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奧凱西

爱尔兰剧作家(1880—1964)

肖恩·奧凱西愛爾蘭語Seán Ó Cathasaigh愛爾蘭語發音:[ˈʃaːn̪ˠoːˈkahəsˠiː];英語:Seán O'Casey ,1880年3月30日—1964年9月18日),原名約翰·凱西愛爾蘭劇作家,其都柏林三部曲(《槍手的影子》、《朱諾與孔雀》和《犁與星》)人物生動、語言豐富,而且色彩鮮明,真實地再現了愛爾蘭獨立運動中城市勞工階層的面貌,表現了愛爾蘭民族的典型性格[1]。後期的作品混合了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象徵主義,帶有戲劇實驗的色彩,評價不一[2]:305-307

肖恩·奧凱西
肖恩·奧凱西1924年的照片
出生約翰·凱西
(1880-03-30)1880年3月30日
愛爾蘭都柏林
逝世1964年9月18日(1964歲—09—18)(84歲)
英國托爾基
墓地高德斯綠園英語Golders Green Crematorium
筆名Seán O'Cathasaigh
職業劇作家
國籍愛爾蘭
體裁劇本,戲劇評論,散文
代表作《朱諾與孔雀》、《犁與星》
配偶艾琳·凱莉·雷諾茲
子女布瑞恩·奧凱西, 尼奧, 茜維倫

生平

早年

奧凱西原名約翰·凱西[3],是米高·凱西和蘇珊·阿徹的第十三個孩子。凱西家當時住在都柏林北內城區的上多賽特大街85號[4],這裏住的主要是勞工階層,但他家在鄰裏間被認為是「落魄紳士」。奧凱西出生後四個月在愛爾蘭教會的聖瑪麗教堂受洗[5]

奧凱西六歲時父親去世,家庭頓時陷入窮困之中,他們只能在北都柏林尋找更便宜的房屋租住[5]他的視力不好,自幼失學,未受到系統的教育[6]。1890年,奧凱西到聖巴拿巴斯國立學校上過一段學,但不久又輟學了,但他到十三歲時已具備了讀寫能力,十四歲時他開始四處工作謀生。從1890年代初起,奧凱西就和他的哥哥阿在家中表演迪昂·布希高勒英語Dion Boucicault威廉·莎士比亞的戲劇。1895年,布希高勒的《流浪漢》(《The Shaughraun》)一劇在機械工劇院上演時,奧凱西還扮演了其中的愛國神父杜蘭[3]

參與政治

 
奧凱西故居,他在這裏寫下了都柏林三部曲

1900年,二十歲的奧凱西曾在都柏林的聖巴拿巴斯教堂主日學校任教。1903年他當了鐵路工人。隨着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高漲,奧凱西也充滿了愛國主義熱情,他於1906年加入了旨在恢復愛爾蘭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蓋爾聯盟,學習了愛爾蘭語,此時他把名字John Casey改為愛爾蘭語的Sean O'Cathasaigh[2]:300。1907年他加入了聖勞倫斯奧圖國立俱樂部,開始文學創作。奧凱西創作了幾個短篇故事在俱樂部朗讀,之後又在《農民和愛爾蘭人的愛爾蘭》上發表了第一篇作品《大鼓的聲音》[3]

1910年,學會了演奏愛爾蘭風笛的奧凱西參與創立了聖勞倫斯奧圖風笛樂隊,他還加入了激進組織愛爾蘭共和兄弟會[7]:66-67。翌年,奧凱西參加了詹姆斯·拉金創立的愛爾蘭交通和普通工人聯盟,這是為都柏林缺乏技能的僱工表達訴求的組織。

1913年,奧凱西參加了都柏林大罷工,擔任婦女和兒童救援基金會的秘書,被當局列入了黑名單,以致一段時間找不到穩定的工作。1914年3月奧凱西擔任了拉金組織的愛爾蘭公民軍的秘書[3],但不久他對愛爾蘭公民軍的逐漸軍事化並與愛爾蘭志願軍結成同盟不滿,在抗爭失敗後,他退出了愛爾蘭公民軍。他也因此沒有參加1916年愛爾蘭公民軍與愛爾蘭志願軍組織的復活節起義[2]:301

復活節起義之後

1917年奧凱西的朋友托馬斯·阿什英語Thomas Asher死於絕食抗議,悲痛讓奧凱西繼續從事寫作,他寫了一篇輓歌一篇散文懷念亡友[8]1918年的1月和9月他的姐姐和母親相繼去世了。次年奧凱西靠發表《愛爾蘭公民軍故事》所得的稿酬才付清埋葬母親的欠費[3]

1920年左右他接受了聖勞倫斯奧圖國立俱樂部的委託,創作了《花叢中的冰霜》,此時他開始採用奧凱西這個筆名。俱樂部卻擔心《花叢中的冰霜》中對宗教人士和俱樂部創始人的諷刺會引起不滿,拒絕上演該劇,奧凱西將這個劇本改投到都柏林著名的艾比劇院,但也被拒絕了。他為此重寫了劇本,將其擴展為三幕,改名為《收穫的節日》,但仍被艾比劇院拒絕[2]:302

艾比劇院

 
1923年的威廉·巴特勒·葉芝,葉芝開始是奧凱西的堅定支持者,後來在戲劇創作上和奧凱西產生了矛盾

1923年,艾比劇院在接連拒絕了奧凱西四個劇本之後,上演了他的《槍手的影子》,這是奧凱西首部被劇院接受的劇本,也開始了奧凱西和艾比劇院的合作。自從愛爾蘭劇作家約翰·沁孤去世之後,艾比劇院就一直缺乏高質量的劇本,處於苦苦支撐中。奧凱西的劇本讓艾比劇院得以復興。1924和1926年奧凱西的《朱諾與孔雀》和《犁與星》相繼在艾比劇院上演,形成了奧凱西的「都柏林三部曲」[6]

在《犁與星》上演過程中,奧凱西劇本中對賣淫和宗教的看法冒犯了部分演員,他們拒絕念台詞,而觀眾們也覺得難以接受,最終和1907年沁孤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上演時一樣,觀眾發生了騷亂。聞訊從倫敦趕回的威廉·巴特勒·葉芝與當年支持辛格一樣,非常地支持奧凱西,認為這些觀眾是「再一次的自取其辱」[9]:13。騷亂反而提高了民眾的興趣,大量觀眾在之後的一周湧入劇院看這齣戲,並給予好評。即使如此,萊姆·奧弗萊荷替英語Liam O'Flaherty奧斯汀·克拉克英語Austin Clarke (poet)等評論家仍試圖阻止劇本出版,奧凱西認為這次攻擊是借攻擊自己的劇本攻擊葉芝。

定居英國

1926年奧凱西在倫敦接受了豪森登獎,並指導西區劇院演出《朱諾和孔雀》,此時他愛上了以前就認識的愛爾蘭女演員艾琳·凱莉·雷諾茲(1903-1995)。兩人於1927年結婚,之後有兩個兒子布瑞恩·奧凱西和尼奧·奧凱西和一個女兒[10] [11]1928年,葉芝拒絕接收奧凱西交給艾比劇院的第四部劇本《銀杯》,他在給奧凱西的信中認為,《銀杯》這部劇中只有奧凱西的個人看法,缺乏實際的對象,類似政治宣傳劇,同時也對奧凱西試圖把現實主義與表現主義混合不滿。奧凱西在回信中逐條反駁了葉芝的觀點[7]:201-203。《銀杯》後來在倫敦的阿波羅劇院上演了,受到奧古斯都·約翰蕭伯納等作家的歡迎,本來主張大修改的格雷戈里夫人也改變了意見。

1934年,奧凱西完成了《眾門之間》,同年秋天,他到美國參加《眾門之間》在紐約的排演,很讚賞麥爾溫·道格拉斯導演的這部劇,也和尤金·奧尼爾舍伍德·安德森喬治·讓·納森成了朋友[8],但1935年《眾門之間》在波士頓遭禁,原定的巡迴演出也被取消。1935年9月,奧凱西最後一次回到愛爾蘭,和葉芝恢復了友誼[3]。奧凱西覺得獲得獨立的愛爾蘭是一個商人和宗教人士聯盟的國家而非自己夢想的工人共和國,這讓他十分失望,不想再回到愛爾蘭[2]:304

之後的幾年奧凱西主要發表短劇和自傳。1943年,奧凱西創作了政治寓言劇《星星變紅了》。同年創作了《給我的紅玫瑰》,從《給我的紅玫瑰》這部劇開始,奧凱西的風格徹底轉化為一種混合了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風格。他自己寫道:「戲劇要想作為一種藝術存在下去,就必須發展新的觀點,開拓更廣闊的天地,開創新的風格「[12]

二戰之後

二戰之後,奧凱西的劇本多以他眼中的那個「正在失去其活力、激情和決心的冷漠的國家」愛爾蘭的人民日常生活為主題,他寫了《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一譯《金雞高鳴》)、《主教的篝火》和《內德神父的鼓》。1958年《內德神父的鼓》和根據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改編的劇本計劃在都柏林上演,但都柏林大主教約翰·查爾斯·麥克奎德對此強烈反對。《尤利西斯》因此被撤下,奧凱西的作品則被建議作大修改,奧凱西撤下了自己的劇本,塞繆爾·貝克特為此也將自己的啞劇撤下以示抗議[8]。此事之後,奧凱西決定拒絕自己的所有作品在愛爾蘭出版,直到他去世前不久才重新允許出版[2]:305

1959年奧凱西讚揚了美國作曲家馬克·布利茲斯坦因對《朱諾與孔雀》的音樂劇改編。這齣名為《朱諾》的音樂劇被視作商業上的失敗,僅在百老匯上演了16場,一些評論家也認為《朱諾與孔雀》過於「黑暗」不適於改編成習慣上帶有輕喜劇色彩的音樂劇形式。但這部劇的配樂已經被認為是布利茲斯坦因最傑出的作品[7]:413。同年喬治·戴文將《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搬上了王家法庭劇院的舞台,在愛丁堡國際戲劇節取得了成功,也得以在西區劇院上演[7]:414

晚年與去世之後

1960年,奧凱西度過了他的八十歲生日,他雖然不想聲張,但大衛·克勞斯和羅伯特·霍甘仍撰寫了有關他的長篇研究,倫敦的默爾麥德劇院也舉辦了「奧凱西節」,英格蘭和德國的其他劇院也紛紛上演奧凱西的作品[8]1964年8月奧凱西因心臟病發作住院,兩周後因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去世[13]骨灰保留於高德斯綠園。

奧凱西的手稿等保存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加州大學洛杉磯圖書館系統、倫敦大學圖書館、愛爾蘭國立圖書館等地。2005年大衛·格林將他收集的1944到1962年間的信件捐給了紐約大學的菲樂斯圖書館,其中也包括兩封艾琳·奧凱西的信和一封寫給嘉芙蓮·格林的信[14]。2005年7月都柏林利菲河上新落成的一座橋樑被命名為肖恩·奧凱西橋

作品

 
愛爾蘭藝術家雷吉納爾德·格雷為晚年奧凱西所作的畫像
  • 《致托馬斯·艾舍的輓歌》(1917)
  • 《托馬斯·艾舍的故事》(1917)
  • 《雷恩之歌》(1918)
  • 《雷恩之歌續篇》(1918)
  • 《收穫的節日》 (1918)
  • 《愛爾蘭公民軍的故事》(1919)
  • 《槍手的影子》(1923)以1920年愛爾蘭共和軍的活動為背景。劇中主人公台伏倫是一位浮躁虛榮的青年詩人,樂於被人誤認為愛爾蘭共和軍的槍手,但當敵人前來搜捕時,他束手無策,聽任和自己相愛的少女用生命掩護了自己。劇本以普通老百姓的自我犧牲反襯出某些民族解放的參與者的浮誇和懦弱[1]
  • 《嘉芙蓮,聽!》 (1923)
  • 《朱諾和孔雀》(1924) 描繪的是愛爾蘭獨立運動中城市勞工階層的矛盾和混亂。孔雀是個吹牛、酗酒的遊手好閒的人,全家都靠妻子朱諾照料。孔雀聽說自己要得到一筆遺產,就盲目揮霍起來。後來遺產落空,女兒被人始亂終棄,兒子作戰成了殘廢,後因出賣同志被打死。最後朱諾出走,孔雀繼續陷入酗酒之中[1]。後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將其拍成了電影《朱諾和孔雀》。
  • 《奶媽的在外玩樂》(Nannie's Night Out) (1924)
  • 《犁與星》(1926)以1915-1916年的復活節起義為背景,犁與星是劇本中起義軍旗幟上的標識。劇本中的主人公克里特羅為愛爾蘭共和國犧牲,但他的親人和同胞並不理解這場鬥爭的意義。
  • 《銀杯》(1927)劇中攻擊了帝國主義者的戰爭,揭露了戰爭造成的苦難。
  • 《眾門之間》這是一部政治寓言劇,設定在基於倫敦海德公園構想的一座繁忙的城市公園裏。這部劇引起了爭議,沒有演很多場就終結了,也是一次票房失敗,但尤金·奧尼爾給予了好評。這部劇本來也計劃交給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拍攝,但並未實現。
  • 《開端的終結》(1937)
  • 《要求的一磅》(1939)
  • 《星星變紅了》(1940)是一部四幕政治寓言劇,在其中伯利恆之星變成了紅色。劇本暗示着愛爾蘭工人突擊隊和英軍的戰鬥,表明愛爾蘭教會實際上是支持英軍的。
  • 《紫塵》(1943)講述了兩個富有的、看重物質的英國股票投機商買下了一座古老的愛爾蘭莊園,試圖用它們意念中的都鐸王朝的建築風格來重修這座建築,它們受到各種羞辱與諷刺,最後一場暴風毀滅了它們將舊宅帶向現代的夢想。
  • 《給我的紅玫瑰》(1943) 塑造了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愛爾蘭平民革命者的形象。這部劇在都柏林的奧林匹亞劇院上演。1946年在倫敦上演,奧凱西自己去看了演出,這還是1934年他去看《眾門之間》之後的首次[8]
  • 《橡葉和薰衣草》(1945)是一部政治宣傳劇,紀念不列顛戰爭和英國在反納粹入侵中的英雄行為。[8]
  • 《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 (1949)
  • 《治療的房間》 (1951)
  • 《睡前故事》(1951)
  • 《該走了》(1951)
  • 《主教的篝火》(1955),這是一部悲喜劇、鬧劇和幻想劇的混合物,反對教會的虛偽道德,歌頌人生的歡樂。
  • 《帶波爾卡旋律的悲傷戲劇》(1955)
  • 《奈德老爹的鼓》(1959)
  • 《綠色帷幕之後》 (1961)
  • 《晚上的費加羅》(1961)
  • 《月亮照在卡勒阿莫》(1961)
  • 《自傳》 (1956):由《我敲門》、《門廊的照片》、《窗下鼓聲》、《台伏倫,再會!》《玫瑰與冠冕》《日落與晚星》六部組成,合稱《屋中鏡》。1965年,這部自傳《屋中之鏡》被拍成了電影《年輕的凱西蒂》,由傑克·卡爾蒂夫導演,羅德·泰勒扮演奧凱西,佛洛拉·羅布森、瑪吉·史密斯等人扮演主要角色。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外国名作家传,奥凯西条目,朱虹撰写.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2年: 81–83. 
  2. ^ 2.0 2.1 2.2 2.3 2.4 2.5 Alexander G. Gonzalez. Modern Irish Writers: A Bio-Critical Sourcebook.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3. ^ 3.0 3.1 3.2 3.3 3.4 3.5 奥凯西年表. [201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6). 
  4. ^ 圣玛丽教区的记录 (PDF). [2013-07-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1-12). 
  5. ^ 5.0 5.1 O'Casey, Sean; Krause, David; Lowery, Robert G. Sean O'Casey, Centenary Essays. C.Smythe. 1980: 1–2. ISBN 0-86140-008-9. 
  6. ^ 6.0 6.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1册,奥凯西条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333. 
  7. ^ 7.0 7.1 7.2 7.3 Christopher Murray. Seán O'Casey: writer at work : a biography. Gill & Macmillan Ltd. 2004. ISBN 978-0-7171-2750-4. 
  8. ^ 8.0 8.1 8.2 8.3 8.4 8.5 Ayling, Ronald. Modern British Dramatists, 1900-1945. Detroit, Michigan: Gale. 1982. ISBN 978-0-8103-0937-1. 
  9. ^ Bernard Benstock. Sean O'Casey. 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2. 
  10. ^ Krause, David Sean O'Casey and his world,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76
  11. ^ John Calder. OBITUARY: Eileen O'Casey. The Independent (London). April 11, 1995 [2013-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12. ^ 奧凱西. 奥凯西剧作选.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 415–17. 
  13. ^ obituary of O'Casey. [2013-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14. ^ Guide to the David H. Greene Collection of Sean O'Casey Letters. [201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