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龍屬
虹龍(學名:Arcusaurus),或稱彩虹龍[註 1],是蜥腳形亞目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生存於早侏羅世(赫塘期至辛涅繆爾期)的南非。
虹龍屬 化石時期:早侏羅世,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演化支: | †悍龍類 Bagualosauria |
屬: | †虹龍屬 Arcusaurus Yates et al., 2011 |
模式種 | |
†佩阿氏虹龍 Arcusaurus pereirabdalorum Yates et al., 2011
|
虹龍於2011年由亞當·耶茨(Adam Yates)、馬修·博南(Matthew Bonnan)和約翰·內弗林(Johann Neveling)首次命名,模式種為佩阿氏虹龍(A. pereirabdalorum)。屬名源自拉丁語arcus(意為「彩虹」),代指彩虹之國。種名致敬發現化石的露西爾·佩雷拉(Lucille Pereira)和費爾南多·阿布達拉(Fernando Abdala)。
對虹龍的系統發生研究發現它是種原始蜥腳形亞目,將其視為埃弗拉士龍和所有更衍生蜥腳形亞目的姐妹分類單元。由於埃弗拉士龍生存於晚三疊世諾利階,其與虹龍的密切關係顯示有一個從晚三疊世形態延伸到虹龍的3500萬年的蜥腳類幽靈譜系。然而虹龍擁有許多板龍類中更高級類群所獨有的特徵,引發了對系統發生分析結果的質疑。[1]
發現
虹龍所知於2002年3月在自由邦塞內卡爾上艾略特組斯皮溫山(Spion Kop Heelbo)地區收集的遺骸,此地的地質年齡可能為普林斯巴期。正模標本(編號:BP/1/6235)由部分顱骨組成。在該顱骨周邊50厘米的區域還發現大量其它骨骼,其尺寸與顱骨近似,且材料重疊部位顯示兩者屬於同一物種。然而,兩塊右鼻骨(位於鼻部後面的頭部骨骼)的發現顯示此處至少存在兩具個體;由於標本應僅含可歸入單個個體的材料,因此除正模標本外每個收集骨骼皆有單獨編號。[1]
與所有其它骨骼一樣,正模標本處於脫節(不在其原始解剖位置上)狀態,包含鼻骨、眶後骨(眼眶後方的骨骼)、齒骨(下頜具有牙齒的骨骼)、烏喙骨(位於齒骨後方的下頜骨骼)及上頜齒。有單個尾椎也可能屬於此個體。除第二塊右鼻骨外,另一件標本還包含一個前頜骨(上頜最前面的骨骼)、一個側蝶骨(構成部分腦殼頂部的骨骼)、幾塊趾骨及爪骨、一個肱骨(上臂骨骼)及骶骨和髂骨(臀部骨骼)碎片。尺寸小且未閉合的骨骼顯示,保存下來的個體可能皆是幼龍。描述者根據細節特徵斷定其不是地爪龍或大椎龍的幼體。[1]
描述
顱骨
構成鼻尖的方形前頜骨顯示,虹龍鼻部可能和板龍類一樣相對較深。外鼻孔(鼻骨上的孔洞)位於鼻尖附近,眼眶成比例增大變圓,與早期恐龍始盜龍相似。[1]
前頜骨每側有四顆牙齒。和許多其它早期蜥臀目相比,齒間板(牙齒間的三角形骨質突起)高度大於寬度。兩支骨架自前頜前內側突出,且一上一下排列。左右前頜骨較低的骨架在中間相互接觸,形成齶的前部,齶上有一較大的橢圓形孔洞。上(骨)架較窄,左右兩邊沒有接觸。下、上架皆為該屬的獨特特徵,有助於將其與近緣蜥腳形亞目區分開來。[1]
鼻骨呈板狀,擁有四個突起(骨骼延伸部分),兩個指向前方,兩個指向後方。前兩者共同構成外鼻孔後半部分,下部皆呈舌狀而非像大部分近緣屬那樣呈三角形;且較上部突起更寬,與板龍類不同。後兩者中,上部(和內部)突起寬而平坦並連接後面的額骨,可能在兩塊骨骼之間形成一條筆直的骨縫。這些突起的下部(和外部)延伸至淚骨,後者構成眼眶前緣。該突起前方的鼻骨外緣上有一鈎狀小突起。當從上方觀察時,左和右鼻骨被顱骨中線處的單個大型橢圓形孔洞穿透,該孔洞也出現在黑丘龍身上。[1]
眶後骨構成眼眶上后角,並具有三個較大突起,分別向前方、下方和後方延伸。向前延伸的突起與向下延伸的一樣長,從上面看時外觀筆直而非像蜥腳形亞目一樣內彎。第四個最小突起向上向內突出且與頂骨(顱頂最後面的骨骼)連接;此突起的指向在恐龍中獨一無二。第三個突起向後突出,不像大多數其它原始蜥腳形亞目那樣向頂端逐漸變細;相反,其尖端具有分叉。[1]
註釋
- ^ Arcusaurus更為常見的中文名稱為彩虹龍,但彩虹龍同時也是Caihong(另一種恐龍)的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