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裔阿根廷人
英格蘭裔阿根廷人(English Argentines,又名盎格魯阿根廷人,Anglo-Argentines)是擁有英格蘭血統的阿根廷公民群體[2],19世紀阿根廷從西班牙獨立後,來到阿根廷的英格蘭移民基本都是實業家和大地主,這一點與其他因貧窮或迫害而移民的民族有很大差別。[3][3]
英格蘭裔阿根廷人 | |
---|---|
總人口 | |
100,000[1] | |
分佈地區 | |
主要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 | |
語言 | |
阿根廷西班牙語,少數人的第一語言為英語 | |
宗教信仰 | |
天主教會、新教 (主教制主義、循道宗、長老宗) | |
相關族群 | |
英格蘭人、蘇格蘭裔阿根廷人、阿根廷的威爾斯人定居點、愛爾蘭裔阿根廷人 |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對阿根廷有很強的經濟影響力[4],但1940年代的胡安·裴隆政府對大量英國人所有的企業進行了國有化,1982年的馬島戰爭更是讓英格蘭裔阿根廷人身處窘境。擁有部分英格蘭血統的著名阿根廷人有阿根廷前總統勞爾·阿方辛、卡洛斯·佩列格里尼、探險家盧卡斯·布里吉斯、颶風競技俱樂部前球員、主席卡洛斯·巴賓頓以及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英格蘭移民
第一批英格蘭移民於1806年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當時的阿根廷尚為西班牙殖民地,這一小部分移民多為商人,處在獨立進程之中的阿根廷希望富有的移民帶來經濟穩定,所以對他們十分歡迎。越來越多的英格蘭移民家庭在19世紀抵達阿根廷,在潘帕斯高原購置土地,大面積播種作物,開發這裏的農業價值。英格蘭人在這個年輕的國家開辦銀行,發展農作物及動物製品出口業,為新生的阿根廷中產階級進口奢侈品[5]。
英格蘭赴阿移民中除實業家和大地主外,還有鐵路工程師、土木工程師以及金融從業者,還有部分人前來捕鯨、傳教,或者只是想開創新生活[3]。有不少英格蘭中產家庭都把家中的次子或者不成器的兒子送到阿根廷去經營畜牧業和農業。英格蘭移民還給阿根廷帶來了足球[4]。部分英格蘭家庭擁有蔗糖種植園[3]。
背景
英國在1825年的一項條約中與其他締約國率先承認阿根廷的獨立國家地位,英格蘭移民為當地的鐵路、有軌電車系統、農業、牲畜養殖業、肉類加工及冷藏業付出了大量人力及資金[6]。19世紀,並非英國殖民地的阿根廷接受的英國投資曾一度達到英國對外投資總額的十分之一。1939年,39%的對阿資金投入都來自英國人[7]。
英格蘭文化,或者說是外界所理解的英格蘭文化,對阿根廷文化產生過明顯影響,在中產階層中尤為突出。英格蘭裔阿根廷人在1888年成立了胡爾林漢俱樂部(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胡爾林漢城Hurlingham的一家體育、社交俱樂部),其名稱就來自倫敦富勒姆地區的赫林漢姆俱樂部(Hurlingham Club),只不過發音來自西班牙語。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城市胡爾林漢以及胡林漢區(Hurlingham Partido)就是以俱樂部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此也得到了同樣的名稱。阿根廷歷史最悠久的體育俱樂部之一——科爾多瓦競技俱樂部就是由定居在科爾多瓦的英格蘭鐵路工作者在1882年創建的。
1912年,倫敦、百貨公司哈洛德百貨公司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開設分店,這也是該公司在英國境外開設過的唯一一家分店。1940年代,分店脫離哈洛德公司,但仍有權保留店名,布宜諾斯艾利斯哈洛德百貨最終於1996年停業,現為一座展廳。
英格蘭移民帶來的下午茶習俗後在大量阿根廷人中流行開來,著名小吃「Mirenda」就是一種下午茶點心,因在下午茶時間與茶、巧克力奶以及糖果共同上桌而又被簡稱為「la leche」(牛奶)。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中央商業區中的著名購物街弗羅里達街(西語:Calle Florida)上的里士滿咖啡廳就位於哈洛德百貨附近,是一座下午茶名店。
英格蘭移民中的鐵路經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班菲爾德、坦珀利、蒙羅、Ranelagh以及胡林漢等地的火車站周邊修建了阿爾卑斯風格的木屋,在阿根廷的冬季,籠罩在灰色薄霧中的英式建築以及散佈着橡樹葉的鵝卵石街道給這些南美小鎮賦予了一副獨特的英國面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貝爾格拉諾(Belgrano)車站也是一座為首都帶來英國社區的交通樞紐,在車站周圍興起的英裔社區最終形成了今日的貝爾格拉諾區,蘇格蘭人亞歷山大·沃森·赫頓所創立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英格蘭高中(始於1884年)以及一座聖公宗(Anglican)教堂(始於1896年)就都位於該區。其他在城鎮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火車站還包括雷蒂羅區的雷蒂羅車站[8]、憲法區的憲法車站以及數座建在彭巴草原鄉間的火車站。
現在的阿根廷大約有100000人是當年的英格蘭移民後代,他們可以稱得上是阿根廷眾多移民群體中最成功的一支,工商業中的佼佼者中都有英格蘭裔。很多英格蘭裔阿根廷人在家中使用的英語甚至連一點外國口音都沒有。英語報紙《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Buenos Aires Herald)曾在1876-2017年間在阿根廷首都每日出版發行[1]。
英格蘭裔阿根廷人一直都以跟祖籍所在國保持密切的教育及商業聯繫而著稱,這讓他們在阿根廷民眾中顯得很突出。很多阿根廷學校都實行雙語教學[9],用英文教授英國標準課程,用西班牙文教授阿根廷標準課程,此類中的名校有Northlands學校、聖馬克公學、巴爾莫勒爾公學、聖阿爾班公學(St. Alban’s College)、聖佐治公學、貝爾格拉諾全日制學校以及華盛頓公學等。英格蘭文化協會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設有數個會址,整個20世紀裏,阿根廷的國立及私立學校的英語教學都追求標準英音發音,很多私立男校的校服也跟英國一樣,上裝為深藍色正裝夾克,下裝為灰色法蘭絨褲子。
於1948年成立於倫敦的盎格魯-阿根廷協會大約有900名成員,致力於在英生活的阿根廷人,特別是有英格蘭血統的阿根廷人。協會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友誼[10]。現名坎寧俱樂部(Canning Club)的另一家倫敦俱樂部在1940年代阿根廷庇隆政府將所有在阿英國企業全部國有化之前名為阿根廷俱樂部,此後,該俱樂部失去了一大收入來源。阿根廷俱樂部的會員都是在英國的與阿根廷等拉美國家有特殊聯繫或利益往來的人。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的Coghlan區中有大量英式住宅,最早的居民都是英格蘭及愛爾蘭移民。另外還有一個名為Caballito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區中有一片名為「英格蘭區」的街區。
1794年,大英帝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San Nicolás區設立領事館,該城區內隨後發展起了一個大型英國人社區,後來得名「英格蘭鎮」。這在這裏的英國人在1810年創辦了英格蘭商人協會,1822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第一家現代銀行在英國領事館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
阿根廷在二戰中一直保持中立,但仍有約4000名阿根廷人在英軍中服役。超過600名阿根廷人志願參加英國皇家空軍以及加拿大皇家空軍 [11] [12],大部分都被編入皇家空軍164阿根廷-英國中隊,中隊徽標中也有一個阿根廷國旗上的「五月太陽」(西語:Sol de Mayo),部隊格言為「我們意志堅定地飛行」(西語:Firmes Volamos)[11][13]。很多英裔阿根廷人還志願擔當起了一些非作戰任務,還有些為英軍捐款。2005年4月,倫敦的丹麥聖克萊蒙教堂(皇家空軍的主教堂)為英裔阿根廷參戰者舉辦了一場特別紀念儀式[12]。
有近500名阿根廷人在英國皇家海軍中服役,北至北大西洋,南至南太平洋,很多都隸屬於特種部隊,約翰·戈德溫(John Godwin)就是其中的著名人物[14]。
馬島戰爭
1982年,時任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戴卓爾在阿根廷軍隊於福克蘭群島登陸時得到下屬的建議,若決定動武,應考慮英裔阿根廷人可能遭遇的危險[15]。但兩國開戰後,英裔阿根廷人並未受害,英阿於當年斷交,後於1990年恢復外交關係[16]。
阿根廷國內的英語地名
阿根廷的部分城鎮及村莊的名字都源於英語。班菲爾德這一地名就來自英格蘭鐵路工程師愛德華·班菲爾德(Edward Banfield)。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懷爾德則得名於1888年,英裔阿根廷醫生、政治家[17]、作家愛德華多·懷爾德給這裏冠以自己的叔父何塞·安東尼諾·懷爾德博士的姓氏。林肯(Lincoln)、華盛頓(Washington)以及貝爾市(City Bell)等地的名稱也都源於英語,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普拉塔區的貝爾市由英格蘭移民建於1900年左右,市名來自創建者喬治·貝爾(George Bell)。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簡稱GBA)範圍內的坦珀利的名字來自英格蘭紡織業商人喬治·坦佩利(George Temperley),坦佩利於1823年生於泰恩河畔紐卡斯爾,Lomas de Zamora區以及坦珀利市的興建都與他有關。里奧內格羅省的Allen市的市名來自城市火車站的工程負責人Charles Allen。
其他以火車站為中心發展起來的擁有英語名稱的阿根廷城市還有Roberts、Smith、Hereford以及Henderson等等。門多薩省的蒙蒂科曼(Monte Comán)鎮的鎮名來歷據說是這樣的:鎮上的英國公司欠發工資,面對當地工人「吃不上飯」的抱怨,一位英國工程師用蹩腳的西班牙語回答:「coman monte」,意思大概是「吃樹皮去吧」(英語:eat the woods)。科爾多瓦省的Morrison和James Craik等地的地名來自英語;聖菲省的Armstrong的地名應該也源於英文。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英格蘭人塔(西語:Torre de los Ingleses)在馬島戰爭過後被更名為「紀念塔」(西語:Torre Monumental)。
阿根廷的英格蘭人定居點
體育
英格蘭移民為阿根廷帶來了足球、網球、欖球、曲棍球、高爾夫、板球以及馬球。
馬球
胡林漢俱樂部是阿根廷第一家舉辦馬球比賽的俱樂部,1922年,阿根廷馬球協會在該俱樂部成立。此後,阿根廷代表隊成了國際馬球運動中的一支強勁勢力,阿根廷馬球公開賽自1893年起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根廷馬球場以一年一度的形式舉辦。
足球
1867年5月9日,來自北英格蘭的鐵路工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Temple街(現名蒙蒂街Vía Monte)創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足球俱樂部,原籍英格蘭約克郡的Thomas Hogg以及James Hogg二兄弟是俱樂部的創始人。1867年6月20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巴勒莫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板球俱樂部承辦了阿根廷歷史上第一場足球賽,比賽對陣雙方分別是白帽(White Caps)隊以及紅帽隊(Red Caps),兩隊隊員都是英國商人[18]。
1898年,英格蘭高中競技體育會(名稱來自球隊的母校)成立,這家後來更名為「校友競技俱樂部」(Alumni Athletic Club)的球會是阿根廷足球發展初期的最成功者。阿根廷足球協會(成立於1893年)舉辦的首個賽季的參賽隊中就有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英格蘭高中的球隊,該隊後來還在1895和1900年兩度參賽。1901年,英格蘭高中競技俱樂部正式改名。1911賽季,校友競技俱樂部奪得聯賽冠軍,完成聯賽三連冠,但此後未再參賽,最終於1913年解散。
20世紀初期,英國各大足球俱樂部都曾來到南美洲參加比賽,推動了該地區的足球發展。第一家來南美參賽的俱樂部是英格蘭的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1904年),之後作客阿根廷的英國俱樂部主要來自英格蘭,還有小部分來自蘇格蘭,倫敦的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在1929年參加南美巡迴賽事,這也是英國足球俱樂部訪阿潮流的終點[19]。
當時,英國的球隊是公認的世界最佳,阿根廷本國的多個俱樂部都是在英國移民(大部分都受僱於鐵路公司)的幫助下成立的。由英格蘭鐵路工作者創辦的阿根廷球會包括密德蘭鐵路俱樂部(Ferrocarril Midland,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密德蘭鐵路公司員工創建)、西部鐵路俱樂部(Ferro Carril Oeste,由布宜諾斯艾利斯西部鐵路員工創建)、泰拿尼斯體育會(Talleres de Córdoba,由科爾多瓦中央鐵路公司員工創建)以及羅薩里奧中央(原名阿根廷中央鐵路競技俱樂部,創始者為阿根廷中央鐵路公司僱員)。
其他由英國移民組建的阿根廷俱樂部還有貝爾格拉諾競技(業餘)、羅薩里奧競技、校友競技以及基爾梅斯競技俱樂部[20] [21]。
很多阿根廷俱樂部的名字也能體現出英格蘭移民的影響,阿根廷國內甚至還有給不是由英國移民組建的俱樂部起英文名的傳統,比如小保加體育會、河床體育會、全男孩競技俱樂部、競賽俱樂部、查科永遠(Chaco For Ever)。
宗教
現在,阿根廷的英裔移民後代基本都是羅馬天主教徒,而非在英格蘭本土占絕大多數的新教徒,原因包括改宗以及與非英裔阿根廷人通婚。南美聖公宗教會目前有大約25000名成員,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阿根廷,小部分居住在阿根廷周邊鄰國。
阿根廷的聖公宗教會
19世紀初,英格蘭移民在羅馬天主教佔據絕對主流的阿根廷建立了聖公會教會,維持在阿英格蘭人的宗教生活。1824年,阿根廷當局准許聖公會在其境內開展宗教活動[3] [22] ,1831年,聖約翰教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San Nicolás區建成,所佔土地來自總督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在前一年的捐贈(為援助新成立的施洗者約翰聖公宗教會),這也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古老的一座教堂。
英格蘭海軍上尉、基督教傳教士Allen Gardiner於1844年組建巴塔哥尼亞傳教團,目的是徵募、派遣、援助新教傳教團。Gardiner的第一個傳教團帶着一名外科醫生以及3名漁民前往大火地島,向當地的雅加人傳教,1850年12月,傳教團抵達火地群島中的皮克頓島,但很快便耗盡了食品,一直沒能等來補給的傳教團在1851年9月因疾病與飢餓全員覆沒。1854年,未放棄傳教活動的巴塔哥尼亞傳教團更名為南美傳教協會[3]。
1869年1月,協會在Waite Stirling的領導下於大火地島上的烏斯懷亞建立傳教團總部。1869年12月21日,Stirling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成為了第一任福克蘭群島主教[23],在當時擁有對整個南美洲的聖公會成員的主教權,該權力後來才被移交給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主教[22]。1914年,Chaqueña傳教會在阿根廷北部成立。
聖公會阿根廷教區屬於南美聖公宗教會,主教由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兼任[24]。
參考文獻
- ^ 1.0 1.1 Chavez, Lydia. Fare of the country; Teatime: A bit of Britain in Argentina. 紐約時報. 23 June 1985 [9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2).
- ^ During World War II many Anglo-Argentines served in the British military forces and, while in Britain, married British women, then returned to Argentina with their wife and child.
- ^ 3.0 3.1 3.2 3.3 3.4 3.5 Anglicans in Argentina: Chaplaincies to the expatriate British. Iglesia Anglicana Argentina. [7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February 2007).
- ^ 4.0 4.1 Kuper, Simon. The conflict lives on. The Guardian. 25 February 2002 [7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7 December 2013).
- ^ Emigration of Scots, English and Welsh-speaking people to Argentin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ritish Settlers in Argentina—studies in 19th and 20th century emigration. [8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 ^ Historia general de las Relaciones Exteriores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Hacia la crisis (1880–1890) [General History of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Towards the crisis (1880–1890)]. Universidad del CEMA. 2000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西班牙語).
- ^ Historia general de las Relaciones Exteriores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Capítulo 49: Las relaciones económicas con Gran Bretaña en el período 1930–1943 [General History of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Chapter 49: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Great Britain during the period 1930–1943]. Universidad del CEMA. 2000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西班牙語).
- ^ Buenos Aires High School. Buenos Aires English High School. [6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August 2008).
- ^ Graham-Yooll, Andrew. Dos nostalgias [Two nostalgias]. 號角報 (阿根廷). 7 March 1999 [10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 (西班牙語).
- ^ The Anglo-Argentine Society. The Anglo-Argentine Society. [30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 ^ 11.0 11.1 Wings of Thunder – Wartime RAF Veterans Flying in From Argentina. 美通社. 6 April 2005 [8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8 June 2011).
- ^ 12.0 12.1 Buckley, Martha. How Argentines helped British win war. BBC News. 9 April 2005 [8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8 March 2006).
- ^ Argentine pilots break silence over World War Tw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euters
- ^ Maffeo, Aníbal José – Proa a la Victoria (2014) ISBN 978-987-45062-3-8
- ^ Margaret Thatcher. The Downing Street Years. 13 March 1995: 173–85. ISBN 0006383211.
- ^ "Timeline: Argent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Eduardo Wilde y el laicismo argentino Buenos Aires, 1948 by Solari, Juan Antonio.
- ^ Gorgazzi, Osvaldo José; Bobrowsky, Josef.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Football in Argentina. RSSSF. 18 February 1999 [8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9).
- ^ South American Trip of Chelsea FC 19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Pablo Ciullini on RSSSF
- ^ Historia del Fútbol Amateur en la Argentina, by Jorge Iwanczuk.
- ^ Plaza Jewell, el club donde nació el deporte rosarino, cumple hoy 145 añ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a Capital, 27 Mar 2012
- ^ 22.0 22.1 Millam, Peter J. The Falklands – The World's Largest Diocese: "A Noble History and a Glorious Past". Falkland Islands Newsletter (Falkland Islands: Falkland Islands Association). August 1997, (70) [7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y 2005).
- ^ Bridges, E L (1948) The Uttermost Part of the Earth Republished 2008, Overlook Press ISBN 978-1-58567-956-0
- ^ Quick facts: The Anglican Church of the Southern Cone of America. Anglican Journal (Canada: 加拿大聖公會). 30 November 2007 [7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July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