學位[15]
2015 英國 英國藍調大獎-最佳藍調專輯獎(Going Back Home)
2016 英國 第25屆Music Industry Trusts Awards[16]
2018 英國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之星
慈善事業表彰
2003 美國 時代雜誌人道主義獎
電影獎項
1976 美國 金球獎-Best Acting Debut in a Motion Picture-Male(提名)

社會活動

多特里認為,青少年癌症患者不應因其患病就喪失了享受青春年華的權利。他是英國青少年癌症基金會的長期贊助者。2000年,道崔啟動了青少年癌症基金會慈善演唱會系列。他在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7年,2010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作為誰人樂隊成員進行了演出,在2011年和2018年以個人名義進行了演出。每年的演出已經籌集了超過2000萬英鎊。 [17]

在英國青少年癌症基金會工作了十多年後,多特里決定在2012年把這份激情帶到大西洋彼岸,改善美國青少年癌症患者的生活。多特里和皮特·湯申德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雷根醫院發起了Daltrey/Townshend青少年癌症基金項目,該項目由二人創立的慈善機構美國青少年癌症基金會資助。羅伯特 · 普朗特戴夫 · 格羅爾也出席了發佈會。多特里還宣佈,他個人巡演的部分票房收入將用於資助青少年癌症康復中心。目前,基金會已在全美擁有21家合作機構。[18]

個人生活

羅傑·多特里有過兩段婚姻。 1964年,他與傑姬·瑞克曼結婚,育有一子西蒙,兩年後便分道揚鑣。1967年,他與瑞典模特伊利沙伯 · 阿隆森有染,生下了另一個兒子馬蒂亞斯。 1968年,他邂逅了美國模特希瑟 · 泰勒(Heather Taylor) 。他們於1971年結婚,育有三個孩子: 女兒 蘿絲·麗(Rosie Lea,生於1972年)和 薇洛·艾梅伯(Willow Amber,生於1975年) ,兒子傑米(Jamie,生於1981年)。1994年3月1日,即多特里50歲生日的那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寫信的女子自稱是他的女兒。[5] 幾年之內,他又遇到了兩個在60年代後期出生的女兒。 這三個女孩在遇到她們的親生父親之前都是被收養長大的。多特里稱,他的妻子希瑟也歡迎這三個女兒加入他們的大家庭。 除了8個孩子,道崔還有十五個孫子。 [19]

1978年,在錄製誰人的專輯期間,多特里做了喉部手術,去除了感染後的結節。 在2009年的一次巡演中,他開始發現很難達到高音。 2010年12月,他被診斷為聲帶發育不良並進行了激光手術,以切除可能的癌前病變。儘管手術成功, 多特里仍需要定期檢查以控制他的病情。

2019年樂隊巡演時,來自觀眾的二手大麻煙影響了他的表演。他暫停了音樂會,要求觀眾不要吸大麻。樂隊成員皮特·湯申德甚至威脅說,如果他們不聽從,他就停止演出。[20]多特里聲稱他從未服用過烈性毒品。[21]

參考資料

  1. ^ Roger Daltrey. IMDb. [2015-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2. ^ Neill, Andrew. Anyway, anyhow, anywhere : the complete chronicle of the Who, 1958-1978. New York: Michael Friedman Pub. Group. 2002 [2020-06-20]. ISBN 1-58663-591-3. OCLC 502599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3. ^ Roger Daltrey biograph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0. 
  4. ^ 4.0 4.1 Townshend, Pete. Who I am : A Memoir 1st ed. New York: Harper. 2012. ISBN 978-0-06-212724-2. OCLC 808316438. 
  5. ^ 5.0 5.1 5.2 5.3 5.4 Daltrey, Roger. Thanks a lot, Mr. Kibblewhite : my story First US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 2018 [2020-06-20]. ISBN 978-1-250-29603-0. OCLC 1033583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6. ^ Simpson, Dave. Who's back. The Guardian. 2005-01-28 [2020-06-20].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英國英語). 
  7. ^ Roger Daltrey Plots North American Tour. Billboard. 2009-08-03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8. ^ Who singer Daltrey collects CBE. 2005-02-09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英國英語). 
  9. ^ Kennedy Center-Roger Daltrey. www.kennedy-center.org. [2020-06-20]. 
  10. ^ The Who | Rock & Roll Hall of Fame. www.rockhall.com.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11. ^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GRAMMY.com. 2010-10-18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0) (英語). 
  12. ^ BBC - Radio 2 - UK Music Hall Of Fame 2005. www.bbc.co.uk.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3). 
  13. ^ Gold Badge Awards 2005: Recipients. The Ivors Academy. 2005-10-26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英國英語). 
  14. ^ UNIVERSITY HONOURS ROGER DALTREY. The Who. 2009-03-03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15. ^ The Who's Roger Daltrey gets honorary degree | NME. NME Music News, Reviews, Videos, Galleries, Tickets and Blogs | NME.COM. 2012-07-18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國英語). 
  16. ^ Hines, Jack Teague and Dominique. Day & Night: The Who's Roger Daltrey awarded the 25th Music Industry Trusts. Express.co.uk. 2016-11-08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 (英語). 
  17. ^ News - Latest Newcastle news and breaking news from the North East. www.chroniclelive.co.uk.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18. ^ Teen Cancer America - Our Founders. Teen Cancer America.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美國英語). 
  19. ^ Roger Daltrey of The Who reveals 3 secret children he never knew about. Global News.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英語). 
  20. ^ The Who -- Puff, Puff ... Shove That Weed Up Your Ass! (VIDEO). TMZ.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英語). 
  21. ^ Realtime Business News, Economic News, Breaking News and Forex News. RTTNews.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