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裱褙衚衕

西裱褙衚衕是北京的一條已經消失了的衚衕。雖然這個地名沿用至今,但原來西裱褙衚衕絕大部分建築都已經於2004年內被拆毀,僅保留了極少的的遺存。現在的西裱褙衚衕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長安街南側,平行於長安街,隔長安街與全國婦聯大樓相望。西裱褙衚衕的名稱早在清乾隆年間《京師街坊志稿》中就有所記載。究其緣由主要由於西裱褙衚衕靠近貢院,有很多買賣字畫的商號,兼帶產生了很多專門裝裱字畫的裱褙行,久而久之這條衚衕就被稱作裱褙衚衕了。如今,昔日的貢院早已被拆除,舊跡難尋了。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的機關報《北京日報》社就在西裱褙衚衕,該報社還負責出版《北京晚報》,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北京晚報》曾經是北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目前西裱褙衚衕沒有拆除的建築除了北京日報社外僅餘23號院,這座院落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于謙祠」。于謙祠建於成化二年,原為被冤殺的明朝名將于謙的私宅,明憲宗皇帝下詔將其改建為忠節祠,專門祭奠于謙以示表彰,明萬曆十八年又塑于謙像;順治年間祠廢像毀,光緒年間重建;1900年這裏開設了北京第一個義和團堂口,一度成為義和團運動風暴的中心。1976年部分建築在唐山大地震中被毀。

2003年夏季開始,大批建築工人進駐于謙祠,開始了對于謙祠的整修,不久于謙祠周圍的建築開始被拆除,2004年7月《新京報》曾就于謙祠等舊京古蹟的現狀做出詳細報道,並由此引發關於危房改造和舊城保護的大討論,但《新京報》因此受到北京市文物局的強烈抨擊,該局局長指責《新京報》的報道是不負責任的惡意炒做,並調動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等官方背景的媒體對《新京報》進行了不點名的批評,迫於外界壓力,新京報不久即將所有相關報道從網站上撤下。目前于謙祠尚未被拆除,但其前景令人擔憂。有文化學者指出即便于謙祠能夠倖免於拆除的命運,這種破壞文物建築周邊環境的盆景式保護也是不可取的。

外部連結

于謙祠:「拆」得「清白」在人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