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長江

中国新闻记者 (1909~1970)

范長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希天,男,四川內江人,中國新聞記者、編輯。民國時期《大公報》通訊記者,後轉向共產黨陣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解放日報》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長、國家科委副主任、全國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等職。文革時期遭到監禁並受到迫害,1970年在其下放勞改地河南確山一口枯井中發現其遺體,懷疑為自殺身亡。1978年12月27日得平反。

范長江
范長江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范希天
1909年
 清朝四川內江
逝世1970年10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確山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沈譜
學歷
經歷

生平

1927年初,報考黃埔軍校未果的范長江進入中法大學重慶分校學習。中法重慶分校是吳玉章創辦的一所宣傳馬列主義、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南京事件發生後,范長江參加示威,並與鎮壓示威的重慶軍閥產生衝突,被地方當局通緝,被迫離開重慶,來到武漢。加入了賀龍的國民革命軍第20軍教導團,成為一名學生兵,並隨賀龍部轉赴南昌。1927年8月1日,范長江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隨部轉戰途中遭其他部隊圍攻與部隊失去聯繫,輾轉到了南京。

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學校鄉村行政系。該校原名中央黨務學校,是國民黨培養行政幹部,蔣介石兼任校長。選學鄉村行政系,打算「將來在窮鄉僻野中建立一個理想的世界」。在該校加入國民黨。九一八事變後脫離該校。

1932年初,范長江來到北平,在黎錦熙主持下的國語大辭典編纂處謀得一份剪貼資料的工作。1932年秋天,進入了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33年下半年起,為北平《晨報》、《世界日報》和天津大公報》、《益世報》等撰稿[1]

1935年7月,以《大公報》旅行記者的身份,從上海出發沿長江西上,在四川做短暫停留後,經四川江油、平武、松潘,甘肅西固、岷縣等地,兩個月後到達蘭州。在蘭州稍事休整後,他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門、西寧,向北到臨河、五原、包頭等地進行採訪。深入西北地區考察旅行歷時10個月,行程6000餘公里,所寫旅行通訊在《大公報》上連載,公開報道了紅軍長征和西北狀況,引起轟動[2]。在《岷山南北剿匪軍事之現勢》和《成蘭紀行》兩篇文章中,第一個向讀者傳遞了紅軍長征的有關信息。一舉成為聞名全國的新聞記者。這些通訊後來輯為《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出版,半年內重印7次。1936年8月赴綏遠西部採訪,所寫通訊輯為《塞上行》一書出版。又寫出了《從嘉峪關說到山海關》、《百靈廟戰後行》、《憶西蒙》等著名的通訊。

西安事變發生時范長江正在綏東的紅格爾圖採訪。「本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到西安去,一探中國政治之究竟。」 當時西北對外交通完全斷絕,范長江利用各種私人關係,冒險飛赴蘭州。他說服了甘肅省主席兼51軍軍長于學忠,特撥給軍用卡車一輛,還選派了數名全副武裝衛士隨車護送前往西安。1937年2月2日傍晚,范長江終於在亂軍叢中,頂風冒雪,抵達西安,在楊虎城公館採訪了周恩來。1937年2月9日,與博古和羅瑞卿同行到達延安。當天下午,紅軍大學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范長江先後見到了林彪、廖承志、朱德等。毛澤東就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當時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問題作了深入分析,並建議范長江立即回上海,利用《大公報》的影響,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范長江立即返回西安,2月14日又由西安回到上海。1937年2月15日發表在《大公報》上海版和天津版的《動盪中之西北大局》時逢蔣介石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根絕赤禍案」,在形式上結束了十年剿匪戰爭,奠定了國共談判的基礎。該文不僅報道了西安事變的史實,而且清楚地傳達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主張,轟動了朝野,蔣介石把將正在南京與會的《大公報》社總編輯張季鸞狠罵了一通,並命令此後嚴加檢查范長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

抗戰爆發後,采寫大量戰地通訊。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來的直接指導下,范長江與胡愈之等團結全國廣大進步記者,組成了「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前身。這一天,也成為後來的中國記者節。1938年3月,與惲逸群等人發起成立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網羅了眾多紅色背景和親共的新聞工作者。

1938年10月脫離《大公報》,脫離原因存在爭議[3],後與胡愈之孟秋江等人創辦國際新聞社[4][5][6]

1939年5月,在重慶曾家岩五十號「周公館」里,由周恩來作為介紹人,范長江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指定與周恩來、李克農單線聯繫。[1],後與沈鈞儒的女兒沈譜相識,結為伉儷[7][8]。1941年5月在香港鄒韜奮等創辦《華商報》。1942年後進入蘇北解放區,先後任新華社華中分社社長、《新華日報》華中版社長、華中新聞專科學校校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代表團由重慶遷往南京,范長江被周恩來指名由華中解放區飛抵南京,任代表團新聞處處長,並擔任中共對外發言人。經常發佈代表團的各種宣言,還要接見頻頻來訪的各界人士,向他們解釋中共的政策和回答各種問題,成為中國共產黨宣傳窗口。國共和談徹底破裂後,隨周恩來由南京飛回延安。1947年任新華社「四大隊」隊長,隨黨中央轉戰陝北,負責新聞宣傳工作。1949年任新華社副社長。1月,作為新聞先遣隊負責人之一,從西柏坡出發到北平接管新聞報業。1月31日進去北平,任中共北平市委機關報《人民日報北平版》總編輯。3月15日《人民日報北平版》停刊,范長江隨同第三野戰軍領導機關南下上海,擔任新創刊的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社長。[9]

1950年1月,調往北京,任人民日報社社長。任社長期間,因對一些老幹部提出過於嚴厲的批評,產生很多矛盾。

1952年初春,臨時調到中國人民大學領導「三反」、「五反」運動;同時人民日報社內部運動也達到高潮,一些幹部對范長江提出很多尖銳的批評。胡喬木得知消息後派黎澎到人民日報報社調查,後讓范長江在編委會做了兩次檢查。因矛盾依然過於尖銳,1952年6月將范長江調離人民日報社。[9]

1952年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1954年,他轉任國務院第二辦公室副主任。1956年任國家科委副主任,兩年後任全國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

文革爆發後遭到迫害。1969年3月,隨首批500名黨員領導幹部與高級研究人員接受改造和鍛煉、批判,到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瓦崗鎮薄山林場蘆莊林區(中國科學院五七幹校所在地),下放勞動。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確山一口枯井中發現范長江的遺體,死因未明[10]

1978年12月27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了范長江追悼會,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胡耀邦親自主持了追悼會。2004年10月16日,其紀念銅像在上海福壽園落成。[11][12]

評價及影響

  • 范長江被認為是第一位報導紅軍並引起轟動的國統區記者。抗日戰爭中他是活躍在各戰區的戰地記者,共產黨及其宣傳機構在中華民國大陸統治時期和范長江身後均給予了范長江極高的評價和肯定。周恩來曾在給他的信中稱讚道:「聽到你飽載着前線上英勇的戰訊,並帶着光榮的傷痕歸來,不僅使人興奮,而且使人感念。」
  • 在范長江老家四川內江建有范長江紀念館。為范長江故居,位於東興區田家鎮[13]。此外,內江師範學院的新聞學院也以范長江的名字命名。[14]
  • 1991年,中國記者協會與范長江新聞獎基金會聯合設立了「范長江新聞獎」,成為表彰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青年新聞記者的全國性高層次新聞獎,2005年與韜奮獎合併為長江韜奮獎

作品

  • 《塞上行》
  • 《中國的西北角》

家庭

  • 妻子沈譜(1917年11月12日-2013年12月3日)[15]沈鈞儒之女[8]
  • 長子范蘇蘇[11]
  • 次子范東升,文革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第一屆本科生,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
  • 幼子(?)范小建,曾任農業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家扶貧辦主任

參考註釋

  1. ^ 1.0 1.1 1.2 趙華能. 范长江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 人民網. 2004年4月15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2. ^ 王 鵬.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 中國檔案資訊網. 2007年11月2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 (中文(簡體)). 
  3. ^ 傅國涌. 范长江的悲剧. 二閒堂. 2003年3月16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年10月19日) (中文(簡體)). 
  4. ^ 劉小林等著. 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 April 2018: 326– [2021-06-16]. ISBN 978-7-5598-050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5. ^ 吳廷俊. 范长江新闻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 新聞春秋. 2018, (2): 25-33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6. ^ 李滿星. 范长江离开《大公报》与张季鸾分道扬镳始末. 炎黃春秋.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中文). 
  7. ^ 馮大彪. 范长江与沈谱的婚礼. 文史精華. 2001年9期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中文(簡體)). 
  8. ^ 8.0 8.1 劉競文. 访范长江夫人沈谱. 光明日報轉自老人天地. 2004年8月27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3) (中文(簡體)). 
  9. ^ 9.0 9.1 范長江為什麼離開《人民日報》,錢江,百年潮2009年第六期
  10. ^ 王玲. 新闻巨子范长江. 光明日報. 2004年11月30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5) (中文(簡體)). 
  11. ^ 11.0 11.1 范长江纪念铜像在上海落成_光明日报_光明网. 光明網_新聞視野、文化視角、思想深度、理論高度. 2004-10-17 [202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7) (中文). 
  12. ^ 上海名人殡葬老照片讲述先烈先贤的殡葬往事. web.archive.org. 2008-04-09 [202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9). 
  13. ^ 許靜; 熊永志. 范长江纪念馆修复工程开工. 四川日報. 2009年3月18日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 (中文(簡體)). 
  14. ^ 鄒蕾.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擦亮内江文化名片. 內江日報. [2021-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15. ^ 范长江的夫人沈谱同志逝世 享年96岁(附生平)--理论-人民网. 理論--人民網. 2013-12-06 [202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 (中文). 

外部連結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胡喬木
人民日報社社長
1950年1月-1952年6月
繼任:
鄧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