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蘭格理論

威廉·詹姆士在1884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出,情緒體驗主要是身體變化 造成的。[1] 丹麥心理學卡爾·蘭格(Carl Lange)幾乎在同時發表了相似的理論,因此這被稱為「詹姆士-蘭格理論」。這一理論主張:「當身體產生生理變化(physiological experiences)時,我們感受到這些變化,這就情緒。」 [1]

有些人認為情緒激發起行動,我們哭泣是因為難過,逃跑是因為害怕。詹姆士-蘭格理論則給出相反的解讀:刺激引發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產生生理狀態上的改變,生理上的反應導致了情緒。[1]

支持

透過臉部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一些實驗支持了這一理論,例如人為操縱受試者的表情,讓受試者咬住一枝筆還是用嘴唇來保持筆不跌下來。前者會感受更愉快,因為咬住筆逼使人們一個「笑」的樣子。相反,後者有被要求合上口而呈現相對的感情[2][3]。 這些實驗也被應用在治療中,例如大笑療法、舞蹈療法。

反對

在1953年以前,詹姆士-蘭格理論被主流心理學界摒棄。[4]批評者的觀點是,詹姆士列出的身體變化,很多是一般生物應激反應,這些反應和不同的情緒並沒有一一對應關係。[5]還有些批評者提出,產生感情比產生身體變化迅速。人們只需1/10秒就能感到憤怒,但是神經系統激發腺體,把荷爾蒙釋放到血液中需要一整秒。因此生物反應只是強化感情,不能製造感情。[6]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James, William. 1884. "What Is an Emo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Mind. 9, no. 34: 188-205.
  2. ^ Buck, Ross. Nonverbal behavior and the theory of emotion: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 38 (5): 811–824 [2019-03-23]. ISSN 1939-1315. doi:10.1037/0022-3514.38.5.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9). 
  3. ^ Laird, James, Feelings: the Perception of Sel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 jstor.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rnelius L. Golightly, The James–Lange Theory: A Logical Post-Mortem.
  5. ^ Cannon, W. B. (1929). Bodily changes in pain, hunger, fear, and rage. Newyork: Appleton.
  6. ^ Newman, E. B., Perkins, F. T., & Wheeler, R. H. (1930). Cannon's theory of emotion: A critique. Psychological Review, 37, 305-326.