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總政治部

蘇軍總政治部,是蘇軍的最高政治工作機關,負責在軍隊中貫徹落實蘇聯共產黨的各項政策、決定,存在於1919年—1991年。

歷史

名字

各個歷史時期,該機構的名字分別是:

  • 全俄政治委員局(亦稱全俄軍事委員局、革命軍事委員會全俄執行局)(1918.4.8-1919.4.18)
  • 蘇維埃俄羅斯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處(1919.4.18-1919.5.15);
  • 蘇維埃俄羅斯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1919年5月15日-1922年);
  • 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1922年-1924年);
  • 蘇聯工農紅軍政治部(1924年-1940年)及蘇聯工農紅海軍政治部(1937年12月30日-1940年7月);
  • 蘇聯工農紅軍總政治宣傳部(1940年7月-1941年7月16日)及蘇聯工農紅海軍總政治宣傳部(1940年7月-1941年7月16日);
  • 蘇聯工農紅軍總政治部(1941年7月16日-1946年2月25日)及蘇聯工農紅海軍總政治部(1941年7月16日-1946年2月25日);
  • 蘇聯武裝力量總政治部(1946年-1950年)
  • 蘇聯陸軍總政治部(1950年-1953年4月)及蘇聯海軍總政治部(1950年-1953年4月);
  • 蘇聯國防部總政治部(1953年4月-1958年)
  • 蘇聯陸海軍總政治部(1958年-1991年)
  • 蘇聯武裝力量總軍事政治控制部(1991年3月16日)
  • 1991年12月1日國防部軍人工作委員會。

歷史

1918年俄國內戰全面爆發。一些布爾什維克被黨派往前線擔任政治委員(在方面軍、集團軍和軍被稱作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之後開始出名,如:斯大林基洛夫伏龍芝米高揚奧爾忠尼啟則伏羅希洛夫古比雪夫等人。同年,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八次代表大會決議成立相關機構。4月8日,根據列寧的倡議在紅軍中建立了最早的專門政治機關,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下令,在軍事人民委員部下面成立全俄政治委員局。7月,全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立法確認了政治委員制度。 9月新成立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直屬全俄政治委員局

1919年4月18日,根據俄共(布)八大決議,全俄政治委員局改為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處。1919年10月,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又規定在連級建立政治指導員制度。1919年底,紅軍中共有方面軍、集團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60名,師、旅、團、營各級政治委員3200名。1920年,俄共(布)中央明確了各級政治機關的等級,規定師政治處相當於區委,集團軍政治處相當於省委,方面軍政治部相當於州委,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相當於黨中央的一個部。

1921年3月,根據1921年俄共(布)十大決議,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改名為工農紅軍政治部。1925年,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伏龍芝決定在部隊中實行「一長制」。

1941年7月16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正式通過「改組政治宣傳機構和在工農紅軍中實行軍事委員制度「的決議,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制度被再次恢復,根據這一決議,工農紅軍總政治宣傳部和工農紅海軍總政治宣傳部也再次更名為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和工農紅海軍總政治部。一些著名的黨務工作者們被派往紅軍中擔任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著名的有卡崗諾維奇日丹諾夫布爾加寧波諾馬連科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

1946年2月25日,在國防人民委員部和海軍人民委員部的基礎上成立了蘇聯武裝力量人民委員部,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和工農紅海軍總政治部隨即更名,即變為蘇聯武裝力量總政治部和蘇聯海軍總政治部。1953年4月,蘇聯武裝力量總政治部和蘇聯海軍總政治部合併為蘇聯陸海軍總政治部。

1991年3月16日,根據蘇聯總統關於軍隊非政治化的命令,蘇聯陸海軍總軍事政治部改名為蘇聯陸海軍總軍事政治部,不再具備黨政工作職能,僅是軍隊單一的教育機構。在蘇聯處於迅速瓦解的過程中,蘇軍的總政治部和各級政治機關被撤銷,12月1日,總軍事政治部改稱國防部軍人工作委員會。

歷任領導

  •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尤列涅夫(1918-1919.4) 猶太人
  • 伊萬·捷尼索維奇·斯米爾加(1919.5- ) 拉脫維亞人
  • 克里斯蒂安·格奧爾吉耶維奇·拉科夫斯基(1919.9-1920.1) 保加利亞人
  • 列昂尼德·彼得羅維奇·謝列布里亞科夫(1920-1921)
  • 1921年1月至1922年2月:猶太人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古謝夫(報刊活動家) 猶太人
  • 1923年8月28日至1924年1月17日: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安東諾夫-奧夫謝延科(內戰時烏克蘭紅軍總司令)
  • 1924年1月17日至1929年1月10日:安德烈·謝爾蓋耶維奇·布勃諾夫(原聯共(布)中央宣傳鼓動部部長)
  • 1929年1月10日至1937年5月31日自殺:揚·鮑里索維奇·加馬爾尼克(原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第一書記,1935年11月20日被授予一級集團軍政委級軍銜)
  • 1937年6月至1937年12月30日: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斯米爾諾夫(列寧格勒軍區,後晉升一級集團軍政委級,轉任紅海軍政治部主任)
  • 1937年12月30日至1940年9月:列夫·扎哈羅維奇·梅赫利斯一級集團軍政委級
  • 1937年12月30日至1939年3月:紅海軍政治部主任謝爾蓋·帕爾菲奧諾維奇·伊格納季耶夫(軍政委級)
  • 1938年至1939年 紅海軍政治部主任: 謝爾蓋·伊格納季耶夫(軍政委級)
  • 1939年3月至1946年2月紅海軍政治部主任:伊萬·瓦西里耶維奇·羅戈夫(二級集團軍政委級、岸勤上將)
  • 1940年9月至1941年6月21日: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扎波羅熱茨一級集團軍政委級
  • 1941年6月21日至1942年6月12日:列夫·扎哈羅維奇·梅赫利斯一級集團軍政委級
  • 1942年6月12日至1945年5月10日: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謝爾巴科夫上將
  • 1945年8月9日至1949年2月:約瑟夫·瓦西里耶維奇·希金上將
  • 1949年2月至1950年3月:費奧多爾·費多羅維奇·庫茲涅佐夫上將
  • 1950年2月至1953年3月6日:蘇聯海軍總政治部主任謝苗·葉戈羅維奇·扎哈羅夫(海軍上將)
  • 1950年3月之1950年7月:康斯坦丁·瓦西里耶維奇·克賴紐科夫(中將)
  • 1950年7月至1953年4月:費奧多爾·費多羅維奇·庫茲涅佐夫上將
  • 1953年3月6日至1953年3月16日:蘇聯海軍總政治部主任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海軍少將)
  • 1953年4月至1958年1月:阿列克謝·謝爾蓋耶維奇·熱爾托夫上將
  • 1958年1月至1962年4月30日:菲利普·伊萬諾維奇·戈利科夫(大將,1961年晉升蘇聯元帥)
  • 1962年4月30日至1985年7月17日病逝: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葉皮謝夫大將
  • 1985年7月17日至1990年7月:阿列克謝·德米特里耶維奇·利濟切夫大將
  • 1990年7月至1991年8月29日:尼古拉·伊萬諾維奇·什利亞加上將

參考文獻

  • Тезисы ПУРа, согласованные с АПО ЦК ВКП(б) и материалы для докладов на собраниях, посвященных XI годовщине РККА. — 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 1929.
  • КПСС в резолюциях и решениях съездов, конференций и пленума ЦК, 7 изд., ч. 1. — М., 1954.
  • КПСС о Вооружённых Силах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Документы. — М., 1969.
  • Петров Ю. П.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политорганов, партийных и комсомольских организаций Армии и Флота. — М.,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