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影業公司
西北影業公司,簡稱西影,是1935年由山西省政府組建控制的電影製片公司。[1]1941年停辦。
西北影業公司 | |
---|---|
公司類型 | 非上市公司 |
成立 | 1935年5月 |
代表人物 | 董事長:閻錫山 |
總部 | 中華民國 山西省太原市 |
產業 | 電影製片 |
產品 | 電影 |
母公司 | 西北實業公司 |
歷史
1934年,閻錫山的親戚崞縣人溫松康與表弟郝振邦(閻錫山的內親,日本留學歸國任閻的秘書)等倡議籌組電影公司。閻錫山責令西北實業公司和斌記五金行共同出資組建。溫松康任經理。閻錫山通過其秘書郝振邦直接領導。[2]公司設在太原市壩陵橋裕德東里12號四合院,北房五間、東西房各三間,南房四間。內景攝影棚設在海子邊公園(今兒童公園)勸工樓(現為孫中山蒞臨太原講演紀念館)。以上海聯華電影製片廠導演石寄圃[3]和演員郝恩星(即呂班)、劇作家宋一舟(即宋之的)為骨幹,在西緝虎營街開設演藝人員訓練班(劇務主任、副導演、班主任和講師郝恩星),每星期只有三個下午來受訓基本知識,諸如「電影拍攝術」、「表演術」、「化裝術」之類。訓練班共有30多個學員,大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趙樹理是年齡最大的。1935年7月開學,10月10日正式結業,全體合影留念。錄取了胡晉芳(女)、白士林、王玉林、倪志祥4人為正式演員。其他訓練班結業學員是特約演員。
1935年4月,西北影業公司、西北劇社(負責人張季純)到上海招募有聲電影專才。上海地下黨通過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簡稱「左翼劇聯」)派遣進步文藝和影劇工作者加入,包括演員田方(解放後曾先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廠長)、王斌(即王浜)、王苹(女,後為著名電影導演)[4]及藍馬、邸力(女,蒙古族,1932年8月入黨,北平左翼文化界總同盟下屬的左翼戲劇家聯盟北平分盟成員,建國後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演員)[5]等。
1936年9月宋之的在《中流》創刊號上發表了報告文學《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譽為我國早期報告文學扛鼎之作,茅盾認為它比夏衍的《包身工》還要出色。
"七七"事變後,太原失陷,全部底片被毀。西北影業公司由太原到西安,僅帶出部分重要機器和材料。
1938年春,西北影業公司派人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主任秘書陽翰笙取得聯繫,通過「中國電影界救國會」派遣一批影劇界名人到成都加入西北影業公司,其中有編劇瞿白音、沈浮、賀孟斧;揚霽民、陳晨、程默、姚俊初、徐肖白等任攝影、美工及錄音;吳雪、謝添、歐陽紅櫻、楊瓊、金淑芝任演員。太原東米市街「社火」(高蹺隊)的骨幹、中學生陳強參加西北影業公司後成為著名演員。1938年5月,西北影業公司在成都燈籠街92號原薛旅長公館內恢復。[6]
由於當時電影公司的發行只能在雲貴川晉等有限的經濟落後地區,進口電影器材膠片供應中斷,入不敷出。1939年溫松康到山西克難坡請閻錫山撥款救急。閻錫山稱"而今軍糧民食尚難以為濟,哪有餘力再舉不急之務",給了幾萬塊錢,叫溫松康以後別再來找他,自負盈虧。改編排話劇演出維持。1941年正式歇業。
作品
1935年7月,開始拍攝第一部故事片《千秋萬歲》。以辛亥革命為背景,宣揚山西起義光復推翻清廷統治之事。史介編劇,溫松康演閻錫山。參演:石冰、王廷桐。在娘子關拍攝戰爭外景,動用大量軍隊實彈拍攝。作家趙樹理參演此片,扮演三家村的冬烘先生。因影片的藝術質量低下,只在太原勉強放映了幾場。
1935年10月,因華北自治運動和紅軍長徵到陝北,蔣介石飛臨太原與閻錫山共商應對之計。西北影業公司為此趕拍了一輯新聞紀錄片,拷貝現存台北「國防部」檔案室。這是該公司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
拍攝紀錄片《閻老太爺哀容》,內容是閻錫山之父閻書堂出殯場面。[7][8]
1935年末,郝恩星和宋之的、石寄圃等與經理郝振邦商議,籌拍由宋之的編劇、石寄圃導演、沈家麟攝影的影片《無限生涯》。郝恩星返上海籌措資金,並邀田方回晉參演。孔二小姐熱情很高,主動去找王梁甫和喬輔三贊助。1935年11月15日《無限生涯》外景隊出發赴保晉公司陽泉煤礦,拍攝了三十多天。劇情以陽泉煤礦一青年礦工李定(田方飾)仗義搭救了一位被礦主(石冰飾)企圖霸佔的歌舞演員玲兒(王苹飾),並率領礦工同礦主展開鬥爭的故事。此片曾在京、滬、洛陽等地演出,是山西第一部走出娘子關的電影。郝恩星任副導演、劇務並飾演煤廠的經理。趙樹理扮演了一個「小不點兒」的角色,給一家煤廠的經理當伺役,做些倒茶點煙的「輕鬆」活兒。演員還有周彥、金剛、黃自強、藍馬、邸力、胡晉芳。在題材上配合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與國民政府「開發西北」時政。
1936年11月綏東抗戰,傅作義35軍參戰。西北影業公司派石寄圃組織戰地拍攝隊趕赴綏東在百靈廟、武川前線實地搶拍兩軍陣地,日偽俘虜及百靈廟戰後景象。補拍了傅作義戰前部署,陣地視察,戰前運兵及全國各地來綏遠慰問活動等場面。在集寧老虎山,動用一個多團的部隊補拍東線紅格爾圖戰役實況及實戰演習。攝製完成後,石寄圃剪輯為七輯成大型戰地紀錄片《綏遠殊死戰——百靈廟戰役》((又名《綏東前線》《百靈廟大捷》)。在全國公映,很大反響。
1937年,西北影業公司開始拍攝《塞北風雲》,系以描繪蒙綏邊疆被日軍煽動民族。五台山拍外景時,突發"七七"事變而片停拍。
1938年派攝影隊趨晉西克難坡(第二戰區駐地)和屯留八路軍野戰司令部拍攝大型紀錄片《華北是我們的》。記錄了晉綏軍和衛立煌指揮的中央軍及國統區軍民戰鬥、生活,朱德參加軍民大會和在抗日軍政大學分校講話的畫面。電影插曲採用了賀綠汀的《游擊隊員之歌》。
故事片《風雪太行山》由賀孟斧編導,楊霽民攝影,謝添、歐陽紅櫻等主演,描寫太行山區的礦工同農民聯合抗日的故事。影片的主題歌《在太行山上》(桂濤聲作詞,冼星海作曲)。
刊物
西北影業公司《西北電影》,編輯:周彥、宋一舟(即宋之的)。王苹初到時所寫的一篇題為《到西北來及其他》的文章,其中,她娓娓道來自己前來的緣故、眼下遭遇的困境,以及初涉電影工作的憧憬與顧慮:
參見
參考註釋
- ^ 程季華 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卷,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版,ISBN 9787106012243
- ^ 李泓:“民国时期的山西电影业”,《文史月刊》 2003年1期.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 ^ 《石寄圃:从归化城走出的电影艺术家》,作者张文 内蒙古通志馆.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 ^ 张丹:《1935年 中国最牛的女导演的“匆匆那年”》.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 ^ 邸力:土默川走出的女革命者 2017-03-14 《北方新报》.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 ^ 《抗战时期 阎锡山电影公司“转战”成都》 2015年01月26日 华西都市报. [2019年1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2日).
- ^ 武楠君:《1935-1940西北影業公司的那些年》,《選刊》2016年 第4期 116-117頁
- ^ 张衡夫. 30年代西北影业公司及太原电影界概况[J]. 文史月刊, 1994(5):141-143..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